#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8/14-08/21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媒體仲裁法》強行闖關 韓執政黨惹議
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為了管制日益猖獗的假新聞,提出《媒體仲裁法》修正案,將引入「懲罰式損害賠償」,讓假新聞受害者可向當事媒體要求最高受損額5倍的賠償,且有權要求刪除相關報導並發布糾...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8/14-08/21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媒體仲裁法》強行闖關 韓執政黨惹議
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為了管制日益猖獗的假新聞,提出《媒體仲裁法》修正案,將引入「懲罰式損害賠償」,讓假新聞受害者可向當事媒體要求最高受損額5倍的賠償,且有權要求刪除相關報導並發布糾正報導。
雖修法立意良善,但假新聞界定標準模糊,加上現行法律已有相關處罰及損害賠償規定,修法後恐有重複處罰之虞。因此引發在野陣營及媒體界的強烈反彈,痛批此實際上是為了馴服媒體、戕害新聞自由的「惡法」。
然而執政黨不為所動,於昨日國會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的全體會議中,憑藉人數優勢強行表決通過修訂案,提交法制司法委員會全體會議進行審議。
對此反對黨國民力量黨最高委員鄭美京諷刺:「就像鯽魚餅裡沒有鯽魚一樣,共同民主黨根本沒有民主」,並考慮透過議事規則發起杯葛,正義黨也對執政黨的「立法狂奔」表示強烈反對。
❷爭取防疫政策發揮空間 加拿大總理宣布提前大選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在16號宣布將原訂在2023年舉辦的大選提前到今年的9/20。杜魯道宣稱是為了要取得更多在防疫政策上的授權,因此希望可以將國會的大選提前舉辦。
加拿大屬於議會內閣制的政治形態,杜魯道所屬的自由黨在國會內並未取得過半的席次,也讓國會中其他在野黨更有力量去牽制杜魯道的相關政策。為了改變這種政治窘境,杜魯道希望透過此次的改選,讓自身所屬的自由黨能在國會中達到席次過半的門檻。
據目前民調顯示,自由黨的支持度領先有望再度重掌權力,自由黨所希望的席次過半目標需比現在多贏得15個席次,這對於杜魯道和自由黨來說也無疑是一大冒險。
目前加拿大疫情也正在延燒,同時和杜魯道在大選中主打的防疫牌相符,再來就必須要觀察加拿大民眾是否願意為杜魯道在防疫政策上的說法買單。
❸香港泛民主派組織不敵國安法壓力 民間人權陣線宣布解散
15日香港民間組織「民間人權陣線」宣布因港府對民間團體施壓,加上召集人身陷囹圄,秘書處無法正常運作而無奈解散,結束十九年歷史。繼上週教協解散後,又一泛民派組織在國安法的政治壓力下走入歷史。
民陣自2002年成立,隔年號召香港群眾發起七一遊行抗議23條立法,此後每年七一遊行成為香港政治史上的重要活動,主要訴求為落實普選和民主自由。2019年民陣三度發起遊行集會抗議逃犯條例,無疑是香港民間組織的領頭羊。
然而港府當局和親中派媒體把反送中集會中所有暴力事件責任推向民陣,又因「勾結外國政治勢力」而不斷介入調查民陣內部、以可能違反國安法為由迫使民間團體退出民陣,在先後任召集人都被捕入獄的情況下,民陣最終走上解散之路。
國際特赦組織形容民陣是在「香港警察與親北京媒體騷擾相結合下」的長期詆譭與削弱能力行動中被迫解散。中國官媒新華社則稱民陣為「反中亂港大平台」。
#經時事
❶第二季國際收支出爐! 經常帳順差史上第二高
央行於20日公布2021年第二季的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280.4億美元,繼2020年第三季順差297億美元後,為我國史上第二高的紀錄。表示我國出口產業蓬勃發展,除了傳統的貿易財貢獻良多之外,這次服務收支順差25.2億美元,也是歷史次高。
從國民所得來看,一國的儲蓄等於該國的投資加上經常帳餘額。簡單來說,假設一國生產了十顆椰子,吃掉了五顆(消費),剩下的三顆拿去種(投資),最後剩下的兩顆拿去借給別的國家(經常帳順差),別國給我們借據(鈔票,也就是資產)說以後會還給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借給別國的椰子代表著資本的流出。
因此在國際收支的金融帳方面,今年第二季金融帳淨資產增加250.7億美元,金融帳續呈淨流出,且為2018年第一季以來最大規模。
❷反傾銷案展開落日調查 中韓等六國鋼品是否續課反傾銷稅?
