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保護珊瑚礁的方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保護珊瑚礁的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保護珊瑚礁的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保護珊瑚礁的方法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知道嗎?六月是海洋的月份,而大海是孕育生命的源頭 在太平洋西南方、台灣以南的不遠處,有著一片科學家俗稱的「珊瑚大三角」(Coral Triangle),面積約六百萬平方公里,蘊藏著世界密度最高、最豐富的海洋生態,超過3,000種以上的珊瑚礁魚棲息在此,超過一億多人的生活依賴著這片海域。 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恆春半島的墾丁萬里桐潮間帶。萬里桐海洋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因有黑潮...

保護珊瑚礁的方法 在 Cupid!Q比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11:47:56

. 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Today is World Ocean Day 我們的海洋既遼闊又有著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佔地球表面 70 % 以上,還是 70 萬個驚人物種的家園 ;牠們對人類的生存也相當重要,專家估計牠們負責了高達 80 % 我們所呼吸的氧氣。 難過的是,我們的海洋正受到全球...

保護珊瑚礁的方法 在 Yaya.tw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21 12:26:12

美麗的珊瑚礁,我愛你💛 今年夏天幾乎都泡在海洋裡,衝浪、踏浪、潛水、嬉戲,但我仍堅持只要下水就不擦防曬,雖然回家會脫皮,但只要馬上擦蘆薈就會舒緩很多。 之前看過一部紀錄片《追逐珊瑚》裡面提到珊瑚白化的問題,將會導致海洋生物的消失,乃至海水倒灌的問題。 珊瑚礁對海洋的重要性,相當於熱帶雨林對陸地...

保護珊瑚礁的方法 在 13 ?亦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2 01:57:52

夏天到了🌊暑假到了☀️🏖️👙 希望大家享受陽光沙灘比基尼時也可以保護美麗的大海 🔷許多人一直提倡 #不擦防曬保護生態 因為市面上許多非海洋友善的防曬產品,其中成分都還有“傷害珊瑚“的成分! 當你塗了防曬油之後再去游泳時,二苯甲酮(oxybenzone)之類的化合物就會滲入水中,然後被珊瑚吸收。這種物...

  • 保護珊瑚礁的方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1 20:50:00
    有 2 人按讚

    你知道嗎?六月是海洋的月份,而大海是孕育生命的源頭

    在太平洋西南方、台灣以南的不遠處,有著一片科學家俗稱的「珊瑚大三角」(Coral Triangle),面積約六百萬平方公里,蘊藏著世界密度最高、最豐富的海洋生態,超過3,000種以上的珊瑚礁魚棲息在此,超過一億多人的生活依賴著這片海域。

    珊瑚大三角範圍橫跨印尼、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和東帝汶
    圖片來源:WWF 世界自然基金會

    未知且神祕的大海
    去年十月,一群科學家在澳洲大堡礁海下,發現約 500 公尺高、1.5 公里寬的巨大珊瑚,其高度甚至超過帝國大廈與艾菲爾鐵塔,為 120 年來首見。這令人興奮的消息告訴了我們,儘管海洋探測儀器日趨先進,我們對於海下世界仍所知不多。

    為期 12 個月的探險活動中,科研人員於繪製大堡礁北部海床地圖時發現這座分離礁
    圖片來源:美國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Schmidt Ocean Institute


    海中熱帶雨林與氣候變遷
    生存範圍不到全球表面 1% 的珊瑚礁,又被稱作海中的熱帶雨林,是超過 1/4 海洋生物及約 4,000 種魚類的家。當颱風來臨時,珊瑚礁站在第一線作為抵擋風暴的屏障。如果珊瑚礁不健康,海中的魚、藻、微生物也就無法好好長大;如果珊瑚礁消失,海洋生物多樣性將面臨嚴重的衝擊。

    海洋、氣候與人類的生活,就好像一個動態的環,在各種不同因素的作用之下,彼此牽動著彼此。

    圖片來源: Francesco Ungaro from Pexels

    今年五月高溫少雨、天氣炎熱,台灣好似一個蒸爐,熱烘烘的燒著,但你知道嗎?海洋能夠吸收的熱遠遠的超過大氣。科學家認為,因氣候變遷產生出來額外的熱有超過 90% 被海洋吸收,而極端氣候為海洋帶來了極大影響,也衝擊了台灣的珊瑚礁。

