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信用破產可以買車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信用破產可以買車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信用破產可以買車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信用破產可以買車嗎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投資小白當心】什麼是違約交割呢?如果不理它,信用會不會有影響?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你知道什麼是「違約交割」嗎?如果不幸未在T+2日把錢放進去,那會不會有什麼罰則?請別以為「不理它」就好,券商一定會逼你還錢,甚至還要加收高額7%利息!如果金額過大,可以宣告破產嗎?當心以後你薪水收入的1/3都要拿來...

  • 信用破產可以買車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07:30:40
    有 507 人按讚

    【投資小白當心】什麼是違約交割呢?如果不理它,信用會不會有影響?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你知道什麼是「違約交割」嗎?如果不幸未在T+2日把錢放進去,那會不會有什麼罰則?請別以為「不理它」就好,券商一定會逼你還錢,甚至還要加收高額7%利息!如果金額過大,可以宣告破產嗎?當心以後你薪水收入的1/3都要拿來還債,可憐啊!未來連辦信用卡、貸款買車買房,都會有問題,死不還錢也有可能被關🥺
    🎙寶可孟說給你聽👉https://bit.ly/3tQj4Tg
    ✅台股崩崩,開戶進場撿便宜👉https://bit.ly/3dYIbx6

  • 信用破產可以買車嗎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1 22:37:06
    有 206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快速致富》x2本
    我們常聽到的理財建議其實是「慢速致富」?上學、得到好成績、畢業、找一份好工作、投資股市參加退休福利計劃、剪掉信用卡、蒐集折價券……等到六十五歲,你就有錢了!這是一場沒有勝算的賭局,你的時間被當成了賭注。
    圖文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millionaire-fastlane/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
    當我第一眼看到《快速致富》這本書的書名的時候,我其實有點抗拒,我當下認為這「只不過又是一本理財書」罷了。但是理性的我(咦)還是沉住氣,上網快速搜尋了一下這本書的心得和評價。

    令我驚訝的是,在我最喜歡的書評網站 Goodreads 上面,這本書獲得一萬多個評分,4.36顆星的好評,這在理財書裡是很少見的。很多讀者都說這是一本「改變生命」與「令人腦洞大開」的書,也說這本書的觀點讓他們的世界觀大受衝擊。所以,我在好奇心的鼓動之下讀了這本書。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這本書的作者是半退休的企業家暨投資人MJ.狄馬哥(MJ. DeMarco),白手起家創業在30歲就擁有超過百萬資產的他,想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有一條秘境可以通往財富和財務自由,不必等到年老力衰,而是在年輕力壯時就能快速致富。」

    他反對傳統財務建議的「平庸路線」,也就是從大學畢業、找份好工作、存錢投資股票、提撥薪資到退休金裡、省吃儉用減少開銷,然後等到你六十五歲的時候,你就會很富有了。他戲稱這種財富叫做「輪椅上的財富」,等你能享受的時候已經是白髮蒼蒼。

    有另一種財務規劃走的是「快速路線」,能夠讓你在相對年輕的時候,就擁有高額的財富,全權掌握自己的財務生活。雖然他一再強調「快速」是可行的,但絕對不代表你能「輕鬆」。這本書揭露的,就是那些能夠在年輕時獲得巨大財富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其實就是「創業家的思維」。

    本書的目標是要改變你對財富、金錢的感受。相信不論幾歲都有可能退休,相信財富不一定要等到老年,相信就業和創業的風險一樣大,相信股票投資不一定保證致富。想要有非凡的成果,就需要有非凡的思維。群體大眾都認可的普通思維只能造就平庸。
    .
    【作者怎麼說的?】
    .
    這本書用了一個很巧妙的譬喻,把創造財富的過程譬喻成一段「致富之旅」,把這條旅程區分成三種路線:人行道、慢車道、快車道,分別代表了不同的財務心態和致富速度。作者想讓我們相信,自己可以決定要開怎樣的車輛、開在什麼道路上、用什麼速度開。整本書由以下四大部分構成:

    路線圖:你的財務信念系統,你對財富、金錢的成見,你行動背後的指引力量,構成了三種不同的路線圖。(1) 理財人行道、(2) 理財慢車道、(3) 致富快車道。

    車輛:指的就是你本人。就像車輛有機油、汽油、引擎、方向盤,這些全都需要保養和調整。這裡談的是你自己時間的運用、學習的方式、克服逆風的心態。

    道路:如果你選擇就業路線,你的選擇就是常見的工作職業。如果選擇創業者路線,你會發現千奇百種的變化。同樣的目的地,有不同的道路可以抵達。

    速度:從想法到實踐的執行能力。在你設定的路線圖上,駕駛著調整好的車輛向前進,重點不是空有點子,而是行動力。

    作者認為人們總是看到百萬富翁坐擁的高額資產,這種「事件」總是被歌功頌德、令人讚嘆。但是致富途中的辛苦「過程」,則不那麼引人注目。造就百萬富豪的並非「事件」,而是「過程」。所以作者想要透過三種路線的譬喻,讓你知道致富之旅最理想的的過程,就是趁年輕的時候,開在「致富快車道」上加速馳騁。
    .
    【三種財富路線的差異?】
    .
    從上面這張濃縮版的比較圖可以看出,三種致富之旅的路線圖,彼此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尤其表現在「思維」和「行動」上面。選擇不同路線的人,在運用時間、學習、金錢和債務時的心態截然不同。具體的差異是:

    時間:理財人行道的人,對待時間的態度是過一天算一天,總是用時間去換金錢,例如排隊等降價加油。理財慢車道的人,相信的理財傳統觀念,認真工作直到退休,好好地積蓄到老了就有足夠的財產。致富快車道的人,把握每一分時間用來打造事業,快速創造出財富換得更多的時間自由。
     
    學習:理財人行道的人,從畢業的那一刻就停止學習,天花板停在最高學歷和現在的能力。理財慢車道的人,認為學習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內在價值和競爭力,好爭取更高的薪酬。致富快車道的人,把學習當成終身習慣,目的是學習新技能和觀念,用來發展自己的事業。
     
    金錢:理財人行道的人,認為只要自己買得起東西就好,缺乏具體的財務規劃。理財慢車道的人,認為金錢是有限的必須節省使用,仰賴二、三十年儲蓄和投資的複利效應讓資產增值。致富快車道的人認為金錢可以被創造出來,最寶貴的事情是時間,他們拚搏讓事業在幾年內快速成長。
     
    債務:理財人行道的人,認為只要自己償還的起債務就好,總是用勞力和時間去換取金錢。理財人行道的人,舉債買車買房,用長年的工作償還,對其他的債務則盡量避免。致富快車道的人,懂得避免不聰明的債務,他們舉債是為了投資到事業裡面,讓事業和資產快速成長。
    .
    【理財慢車道錯了嗎?】
    .
    書中的觀念對我產生最大衝擊的,莫過於作者對「理財慢車道」——我們最常聽到的理財建議——的批評。他認為理財慢車道的建議是給接受平庸的人的一場謊言。他說:「理財慢車道有個傲慢的假設,它假設你會一直健康活著,而且永遠都有工作和收入。很可惜,等你買得起藍寶堅尼時,會發現行李箱塞不下你的輪椅。」

    理財慢車道還有一個陷阱:把自己的財富命運託付給某家公司或股票市場。希望我不會被解雇。希望我的股票會反彈回升。希望我能升遷。希望我的工時不要縮減。希望公司別破產。真正的致富理財規劃,是掌握和操作財務規劃中的變因,而不是淪為依靠「希望」的計畫。希望,不是理財規劃。

    想要超越平凡人的平凡成果,就不能採「大家」都贊同的尋常作法。你越努力想要變得不凡、特別,就越需要突破社會的教導。要有不凡的財富,需要有不凡的信念。平凡和不凡的財富,最關鍵的差別就在於,理財慢車道的重心是就業,致富快車道的核心是事業。
    .
    【創立事業的五大戒律】
    .
    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事業」的重要性,指出致富快車道的最佳途徑,就是創造自己的事業:創業。其中有一個完整的章節,談創業的五大戒律,讓我感到非常受啟發。我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作者把這五個戒律的字首,改成了比較好記憶的縮寫「CENTS」。

    Control 控制:搭順風車的人,例如常見的加盟、直銷下線、聯盟行銷,只能任由駕駛擺布,你等於效力於別人的致富快車道。快車道上面的人該擁有自己的公司,而不是加入別人的公司。
     
