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短評總整】 2021年4月 第一週
.
▶《#青春電幻物語:數位修復版》All About Lily Chou-Chou
★★★★ | 誰沒有中二過?人總是要在年輕的時候死過一次才開始成長
不得不說,《青春電幻物語》是部相當需要對電波的作品:不論是特殊的敘事口吻、令人不安的破水平取景、搖...
【新片短評總整】 2021年4月 第一週
.
▶《#青春電幻物語:數位修復版》All About Lily Chou-Chou
★★★★ | 誰沒有中二過?人總是要在年輕的時候死過一次才開始成長
不得不說,《青春電幻物語》是部相當需要對電波的作品:不論是特殊的敘事口吻、令人不安的破水平取景、搖晃又充滿迷幻感的攝影運鏡,加上不斷在劇情中穿插的網路論壇文字,電影整體充斥著一種青春躁動的迷幻感;劇本有著大量宗教性的符號象徵,並透過諸如法國作曲家 德布西、披頭四的約翰藍儂,探討了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必須面臨到的情感及情慾等問題。
.
▶《#誰殺了大個子》City of Lies
★★★★ | 嘻哈樂迷絕不能錯過的懸疑推理電影
九零年代的美國,東岸的聲名狼藉先生,和西岸的吐派克,透過音樂隔空交火的東西岸音樂戰爭,可謂嘻哈音樂充滿爆發力的黃金年代;兩人最終都被謀殺,留下不少遺憾。這部電影除了透過強尼戴普與佛瑞斯惠斯克兩大明星所詮釋的角色,來追查聲名狼藉先生的謀殺案真相外,也帶出了美國社會長久以來難解的族群衝突、幫派問題,以及積怨已久的警民矛盾。
.
▶《#當男人戀愛時》Man in Love
★★★☆ | 用戀愛故事包裝,相當接地氣的臺灣電影
雖然本片改編自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從角色配置、故事架構都看得出韓國類型電影的套路,但《當男人戀愛時》將不少臺灣元素,以及對臺灣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及現象,巧妙融入到劇情之中,玩出了相當特別且迷人的味道。這是一部相當適合約會,並且思考情感本質的佳作,尤其是邱澤所詮釋的台客流氓,多變的角色情緒、極具層次感的演出表現,讓本片充滿魅力和感動。
.
▶《#無名弒》Nobody
★★★☆ | 沒有人應該要被當作出氣筒!
觀察《無名弒》在美國上映時的觀賞觀眾組成,35歲以下的男性佔多數,且大多給出好評的情況來看,《無名弒》某種程度上為這些出了社會準備踏入壯年階段的男人出了好大一口氣!故事相當直白、簡單,描述男主角如何從一個窩囊廢,爆氣打垮俄羅斯黑幫,看得出編劇嘗試在《捍衛任務》後,打造另一個非典型英雄的野心,推薦給喜歡看動作電影的朋友。
.
▶《#南巫》The Story of Southern Islet
★★★☆ | 真實的降頭一點都不精彩
《南巫》翻轉了我們過去對降頭相關恐怖片的刻板印象,利用大量的長鏡頭,平穩的節奏和頗為安靜的步調,呈現了馬來西亞吉打,這個位於馬泰邊界的地區,複雜的人文樣貌。它不僅是一部擁有恐怖元素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人物紀實的有趣故事;除了是根據導演張吉安的少時記憶,也是真實呈現了降頭這種因人的愛恨情仇而衍生出的特殊民俗。
.
▶《#男人與他的海》Whale Island
★★★☆ | 大海的美,只有親眼看過才知道
《男人與他的海》記錄了海洋文學家 廖鴻基,以及水下鯨豚攝影師 金磊,兩人愛海成癡,如何在追逐夢想的同時,兼顧在陸地上等著他們回家的家人。歷經三年的製作、樸實的人物的紀錄,以及絕美的水下攝影,讓觀眾在欣賞本片時有種心曠神怡的舒坦!若你也是個不甘只有海鮮文化的台灣人,相信這部紀錄片能夠給你很多啟發。
.
.
.