    去年夏天,台灣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根據「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公布的研究結果,珊瑚大白化估計損失 31%~40% 的珊瑚,背後原因與氣候變遷及海水升溫緊緊相關。

    2020年後壁湖花園同潛點但非同地點與角度,珊瑚白化前(左圖) 與白化後 (右圖)
    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珊瑚礁也需要健康檢查?
    珊瑚礁也跟人一樣,若能夠定期進行體檢,便可及早瞭解海洋的關鍵狀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9 年開啟珊瑚礁體檢行動,依據國際珊瑚礁體檢調查方法,號召各地的潛水志工,以公民科學家的形式與志工們,紀錄海下珊瑚礁的健康狀況。

    珊瑚礁體檢就好似與海建立另一種關係

    體檢前,志工必須參加行前訓練,科學指導員會教導志工如何佈線、下海後如何記錄指標性魚類、無脊椎動物、不同的底質類別以及珊瑚覆蓋率。

    照片:科學指導員跟隨著參與珊瑚礁總體檢的志工們,隨時提供適當的協助。
    照片來源: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珊瑚礁演化生態與遺傳研究室
    延伸閱讀: 【三分鐘看懂體檢結果】
    2009 年至 2021 年以來,共有超過千位志工參與。每年我們完成 22 個樣點地查,並將歷年數據公開。

    珊瑚礁觀測數據的運用

    長期的海下觀測,除了希望能夠瞭解海洋狀況,更同時透過生態調查、長期數據累積,將資料轉譯成可被接受的形式,提供可瞭解的資訊、可參與的活動、可加入的行動接觸更多人。此外,我們也運用數據成功阻擋台東美麗灣飯店開發案、更推動兩種台灣特有珊瑚列入保育。

    照片:杉原海岸前 50 公尺處就有珍貴的珊瑚礁。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珊瑚礁演化生態與遺傳研究室提供
    延伸閱讀:【解構美麗灣】
    2014 年起至今,環資每年至少辦理 1 梯次生態潛水家 Eco-diver 培訓課程,邀請生態潛水教練授課,透過在 3 天 2 夜的行程,提高珊瑚礁體檢相關知識,並提供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所頒發的 Eco-diver 證照,持有此證照,可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加入其他與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相關組織的志工行動。

    2020 年也辦理追逐珊瑚(Chasing Coral)放映會,共 120 人參與並邀請陳昭倫博士分享其於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的第一手觀察,同時介紹珊瑚礁白化成因與影響。

    透過珊瑚礁體檢,在瞭解珊瑚礁與大海的健康狀況的同時,也可以透過數據資料反映海洋保育的成效。

    海洋保育,真的有差!
    2016 年 15 公頃的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公告為禁漁區,2017 年環資首次協同志工進行珊瑚礁體檢。長年在潮境保護區潛水的潛客表示,過去潮境保護區的珊瑚礁生長不佳,各類的大小魚類也不容易發現蹤跡。自從成立保育區後,海底生態明顯逐漸恢復生機,甚至發現稀有物種「龍女簪」的蹤影!

    2021 年,珊瑚礁體檢步入第 12 個年頭,如果你也熱愛海洋、關心台灣珊瑚,邀請您支持我們進行珊瑚礁體檢,共同加入守護台灣海洋的行列。

  • 保護珊瑚礁的方法 在 漢思選選 - Hans Selec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8 15:34:49
    有 28 人按讚

    今天是 6/8 世界海洋日
    熱愛海洋的N編來分享潛友們在綠島水下拍攝的美景❤

    海洋是我們這個地球最重要的資源,美麗如寶石般的燦爛,也同時孕育了這世界的所需所求,希望我們大家都能一起努力,讓如此的美景、豐富的資源,可以一代接著一代流傳下去,照顧著我們,療育著每一個人❤

    我們的海洋廣大遼闊又有著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佔地球表面 70 % 以上,還是 70 萬個驚人物種的家園 ;牠們對人類的生存也相當重要,專家估計牠們負責了高達 80 % 我們所呼吸的氧氣。