    Entry 門檻:如果你選擇的創業的門檻很低,競爭就會增加,路線的效力會減弱。容易創業的事業通常很難握有控制權,而且市場已經飽和,獲利只會快速降低。
     
    Need 需求:事業要解決人們的需求才有可能成功,可能是人們的棘手問題、懸而未決的疑難、某種服務的缺口。人們不在乎你的夢想和渴望,只想知道你的事業對他們有什麼幫助。
     
    Time 時間:事業若很費時,就無異於就業。當你不在的時候,事業是否能自動運轉?若你不需要花時間,仍然能賺錢的事業,就符合時間戒律。尋找並打造這類型的事業。
     
    Scale 規模:要獲得事業的規模,可以透過提高「範圍」(售出件數)和「強度」(單位獲利)來達成。尤其是總客戶群決定了你的棲地大小,棲地越大,致富的潛力也越大。例如賣雞排的棲地很小,網路生意的棲地很大。
    .
    【教你致富的那些人言行不一】
    .
    作者直言不諱,說很多的理財大師,給出的建議比較像是一帖鎮定劑,讓你聽的時候感到舒服和放心,心裡浮現自己再過30年就會擁有財富的幻想。更扯的是,很多人教你的事情根本不是他們自己致富的手段,他稱這些人叫做「言行不一」。

    他直接拿最近的理財暢銷書《拿鐵因子》的大衛.巴哈開刀。大衛教你計算複利表、存下百分之十的薪水、別喝昂貴的咖啡,以及其他理財慢車道上的老掉牙建議。他沒告訴你的,是他並非靠著自己的建議致富,而是寫了十本書,並且賣出了幾百萬本。

    作者也挑明《富爸爸,窮爸爸》的羅勃特.清崎更是個言行不一的人。他的系列書中除了現金流算是啟發人心之外,他教你的房地產策略、投資策略、行銷策略,都不是他親身實踐後才致富的結果。他會致富,正好是寫了這些書、賣出昂貴的課程和桌遊。我在另一篇《富爸爸,窮爸爸》的心得曾詳細說明過我對這本書的批評。
    .
    【後記:準備開上哪條路?】
    .
    在讀的過程中,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在讀後的回顧和反思,更讓我腦中湧起千頭萬緒。這本書不像傳統的理財書籍,只提供你一些看似保守跟穩健的理財建議。取而代之的是,作者以創業家的思維和經驗,很真實地給出一些不那麼動聽,但是卻很實在的建議。

    前一本讓我對作者寫作風格印象深刻的書,是談如何完成目標的《完成》,那本書的文字有股脫口秀演員的詼諧。這本《快速致富》則給我一種很狂、很真的感覺,作者寫作的口吻不是要討好你,而是用偶爾嘲弄、偶爾激將、偶爾調侃的方式,用一種學長「ㄉ一ㄤ」學弟的對談方式改變你的思維。

    他一開始就破題,促使他踏上創業道路的原因是「他想買得起一台藍寶堅尼」,他毫不掩飾自己對於財富的熱愛,因為財富可以換到時間和自由。他也不擔心招致批評,直接抨擊常見的慢速致富建議。他認為人生最黃金的歲月就是年輕力壯的時候,不想倚賴慢速致富的建議等到年老才擁有財富。想要真正致富,必須以「生產者」的創業家心態思考,而不是順從市場上給「消費者」的建議和口號。

    我想,這本書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但它適合需要它的人。如果你對理財慢車道的財務建議抱有一絲懷疑,想要瞭解為什麼創造事業才是致富的最佳手段,這絕對是一本很狂的書,適合很狂的你。
    .
    【抽獎辦法】感謝 久石文化
    1、抽出「2本」《快速致富》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我想知道理財慢車道和致富快車道的差別」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1/14(四)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5(五)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 信用破產可以買車嗎 在 喵喵狗的鄉民日報 PTT Da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28 00:54:02
    有 157 人按讚


    【越少人認識我們越好】
    (新聞來源:https://overcast.fm/+HqjWWlbTQ)

