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佳格食品子公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佳格食品子公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佳格食品子公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佳格食品子公司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AI 天氣預測用於商業成顯學!從餐飲到零售,還有多元應用 孫嘉君 2021年8月24日 週二 下午7:05· 近年 AI 科技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天氣預測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報告指出,2019 年全球天氣資訊科技市場規模達 94.1 億美元,...

  • 佳格食品子公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1 12:44:55
    有 0 人按讚

    AI 天氣預測用於商業成顯學!從餐飲到零售,還有多元應用
    孫嘉君

    2021年8月24日 週二 下午7:05·

    近年 AI 科技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天氣預測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報告指出,2019 年全球天氣資訊科技市場規模達 94.1 億美元,預計從 2020 年至 2027 年將以 8.5% 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成長。

    AI 天氣預測不僅能運用於防災、風險管理,也有企業發展出更廣泛的商業應用,抓準天氣變化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動向,得以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例如餐飲業得以促進銷售、減少食物浪費,零售業者則可精準訂貨及投放廣告,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掌握顧客口味,減少食物浪費、促進餐飲銷售

    美國科技媒體《Venture Beat》日前報導,全球披薩連鎖品牌必勝客(Pizza hut)透過 AI 分析天氣預測,協助提升銷售。一直以來,必勝客就是樂於擁抱新科技的企業,自 1994 年便開始提供線上點餐外送服務,是最早推出線上訂餐服務的餐飲業者,至今仍不斷做出創新嘗試。

    必勝客全球分析主管 Tristan Burns 表示,為必勝客進行數據分析的組織 Pizza Hut Digital Ventures 運用機器學習,透過數據分析,包括消費者輪廓、所在地理位置、當地天氣情況等,進而在客戶的消費過程中,提供個人化的產品推薦。

    結合 AI 的天氣預測應用於餐飲業,不僅能幫助提升業績,也能減少食物浪費。根據《Japan Times》報導,日本福岡市正在與日本氣象協會(JWA)合作進行一項實驗,透過分析天氣狀況、溫度、社群媒體貼文和過去銷售數據的預測服務,來估算 660 多種生鮮和加工食品的需求,並將一天分為 7 個時段,預測出銷售最佳及最差的時段,讓商店據此調整訂單與生產量。在上一年度的實驗, 8 家參與企業中有 6 家企業食品報廢減少, 7 間企業的銷售額提升。

    作為參與實驗的業者之一,唐人麵包店(唐人ベーカリー)在使用預測服務的兩個月期間,食物報廢較過去減少約 15%、銷售額則增長約 12%。麵包店在預計會下雨的日子減少產量,並且在預計客流量增加的時段,準備新鮮出爐的麵包。

    「透過具體的數字,來反映我們以前依賴直覺的東西,是有幫助的,」唐人麵包店的桑野景說,「我們還能夠改變員工的心態,讓他們努力減少浪費。」

    精準訂貨與投放廣告,提升零售業績

    餐飲業之外,AI 天氣預測也能應用於零售場域。根據美國行銷媒體《AdExchanger》報導,IBM Watson Advertising 透過 AI 分析來自 IBM 旗下子公司 The Weather Company 的天氣數據、精確到郵政編碼的位置數據、銷售數據之間的關聯,以挖掘可用於數位行銷的洞見。

    IBM 透過這項服務發現,天氣會激發人們的某些情緒,並可能影響他們的購買行為。例如,美國西北部各州在異常溫暖和多雨的一天,烘焙巧克力和可可的銷量增長了 62%;中北部及東部地區在晴朗的一天,葡萄酒銷量提升 25%。行銷人員可以運用此類資訊來規劃數位行銷活動,並確保在銷售高峰時段具有足夠的庫存。

    Watson Advertising 和 The Weather Company 副總裁兼全球主管 Sheri Bachstein 表示,「濕度、溫度和其他天氣相關的數據,實際上非常具有啟發性。」

    在日本,也有企業提供結合天氣預測與行銷的服務。據日本《IoTNews》報導,日本氣象新聞公司 Weathernews 提供依據天氣情況投放廣告的服務,讓食品、飲料製造商和零售商等業者,可以針對用戶所在地點的天氣情況精準行銷,例如在容易中暑的地方,投放運動飲料等產品的廣告,或展開相關促銷活動等。