    難過的是,我們的海洋正受到全球暖化的威脅,導致海水溫度上升,對海洋生物構成危險;因二氧化碳量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也正衝擊著貝類和珊瑚礁;同時,過度捕撈正影響著我們生態系統的平衡(N編的好友家人在澎湖當漁夫,他說這幾年,有時後出海一趟,完全補不到魚了....😭);還有相信現在,你也了解人類對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依賴,以及從我們生活製成品中釋放出來的數百萬塑膠微粒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威脅。

    如果你也想要為海洋盡一份心力,不妨從下面六點改變開始做起❤

    1.少吃魚
    Netflix 紀錄片《海洋陰謀 Seaspiracy 》中所帶出的關鍵之一便是我們正過度捕撈海洋,全球每年 2.7 噸的漁獲令人瞠目結舌;這就是為什麼減少消費魚類是我們能夠幫忙並讓魚群數量得以補充的主要方式之一。專家表示,食用某些類型的海鮮(像是養殖的淡菜、蛤蜊和阿拉斯加紅鮭)對我們海洋的影響也比較小。

    2. 避免單次使用的塑膠
    我們知道單次使用的塑膠是大忌,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投資了可重複使用的水瓶和外帶咖啡的隨行杯,但要避免使用塑膠還是很難,尤其是在購買食品雜貨和居家用品方面。如果可以的話,在當地的農產市場購物能協助減少在包裝上的浪費,還有清潔產品的補充服務。

    3. 參與淨灘
    考慮到塑膠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後,參與淨灘是阻止塑膠進入我們的環境,還可能會危害野生動物的一種實用方法。可透過海洋保育協會 Ocean Conservancy 和 Parley Global Cleanup Network 全球淨灘網等組織查詢你附近的淨灘活動。

    4. 減少洗衣時產生的塑膠微粒
    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發現,每次的洗衣過程能脫落 1,200 萬顆塑膠微粒,這些細小的塑膠粒子還能遠飄到北極。幸運的是,我們大家都能做些簡單的事來幫忙,像是避免使用合成材料、投資一個塑膠微粒過濾器,並減少洗衣的頻率。

    5. 使用內含海洋友善成份的美妝產品
    從包裝到成分,美妝產品可能也會對我們的海洋造成危害。避免使用含角鯊烯的產品(角鯊烯源自鯊魚肝,為保濕用),而防曬霜中能找到的二苯甲酮等化學物質則會使珊瑚白化。可改為尋找使用環保包裝或提供補充,以及提供回收方案退回空瓶的品牌。

    6. 捐款給海洋慈善機構
    我們可以幫助海洋的另一種方式便是捐款給那些保護海洋的慈善機構,像是 (oceana.org)、 海洋守護者協會 Sea Shepherd (seashepherd.org)和海洋保護基金會 Ocean Conservation Trust(oceanconservationtrust.org);你也能支持致力於培訓和協助再生漁夫的 GreenWave (www.greenwave.org)等較為小型的組織。或是當地政府的海洋環境保護團體等等。

    <<內文部分資訊參考網路文章>>

  • 保護珊瑚礁的方法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02 10:35:45
    有 1,014 人按讚

    邵廣昭逐字稿:
    三接是否移地興建和大潭藻礁的保護不應是只有一個答案的是非題,而是可以有第三個選項:「共存共榮」的選擇題。

    昨天,我從頭到尾仔細聆聽邵廣昭教授對三接與藻礁議題的發言,他「專業、科學、公正」的發言,展現知識份子追求真理,「時髦不能引誘,偏見不能束縛」的風骨,振聾發聵,令人折服。
    我利用假日之晨,把邵教授昨天公聽會談藻礁議題的發言ㄧ聽再聽,感受到他公正的提出很多專業的觀點,在洶湧護礁的輿情氛圍下,一定需要十分的勇氣。他力排眾議的看法包括:

    「大潭藻礁不必劃保護區應該也會受到嚴格的保護」

    「藻礁的生物種類應不如珊瑚礁生態系,在生態系服務的功能上也不如紅樹林,海草床或是牡蠣礁等生態系。 這也是為何海洋生物學或海洋 生態學的課本中都找不到藻礁的章節。」

    他甚至提出呼籲:
    「生態保育雖然是永續發展的重要一環,但是只顧環保而不顧生產及生活,人類也是很難永續發展的。 當環保變成個人的理念之後,如果堅持己見就很難溝通」。

