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依據台灣地區的用水標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依據台灣地區的用水標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依據台灣地區的用水標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依據台灣地區的用水標準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李雅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100812議會市政建言 #水利局 每逢豪雨造成北鳳山多處淹水,其中園藝試驗所地勢相對較高,而四周地勢低漥造成周邊地區逢雨必淹。 雅靜具體建議水利局蔡局長,可將周遭學校、公園導入水銀行、水撲滿的概念,藉此改善水患,並強烈建議將生態檢核機制帶入上述改善工程,減輕公共工程對現有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

  • 依據台灣地區的用水標準 在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2 18:39:25
    有 438 人按讚

    #1100812議會市政建言

    #水利局
    每逢豪雨造成北鳳山多處淹水,其中園藝試驗所地勢相對較高,而四周地勢低漥造成周邊地區逢雨必淹。
    雅靜具體建議水利局蔡局長,可將周遭學校、公園導入水銀行、水撲滿的概念,藉此改善水患,並強烈建議將生態檢核機制帶入上述改善工程,減輕公共工程對現有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例如;曹公圳的整治、汙水處理廠處理水導回上游的大東濕地、中崙地區後,納入生態工法改善靜止水,預防靜止水生成含氮廢物,造成水質改變。

    高雄市自108年建置水災智慧防災60處路面淹水感知器、110年將增設30處,雅靜建議水利局要善用路面淹水感知器,充分利用感知器的監測數據進行水文研判、評估該地點防洪標準是否合時宜等,不要設而不用。

    水利局蔡局長承諾會將區域的水文分析數據,納入未來調洪標準及北鳳山及曹公圳的水利工程改善的依據

    #文化局
    高雄美術館館內典藏在地藝術家作品佔比41%,在地藝術家作品比例相當高,雅靜相當肯定高美館的努力,一直都有在培植、發覺高雄在地的藝術家。但比較遺憾的是較少看到文化局,乃至高美館為高雄在地的藝術家創造國際能見度,「高雄獎」為台灣具指標性的藝術大獎之一,雅靜建議文化局、高美館可以藉由「高雄獎」邀請國際級藝術家進行聯名、交流,創造國際級藝術舞台,讓高雄在地藝術家能夠登上國際級藝術殿堂。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

  • 依據台灣地區的用水標準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9 21:57:10
    有 208 人按讚

    #中崎有機農場 的搬家之路

    農(漁)業永續及科技發展,都是台灣需要的,但土地面積有限,因此,在科學園區規劃之初,就得做細緻評估,創造好的生產模式,這是我的立場。

    💧供水真能供應無虞?

    高雄的先天限制是「高雄沒有水庫」,我們7成用水是從高屏攔河堰跟伏流水,3成是從阿公店、南化水庫及其他再生水調度而來,未來再多一個橋頭科學園區,水真的夠用嗎?除了要求進駐廠商的水回收再利用必須達到一定的回收率,也要留意到多元水資源的保育。

    ⚡綠電的需求能否滿足?

    另外,綠電比例,也是未來高科技產業的重點。以台積電為例,要求廠房製程中的綠電比例在2030年要達到25%,2050年要達到100%;其他廠商即便標準不到如此,但也要在先期就評估綠電的基礎設施需求量,切莫因到時有綠電需求,又要再一次把農業專區變更成光電專區 ...

    🌱有機農業的轉型,不是給土地就好

    在橋頭中崎農場有機耕作十年的農友,因為橋科開發,被迫要遷移至燕巢的土地。但農業耕作,不是「#以地易地」這麼簡單,轉換一塊耕地,初期整地至少需要1年,有機轉型期至少要3年,真正能夠申請有機標章,都是3年後的事了;況且燕巢土地目前是雜木林,在初期勢必耗費巨大心力整地,產量勢必萎縮,這些都是農友所承擔的風險跟損失,因此科技部南科管理局除了之前承諾的補償,是否也能透過企業媒合的方式,打造科技跟農業雙生的模式?

    🍂農業有出路,企業有面子

    依據我在玉山國家公園時期,推動玉山銀行收購花蓮南安地區有機轉型期的品牌米「#玉山瓦拉米」為例,我具體建議,南科管理局可以擔任媒合平台,讓未來橋科進駐企業,能夠與中崎有機專區的農友建立合作模式;第一種方式是保證收購,每年收購3公頃、8公頃、15公頃,逐年增加,透過精緻包裝成為企業專屬的伴手禮;股東看到 #高科技 結合 #好食材,理性跟人性都滿足了!