財政部關務署於2016年的8/22開始,對中、韓、印尼、印度、巴西、烏克蘭等六國的兩項鋼品課徵反傾銷稅以保護我國國內鋼鐵產業。而為期五年的反傾銷案在21日到期,案件的申請人中鋼等六家公司於近日提出了續課申請,對此,關務署啟動了落日調查,將再次審查是否仍有傾銷並發生實質損害,以維持公平貿易的環境。
傾銷並非只要以比國內低的價格販售都叫做傾銷,它是以比「正常價值」低的價格進入另外一國的市場才構成傾銷。
要課徵反傾銷稅,除了要有傾銷的事實之外,進口國要受到實質傷害,且兩者之間必須要有因果關係才能課徵反傾銷稅,否則被一狀告到WTO去,會得不償失。實質傷害的認定,大致上可以從市占率、獲利狀況、銷售價格及狀況等各種面向下去判斷。
❸南韓第一大船公司HMM勞資加薪未達共識 工會恐釀罷工
南韓第一大船公司韓新遠洋(HMM)因為連年虧損,員工已多年沒有加薪。而今年海運行情大好,HMM上半年營運也不錯,因此工會成員們要求加薪。而雙方在加薪的幅度上並未達成共識,工會恐醞釀罷工。
若工會罷工導致海運量緊縮,原本就已經供不應求的海運量能會更加吃緊,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南韓的出口產業。
經濟學中,工會的存在是導致失業發生的因素之一。一般來說薪水是由勞動的供需還有勞動的邊際產值來決定,但因工會在勞資協調薪資的時候,會較強硬的介入以影響其工會成員的薪資,使得公司不得不提高薪水。成本上升,雇用的勞動減少,產生了失業。
修法2023 在 陳建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看到這紙會議通知在網路轉傳,一夜輾轉難眠。
今天早上10點,新竹縣各鄉鎮長、代表會主席和議員將齊聚,對大新竹升格表達意見與看法。身為支持升格的一份子,我想請問各位前輩們:
1、是反映真實民意,還是飯碗保衛戰?
2、下次公投是2023年,如果支持升格,請支持楊文科縣長的修法建議。還是你們根本反對升格?
3、升格後建設資源會增加,你們反對嗎?
因為求學來到新竹,到清大唸書,出於對公共事務的興趣,2007年進入長昌競選總部擔任工讀生,一路參與公共事務,在市民支持下擔任議員,公共服務工作的場域都在新竹,深知大新竹生活圈因事權分治,帶給民眾許多困擾,更阻礙區域發展。因此,自林智堅市長提出大新竹合併倡議,當天楊文科縣長隨即表達贊同,並加碼必須修法升格為台灣「第七都」以來,我幾乎投入全部心力堆動新竹升格。
有人笑我傻,說我神經病。以我的選區來說,升格之後,要在眷村榮家藍營鐵票倉競選議員連任,兩席變一席,空間瞬間少不只一半,岌岌可危。讓人心裡難過的是,許多選民、支持者告訴我,原本西區的和諧,恐怕就要在我為新竹升格的努力奔走之下,蕩然無存。
面對一樣的壓力,我很清楚這紙公文代表什麼。合併升格之後,各鄉鎮市公所及代表會都將重組,稍後這場會議,現場將會有許多民代自認代表選區民意,試圖以各種說法拖延,讓這次升格的黃金機會破局。我想請他們再看清楚科學的民調結果,不分縣市將近六成民眾贊成,甚至新竹縣比新竹市的支持度更高。
面對議員席次銳減,我也是自身利益受損者,但為新竹發展而持續推動升格直轄市,寧可失業也要升格,雖不敢說是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至少可以算是大公無私。希望民代前輩們再想想,是自己的飯碗、派系的山頭重要,還是持續生活在這片土地,我們子子孫孫的未來重要?
