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瘦這麼多 累壞了嗎 我擔心妳肌少症》
過了30歲,人體肌肉開始以每年0.5至1%的速度減少;40歲後,肌肉量更以每10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10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
【肌肉減少症】
肌肉流失,三十歲就開始!
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也稱為肌少症,其英文...
《妳瘦這麼多 累壞了嗎 我擔心妳肌少症》
過了30歲,人體肌肉開始以每年0.5至1%的速度減少;40歲後,肌肉量更以每10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10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
【肌肉減少症】
肌肉流失,三十歲就開始!
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也稱為肌少症,其英文是來自希臘語σάρξ 「肉體」和πενία「減少症」,是指肌肉體在質量和強度上隨著年齡產生退化性損失。肌肉減少症是老化過程,50歲以後每年有0.5-1%的損失。
【30秒自我檢測】
居家檢測肌少症 小腿太細就是警訊!
雙手食指和拇指圈成一個圓,圈起小腿最粗的位置,圈起來還有空隙,表示肌少症風險高。因為小腿的皮下脂肪比較少,而且不容易受到內臟等各方面的影響,像是鄰近台灣的日本、韓國也有相關報告,指出小腿圍度跟肌肉量是有高度正相關。
根據台灣本土研究成果也發現,50歲以上的男性若小腿圍小於34公分、50歲以上女性小於32公分,就可能表示身體肌肉量不足,約有七成左右的人經過檢測可確認為肌肉量不足,建議進一步就醫檢查。
【常見徵狀】
主要表現為肌力衰退,使活動能力降低,常見徵狀有:非刻意減重,6個月內體重減輕55%;走路遲緩、行動難;雙手握力下降;時常走路跌倒,跌倒機率增加,過去1年曾跌倒2次以上。
【蛋白質】
減緩「肌少症」最重要的是加強營養與多運動,兩者缺一不可。一般人的蛋白質需要量建議為0.8至1.0公克/公斤體重,但對於減少高齡者身體肌肉的流失是不夠的,每天蛋白質需要提升到1.2至1.5公克/公斤體重,才可達到減少肌肉流失的發生,並且要將蛋白質食物平均分配在每一餐,避免把蛋白質集中在某一餐,才可達到刺激肌肉合成的效益。
*除了蛋白質量要足夠外,為要確保蛋白質能更有效的被利用來促進合成肌肉,飲食上還有一些小技巧要注意:1.三餐中都必需要有優質蛋白質 2.優質蛋白質最好擺在早午餐 3.必需胺基酸的種類與量要充足,特別是白胺酸 4.運動後馬上補充蛋白質更有利肌肉
合成
【阻力訓練】
只有營養而沒有運動,對於預防肌少症的幫助不大,運動可以確實減緩肌肉流失與功能退化,特別是阻抗性運動,(這也是對抗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像舉啞鈴、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鍛鍊肌肉的活動。
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就是重量訓練,阻力訓練的形式大略可分為:1.徒手肌力訓練(bodyweight training)、2.彈力帶(resistant band)、3.自由重量(free weights)。
若能規律的作重量訓練,不但可以增進肌力與肌耐力,減緩淨體重的流失,保持基本代謝率,平常也可以消耗較多的脂肪,減少肥胖的發生率,並增進體內胰島素的功能,時常鍛鍊肌肉適能,可以使體骼在適當刺激下,增加體質密度,對於骨質疏鬆症的預防,也有相當大的助益。
【增進肌肉品質】
我們體內的肌肉質量是持續變動的,你可以想像有個天平,天平上的一邊是肌肉生長修復,一邊是肌肉受到破壞。白胺酸、精胺酸,提升肌肉合成直接且有效。可從一般富含白胺酸的食物有黃豆、雞肉、鯖魚、黃魚、雞蛋和奶類,來攝取高生物價蛋白質。
*提升肌力最有影響的是「白胺酸」及「精胺酸」,兩者加乘可達到肌肉的質與量並重。白胺酸能刺激肌肉生長合成、精胺酸能活化肌肉中的血流量。想要增進肌肉品質,除了考慮補充胺基酸,還有維生素D、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
*「維生素D」有調節骨骼生長的作用,攝取足量的維生素D可增加骨質密度,也可強化肌肉纖維的厚度,減少因肌少或骨質流失而造成的骨折。目前台灣對於每日維生素D 的建議攝取量為:成人200 I.U.(5 微克)、老年人400 I.U.(10 微克),補充上限為2000 I.U.(50 微克)。
【飲食順序】
營養均衡可對抗肌少症,建議每天攝取足夠熱量,避免身體消耗肌肉當熱量。並非只顧著攝取蛋白質與足量蔬果,其他營養素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也都要均衡攝取。
最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補充幫助肌肉生長相關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澱粉最後吃,可穩定血糖不易出現飢餓感,不至於又因飢餓而額外攝取、增加熱量。肉類攝入的量,每餐至少要吃到自己一個手掌心「大小」與「厚度」的豆魚蛋肉類。
☺我要陪妳健康的慢慢變成48公斤以上,更多增進肌肉品質的方法,請洽巧克藥師!