大家上週末看了哪些新片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
#本週新片 #電影 #院線 #新片
俄羅斯戰爭電影2021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922紐約時報
*【聯合國大會實時更新】
#拜登在聯合國首次亮相,呼籲全球團結起來應對共同威脅。拜登總統在聯合國世界各國領導人年度聚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講話,外界對他在前任宣揚“美國優先”孤立主義之後能否讓美國重新成為全球領導地位的能力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塔利班提名一名聯合國特使,使大會陷入困擾。聯合國官員表示,塔利班提名一名大使在聯合國代表阿富汗,這為該全球組織本已微妙的外交困境注入了新的變化。被推翻的政府特使Ghulam Isaczai迄今仍保留其職位。
#習近平說,中國不會在國外建造更多的燃煤電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停止在海外推動世界上造成嚴重汙染的化石燃料增長,這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
#伊朗新總統對美國進行了憤怒的譴責。伊朗新任強硬新總統在大會上發表了美國最有力和最憤怒的譴責,指在有關威脅的核協議的談判中,幾乎沒有表現出靈活的跡象,並將美國描述為世界上,一個試圖利用經濟制裁向其敵人施壓但未成功的禍害。
#拜登誓言將在氣候變化方面的援助加倍,這是領導人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拜登總統表示,將尋求將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援助增加一倍,將他在4月份做出的承諾,提高到 2024年每年約 114 億美元。
#抗議者譴責巴西和伊朗的領導人。隨著世界各國領導人就最緊迫的問題向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抗議者週二走上紐約市集會外的街頭,活動人士抗議巴西總統波索納洛的環境和經濟政策,批評人士稱,這些政策導致亞馬遜雨林遭到破壞,並導致巴西普遍存在飢餓現象。還有抗議者手持伊朗國旗、身穿#FreeIran 襯衫和帽子,舉著標語譴責稱伊朗是犯罪政權。
#杜特蒂指責富國囤積新冠病毒疫苗,而窮人則只能慢慢的等待。
#習近平責備美國,“民主不是個別國家的特殊權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演講中駁斥美國將其政府描述為專制、掠奪性和擴張主義的說法,聲稱他支持各國人民的和平發展,民主不是“為個別國家保留的特殊權利”。
#100 萬觀眾收看了聯合國直播,收看韓國流行天團BTS。
#聯合國秘書長敦促各國解決“一連串危機”。古特雷斯呼籲各國採取行動的發人深省的演講中警告說,受到戰爭、氣候變化和持續流行病的威脅,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分裂。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未接種疫苗,他為使用無效藥物來治療冠狀病毒進行辯護,並反駁對其政府環境政策的批評。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1/world/un-general-assembly#xi-jinping-chastises-the-us-saying-democracy-is-not-a-special-right-reserved-to-an-individual-country
*【拜登首次在聯合國發表講話】
在川普政府推行“美國優先”的孤立主義後,拜登試圖使美國重回全球領導地位。他在聯合國大會上呼籲盟友團結一致,應對新冠大流行以及中國、俄羅斯等專制國家的崛起。但在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美國幫助澳洲部署核潛艇引發國際爭端後,其外交政策越來越令外界失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world/americas/un-general-assembly-biden.html
*【恒大危機背後: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裂痕】
恒大曾是中國最高產量的開發商,如今卻被3000多億美元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專家們對恒大在沒有政府救助的情況下堅持下去的能力以及可能倒閉的後果做出了越來越悲觀的預測。但當前面臨風險的不僅是這家公司的命運,恒大的困境還引發了人們對中國住宅和商業地產市場可能崩潰的擔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business/china-evergrande-bailout.html
*【美英澳防務協議會否加劇亞洲軍備競賽】
隨著中國崛起為軍事超級大國,印度、越南和新加坡已經增加了國防支出,日本也傾向於這樣做。而在美國和英國的支持下,澳洲也參與其中,讓與中國的軍事競爭在亞洲進入一個緊張的新階段。作為回應,中國可能會加快其軍事現代化。這將迫使該地區其他國家升級支出,試圖保持中立的國家也將面臨更大壓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world/asia/australia-submarines-china.html
