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論持久戰,與積極的理由:梁文道的盲點,「結局之路」不會由此開始
香港運動持續至今,不少朋友不斷問:「然後呢」?然後,負面情緒就開始出現。畢竟在主流媒體,現實主義論述最深入民心:中國國力強大,香港人無力抗衡,外國勢力也不會真的幫忙,假如港人再不「散水」、繼續抗爭,北京完全可以犧牲...
[#沈旭暉隨緣家書]論持久戰,與積極的理由:梁文道的盲點,「結局之路」不會由此開始
香港運動持續至今,不少朋友不斷問:「然後呢」?然後,負面情緒就開始出現。畢竟在主流媒體,現實主義論述最深入民心:中國國力強大,香港人無力抗衡,外國勢力也不會真的幫忙,假如港人再不「散水」、繼續抗爭,北京完全可以犧牲香港,推出更多高壓,邁向一國一制,來維持國家穩定。梁文道先生的文章「結局之路由此開始」備受討論,可謂箇中代表。
與此同時,不少溫和建制派則憧憬另一個「結局路線圖」,希望為自己退休前的收成期buy time。他們相信北京權衡輕重後,會對「五大訴求」作出一系列讓步:林鄭月娥下台,新特首成立不完全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有限度特赦雙方,部份越線警察(如光頭劉Sir)被割蓆祭旗,重啟政改;由於這些依然不能解決真正問題,當局同時也會加速「鬥地主」,以房屋問題轉移視線,加強輸入新移民和內地專才,推廣國民教育、信用評級,施展暗黑兵法在民間挑撥矛盾、內鬥,令有心人心灰意冷,放任傳統精英移民離開,期望儘快換血、「留島不留人」,到了換血成功,真普選就迎刃而解。
對真香港人而言,以上結局都是悲劇,分別只是急性還是慢性而已;但由於上述分析看似不能撼動,不少人都有強烈無力感。然而,難道現實主義框架無懈可擊?世界日新月異,每一套範式都會因為時代進步,而被修正。以共產主義為例,曾幾何時,不少左翼知識份子都真心信奉,他們後來覺醒,除了眼見共產政權出現種種問題,還因為理論不能與時並進:心理學量化論證了人類不可能接受完全共產,而量子力學對世界存在隨機的假設,又根本顛覆了馬克思主義對結構的教條演繹。
經過過去數年觀察,坦白說,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也改變了很多。認為目前運動是通往悲觀「結局之路」的前輩,大多以現實主義為背景,忽略了近年世界各地,都已經出現了廣義的「時代革命」。當然,這不是說香港人的訴求明天、明年或後年就能達成,但「結局之路」要成功,只怕更困難。那香港人究竟希望甚麼?每人心底深處的訴求並不一樣,但從反《逃犯條例》的初心可見,無論形式如何,鞏固中港兩制之間的防火牆、減低北京和國家資本對香港內部事務和日常生活的不合理干預,可謂最大公約數。2016年開始,世界出現連串黑天鵝,昔日理所當然的立論,例如另類候選人不可能當選、全球化不可能逆轉,都已被顛覆。真香港人為什麼有堅持到底的理由?我們且看這六點趨勢:
1. 由大數據、演算法主導的互聯網3.0,雖然被利用作威權管治,但同時也催生脫離威權政府的新經濟體;某程度上,這是比《基本法》賦予更有意義的高度自治。網絡的去中介化現象,已經取代傳統產業,充權了無數新生代成為slashers;他們的權力架構,只需回應點對點需求的另一端,通過科技,連結成整體,例如現在正催生的「黃店網絡」、人力資源互助網絡,再連結海外同路人,配合自己的加密貨幣獨立交易,減低直接賦予政府的稅收,就能大幅減低對失信於民、僵化建制的依賴。假如參與遊行的200萬香港人為「泛黃」基本盤,無論他們對目前街頭衝擊態度為何,只要平均每人每年願意付出二萬元支持同路人(包括現金、也包括勞力),這就是400億的龐大經費,再加上海外港人捐獻,已經是中上規模的世界級經濟體,甚至逐漸出現淡馬錫那樣的香港人基金,亦未可知。
2. 傳統現實主義認為,理想必須服膺現實;但目前科技除了令理想化作現實,還改變了對「現實」的認知。昔日我們還是相信存在非黑即白的事實,但隨著5G出現、Deep Fake普及,每人都深信自己懂得「事實」,不會有意識離開自己的安全網。商業主導的演算法永遠有利兩極思維,國民教育一類舉措只會出現反效果,而有了全國小粉紅,香港身份認同只會堅如磐石。對講求意念戰勝強大對手的運動而言,新科技是重要推手;當新世代每一刻都與智能手機共存亡,那才是他們的靈魂,對理念堅持的持久力,超乎昔日想像。
3. 現實主義的unit actor只有主權國家,「香港人」作為一個玩家,被認為不入流。但隨著全球化催生越來越有實力的非國家個體(non-state actors, NSA),國際棋局早已變得立體;香港人的國際對口單位,不是北京或華府,而是世界各地不同NSA。各國政府支持港人,自然受制於大國博弈的局限,但美國政府畢竟控制不了Facebook、NBA;至於全球企業,縱然受制於中國龐大市場威逼利誘的「sharp power」,但也不像國泰那樣沒有議價空間,而且也受制於工會、NGO等NSA。香港人只要懂得「NSA外交」,在全球層面,盟友無窮無盡。就像香港最有國際視野的企業長和系,早在「一帶一路」推出前數十年,就鎖定投資全球港口,這樣的視野,正是真香港人的強項。