    Axton 成長於美國中西部-波特蘭印第安納小鎮一個典型的農場家庭中,爸爸是連鎖超市的經理,母親潘蜜拉則是在會計師事務所上班,專門處理客戶稅務的工作。

    Axton 的祖父母就住在隔壁,他們農場裡有養狗啊、雞啊、羊啊,就是各種農場裡會看到的家禽。

    Axton 印象中的童年還蠻自由自在的,但對鎮上人而言,他們算是很低調的家庭。

    1993 年,當她11歲的時候,家裡出現一件怪事,就是寄到家裡的郵件,會從信箱裡無端消失,例如他父親訂的農場雜誌、親友跟筆友的來信,還有家裡的帳單…都沒出現。

    那時他們覺得一定是有人開車經過,然後惡作劇地把郵件都偷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xton 的母親到郵局租了一個郵件信箱,但問題並沒有解決,那些消失的雜誌跟信件依然沒有寄到,Axton 一家更不可能懷疑是郵局的人偷走了。

    其實郵件遺失也沒什麼大不了,但重點是那些信件裡有許多個人資訊,綜合起來就能拼湊出這一家人完整個資。

    也就是說,有人正在搜集Axton一家人的資料,打算偽造他們的身分。另一個麻煩是,Axton 家人不再收到電力帳單、瓦斯帳單、電話帳單甚至社會保險單,以至於他們無法準時支付帳單,他們也無法即時收到重要通知訊息等等。Axton 父母決定報警,但警方也只能備案,因為 1993 那個時候,還沒有網際網路可以像現在這樣馬上修改密碼來避免個資被盜用。

    這種個資被盜用的狀況,在當時並不受到重視,聯邦調查局關切的,反而是信用卡公司,因為他們不斷被盜用的個資申請信用卡,形成許多呆帳,他們是那時最大的受害者;這狀況一直到 1998 才陸續改善。在這段時間,Axton 的家人只能聯繫電力、水利公司、瓦斯公司、電話公司甚至信用卡公司,一一說明他們帳單被偷的狀況。

    Axton 那時還小,對這些事不太注意,直到某天她不得不注意,她才發現,一切只是冰山一角 .......

    她當時要去外地念大學,找了一間可以養貓的公寓,她很開心,覺得自己太幸運了,可以帶著家裡的兩隻愛貓陪她去唸大學。那兩隻貓是她10歲跟12歲時養的。

    Axton 聯繫電力公司裝設新電錶,電力公司回覆說,根據她的信用評等,必須先繳交100美金的押金,才能申裝電表。Axton 很好奇,信用評等?這是什麼?她問電力公司是否能將這份信用評等寄給她看看。電力公司寄來一疊很厚的文件,Axton 心想,這文件一定很難讀,所以電力公司需要附上很多說明來指示。當她拆開郵件後發現,她的信用評等一點都不難讀,電力公司也沒有附件任何閱讀指示。這一整疊十幾頁全部都是她的信用評等,最久可以追朔到她11歲家裡信件被偷走的時候....

    這時候Axton 才發現,不只她家人身分被盜用,連她的身分也被盜用了。

    Axton 的入學成績很高,但她的信用評等卻非常糟,這讓她非常慌張。她開車去印第安那州警局報案,警方說,就是有不明人士用她的個資辦了信用卡,只能備案,也無線索可查,而這些信用評等也無法被申訴了....

    Axton 第一時間打給母親哭訴,她說她的信用已經破產,她以後可能無法買車、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子、更不可能申請任何信用卡.... 只因為某個壞蛋盜用了她的身分,以致於很多事情她都不能做了。

    電話那頭 Axton 的母親顯然非常震驚,她安慰她說,不論是誰幹的壞事,那個人也只是牟利了,起碼沒有人被傷害,所以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Axton 的父母跟她的世代不同,對他們來說,遇到這種事,就只能這樣吧~不然能怎辦?

    盜用身分辦信用卡的狀況開始引起 FBI 注意,1999 年「個人資料庫中心」成立,為身分遭盜用者提供協助。Axton 也積極與這個機構聯繫。了解偷竊他人身分的過程。

    Axton 的碩士論文更進一步探討人們身分會如何被盜用,以及如何能夠避免自己身分遭到盜用。接著她又將焦點轉向未成年孩童的身分如何遭盜用的領域,而且這些未成年者都是在18歲之後才陸續發現自己身分很久以前就被盜用。

    Axton 內心有一股驅動力,她幾近沈迷地投入這些研究,她想了解甚至查出到底是誰盜用了她跟家人的身分。

    就在 Axton 拿到博士學位那天,她母親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癌症,並在 2013 年 2月過世。

    就在她母親過世後不到十天,Axton 接到父親來電,父親氣急敗壞地質問 Axton 說妳在搞什麼?你怎麼會從2001 年就開始用信用卡了?