*【杜魯多以微弱優勢贏得加拿大大選,其政黨未能拿下多數席位】
這次選舉選民人數創下新低,杜魯多領導的自由党在議會中的席位幾乎與選舉前相同,其他政黨也是如此。一些加拿大人認為這次選舉毫無結果。批評人士稱,這次投票可能削弱了杜魯多的可信度,並強化了許多人認為他是政治機會主義者的看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world/canada/justin-trudeau-election-parliament.html
*【檔案顯示,川普競選團隊自知“選舉陰謀論”毫無根據】
2020年大選結束兩周後,一個與川普關係密切的律師團隊在共和黨總部舉行新聞發佈會,聲稱一家投票機公司與一家投票軟體公司、金融家索羅斯和委內瑞拉合作,把川普的票給偷走。但法庭檔案顯示,川普競選團隊此前已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寫到,這家投票機公司沒有使用軟體公司的技術,且與委內瑞拉或索羅斯沒有直接關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us/politics/trump-dominion-voting.html
*【邊境巡邏隊對待海地移民的影片引發憤怒】
這段視頻讓外界看到了德州發生的混亂情況,並對拜登總統迅速驅逐數千人的決定提出了質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us/politics/haitians-border-patrol-photo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嬌生公司宣布,該公司施打第二劑疫苗可增強了其對Covid-19 的保護。嬌生公司報告稱,在一項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在美國,兩劑疫苗對輕度至重度 Covid-19 的防護力為94%,高於單次注射的74%。兩次注射顯示對防止重症的療效為 100%,但外界對該估計的確實狀況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哈爾濱這個擁有 1000 萬人口的城市中,傳出一名居民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後,週二下令關閉健身房、電影院、浴室、麻將館和其他休閒場所。這些措施正在執行中國政府的“零容忍”方針。
#紐約市下一任市長熱門人選Eric Adams,推動讓關閉的旅店,變成無家可歸者的永久性住所。
#美國旅行禁令的結束,為歐美分離數月的民眾帶來緩解,終於能和家人團圓。
#希臘央行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希臘是最早放鬆對旅客的冠狀病毒限制的國家之一,今年夏天外國遊客激增。希臘銀行的數據顯示,希臘在今年前七個月吸引了450 萬外國遊客,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 51.4%
#德國一名加油站服務員提醒顧客戴口罩,結果被殺。
#墨爾本的建築工人抗議強制接種疫苗。多達 2,000 名抗議者湧入該市的中央商務區。發佈在社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工人們向警察投擲瓶子並點燃照明彈,而身著防暴裝備的警察則發射橡皮子彈並使用胡椒噴霧。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1/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谷歌斥資 21 億美元打造曼哈頓辦公大樓】
谷歌宣布,將斥資 21 億美元在哈德遜河濱水區購買曼哈頓辦公大樓,這是近年來美國辦公大樓的最高價格之一,為受疫情影響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一絲樂觀的情緒。佔地 130 萬平方英尺的物業,目前正在翻新和擴建。該公司在紐約市擁有 12,000 名企業員工,是加州總部以外最大的衛星辦公室,計劃未來幾年在該市再招聘2,000名員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nyregion/google-buys-building-hudson-square.html
俄羅斯戰爭電影2021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失敗者回憶錄0705)
「多災的信仰」
2018年,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導演楚原獲頒終身成就獎,他在獲獎感言說,「最後我送給大家我喜歡的幾句話: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因虛度年華而羞恥,那你就可以驕傲地說,你不負此生。」
他說的這幾句話,似甚熟悉。我想起讀中學時深受影響的一部蘇聯小說,其中被多番引用的主人公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是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楚原長我三歲,我讀中學時,他應該在廣州中山大學讀書。那時中共建政不久,是實行向蘇聯「一面倒」政策的時期,在青年教育中,最被推崇的一部蘇聯小說,書名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是蘇聯紅軍的騎兵,1920年秋在俄國內戰中負重傷,23歲時全身癱瘓,24歲時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憑着口述請人紀錄寫成這部基於個人經歷的小說。據報導,這部在1933年寫成的小說,中譯本從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間,一共印刷57次,發行250萬冊。中國教育部列為「中小學生必讀叢書」之一。楚原85歲還記得其中句子,而我也在六十多年後仍然記得,可見印象之深。