我想也會有會議成員持續提出,應該透過公投來歸納民意。我疑惑的是,目前為止,在新聞媒體及網路上,對「竹竹合併升格」,沒有人表達反對。提出一個沒有反對方的公投案,加上公投法第23條明訂,「公民投票日定於八月第四個星期六,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年起,每二年舉行一次」,下次公投的時間將在2023年,也只是在拖延,而這樣的拖延,將讓縣市分治問題持續無解,讓中央資源挹注持續極度不符大新竹稅收比例,更會讓竹科及台灣錯失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之經貿局勢下的大好良機。
也許你們今天會說,升格後城鄉差距將擴大,其實不然,升格後新竹餅做大了,新竹將獲得更多資源。資源分配的關鍵是施政者的規劃,只要有妥善運用,城鄉差距不會比現在更嚴重。
昨天看到銘傳大學李碩敏老師在媒體發表對新竹升格議題之評論,其中提到,「新竹縣市合併,根本不應該是個政治議題,而是台灣科技產業,一舉數得永續發展的重大抉擇」。竹科工作者及廠商不斷在因分治所造成的交通、水源、消防、土地取得、都市計畫、甚至颱風假問題裡內耗,這些成本難以計量,卻實實在在拖住了產業進步的腳步,面對國際競逐半導體領先地位的同時,我們還能以諸多政治考量,算計新竹的未來嗎?
正確的事就該趕快做,而不是想盡辦法拖延!希望大家都可以客觀地站在人民生活、城市發展、國家面對國際競爭的角度來思考、討論新竹升格,不要讓滿天飛的政治口水抹煞了林智堅市長、楊文科縣長的初衷。
新竹合併升格,是所有人的期待,每位民代都是透過民主選舉機制產生,以民調等科學的方式獲知之民意也高度支持,就請各位前輩們放下自身利害關係,一起為大新竹升格為直轄市努力。
修法2023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柯總召捲入馬王政爭時說了句名言:「能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為求連任 #修改遊戲規則 的眾 #政客們,為了「于右任、吳三連、趙麗蓮、伍子胥」的政治續命,顯露出 #權力慾望 的 #醜陋嘴臉;林智堅的這場 #大新竹 豪賭, #利用民主偽裝術,巧妙變身成了修改權力遊戲的人,想用偷吃步贏在起跑點,仍難保能成為「笑到最後」的那一位!>
師父,是指傳授技藝的人。#新竹市長 #林智堅 的政治師父,政壇說是 #民進黨 #立院黨團總召 #柯建銘。最近林智堅在第二任期結束前甘冒大不韙,大膽倡議大新竹合併,還宣稱要留下參選大新竹市長,展露了「#司馬昭之心」。林智堅為求連任市長發起修改遊戲規則,讓林智堅脫不下魔戒的師父,真的只有柯建銘這位?