    我認為面對是非題的公投之前,需要完整的資訊,因此將發言做了以下的逐字稿:

    //
    大潭藻礁生態保護究竟應該用文資法或野保法來劃設的問題,早在民國102年就已經做過充分的討論,當時決定是由野保法來劃設,主要是 不論用死的珊瑚藻所堆疊而成的自然地景來保護,或是用活的珊瑚藻的自然生態來保護,主管機關應該都是海洋委員會的海洋保育署及桃園市​​政府。 且兩法所保護的地點和位置相同,一個在上一個在下,只是管理的方法或罰則可能會有所不同而已。

    但是現在來討論大潭藻礁該不該再另劃一個保護區,或擴大延伸已有的觀新保護區的範圍,或再重新調整分區規劃,似乎是緩不濟急也無此必要。 其理由為:

    1.大潭藻礁目前生態保育及恢復的狀況良好,三接施工已兩年,除了上次施工船隻脫錨擱淺意外造成的一些傷害之外,目前並沒有看到有明顯破壞的狀況:當然持續密集的監測及周全的防範甚為重要。

    2.破壞藻礁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水質污染及沉積物的覆蓋,這都不是劃設了保護區就可以擋得住的,所以作好污染及漂沙的監管及防治工作要比劃 設海洋保護區更為重要。 此外,如能保護好現有的觀新藻礁保護區,就能發揮外溢效果。 相對年輕(露出時間才6年)的大潭藻礁也會受惠。 台灣過去所劃設的45個海洋保護區,多數均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取締以及長期監測和評估,這比現在的藻礁更需要大家的關注。

    3.大潭藻礁不必劃保護區應該也會受到嚴格的保護(無名但有實)。 且未來國際的趨勢是除了由不同法令所劃設的海洋保護區之外的「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OECM),也被視為MPA,可被計入海洋保護區的面積比,譬如 軍港,軍管的水域,電廠入水口,離岸風場,長期有效的禁漁或限漁區,民間或私人所劃設的保護區,禁止捕撈的遊憩水域,僅原住民可以使用之傳統水域或古 沉船的遺跡等(請參考IUCN及綠色和平組織的30x30倡議)。 所以大潭藻礁既使不劃成保護區,在受到全國的關注的情況下,應該可以充分發揮OECM的功能。

    4.不論是何種法令來劃設,都需要收集足夠的嚴謹的科學資料,遵循行政程序來提出申請,經過客觀公正公開的審查及討論。 警如:

    (1)以殼狀珊瑚藻為主的藻礁生態系在台灣的分佈狀況及熱點在哪裡? (其實活的殼狀珊瑚藻的固碳能力大概只有海草床10%,紅樹林的5%,對藍碳的貢獻不大。)

    (2)大潭藻礁的生物多樣性真的有如環團 所說的這麼高嗎? 會不會被誇大論述? 或是有推估錯誤的問題? 所謂的生態豐富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個地區發現了10種生物算豐富,還是100種才算豐富呢? 這是要和相同的生態系的其他區域來作比較。 這也是為何2014年將觀新藻礁劃為保護區的原因,因為當時大潭藻礁尚被沉積物所覆蓋。 又,藻礁的生物種類應不如珊瑚礁生態系,在生態系服務的功能上也不如紅樹林,海草床或是牡蠣礁等生態系。 這也是為何海洋生物學或海洋 生態學的課本中都找不到藻礁的章節。 環團在估算藻礁地區螃蟹的數目時,其方法也有可議之處。 因為有水的潮池基本上是魚蝦蟹類聚集的地方,如果用這個潮池面積中生物的量,直接用整個藻礁區的面積是這個潮池的幾倍去乘的話,顯然是高 估甚多。

    (3)柴山多杯孔珊瑚是剛發現的新種,在台灣的分佈範圍到底有多廣? 數量有多少? 在資料還欠缺也沒有面臨捕撈等壓力時,為何會被列入保育類動物也有爭議。 建議應儘速進行全台灣的調查。 近日發現觀新藻礁保護區(北緩衝區)內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的數量亦多