小說還算寫得流暢易讀,有戰爭,有敵有友,有男女情仇,情節也緊湊。主人公名叫保爾·柯察金。他出生在當時歸屬俄羅斯帝國的烏克蘭,少年時做過苦工,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兩年後,保爾參加紅軍,擔任騎兵,並成為共青團員。在一次戰鬥中頭部負傷,右眼失明。此後,保爾積極參加共青團工作,與各種反對力量鬥爭,摻雜友情愛情,經歷嚴重傷病,年紀輕輕就成了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人。但他沒有放棄生命,而是以堅強意志在病痛中寫了一本戰爭小說,並獲出版。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幾段愛情中,與他初戀情人冬妮婭的感情最具政治意識。信奉共產主義之後的保爾與冬妮婭的「小資產階級思想」格格不入,他說:「如果你認為,我首先應該屬於你,其次才屬於黨,那麼,我絕不會成為你的好丈夫。因為我首先是屬於黨的,其次才屬於你和其他親人。」兩人終於分手。
保爾以年輕而殘破的身軀去堅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將黨的利益凌駕私人感情,這種追求理想的人生觀,總括成「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這段讓年輕人刻骨銘心的話,對年輕人影響具感性而深邃。
年輕時感情衝動,容易受「英雄」榜樣所影響,對激動人心的話語照單全收。
但在人生旅途上,當遇到真正的愛情時,就知道除了自由,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置於真愛之上。經歷漫長的人生歷程之後,就會想到,生命只是一個過程,碌碌無為也是人生,為什麼要「羞恥」?年華終會消逝,何謂「虛度」或「不虛度」?什麼是「人類的解放」?誰付託你、授權你去「解放」?強加於他人的「解放事業」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而這種為人類解放而鬥爭的事業,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就是徐志摩當年預測的在不斷「製造血污海」。
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蘇聯出版之初,受到評論界的冷遇。因為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傑作甚多,這本作品與那些殿堂級作品放在一起,顯得膚淺而庸俗。後來是蘇聯通過政治力量催谷,才聲名鵲起。中國在文革之後的一段思想解放時期,對這本作品也有了異議聲音。南京大學俄國文學教授余一中在1998年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讀者來說「就像受鈷60的照射,使昆蟲喪失生育能力一樣能使讀者失去獨立思考,喪失正常戀愛、交友、與友人相處和做有益工作的能力」;「我們的譯者、出版者不要再製造、販賣裹着糖衣、使人心靈失常的毒藥了。」
在冷漠了一個時期之後,2021年中國又力推這部小說,人民網稱之為「經典流芳」,網上不收費提供全文閱讀。
何韻詩在2010年推出一首歌,歌名也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歌詞作者黃偉文,第一句是:「從頭溶掉我多災的信仰/鑄造更光更亮」。與小說同名的歌曲,卻是新時代否定前者的覺醒時代的聲音。小說真是帶來中國無數人「多災的信仰」,這「多災的信仰」也影響我二三十年的生命,其後我努力去「從頭溶掉」它,不敢說「鑄造更光更亮」,但至少恢復了正常生活的能力,展現真正的我。(32)
圖1,中國出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文版;圖2,1952年與同學往廣州旅行,左起是我、吳國棟、陸志堅、張良輔;圖3,16歲讀中學時照片。
俄羅斯戰爭電影2021 在 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的...今天又新增很多例, 直播中的留言走馬燈不斷閃出情緒性留言, 我想大多數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寫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數字上升, 是很不希望看到, 但是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
昨天晚上在 行行出老母 主持的CH房間裡, 跟幾位在海內外的老母們一起聊 #在美國的封城生活經驗 以及現在 #台灣疫情變嚴重的焦慮如何平緩。是的, 我們在台灣多了一年多的緩衝時間, 讓許多在海外的人都覺得是活在平行時空。確診人數的上升再驚悚, 我們能做的也只是把自己顧好。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各自有生活、經濟、家庭、事業...數不清的壓力。謝謝 成語故事伴讀 的紀錄, 讓我們可以跟大家分享幾句昨天聊天室的重點:
.