4. 香港人身份認同經過這場運動,急速強化,而且已成功輻射到海外。和中國強調以血統定義的愛國不同,香港身份認同是「大熔爐」,由一系列核心價值定義。從前我們覺得「香港核心價值」很虛,但經過這場運動,真香港人意識到已置身文明衝突的斷層,只要想想自己是否接受內地的信用評級系統、是否支持六四事件以開槍解決政治問題(或靠香港警察對政治問題「止暴制亂」)、是否認同新疆再教育營打壓文化多元,就很清楚甚麼是香港核心價值。這套價值觀的融合力是驚人的...... #全文見blog #梁文道 #持久戰 #筆陣 #hk #endgame #明報
修正主義教條主義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動盪時代 (李怡)
在麗儀被審查的一個多月前,1970年2月1日,我在香港左派出版界領導人的認可下,創刊了《七十年代》月刊。封面標舉着「本刊宗旨:認識世界,研究社會,了解人生」。我在發刊詞的開頭寫下這幾段:
「時代的列車在軋軋地前進,跨過動盪的六十年代,踏入人類歷史新的十年。」
「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青年,不可能再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十年窗下』的生活,甚至也不可能再有在樹蔭下讀消閒小說的生活了。我們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世界,一個複雜矛盾的社會,我們幾乎每一天都不可避免地面臨抉擇:走怎麼樣的道路?做怎麼樣的人?跟隨哪一種趨勢?」
「當然,假定我們跟從的是一種正確的趨勢,那麼盲從亦可能是正確的。但這太危險。我們完全可以從歷史的發展規律中,理智而清醒地認識世界,完全可以從實際的工作生活中,深入而細緻地研究社會。然後,我們可以從對於各種人生態度的分析批判當中,決定自己所應走的道路。……」
這段文字,除了講「歷史的發展規律」是仍然擺脫不了馬克思主義教條之外,大致上都基於對當時政治現實的思考。尤其是針對吃了左傾迷魂藥的人士,他們認為「緊跟」毛澤東思想是毋須懷疑的,而我提出了「盲從」「太危險」的觀念。它是我當時對極左思潮反省的開始。這種想法也指導了我其後的編輯路向。但很明顯,左派領導人和圈子中沒有人看出這個「發刊詞」有甚麼問題。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左傾思潮在中國和世界都風起雲湧,《七十年代》月刊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下創辦的。文革在中國和香港左派圈中,橫掃了中外傳統文化,所有人類的文化積累都被指為「封資修」(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而文革的文藝產品太少,幾部樣板戲和一兩部小說,情節和人物的塑造太不近人情,因而中國和香港左派都陷入無戲看無書看的文化飢渴狀態。香港左派書店,只出售毛澤東著作和馬克思列寧的著作,其他反映人類文化傳承的中外圖書都收起來了。我的左派寫作朋友圈,包括《大公報》《文匯報》的編輯人才,受報紙立場的僵硬左傾思想限制,大都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我們這本不受中共嚴密監管、避談中國形勢的左派雜誌,對於那些知識豐厚、有文化底蘊的左派才子,有較大發揮空間,也使香港和新馬的左派讀者,有耳目一新之感。因此一出版銷量就超過我們預期,需要加印。市場地位迅即確立。
在文革前,香港左派的文化事業已經開始蓬勃,左派報紙越來越趨近香港社會市民的口味,一些左派背景卻以港聞、副刊和狗馬經吸引讀者的中性報紙暢銷一時,左派電影與右派電影在市場上旗鼓相當,左派出版社以多種面貌搶佔市場。但這一切,都因文革,特別是1967年左派暴動,而自動暴露極左面目,多年經營的形象毀於一旦。左派書店、影院、國貨公司櫥窗,掛滿了趕客的反英抗暴標語。右派的文化產品就蓬勃起來。《明報》《明報月刊》在報道和評析中國文革方面,引領潮流。
與此同時,西方卻因為美國民權運動、反越戰,歐洲反建制的學生運動,掀起了左傾思潮,左派、激進派、親中反蘇的毛澤東派,在西方盛極一時。
中國、香港和國際的思潮,極為複雜!我是在那樣的形勢下,看準時機,讓《七十年代》應運而生。但想不到雜誌剛面世,我自己卻陷入一個危險境地,受到很大考驗。
修正主義教條主義 在 小胖子的陽春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什麼叫做文革?