    第二是差額補貼,讓企業原本投入廣告行銷的預算,轉而協助農友在農場遷移、有機轉型過程的損失,除了創造科技與農業的結合,在溫室的智慧監控上提供技術協力外,行銷上也能包裝台灣的科技生態形象,對於這幾年在談的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指標SDGs,也創造實質的雙生模式。

    既然,政府能提供的補助有限,又礙於法規不能認養有機農業,那就透過媒合,讓企業去認養,創造一個新的生產模式,未來不只輸出產品,也可以輸出科技、生態、農業共生的技術模組。

    今天下午,在南科管理局蘇局長、高雄市農業局王副局長、台灣有機農業促進基金會楊博士、以及市議會同仁 吳益政-理想城市高雄市 高雄市動保議員 黃秋媖 陳善慧【善於服務 • 慧做代誌】 親自出席的討論會中,我所提出的具體建議。

    希望未來的高雄,真的能融合高雄市的優良農地及高科技,創造獨樹一格的城市風貌!

  • 依據台灣地區的用水標準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2 17:52:56
    有 64 人按讚

    【世界水資源日,在撒哈拉】
      三月廿二日,世界水資源日,在水庫見底,全台鬧水荒的此時,讓人更有感觸.
      生活在撒哈拉的阿任,對於水的到來,如何幻化生命,以及水的消失,如何帶走萬物,有著極深的體悟.
      摩洛哥長年面對旱災以及水資源匱乏的問題,依據2020年一月,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的報告,全球一百六十五個國家,面臨水荒危機的排行榜,摩洛哥高居第廿三名,乾燥的南部地區風險更高,是非洲國家第二高,僅次於利比亞.而在十七個承受最大水資源匱乏壓力的國家,有十二個位於乾熱的中東與北非地區,儲水量不足,對水的需求卻又節節上升,讓情況愈形棘手.早在2018年,世界銀行便已預測,到了2050年,中東與北非地區因缺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極可能高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十四。
      進入廿世紀以來,摩洛哥南部綠洲因乾旱而消失泰半,政府對水資源管理相當重視,鑒於農業用水量高,2008年啟動的「綠色摩洛哥計畫」便力圖以較省水的農作物及灌溉系統來取代傳統耗水的農耕方式.同時投入海水淡化廠的規劃等,進而開啟國際相關合作.
      摩洛哥今年多雨水,山區降雪豐厚,水庫進帳不少,是近年來難得的喜訊,然而南北雨量愈形不均,北部大城市如卡薩、坦吉爾與德土安紛紛因豪雨而傳出災情,南部依然缺水,如我們沙漠湖泊依舊消失無蹤影.
      2020年,我們特地在於民宿前,鑿了一口井,安裝抽水馬達,架設水塔,就為了灌溉樹苗,這幾天,我在給樹苗灌溉時,見水塔快空了,發動抽水馬達,好一會兒,水塔仍然是空的,本以為是二手馬達壞了,研究好一陣子,發現應該是受乾旱影響,井裡的水位需要愈來愈長的時間,才能回到可以使用抽水馬達的標準.
      缺水與乾旱的威脅,是撒哈拉生活的日常,很早以前,我便有意識地使用水資源,至今沒有洗衣機,所有衣物,包括民宿床單及枕頭套等,都是我阿任手洗,除了節能,也是想更好地控制水的使用,洗過衣服的廢水用來沖馬桶,諸如此類.所有不用洗潔精的灰水,一桶桶收集起來,全拿來澆灌院子裡的植物,也因為盡量有意識地減少水的使用,盡量回收水資源,愈發讓我感受到自己每天的用水量有多高,再怎地節水,我的用水量就是比家族多,因為我想要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例如我想把鍋碗瓢盆沖乾淨,又例如我想要每天洗澡,這些在台灣尋常無比的習慣,讓我耗水量比沙漠人多上許多.
      今年冬春的氣候有些奇特,雨雪多,寒冷,先不說沙塵暴頻仍,粉塵重,這幾天,氣候變化極大,尤其昨天吧,上午陽光明媚,難得看到藍天,到了下午,忽地颳起沙塵暴,接著,微雨,氣溫驟降,風是冰的,刺骨.
      是來自氣候變遷的衝擊愈來愈顯著了嗎?
      我不知道.
      世界水資源日,聽說台灣北部終於下雨了,稍稍舒緩缺水之苦.
      而阿任,依然歸欉好好地活在飽受乾旱之苦的撒哈拉.
      願世間所有生靈都能毫無困難地獲得一口清涼.

    #摩洛哥
    #世界水資源日
    #缺水
    #乾旱
    #氣候變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