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解藥?了解台灣與各國疫苗現況》
時事文章|初稿日期 2021/2/5
本文編輯|張豐溢、吳佳佑
本文校正|林家宥、陳冠螢、吳佳芸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年,目前疫情仍蔓延全球。許多國家及公司投入大量人力以及財力,希望可以早日研發出COVID...
《疫情的解藥?了解台灣與各國疫苗現況》
時事文章|初稿日期 2021/2/5
本文編輯|張豐溢、吳佳佑
本文校正|林家宥、陳冠螢、吳佳芸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年,目前疫情仍蔓延全球。許多國家及公司投入大量人力以及財力,希望可以早日研發出COVID-19疫苗。許多的廠商如美國的莫德納(Moderna)、美國的輝瑞(Pfizer)與德國的BioNTech合作,以及中國國藥集團都已經研發出對抗COVID-19的疫苗。
🇹🇼臺灣現況
除了上述的幾間國際廠商,台灣也有許多廠商正在嘗試研發有效的疫苗,如國光生技、高端疫苗及聯亞藥業等。之後除了向外購買,亦能使用到台灣自行生產的疫苗。而其中高端疫苗及聯亞藥業已經通過第一階段的測試,進入第二階段的臨床測試。最快在今年的6月份就可以正式上市使用了。
不過在台灣自主研發出疫苗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已經向國外廠商訂購了約2000萬劑的疫苗,包括COVAX的476萬劑,英國阿斯利康製藥(AstraZeneca plc.)的1000萬劑,以及指揮中心未透漏廠商的500萬劑。指揮中心預估,最快在今年的3月份台灣就可以收到第一批疫苗了。
針對日前有謠言指出台灣在2月初就可以收到第一批來自國外的疫苗,陳時中部長在2月1日的記者會上特別澄清,疫苗還不會進到台灣。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疫苗可以進來台灣的話,在第一時間就會告訴大家。
陳時中部長在1月28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許多國家超買疫苗,甚至有些國家的購置數量是當地人口數的四倍,更以「是要放到壞掉嗎」表達不滿。部長也強調,疫苗是防疫物資,不是商品,壟斷疫苗對世界各國防疫沒有幫助。
💉各國在疫苗上的爭議
(1)歐盟疫苗出口管制計劃
由於疫苗供貨不足,使歐盟決定對在其境內生產出的疫苗實施出口管控——疫苗公司必須要先履行對歐盟的承諾才能把疫苗出口到歐盟以外的國家。否則,歐盟27個成員國將有權限制疫苗出口。
例如去年八月,歐盟以一筆資金與阿斯利康簽署了一項3億劑疫苗的協議,該公司將位於英國的廠區設為主要生產基地,荷蘭與比利時的廠區次之。
如今荷蘭與比利時廠區較低的產能,造成了疫苗生產進度的跌宕,使歐盟要求透過資金進行設備升級的英國廠區,轉而為歐盟進行生產。
歐盟委員會對此表示,保護和維護歐盟公民的安全是他們面臨的首要任務和挑戰,因此他們別無選擇。但針對出口限制,在確保公民疫苗接種的立場上,仍遵守COVAX計畫。
(2)疫苗分配不均
全球新冠疫苗保障機制(COVAX),計畫旨在幫助窮國接種疫苗。
COVAX將代表加入計畫的國家向藥廠提出承諾,透過富裕國家在疫苗開發前先提供藥廠資金,以確保藥廠的獲利與意願,同時整合各國需求以壓低疫苗購買價格。
然而這一要求公平分配與成本分擔的機制,卻也被抨擊,仍然過高的採購價格使計畫的成效不彰。
南非總統西里爾.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就指出非洲各國無法負擔高昂的疫苗成本、COVAX 分配給非洲各國的疫苗數量又極為有限,將增加非洲大陸防疫的難度。
在各國貧富差距懸殊下,富國對於疫苗的搶購與囤貨更使分配情況雪上加霜。
加拿大、澳洲、英國皆下訂了超過其總人口數倍的疫苗,使相對貧窮的國家僅能選擇中國或俄羅斯的疫苗——即便兩國疫苗的試驗數據仍然存疑。
💡結語
世衛首席緊急專家邁克·瑞安(Mike Ryan)說:「如果囤積疫苗不共享將會造成三個主要問題:1.災難性的道德失敗,2.使流行病繼續蔓延,3.全球經濟復甦非常緩慢。」
目前人類與新冠病毒的戰役仍在持續,共同體之間的劃分,不只將使防疫工作難以落實,更直接體現了貧富差距、分配不均等問題。我們必須謹記,這並非某個單一國家的戰爭——不論貧富、國籍。
在全球化的疫情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只有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才能使我們度過這一難關。
俄羅斯人口數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特派談新事S1E07】報恩消費:「錢」進立陶宛……然後呢?
