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供應鏈長短料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供應鏈長短料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供應鏈長短料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供應鏈長短料英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181的網紅阿扁們俱樂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繼總統府於8月16日「對外經貿戰略會談」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以下簡稱《綱領》),為新南向政策定調之後,行政院又在前天依據《綱領》公布了四大工作主軸,新南向政策由是正式啟動。 觀看《綱領》,可知新南向政策的戰略,是從原先「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以東協作為台灣內需市場延伸的層面,進一步拉高到營造台...

  • 供應鏈長短料英文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9-08 00:35:22
    有 6 人按讚


    繼總統府於8月16日「對外經貿戰略會談」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以下簡稱《綱領》),為新南向政策定調之後,行政院又在前天依據《綱領》公布了四大工作主軸,新南向政策由是正式啟動。

    觀看《綱領》,可知新南向政策的戰略,是從原先「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以東協作為台灣內需市場延伸的層面,進一步拉高到營造台灣與東協、南亞、紐澳之間「經濟共同體意識」的格局。於此戰略之下,經貿關係將是主要戰線,行將掛牌的「行政院對外經貿談判辦公室」,則會作為綱領落實的「參謀本部」。

    ▋「以人為本」應猶在?

    個人作為東南亞研究以及友好東南亞社群的一員,固然樂見政府透過經貿,強化與東南亞的關係。但在經貿事務掛帥的路線之下,原來新南向「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恐怕也隨之邊緣化了。

    綜觀《綱領》,關於新南向的人本說法不僅略顯分散,尚且是以技術合作、觀光旅遊,以及為企業培訓長短期人才為具體準則,似乎新南向早先所標榜的「人本」精神,最終僅能以「人員」、「人次」、「人資」等概念來呈現。對於像筆者這樣始終企盼台灣形象得以透過新南向,走入東南亞「人心」的理想主義者來說,不得不感到些許遺憾。

    筆者認為,讓台灣形象走入東南亞人心,甚至是東南亞青年之心,也就是所謂的「入心」一途,應是當前國際政治環境之下,我國較有機會突破且開拓大局的方式。

    ▋唯有「入心」方能創造需求

    儘管《綱領》提出了包括軟實力、供應鏈、區域市場、人和人在內的四大連結策略,但是所謂的策略,似乎也只是在標榜台灣於四大連結之中具有競爭優勢、整合空間、布局機會,以及發展潛力。至於要如何讓新南向「目標國」正視台灣的經貿實力,以及要如何讓東協樂於同台灣建構這四大連結等問題,無疑才是關鍵所在。進一步來說,為台灣創造「被需求性」,實在應該被列為新南向政策的首要策略。

    筆者以為,「入心」,乃是為台灣創造「被需求性」的不二法門。台灣的「被需求性」不可能建立在自我標榜,或是對於他國「識貨」的想像之上,台灣唯有務實「入心」,與東協之間才有多方鏈結的可能。神經科學家告訴我們,透過「學習」,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性與訊號串接能力,便得以壯大。筆者所強調的「入心」,也正是一種向東南亞學習的過程,透過「學習」,我們一方面能夠深入了解東南亞的真正需求,一方面才可能創造出台灣被需要的價值。

    平台建立與通路開啟,並不等於「入心」。筆者之前看到《天下雜誌》寫到南僑集團在東協賣泡麵的心得,便很有感觸。南僑說賣得好的泡麵是用英文或泰文包裝的產品,中文包裝的很不好賣。也因為這類觀察,筆者於是更加相信,「入心」方為優化形象與擴大東協市場的最佳策略。美、日如是,韓國亦然。

    筆者在先前文章〈南海自由航行權 美國的外交這樣做〉中已闡明,歐巴馬為推動美越南海戰略合作,如何打入越南社會與青年之心;也提到安倍晉三在2013年初不僅確認了日本-東協關係是日本外交「最重要的支柱」,更將「促進日本與東協各國年輕人的交流」列入了「日本外交新五原則」之一。

    ▋台灣該如何進入東協之心?

