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為什麼是高資產族群的預留稅源(節稅)的工具,小編告訴你4個技巧🤫
-
1️⃣【列舉扣除保險費,減輕綜合所得稅】
保險費可做為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之一,同一申報戶內,每人每年可以列舉2.4萬元保險支出。要注意只有人身保險費才能列舉,且已獲得保險理賠的不能列舉扣除。
傳送門👉 #保險...
保險為什麼是高資產族群的預留稅源(節稅)的工具,小編告訴你4個技巧🤫
-
1️⃣【列舉扣除保險費,減輕綜合所得稅】
保險費可做為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之一,同一申報戶內,每人每年可以列舉2.4萬元保險支出。要注意只有人身保險費才能列舉,且已獲得保險理賠的不能列舉扣除。
傳送門👉 #保險可以節稅?
2️⃣【以保險轉移財富,節省贈與稅】
每人每年有220萬贈與免稅額,可以替子女購買保險,藉由匯保費的方式,夫妻2人每年可在沒有贈與稅的情況下,轉移最多440萬財富,且保險期間累積的利息和紅利也免繳所得稅。
3️⃣【保險指定受益人,免納遺產稅】
保險法與遺贈稅法規定,指定受益人獲得的死亡保險金,可不列為被保人遺產。(例如父投保時指定子為受益人,當父身故,子獲得父的理賠金不列為父的遺產,免遺產稅)。但若是購買的保單被認定違反保障精神,就必須課遺產稅。
違反保障精神例如:短期替高齡的父親一次投保鉅額壽險
另外,年金險不適合作遺產分配(感謝@ryanlinlife 補充)
4️⃣【”身故保險金”超過4000萬才要繳稅】
根據所得稅法規定,每一申報戶領取的”死亡給付”金額不超過3330萬元,就不用納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計算最低稅負,且最低稅負有670萬的免稅額。
.
因此,當受益人所屬的申報戶沒有其他應計入基本稅額的收入(綜合所得淨額、海外所得、私募基金、非現金捐贈等),死亡給付只要不超過4000萬(3330萬+670萬)就不會被課最低稅負。
-
看完覺得自己用不到的留言+1😂😂
小編祝大家以後都用得到🤣
更多保險知識👉 @polida_b
#保立答 #保險知識
-
#保險 #知識 #金融 #財經 #理財 #財稅 #稅務 #報稅 #繳稅 #節稅 #高資產
保單贈與稅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保單變更這項目 國稅局將課贈與稅】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如果將保單的「要保人」無償變更為他人,屬於贈與行為,國稅局將依照保單價值計入贈與額度課徵贈與稅10%~20%。
#保單 #贈與稅
保單贈與稅 在 理財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百萬遺產稅找上門!1,000萬贈配偶一個地方算錯引重稅 靠保單一招神解】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配偶間相互贈與的財產,可不計入贈與總額課徵贈與稅,但若屬於死亡前2年內贈與配偶的財產可就要注意了,如果漏算到這一筆,除了會被國稅局要求補稅,還會被多罰一筆。👉👉https://pse.is/3jmume
#遺產稅 #保單 #贈與稅 #遺產總額 #國稅局
🪴加入《理財周刊》LINE好友,投資理財訊息看更多!https://lihi1.com/aJp06
保單贈與稅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父母為孩子買保單
多是希望能為孩子建立完整保障
或是滿足資產移轉目的
但保單當中要保人、被保險人以及受益人的規劃
與未來納稅習習相關
尤其當「要保人≠被保險人」時
可能會因為不同情況衍生出稅務問題
如果未釐清免稅額規範
很有可能被要求補稅甚至罰款
看更多新聞:http://bit.ly/36QCu1E
看更多新聞:http://bit.ly/3rLsdvA
瞭解提升業績的關鍵!➡️ https://pse.is/wdrgw
#保險 #保單 #贈與 #稅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