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保險法51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保險法51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保險法51條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劉北元的保險世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51勞動節前,影響近1/2台灣人! 🔥最新《#職災保險法》關 鍵 9 大問答🔥 #懶人包 帶你快速掌握全貌❗️ ----詳文整理在此,分享請註明出處---- 1⃣《職災保險法》上路最重要的價值為何❓ 將《勞工保險條例》的職業災害保險獨立出來,並整合《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相關規定,建...
保險法51條 在 劉北元的保險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1勞動節前,影響近1/2台灣人!
🔥最新《#職災保險法》關 鍵 9 大問答🔥 #懶人包 帶你快速掌握全貌❗️
----詳文整理在此,分享請註明出處----
1⃣《職災保險法》上路最重要的價值為何❓
將《勞工保險條例》的職業災害保險獨立出來,並整合《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相關規定,建構包含職災預防、補償與重建的完整體系。
2⃣《職災保險法》的5大重點是什麼❓
🔸4人以下事業單位,皆強制納保
🔸擴大納保對象 ex.短期臨時工、外籍家庭看護/家庭幫傭
🔸提升勞工給付保障
🔸縮短實領薪資與投保薪資差距,合理分攤僱主勞基法職災補償風險
🔸強化勞工職災預防及重建業務
3⃣ 對企業主(老闆/雇主)的影響是❓
🔸#強制納保:過去依據勞保規定,5人以上登記有案之事業單位,才採強制納保;4人以下事業單位,自願加保。根據新法,不論受僱人數多少,都將強制納保。(不論該單位僱用人數,均強制加保)
🔸#增訂雇主罰則:雇主未替勞工加保,可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應按次處罰。投保單位、雇主、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診所若違法經且處以罰鍰,主管機關應公布事業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及處分金額等
🔸#分攤職災補償責任:將投保薪資提高,縮短了實領薪資與投保薪資差距。有助減輕雇主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職災補償責任,穩定企業經營。
*而且,根據第9條第1項第2款,現在 #實際從事勞動之雇主,也能參與投保囉*
4⃣ 對一般勞工的影響又是❓
🔸#擴大納保範圍:受雇4人以下事之登記有案事業單位之勞工,從自願加保轉為強制納保。
🔸#投保薪資上下限提高:薪資下限從新台幣1萬1100元提高到基本工資(目前為2萬4000元);投保薪資上限從4萬5800元提高到7萬2800元。取消打工族等部分工時的投保薪資級距,若低於基本工資者,一律提高到以基本工資投保。縮短了薪資與投保薪資之間的落差。
🔸#付率提高:現行勞保規定,職業傷病給付第1年按投保薪資70%發給,第2年減為50%;職災保險法規定,職業傷病給付2年均為70%。
🔸#失能給付認定方式改變:失能年金給付金額方式不再以年資計算,改以失能狀態認定:
1. 對於失能程度嚴重,但尚未達終身無工作能力者,發給部分失能年金。
2. 金額依失能程度,分別按平均月 投保 薪 資 的 70%( 完 全 失能)、50%(嚴重失能)及 20%(部分失能)發給。
🔸#遺屬年金不計年資:改以每月發給平均月投保薪資50%;遺屬不符合遺屬年金條件者,除5個月喪葬津貼外,按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發給40個月。
5⃣對弱勢民眾有什麼影響❓
✅ 外籍家庭看護工、家庭幫傭,皆強制納保。
✅ 臨時或短暫受雇於自然人之勞工,納為 #特別加保對象,提供簡便加保措施。
6⃣ 針對發生職災之勞工的影響❓
🔸新法施行前,#已請領:可依原規定繼續發放至期滿
🔸新法施行前,#未請領:如選擇依原勞工保險條例請領保險給付者,仍可申請原職災勞工保護法補助;如選擇依新法請領保險給付者,則無原職災勞工保護法補助之適用。
🔸#新法施行後才發生:均依新法請領保險給付及補助,無原職災勞工保護法補助之適用。
7⃣ 對保險業務員的影響❓
🙆♂️ 原本公司就有勞保的業務員:自然納入