修復胰島素阻抗 在 Punk's murmu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punk的減肥日記 #Day18
今天明顯的感到水腫很嚴重,所以早上就趕緊喝美式咖啡+狂喝水~
還好這次沒有吃太多垃圾碳水跟甜點
只是水喝太少+便秘
所以昨天晚上74.1公斤,今天早上拉完屎💩,空腹已經回到72.8公斤
剛剛下班洗澡前量也是72.8公斤
希望這週可以降到70開頭🥺(雖然覺得有點兒難😅)
對了,搭上最近很多爭議的 #斷食 話題
這輩子都在減肥的我,也想以自身經驗分享給大家
📌擇食比斷食重要
吃的內容才是重點,盡量吃的乾淨,蛋白質跟蔬菜盡可能多吃,碳水盡量少一點,也避免精緻碳水
我個人不太認同只看熱量的飲食控制法,例如:一天預計攝取的熱量是1000卡,然後就吃兩個500卡的麵包這種~
瘦是一定會瘦,但對身體並不好,會變成泡芙人,這樣的人身體檢查數據可能比我還糟!
我除了體重跟體脂超標外,身體檢查沒有其它紅字!
📌斷食給你框架限制進食時間,這樣有可能就會少吃一點,三餐變兩餐,少了一餐的熱量
📌增加空腹時間,也會讓腸胃變得比較敏感一點點,我覺得類似校正回歸的概念
📌空腹也會讓胃縮小一點點,我之前嚴格執行週一斷食計畫時,食量真的有被養小,當然如果你之後又狂吃,吃到撐,還是有可能會撐大!
📌有氧運動對於減脂效果不錯,想減脂的人真的可以多做有氧
但飲食還是比運動重要,如果覺得自己飲食控制已經算嚴格,或者運動後容易有代償心態暴食的人,就不強求運動了,避免毀了飲控的意志力😅
我本身肌肉量不低,而且我是練武奇才(我的教練們都這麼說)🤣
所以我的目標主要會放在降體脂,比較沒有在看肌肉量,除了我有本錢掉肌肉之外,我也有能力再把肌肉練回來
如果本身肌肉量很低的人,建議也加入重訓~
《總結》
很多人說斷食是為了修復胰島素阻抗這件事
但我覺得胰島素阻抗跟多囊性卵巢有點類似,不是很容易診斷的一個項目
目前大家的判斷標準都很籠統~
有人說腰圍超過多少就有胰島素阻抗
我的腰圍有超過
但我依據網路上提供的公式驗證
(飯前血糖x飯前胰島素值)再除405
結果顯示我沒有胰島素阻抗!
我自己偶爾也會使用斷食,我覺得這是減肥的一個手段,但長期來看,擇食才是最重要的,也對身體最好的
擇食不是一直要吃很乾淨
但可遵照82法則
80%乾淨 20%隨意
我跟煮夫平常也差不多是這樣的飲食內容
平日都盡可能健康,休假的時候會吃自己喜歡的碳水
他會盡可能阻止我吃甜食,因為甜食比麵飯這種碳水更可怕!
#早餐
福樂 希臘式優格、烤草莓生吐司、美式咖啡、兩個曲奇
本來今天要走輕食路線,結果,同事拿了烤草莓生吐司說是他老婆做的,他在家裡其實有吃一點了,說可否分我一半🤣
還帶了他老婆手作曲奇🙄
#午餐
沙拉
#晚餐
鹹水雞(纖維&蛋白質)、荷包蛋*2
#減肥 #減重 #飲食紀錄 #飲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