    Axton 一頭霧水,他父親生氣地說:「別跟我撒謊!我手上有你信用卡消費紀錄的帳單!」

    Axton 也搞糊塗了,她問父親:「什麼消費紀錄?哪家發卡公司呢?」

    他父親唸了發卡公司的名稱,Axton 說:「爸,那就是我身分被盜用去申請的其中一家信用卡公司。」

    Axton 跟父親說,她會利用春假飛回家一趟,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電話末了,Axton 的父親說了一段話,Axton 背脊一陣發涼,他說:「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因為這份信用卡消費紀錄就跟你的出生證明放在同一個資料夾裡.....」

    那一刻,Axton 明瞭到,盜用身分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母親。她回想起來,她母親的身分從來沒有被盜用過,而父親跟 Axton 的身分,都被母親盜用了。

    兩週後,Axton 返家。父親對她說,他在屋子後面的長椅下發現一疊一疊的文件,他腦子不靈光了,也搞不懂那些文件,他希望女兒能夠仔細看看到底是什麼。

    Axton 仔細看了那些文件,像拼圖一樣將一切從 1993 年父親跟自己的身分被盜用開始,一點一點拼湊起來。重點是,母親自己的身分從來沒被盜用,但她不只盜用父親跟女兒的身分,還盜用了祖父母的身分。在母親遺留下眾多文件中,她發現母親甚至涉嫌逃漏稅跟詐欺等罪。

    發現這些證據令 Axton 非常絕望,尤其她跟父親都還在哀悼母親的病逝。無論街坊鄰居或親朋好友都認為Axton一家人應該還在悲慟情緒裡,似乎他們必須表現出悲傷才符合社會期待。

    但在母親病逝前兩週,Axton 跟父親就已經接受家屬安寧輔導了,然後母親病逝後沒多久他們就發現母親犯下的惡行,原本悲慟的情緒,就在這一瞬間完全停止。

    她母親過世後多年,她跟父親都對母親不再有任何懷念的心情。Axton 覺得,那種心情就是,當你知道你的母親,你最親密的枕邊人對你跟家人做出這樣可怕的事,她彷彿就是個你從來不認識的陌生人,你怎麼還會想要緬懷一個你幾乎可以說是毫不認識的人?

    由於母親是會計師,Axton 跟父親大概花了一年時間了解母親所作所為的來龍去脈。他們被盜用的身分,在過去二十年間累計背負了五十萬美金的債務。母親很明顯是利用會計師的身分過著雙重的人生。但有很多細節 Axton 無法追查,因為母親處理的財務資料太多,很多涉及隱私,她也無法觸碰。

    這些錢到哪裡去了?Axton 跟父親都無法理解,也查不出來。

    Axton 的母親在財務方面非常在行,她擁有專業證照,她極可能成立一家空殼公司藏匿這些錢,但沒人知道是什麼,或者在哪裡。她開著一輛林肯老車、過著平凡的生活,絲毫沒有任何奢侈消費的跡象,既沒有買名牌、沒有買昂貴新衣、沒有買珠寶..... 母親就是典型的美國中西部家庭的一員,絲毫沒有誇張的消費行為。

    但是那些錢,到底到哪裡去了?

    Axton 覺得她必須了解母親更多,她前往母親服務了四十年的會計師事務所,誇張的是,當她說自己是潘蜜拉的女兒時,事務所的人驚呆了,他們說不可能,潘蜜拉怎麼可能有小孩?這一點都不像她!

    Axton 在事務所裡不斷聽到同樣的話,然後她拿出手機裡的照片證實自己就是潘蜜拉的女兒。

    最詭異的是,這麼多年來,這家公司沒有人對潘蜜拉有家庭、有小孩這件事產生任何懷疑。Axton 承認自己的母親是個很會操控他人的人,當有人挑戰她的決定時,她很擅長讓你感到自己很愚蠢。

    Axton 跟父親在整理母親遺物時,他們閒聊中聊到 Axton 的財務狀況,父親嚇了一跳說:「你怎麼會積欠這麼多貸款?我們不是幫你付了所有教育費嗎?」

    Axton 說:「沒有啊,爸,你只幫我付了學費,我還有生活費、住屋費要自己想辦法支付啊!」

    父親說:「不對啊,我給了你不只學費,還有你的生活費啊!」

    但 Axton 說:「不對喔,媽媽只有給我三千元,她還說,我必須申請學生貸款來補足我學費跟生活費。」

    父親一臉疑惑。Axton問父親,到底給了母親多少錢?