林智堅第一個政治師父,應該是 #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習近平2012年上任來加緊集權、反腐立威、個人崇拜、箝制輿論,打破了鄧小平立下「#集體領導」、「#隔代指定接班」的政治繼承潛規則,已牢牢掌握黨政軍大權的「習核心」還不滿足,2018年3月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 #連任限制,為 #政治續命。習近平的國家主席連任屆滿是2023年,中共在2018年修改憲法,提前五年修改遊戲規則,為「#終身主席」鋪路。林智堅連任新竹市長7年間對此按下不表,悄聲無息,到了明年即將地方選舉的此刻,突然倡議新竹縣市合併,修法時間如此緊迫,難怪被批 #吃相難看。
林智堅的第二個政治師父,要算 #俄羅斯總統 #普丁。最早任職於蘇聯國家安全會議(KGB)的普丁,1999年獲時任總統葉爾欽任命為總理,隨後贏得2000年總統大選,並連任2屆至2008年。之後受到憲法任期限制,普丁與親信梅德韋傑夫輪流出任總統與總理,任期屆滿後雙方再「交換」。2012年普丁再度競選連任,隨後修改憲法,將總統任期由4年延長為6年,2018年又順利連任,普丁的任期將於2024年屆滿。但普丁今年4月簽署一項法案,允許自己卸任後再度連任2屆,為掌權至2036年鋪路。屆時他將是84歲,任期超越執政長達29年的前蘇聯獨裁者史達林。
林智堅的第三個政治師父,是# 日本前 #首相 #安倍晉三。安倍從2012年9月當選自民黨總裁,日本首相是行政職,沒有任期限制,但作為自民黨的總裁,任期就有上限。自民黨黨章規定,原本僅允許總裁2連任,也就是連續2屆擔任6年總裁;但在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主導下,自民黨於2017年3月修改黨章,讓總裁可三連任,也就是連續3屆擔任9年總裁。因此經修改黨章,安倍能在2018年連續3度出馬角逐總裁並獲勝,成為日本連續任期中擔任最久(8年)的首相。
林智堅的第四個政治師父,是 #南韓 總統 #文在寅。文在寅2018年3月提出「#總統四年連任制」修憲草案,現行南韓總統任期5年且不得連任,若是修憲成功,再連續2次大選中獲勝的話,就會形成「5年、4年、4年」,最長可以長達13年的執政時間,無疑為自己 #長期執政鋪路。韓媒當時有兩派爭論,一派全面抨擊文在寅想學習近平當「帝王式總統」;另一派則是同意修憲,認為文在寅 #連任 也拿不到任何好處。當年5月,在野黨強力杯葛下致使修憲失敗,但文在寅已惹了一身腥。
修法2023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8/14-08/21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媒體仲裁法》強行闖關 韓執政黨惹議
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為了管制日益猖獗的假新聞,提出《媒體仲裁法》修正案,將引入「懲罰式損害賠償」,讓假新聞受害者可向當事媒體要求最高受損額5倍的賠償,且有權要求刪除相關報導並發布糾正報導。
雖修法立意良善,但假新聞界定標準模糊,加上現行法律已有相關處罰及損害賠償規定,修法後恐有重複處罰之虞。因此引發在野陣營及媒體界的強烈反彈,痛批此實際上是為了馴服媒體、戕害新聞自由的「惡法」。
然而執政黨不為所動,於昨日國會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的全體會議中,憑藉人數優勢強行表決通過修訂案,提交法制司法委員會全體會議進行審議。
對此反對黨國民力量黨最高委員鄭美京諷刺:「就像鯽魚餅裡沒有鯽魚一樣,共同民主黨根本沒有民主」,並考慮透過議事規則發起杯葛,正義黨也對執政黨的「立法狂奔」表示強烈反對。
❷爭取防疫政策發揮空間 加拿大總理宣布提前大選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在16號宣布將原訂在2023年舉辦的大選提前到今年的9/20。杜魯道宣稱是為了要取得更多在防疫政策上的授權,因此希望可以將國會的大選提前舉辦。