🙆♂️ 採承攬制公司的業務員:須加入保險業務職業工會,由工會加保納入
🙆♂️ 個人執業的保險經紀人:同樣須由職業工會加保納入
8⃣ 職災保險法對勞保的影響❓
原本勞工保險,包括普通事故保險及職業災害保險,但兩者性質、目的不同。基於兩保險間衡平性考量,很難僅針對職災保障作有效提升。
因此,將職災保險從勞工保險條例抽離,並整合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可 #有效減輕勞保負擔。
9⃣ 《保險法》權威 #劉北元,怎麼看職災保險法❓
🎤:因為投保薪資的級距從勞保時代45800元拉高到72800元,縮小了職業災害保險金與勞動基準法有關職業災害給付金額的差距。
因此,現行 #商業保險 中,承保勞保與勞動基準法僱主職災補償差額的保單,#費率就應該要考慮調降。
#保險法 #權威 #掌握時事見解第一手
#職災保險法關鍵9問
----------
pic icon from Flaticon (DinosoftLabs);thenounproject
保險法51條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虹安於民眾黨團與賴香伶委員一同,邀請攜手召開「顧老顧小顧自己,勞動五缺要解決」記者會,針對 #勞工的權益保障提出「勞保要改革、非典要保障、低薪要改善、工會要強化、勞動要安心」等五大訴求,進行發聲。
🗣首先,針對「 #非典要保障」,虹安認為台灣近年持續增加的非典型工作者,他們的勞動權益的加強已是 #刻不容緩。比方虹安自己參與討論並提案,此刻正於院會協商的「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案,就是為了加強非典型工作者中的藝術工作者的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障。2019年三讀通過《文化基本法》,明定「文化與藝術工作者之生存權及工作權,應予以保障」,也通過附帶決議決定要研議修正,強化藝文工作者的工作權保障,文化部也終於在去年預告文獎修正草案,從多方面保障非典型工作者。
▶️除了長期缺乏社會保險的保障之外,根據藝創工會2019年調查統計,有48%的藝術從業人員 #平均月收入低於3萬元、23.4%低於2萬元!低薪也導致將近 #5成 的藝術從業人員沒有投保勞工保險,甚至有些人連繳交國民年金保費都有困難。民眾黨團版之文獎條例修正案第9條,將遭受職業災害的低收入藝文工作者亦可獲得政府補助加入社會保險之規定入法,以增加藝文工作者的保險保障。
▶️虹安呼籲文化部應趕緊廣邀各界藝文工作者,參與承攬/委任契約指導原則的討論會議,制定符合業界現況的契約指導原則,並且於保障藝文工作者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著作權授權建議。文化部更應該積極對地方文化行政單位、私人藝文單位,進行有效的宣導,使各單位皆能落實保障藝文工作者權利保障。
▶️另一方面,民眾黨團提案,日前通過的「#職災保險法」亦針對非典型勞動者新增數項保障條款。虹安在此提出三項要點,1️⃣納保勞工範圍擴大,增加「特別加保」對象,無一定雇主勞工、自營作業勞工,例如外送員、自由接案工作者,這些「實際從事勞動之人」都可以直接向勞保局投保。賴香伶委員在衛環委員會審查法案時,也提出附帶決議要求多元簡便的加保管道,讓勞工投保便利,工作安心。2️⃣提高保險給付和補助津貼,經過提案修正,通過職災傷病給付前2個月有100%工資替代、職業傷病醫療期間也可請領看護補助、復健津貼從最長90日為180日。3️⃣申請職業病鑑定的資格,修正為職災勞工經診斷還有保險爭議時可以主動申請,勞工退保後確診職業病,也能加入醫療補助。
▶️除職災的社會保障之外,民眾黨也提案授權職安署指定特定職業的受領勞務者要負擔職安法的雇主責任,以及加重罰則,就是為了要解決目前的〈#食品外送作業安全衛生指引〉在僱傭和承攬的爭議下,無法直接拘束外送平台的問題,案加重罰則,以加強事業單位落實職安設施及措施的動機。未來虹安也將更致力於改善反典型勞工的工作處境,讓非典型勞工,也能有被 #保障的勞動與生活。
#民眾黨全面保護非典勞工
#希望為勞動節帶來好消息
保險法51條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嗨嗨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關於受僱時「勞保」投保的問題,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就系統點一點,哪來的困難😆但其中有蠻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不管你是勞方還是資方(人資),以下的內容都很值得花點時間看看唷~
一、投保日期➡️到職就要加保!