    父親回答:「一學期一萬一千美元。」

    Axton 感覺到背脊發涼的是,她母親一直都很清楚女兒從大學開始就投入個資被盜用與保護的領域,希望終有一天透過所學抓到這個盜用他們身分去獲利的壞蛋,而母親仍然能夠若無其事地表達出支持並以她為傲的態度。

    Axton 的父親更難受,他們認識46年,從約會、訂婚到結婚 … 父親在知道過世妻子的行徑後,經常感嘆說自己浪費一生跟個騙子在一起。因為他一輩子努力工作建立的家庭,到最後發現自己跟女兒竟然背負了這麼多債務,他已經老得無法承受這些事實。

    Axton 相信直到母親過世那一刻,父親都還是深愛著母親的。

    Axton 說到一件事,她說心理學上,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不久於世後,總會心生一種罪惡感,想把自己深藏的秘密講出來,因為他們不想帶著罪孽到來世,也或者不想親人承受這些秘密可能引發的困擾。

    但她母親沒有,她什麼都沒說,沒有懺悔,沒有提到任何對家人做出傷害的事。

    在 Axton 母親罹癌前,Axton 曾獲得一個國家級的獎,表彰她在「個資調查與防範盜用」領域上的貢獻。頒獎典禮在 Indianapolis 舉行,她記得他父母都陪她去領獎,他們還拍了合照,照片裡的母親笑得非常燦爛。

    Axton 心想,如果一個人有「罪惡感」,是不會在這種場合笑得這麼燦爛的。尤其是自己女兒獲得的這個獎,來自於身分被盜用,而盜用女兒身分去牟利的,就是母親她自己。

    這點讓 Axton 忍不住開始探索到底是什麼樣性格的人,會有母親這樣絲毫沒有罪惡感的舉止?她發現,最接近的就是腦組織缺乏罪惡感的精神疾病患者,也就是俗稱的心理變態者,他們腦內杏仁核跟一般人不同,他們感覺不到罪惡感,也沒有一般人擁有的的同情心。

    若要一廂情願地說,Axton 認為母親是愛父親的,但要從科學角度來看,她不覺得母親愛父親,或甚至愛過她。

    Axton 坦承,如果母親還健在,她會對母親提起告訴。因為母親缺乏同情心與罪惡感的行徑,傷害了全家人,讓家人陷入窘境。讓她父親陷入痛苦,讓她這二十年來都在努力重新建立自己的信用憑證、還要努力工作還清求學的債務。

    因為在自己信用破產的狀況下,即便擁有警方開具的身分遭盜用證明,也還是很難跟銀行打交道。不論是買車、貸款、買房子,這些都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廢人。

    Axton 母親的詐騙惡行一一浮現,越來越多,Axton 跟父親都不知道這一切何時才能結束,更別說 Axton 正在建構自己的事業。她現在任職於伊利諾大學,主要研究領域就是未成年者身分遭盜用的領域。

    Axton 覺得她就是因為這些遭遇而激發自己朝這方面積極研究,身為這領域的專家,她經常受邀前往各地演講分享案例,當她提到自己的經歷時,總是會得到全場最多的注意力,而且更多的疑惑是有人會問她,你該不會也遺傳你母親的特質,沒有同理心跟罪惡感吧?

    Axton 仔細想想,確實,她的情緒好像不太會波動,也不會激動,更不會悲傷哭泣,這讓她感到自己很詭異,甚至有點可怕。

    Axton 母親的遺願就是火化,而且希望 Axton 將她的骨灰帶在身邊,這個遺願很詭異,但她還是照做了。

    但當她發現自己的母親這些年做了這麼多傷害父親跟自己的事時,她忍不住對著骨灰罈咆哮跟咒罵…

    .
    下集在這裡,大家不用再卡再敲了,我肩膀腫腫的😅 https://www.facebook.com/657082104/posts/10156319039707105?d=n&sfns=mo
    .
    #尾椎骨折的阿姨趴在家裡三天除了睡覺就是看電視還有翻譯了一篇故事

    #阿吱練英語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