▶️本節目由中華電信熱情支持
‧主題:東歐的疫苗感恩潮
‧主持人:周永捷/中央社國際暨兩岸新聞中心國際組組長
‧與談人:陳韻聿/中央社倫敦特派員
因捐贈我方疫苗而正火熱的台歐外交關係,促使可愛的台灣人用新台幣「下架」捷克啤酒,甚至「錢」進立陶宛,大筆回捐善款讓社福機構「金」呆了,這股「你挺我、我報恩」的消費潮,更深一層的啟示是什麼?
人口數不到300萬的立陶宛,為何膽敢把中國經濟制裁當成刺激「產業升級、供應鏈多元化」的一帖強劑?面對俄羅斯的軍演與邊境移民危機,立陶宛處境凶險度更勝台灣,但這個國家卻被稱為「獨裁者的噩夢」——施壓越大、反彈越大——那台灣呢?
波蘭的蘋果獲准進入台灣、酒精濃度超過70%的捷克苦艾酒台灣有得喝、捷克的廚具與水晶玻璃、斯洛伐克的兒童文學、愛沙尼亞的數位經濟與立陶宛的生物科技……這些東歐小國,是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讓倫敦特派員陳韻聿告訴你,與東歐國家打交道的眉角。
|本集重點|
(00:02:25)捷克啤酒與六張犁Divadlo
(00:05:19)聰明的就懂:從ŠKODA看外交文化
(00:09:30)「錢」進立陶宛:台人刷卡「金」呆了
(00:14:55)萵苣與煙燻鯖魚冰淇淋吃過沒?
(00:16:10)算「城堡人均」喝葡萄酒的斯洛伐克
(00:17:12)波蘭蘋果、巧克力與牛尾草伏特加
(00:18:11)廚具、兒童文學、生物科技vs.經濟制裁
(00:22:50)除了「愛」……如何跟東歐國家打交道?
(00:27:35)防毒軟體ESET……猜猜哪國做的?
(00:29:52)12月的屏東 滿滿捷克藝術與表演?
(00:31:28)波羅的海首在台設辦公室的國家……
(00:37:49)獨裁者的噩夢vs.台灣的決斷
(00:42:08)靠數位經濟橫行歐洲的愛沙尼亞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陳薇雯、張若瑤
▶️立即收聽:
▶️【Firstory】https://reurl.cc/0xOYm6
▶️【SoundOn】https://reurl.cc/OkX7MR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MkZ1yW
📌 相關新聞:https://reurl.cc/35L2vL
#特派談新事 #立陶宛 #捷克 #聰明的就懂 #報恩消費 #陳韻聿 #周永捷 #中央社好POD
▶️喜歡這個節目,請訂閱「中央社好POD」留下五星評價。
▶️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
▶️「特派談新事」圈粉:instagram.com/plo1223/
▶️意見信箱:cnaonpodcast@gmail.com
俄羅斯人口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而在一個與北韓處於武裝對峙狀態的國家,人口變化與軍隊尤其息息相關。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北韓2019年的總生育率為1.9,南韓為0.9。南韓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之一,但將近十年來入伍人數一直下降。如今,對於有64萬人的南韓軍隊來說,最大的威脅可能不在邊境線外,而是在國內:隨著人口老齡化,軍隊規模料將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縮小三分之一。
南韓正在用它的技術能力解決這個問題,開發可以運送彈藥或傷員、甚至可以自己打仗的無人駕駛車輛,和編定探測地雷和地下隧道程序的機器人。在海上,無人駕駛探雷船正在測試中。
武器製造商韓華防務表示,機器人可以削減至多60%的危險操作所需人員。「讓機器人上陣殺敵比讓人類去更合理,」韓華首席機器人開發官Jeon Young-jin說。「現在每個士兵的生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寶貴。」
正走向自己的「死叉」的各個國家,將密切關注南韓為解決人口困境而採取的舉措。聯合國稱,俄羅斯的死亡人數最早可能在今年超過出生人數。中國人口料將用不了10年就會見頂,而印度——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的國家,可能會在2060年見頂。
俄羅斯人口數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而在一個與北韓處於武裝對峙狀態的國家,人口變化與軍隊尤其息息相關。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北韓2019年的總生育率為1.9,南韓為0.9。南韓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之一,但將近十年來入伍人數一直下降。如今,對於有64萬人的南韓軍隊來說,最大的威脅可能不在邊境線外,而是在國內:隨著人口老齡化,軍隊規模料將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縮小三分之一。
南韓正在用它的技術能力解決這個問題,開發可以運送彈藥或傷員、甚至可以自己打仗的無人駕駛車輛,和編定探測地雷和地下隧道程序的機器人。在海上,無人駕駛探雷船正在測試中。
武器製造商韓華防務表示,機器人可以削減至多60%的危險操作所需人員。「讓機器人上陣殺敵比讓人類去更合理,」韓華首席機器人開發官Jeon Young-jin說。「現在每個士兵的生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寶貴。」
正走向自己的「死叉」的各個國家,將密切關注南韓為解決人口困境而採取的舉措。聯合國稱,俄羅斯的死亡人數最早可能在今年超過出生人數。中國人口料將用不了10年就會見頂,而印度——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的國家,可能會在2060年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