#病毒不會很快消失我們要學會怎麼跟COVID相處
#加強彈性調整自己的腳步
#把力氣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
.
是我們現在能夠也必須做的。恐懼與不安, 確實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最近在Netflix上追的一部英劇The Irregulars 中雖然劇情很老派, 但是講的就是心魔,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害怕的點, 就是那樣的恐懼(大多情況下都是自己限制住自己)會摧毀我們的意志。A Small but Real Family 的口譯老母Renee推薦大家可以做一些冥想的方式, 去面對自己的內在, 達到正向的釋放壓力效果。
.
#少看一點很可怕的訊息
2020年初, 疫情開始在全世界爆發的時候, Lara的心情經歷過一段非常恐懼的階段, 我瘋狂的追蹤世界不同的數據, 看中國的城市數據、義大利、美國、俄羅斯等地的大爆發, 甚至在開車的時候偶有恐慌, 這一段心路歷程我很少跟別人提起, 因為當一個大人、尤其還是媽媽又是老師, 我不想因為自己的恐懼影響到身邊的人, 尤其是孩子們是更能感受到敏感的情緒波動。後來我越來越不願意在晚上開車, 尤其是高速公路, 會覺得看不到盡頭讓我有種非常不安的感覺...這些內心的感受別人是看不到的, 但是我自己知道。直到後來慢慢的強迫自己去思考, 到底我這樣恐懼的來源是什麼?家庭?經濟?工作?疫情?我想我的恐懼不是單一源頭, 而是在整個大環境下加上自身的狀況以及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這些加起來的綜合恐懼... 我知道我很不喜歡那樣的感覺、而且我不是只有一個人, 不能讓我自己影響到孩子....所以在一段時間的消極後, 強迫自己改變、不斷自我灌輸正面想法, 不斷讓自己接受不同的資訊, 而不是只看疫情相關新聞, 甚至改變自己的外觀, 慢慢的, 總算是戰勝了自己的心魔...
.
#這是歷史洪流裡的一個小點
#拉大自我格局相對會降低某種程度的焦慮
.
當然疫情跟我們息息相關, Lara不是說要把自己的👀閉起來, 而是鑑古知今, 過去歷史中發生的大型傳染病事件, 大概都會是在幾年內消失。21世紀的科技跟醫療遠比13世紀中古時代高得多了, 人們的衛生習慣跟對病毒的認識也好得多, 所以請有信心, 我們一定會找到一個好的方式無論是與病毒共存或是消滅它。
除了COVID19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外, 每天在海內外發生的事情, 其實也跟我們都會有關係。全球海運的堵塞、缺晶片無法生產、中東的情勢緊張, 看似沒有發生在我們島上的事件, 卻會造成油價上漲、原物料大缺、消費品的價格大漲, 如果有人會因為新聞報導說油價明天要漲1角而在怠速一個小時(更耗油)去排隊加油, 那是不是每天花10分鐘了解一下國際上發生的事情, 更划算呢?
這個週末我上了三堂線上課, 年齡從5歲到成人都有, 主題除了更新疫情的狀況外, 還是放在最大的國際新聞上 - 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我覺得這已經不叫做衝突, 可以稱得上是戰爭了.... ) 不同的年齡層, 可以從這個事件上得到不同的認識、甚至在課後的群組, 也有家長因此去深入研究這個議題。當我們看到原來還有這麼多“大事”正在發生時, 也許就不會過度放大身邊的事。
#孩子活在未來請為他們做準備
.
即將四十的我, 活在當下。但是我們的孩子是活在未來的!孩子們的當下是在10, 20年以後, 所以拉大格局、放長時間, 不但能減輕焦慮, 更是為未來做準備。
#現在能夠培養自律與自學的人
#將來是會看得到成果的
.