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第11條規定,投保單位必須在勞工到職當日替勞工加保,不過一般人其實不太會特別去留意投保日期,往往都是爭議發生後去申請勞保投保明細,才發現自己的投保日期跟到職日完全不一樣(甚至有的還是完全沒加保....😭),若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且經勞保局查核屬實的話,雇主除了要面對罰緩外,員工因此而造成的損失也得一併賠償。
二、投保級距➡️避免高薪低報!
這點也是很容易被忽略,最常見的就是高薪低報,也就是實際領到的薪資是大過於投保級距的。舉例來說,如果每月的經常性薪資是32,000元的話,公司就應該要以33,300元的級距申報加保與提繳勞退金,否則就可能讓勞工的權益有所減損。
上述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在離職後或申請給付時才發現,這時候可能就得透過勞資爭議調解或甚至訴訟來爭取了。如果大家手上有自然人憑證,便可自行上網查詢,搭配我們官網先前發布的2021勞健保級距表與薪資明細,就可以知道你每個月被扣的費用是否正確。
三、是否重複投保➡️不同雇主應分別加保!
有些人可能以為如果有多份工作的話,只要其中一個雇主投保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如果是受僱從事二份以上工作的勞工,且受僱單位僱用員工都達5人以上(或是已成立勞保投保單位),那就是勞保強制投保單位,不同的雇主也應為勞工分別投保勞保,當事人也不能因為只想繳一份保費而選擇僅在其中一家公司參加勞保!
分別投保雖然在請領部分給付時年資或申領的金額不會遞增,但如果剛好是在沒投保的那份工作期間發生職災時,恐怕就無法申請職災相關給付,即使雇主還是要補償所有金額(如醫療費或工資補償),但對勞工來說還是會喪失了這部分的保障。
至於健保或就業保險的部分,其實是可以在主要的工作加保就可以,但提繳6%勞退的部分,則跟勞保一樣,不同工作的雇主都要分別辦理唷!
四、員工要求不要加保➡️出事了雇主還是要負責!
這個也是我之前當人資時才知道的,有些員工會因為有債務問題,而要求公司不要替他加保,避免被法扣(強制執行)而影響到自己或家庭生計。如果公司是比較好說話的......可能就會答應員工的請求,不過一旦答應了,反而會讓公司暴露在違法的風險之中,除了會違反勞工保險條例、就業保險法或勞退條例等規定而遭受到行政處罰外,甚至有些勞工可能會在發生事故後不承認是自己同意不加保(但就算承認也沒用),進而要求公司賠償因為未投保而導致無法申領特定給付的損失(聽起來是不是蠻可怕的😅)
以上四點就是我們整理出的加保常見問題,當然實務上還會有更多爭議或細節性的疑問,以後有機會我們會再整理並分享給各位讀者。最後提醒一下,勞工到職後除了看每個月薪水是否有確實入帳外,有空也應該去瞭解自己的投保情況(可親至勞保局洽詢或透過自然人憑證、勞動保障卡查詢),避免自身的權利受損了~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勞動法令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