    「入心」當從何處入手呢?筆者有幾點淺見:

    首先,是將「文化輸出」作為最高戰略。關鍵是能善用台灣的東協語言人才,以特定國家語言對特定國家進行文化輸出與自我宣傳。就這點而言,韓國確實是一個典範。韓國在2001年於文化部下成立「文化產業振興院」,作為培育韓國文化資訊產業的綜合機構,負責將文化創意內容轉化為文化產業。在海外輸出端,則由各駐在國的「韓國文化院」處理相關業務。以駐越文化院來說,亦有三點值得台灣學習:第一,該院在其韓語教學架構中,特地為越南嫁娘開設了專班(韓國也有不少越南婚姻移民);第二,駐越韓國文化院的臉書專頁因為用越語即時互動,按讚數很高,是很「接地氣」的外國政府網頁;第三,越南奧運選手得了金牌,駐越文化院旋即在網站發布通報,向越南人民道賀。

    「讓文化先行,令其成為語言學習及經貿關係的前導」,「韓流」的成功正是如此。有鑒於此,筆者強烈建議政府應該將「台灣高端華流」的輸出,作為對外經營的最高方針,一面責成文化部、教育部做好為台灣培養優質文創的後勤角色,一面整合僑委會、教育部、外交部、觀光局、經濟部等相關業務,進而在東南亞等國家設置能廣泛使用在地語文的「台灣文化館」,讓台灣的高端文創能夠在沒有語言障礙的情況下流入東協青年之心。眼下就應以台灣近年華語生十大來源國之中的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作為優先設立文化館之國家。

    第二點是主動研究。同樣以越南為例,1960-70年代是台越關係的高峰,如此成就主要奠基於1958年7月「中華民國赴越經濟訪問團」赴越近一月有餘的考察工作。當時訪問團由李國鼎帶隊,團員囊括了紡織、糖業、農業、水泥、玻璃、造紙、橡膠、電池、化工、機械等領域的專家,訪問團不僅為越南產業「把脈」,還衷心為其「開立藥方」。這藥方自是符合台越兩國「雙贏」之道。

    第三點是積極提案。政府或可進一步將其分為諮詢顧問性質的「獻策」,以及投標承攬性質的「獻力」。以獻策而言,可就特定國家之特定需求提出合作計畫,甚至可以追蹤該項特定需求,適時提出相應方案。如台灣在越戰期間,即考量到越南糧食輸入情況日益嚴峻,於是在1967年為越方代擬了「五年糧食增產計畫」。有鑒於中南半島國家近年因旱災、土地鹽化問題不勝其擾,我國正可據以提出計畫,予以協助。我國現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機制下,派有農技專家於緬甸教授稻種生產,又於印尼巴里島及萬隆,教授園藝及農產運銷,政府實可擴大辦理,並可配套要求使用台製農業機具與台產無毒肥料。以獻力而言,鑒於台灣擁有許多投身於東南亞醫療服務的團隊,建築需求亦在下修,政府似應從醫療與建築兩大領域著手,主動整合相關資源,以「國家隊」的形式向東協國家提出服務計畫或建設標案。

    ▋為人本「新」南向注入「心」意

    若要推動上述「入心」計畫,目前政府擬設置的「行政院對外經貿談判辦公室」,恐怕無法觀照全局。故筆者建議國安會可以居中主導,並會同行政院相關部會,共組一個更具機動性的「新南向對策本部」,除針對上述「台流輸出」、「主動研究」及「積極提案」三個環節擬定計畫,督導執行,在面對類似像台塑與越南政府商討汙染賠償問題的時候,我政府也可因為該問題已在事實上影響國家形象而主動介入,藉以確保協商平台之公正,並可向越方提案承攬汙染處理之工作,此一則可對台灣在越形象予以損害控管,一則可避免越方持續課責之可能。

    除了前述三項「入心」要點,還有一點,其實是得仰賴全體國人一同推動的。那便是創造一個友善移民工的台灣社會。如果台灣的資深移民能夠贏得數十萬新移民工之心,那麼我們之間的「化學作用」,勢將使得新南向的「神經連結」無限伸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