本篇政治超不正確, 對岸網友與台灣紅統大概要過來亂噴了
看看會掉多少讚, 這對我也是好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xWrRHgSjJg
.
就是毛澤東堅持共產主義治國搞到幾千萬中國人無辜死亡, 毛澤東眼見壓不住, 就改為把自己神格化, #洗腦一堆神經病去迫害正常人的大規模國家民粹暴亂
.
什麼反蘇聯修正主義 (因為赫魯雪夫也發現共產主義會弄死國家就修正了), 反美帝 (一切都是美國亡我之心不死), 誰反對毛主席就砸爛他的狗頭 (不用解釋)等口號潰堤一般噴出來, 這個"#毛澤東邪教信仰"搞了十年以後才在1976年中止, 百姓清醒過來, 鄧小平1978年上台搞改革開放, 也走向修正主義, 學著模仿三民主義搞民生建設, 要脫離貧窮, 不再窮兵黷武
.
可是現在竟然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的現在, 對岸開始美化這種蠢事, 真的是縱然改過卻勇不認錯, 然後去攻擊其他宗教類似回教 法輪功啥的, 我當然認為法輪功不是很好, 某些回教也一身是毛, 可對岸從小就灌輸一堆有的沒的口號教條, 這其實也是一種巨大宗教信仰, 信徒人數超過10億
修正主義教條主義 在 寰雨膠事錄 國際新聞 Gaus.ee 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它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着的標誌,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繫。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共產黨人必須隨時準備堅持真理,因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於人民利益的;共產黨人必須隨時準備修正錯誤,因為任何錯誤都是不符合於人民利益的。二十四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凡屬正確的任務、政策和工作作風,都是和當時當地的群眾要求相適合,都是聯繫群眾的;凡屬錯誤的任務、政策和工作作風,都是和當時當地的群眾要求不相適合,都是脫離群眾的。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命令主義、尾巴主義、宗派主義、官僚主義、驕傲自大的工作態度等項弊病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麼人有了這類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為它們脫離群眾。我們的代表大會應該號召全黨提起警覺,注意每一個工作環節上的每一個同志,不要讓他脫離群眾。教育每一個同志熱愛人民群眾,細心地傾聽群眾的呼聲;每到一地,就和那裏的群眾打成一片,不是高踞於群眾之上,而是深入於群眾之中;根據群眾的覺悟程度,去啟發和提高群眾的覺悟,在群眾出於內心自願的原則之下,幫助群眾逐步地組織起來,逐步地展開為當時當地內外環境所許可的一切必要的鬥爭。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義是錯誤的,因為它超過群眾的覺悟程度,違反了群眾的自願原則,害了急性病。我們的同志不要以為自己了解了的東西,廣大群眾也和自己一樣都了解了。群眾是否已經了解並且是否願意行動起來,要到群眾中去考察才會知道。如果我們這樣做,就可以避免命令主義。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義也是錯誤的,因為它落後於群眾的覺悟程度,違反了領導群眾前進一步的原則,害了慢性病。我們的同志不要以為自己還不了解的東西,群眾也一概不了解。許多時候,廣大群眾跑到我們的前頭去了,迫切地需要前進一步了,我們的同志不能做廣大群眾的領導者,卻反映了一部分落後分子的意見,並且將這種落後分子的意見誤認為廣大群眾的意見,做了落後分子的尾巴。總之,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應該使每一個同志懂得,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而只會被我們所壓倒。
——《論聯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
//信奉老毛 serious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