加拿大屬於議會內閣制的政治形態,杜魯道所屬的自由黨在國會內並未取得過半的席次,也讓國會中其他在野黨更有力量去牽制杜魯道的相關政策。為了改變這種政治窘境,杜魯道希望透過此次的改選,讓自身所屬的自由黨能在國會中達到席次過半的門檻。
據目前民調顯示,自由黨的支持度領先有望再度重掌權力,自由黨所希望的席次過半目標需比現在多贏得15個席次,這對於杜魯道和自由黨來說也無疑是一大冒險。
目前加拿大疫情也正在延燒,同時和杜魯道在大選中主打的防疫牌相符,再來就必須要觀察加拿大民眾是否願意為杜魯道在防疫政策上的說法買單。
❸香港泛民主派組織不敵國安法壓力 民間人權陣線宣布解散
15日香港民間組織「民間人權陣線」宣布因港府對民間團體施壓,加上召集人身陷囹圄,秘書處無法正常運作而無奈解散,結束十九年歷史。繼上週教協解散後,又一泛民派組織在國安法的政治壓力下走入歷史。
民陣自2002年成立,隔年號召香港群眾發起七一遊行抗議23條立法,此後每年七一遊行成為香港政治史上的重要活動,主要訴求為落實普選和民主自由。2019年民陣三度發起遊行集會抗議逃犯條例,無疑是香港民間組織的領頭羊。
然而港府當局和親中派媒體把反送中集會中所有暴力事件責任推向民陣,又因「勾結外國政治勢力」而不斷介入調查民陣內部、以可能違反國安法為由迫使民間團體退出民陣,在先後任召集人都被捕入獄的情況下,民陣最終走上解散之路。
國際特赦組織形容民陣是在「香港警察與親北京媒體騷擾相結合下」的長期詆譭與削弱能力行動中被迫解散。中國官媒新華社則稱民陣為「反中亂港大平台」。
#經時事
❶第二季國際收支出爐! 經常帳順差史上第二高
央行於20日公布2021年第二季的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280.4億美元,繼2020年第三季順差297億美元後,為我國史上第二高的紀錄。表示我國出口產業蓬勃發展,除了傳統的貿易財貢獻良多之外,這次服務收支順差25.2億美元,也是歷史次高。
從國民所得來看,一國的儲蓄等於該國的投資加上經常帳餘額。簡單來說,假設一國生產了十顆椰子,吃掉了五顆(消費),剩下的三顆拿去種(投資),最後剩下的兩顆拿去借給別的國家(經常帳順差),別國給我們借據(鈔票,也就是資產)說以後會還給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借給別國的椰子代表著資本的流出。
因此在國際收支的金融帳方面,今年第二季金融帳淨資產增加250.7億美元,金融帳續呈淨流出,且為2018年第一季以來最大規模。
❷反傾銷案展開落日調查 中韓等六國鋼品是否續課反傾銷稅?
財政部關務署於2016年的8/22開始,對中、韓、印尼、印度、巴西、烏克蘭等六國的兩項鋼品課徵反傾銷稅以保護我國國內鋼鐵產業。而為期五年的反傾銷案在21日到期,案件的申請人中鋼等六家公司於近日提出了續課申請,對此,關務署啟動了落日調查,將再次審查是否仍有傾銷並發生實質損害,以維持公平貿易的環境。
傾銷並非只要以比國內低的價格販售都叫做傾銷,它是以比「正常價值」低的價格進入另外一國的市場才構成傾銷。
要課徵反傾銷稅,除了要有傾銷的事實之外,進口國要受到實質傷害,且兩者之間必須要有因果關係才能課徵反傾銷稅,否則被一狀告到WTO去,會得不償失。實質傷害的認定,大致上可以從市占率、獲利狀況、銷售價格及狀況等各種面向下去判斷。
❸南韓第一大船公司HMM勞資加薪未達共識 工會恐釀罷工
南韓第一大船公司韓新遠洋(HMM)因為連年虧損,員工已多年沒有加薪。而今年海運行情大好,HMM上半年營運也不錯,因此工會成員們要求加薪。而雙方在加薪的幅度上並未達成共識,工會恐醞釀罷工。
若工會罷工導致海運量緊縮,原本就已經供不應求的海運量能會更加吃緊,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南韓的出口產業。
經濟學中,工會的存在是導致失業發生的因素之一。一般來說薪水是由勞動的供需還有勞動的邊際產值來決定,但因工會在勞資協調薪資的時候,會較強硬的介入以影響其工會成員的薪資,使得公司不得不提高薪水。成本上升,雇用的勞動減少,產生了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