這兩天“停課的恐懼”開始蔓延在所有的台灣家長群中... 我們家的小孩去年4月就停過一個月, 明天開始也即將迎接 #HomeSchooling 兩週...學校非常超前部署, 去年的狀況我個人不太能接受, 但是這次確實不一樣, 我覺得這也許是好事。Lara從2005年開始就是SOHO族(這個詞感覺已經很老派了...現在應該要說 #WFH ( Work From Home - 看了一篇 雙薪爸媽100+生活實驗.Wei & Erin 介紹的年度代表字, 才覺得自己有點out of date了 😆 有興趣的人請看這篇 http://bit.ly/yearof2020 )...不管老不老派, 在家/遠距工作的模式Lara已經做了17年了!這麼長的時間, 我學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自律
.
2007年威爾史密斯演的一部電影 I'm Legend 我是傳奇 , 我想很多人人對於他必須親手殺掉他最好的夥伴德國狼犬歷歷在目....😿不過, Lara想強調的不是病毒跟疫苗的劇情, 而是在劇中他每天都照表操課, 維持著所有的生活、健身習慣, 甚至是太陽下山的時間一到就必須緊閉門窗, #自律 是讓他跟狗狗Sam能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則!
.
在家工作或是自學也是一樣的道理。到公司上班除了面對面溝通快速以及設備之外, 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群體力量”。我們知道幾點要開會、同事會經過螢幕,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不需要太過自制, 他人的存在就是一種控制自我行為的力量。但是在家因為“沒人管“或是“人家看不到” , 就很容易過於放鬆, 也會因為抽身處理許多的雜事,導致時間變多但是效率更低。所以即使網路的便利已經至少有20年了, 但是真的有能力在家遠距工作的人數卻無法快速上升, 直到這場疫情的出現.....
.
全球停課超過一年以上的國家比比皆是, 已發展的國家相較之下在硬體設備比較能即時補上, 教師們的軟實力也一直不斷地在進步當中, 去年4月我參加 #NationalGeographicCertificatedEducator 的教育者認證課程時, 看到有許多美國的老師們很努力的想要快速強化自己的線上教學能力。相信到現在一年過去了, 無論是老師或是學生也都很上手了。昨天在CH房裡, 之前在美國的 海洋學家的母體力學 也分享到 #其實孩子的適應力比我們想像的還好, 他的孩子四歲, 現在已經能線上學鋼琴(從零開始喔!)
.
而在發展中國家呢?印尼從疫情一開始就宣布停課, 不是所有人都有電腦的情況下, 作業還是要用email交, 城鄉差距在這個時刻更加凸顯。在外力引導不足的情況下, 孩子如何自學成了一大問題。全球發展的趨勢本來就已經不斷地在加大貧富差距, 我們都同意, 財富或社會階級的翻轉除了中樂透外, 教育可以說是唯一途徑。 經過這兩三年的疫情後, (好的)教育可能變成一種奢侈品。不是因為它(教育)不存在, 而是人們能不能更加主動積極的去尋找、去使用。都說免費的最貴, 現在網路上免費的資源真的很多, 但是反而造成了資訊過度爆炸、真偽難以辨別的情形。有能力、積極性夠的人, 能在翱翔在這一片資訊藍海中, 擷取自身所需的養分, 不斷壯大!習慣被餵食的人..恐怕會一被放生就迷失在這片大海中了....
.
寫了這麼一大篇心得感想, 最後來宣傳一項免費的資訊㊙️🆓
這兩週大家都不會出門玩了吧~下週日下午在家吹冷氣, 聽Lara聊一聊, 怎麼在 #生活中培養國際觀 吧~
📍:2021.5.23 (日)
⏰:下午14:00~15:30
🏠:ZOOM 線上
💲:免費
.
✅報名表單 (請務必填報名表, 講座連結會透過email發送)
https://yeslara.com/2021報名表
.
*這張照片是今天早上跟家人去河堤騎腳踏車時拍的。
我們的家-台灣很美, 我們一起守護🥰
出門口罩戴好, 到空曠無人的地方是相對安全的,
無論大人孩子都需要新鮮的空氣、適當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