    (4)大潭藻礁真的會是IUCN第二類保育類動物- 紅肉Y髻鮫的重要的 育幼場所嗎? Y髻鮫是高度洄遊的物種,並不會只棲息在某一水域。 它的分佈從水表層,潮間帶到水深275公尺的範圍。 在台灣西部海域也常會捕獲到。 和藻礁並沒有因果的關係。 最近海洋大學的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發現在永安地區,不論離岸遠近都有分佈,且距離越遠,水越深,漁獲量越高。 所以Y髻鮫並沒有只分佈在大潭藻礁的地區而已。
    //
    三接是否移地興建和大潭藻礁的保護不應是只有一個答案的是非題,而是可以有第三個選項:「共存共榮」的選擇題。 海域空間規劃者所追求的目標並不是只限單一目的的使用,而是多功能的使用。 生態保育雖然是永續發展的重要一環,但是只顧環保而不顧生產及生活,人類也是很難永續發展的。 當環保變成個人的理念之後,如果堅持己見就很難溝通!

  • 保護珊瑚礁的方法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5-05 10:00:04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恆春半島的墾丁萬里桐潮間帶。萬里桐海洋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因有黑潮暖流流經,且未有大溪流沈積物之排放,水質清澈,溫度適宜。珊瑚生長茂盛外,並具有富於變化多端之海底地形。潮間帶的生態多樣,可見各式魚類、貝類、螺類、海百合、海星等生物,是台灣非常重要的海域生態保護區。

    1. 褐菖鮋:褐菖鮋俗稱石頭魚,又稱石狗公。是一種肉食性的魚類,會偽裝成石頭,等待小蝦、小魚游經過時,上前獵食。褐菖鮋身上的棘刺有毒腺,平時躲藏在環境中的時候,棘刺是順著的,但遇到危險時身上的棘刺便會豎起來,萬一一不小心被刺到了會非常痛,需要馬上去看醫生。

    2. 伊莉莎白多彩海蛞蝓:伊莉莎白多彩海蛞蝓喜歡生活在熱帶的淺海珊瑚礁區,而且牠們非常迷你,最多就只能長到三公分大小。伊莉莎白多彩海蛞蝓是非常特別的裸鰓科生物,牠裸露在在身體外的橘紅色觸角,就是牠用來呼吸的鰓。而且牠是雌雄同體的軟體動物,肉食性,以海綿或其他軟體動物為食。

    3. 海百合:海百合是棘皮動物的一種,也是濾食性動物。牠會過濾海水,利用充滿黏液的羽毛狀的腕和羽枝捕捉海中的有機顆粒和浮游生物,黏到之後再利用腕中央像輸送帶一樣的步帶溝將食物顆粒送至口中。牠一根一根像羽毛的構造是牠的腕足,除了進食,也用來讓牠自己固定在岩石上面。

    4. 棘刺龍蝦:棘刺龍蝦生活在溫暖海域之中,一般藏身在岩石和珊瑚叢里,有群聚的習性,食物包括海螺、貝殼、螃蟹、海膽等。牠們以身體的外骨骼保護自己,且通過觸角與外骨骼之間的摩擦發出一種尖銳的摩擦聲驚嚇天敵。牠們每脫殼一次,體長大約可以長大2~4公分。在脫殼之前,通常都會先找好足以藏匿的場所,並停止進食好讓新殼在舊殼的內側長出來,而脫殼過程大都在晚間進行,全部過程約費時30分鐘。

    5. 銀塔鐘螺:銀塔鐘螺喜歡棲息在礁岩岸潛海底,生下來就有一個小小的殼隨著牠慢慢長大,銀塔鐘螺都是依靠腹足在活動,動作緩慢,所以身上的貝殼就是牠堅固的防護所。牠們以藻類為食,用刮食的方法,把岩石上的藻類刮起來,所以牠們爬過去的地方藻類就被刮了一層,呈現條狀。


    6. 鈍額曲毛蟹:俗稱偽裝蟹。棲息在潮間帶至水深30公尺以淺的礁岩及珊瑚礁海域,常將棲身場所可得的材料,如海綿、藻類、海鞘、碎貝殼及沙礫,都能輕易往自己身上附著在身上,肚子餓了還可將藻類拿下來食用,其他生物也不易察覺牠的存在,當牠當靜止不動時,能充分與周圍環境混為一體,是個偽裝高手。鈍額曲毛蟹之所以會有如此高明的偽裝術,主要是牠身上佈滿了鉤毛可將物體牢牢的勾附所造成。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