    時值炎炎夏日,Weathernews 提供視覺化的中暑風險預測圖,透過精細至每 1 平方公里的網格圖,顯示各區域的中暑風險,共分為「注意」、「警戒」、「嚴重警戒」、「運動停止」四個等級。這樣的天氣預測資訊,能夠有效應用於商品的促銷,以及戶外工作者的健康管理。

    此外,除了實體的商品銷售,天氣資訊也能加以應用於線上服務。根據 YouTube Music 的 FAQ 指出,YouTube 首頁的音樂推薦,事實上也會運用到天氣資訊,來推薦用戶當下可能會感興趣的歌曲。YouTube 音樂推薦演算法的分析因素,包括用戶的收聽歷史、使用設備、周遭發生的事情(如節日活動),若有開啟位置權限,用戶的所在的地點甚至天氣,也會納入作為推薦音樂的考量。

    運用 AI 科技的天氣預測,發展出多元的商業應用,能夠應用於餐飲、零售,甚至是娛樂產業,為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提供不同角度的洞察,讓業者採取相應策略行動。然而,天氣也僅是影響購物決策的因素之一,需要經過更多的觀察與實證,才能確保各種奠基於天氣的經營決策,能確實帶來營運成長。

    附圖:Weathernews_中暑訊息 API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ai-%E5%A4%A9%E6%B0%A3%E9%A0%90%E6%B8%AC%E7%94%A8%E6%96%BC%E5%95%86%E6%A5%AD%E6%88%90%E9%A1%AF%E5%AD%B8-%E5%BE%9E%E9%A4%90%E9%A3%B2%E5%88%B0%E9%9B%B6%E5%94%AE-%E9%82%84%E6%9C%89%E5%A4%9A%E5%85%83%E6%87%89%E7%94%A8-110545562.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DovL20uZmFjZWJvb2suY29tLw&guce_referrer_sig=AQAAAIAJo6RyvAR-fbjyTvJiXDlKx1Y86j3IV8GomZbfHnPjfFfU3XKaZVCoJIVrXyzaZeTdmrHJbL14Kgej1_WzHugjoNsei24ErgEM2b9ri3nPuGjwlR3tL5ZkSBnNnshUIFKM7nE_UZEkLZu7_f4TikrHNrDUdT4RZc3m-tBK0J_q

  • 佳格食品子公司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4 12:00:04
    有 281 人按讚

    【商業數據圖解】情報應援系列:2021/06疫情下台灣流通企業營收如何變化?

    2021年6月份為台灣境內首度全月份覆蓋三級警戒的新紀錄。與5月份相較,消費行為與經營環境變動加劇,企業無法再遵循過往經驗法則進行評估與決策。受創業態衰退加劇,甚至開始湧現關店潮,而意外獲益的業態雖取得驚人營收成長,但也有部分企業陷入營運量能無法負荷的挑戰中。

    以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產業別為核心的流通型企業,在疫情下優異的應對能力,不僅象徵著台灣核心服務業強韌且富有彈性的經營實力,也成為台灣社會度過疫情管制的關鍵供應鏈,支撐著民生物資、居家飲食、醫療配送等重要社會命脈。

    未來流通研究所繼5月份盤點流通企業營收變化後,再度整理分析台灣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流通型企業6月份營收數據,並進行三年期(2019-2021)同期比較。藉由營收年變化率觀測疫情下各類型企業受到的具體影響。哪些類型企業相較2020年已做足因應對策並抓住發展契機,而哪些類型企業則再次遭受嚴峻打擊?

    📣情報應援系列4⃣:疫情衝擊下,台灣流通企業營收如何變化?

    💡實體零售業漲跌加劇:3C家電零售持續爆發、百貨賣場營收跌幅擴大

    連鎖實體零售業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內需服務業別,在嚴格的警戒措施下,6月份不同零售次業態的營收變化更加劇烈。例如因應居家上班與遠距上課的設備採購需求,加上在宅娛樂市場成長推升,3C家電專賣零售業6月份營收成長力道持續拉高,順發營收成長率由5月份的71.0%增至6月份的80.0%,燦坤、集雅社與全國電子營收也分別年增28.1%、9.5%及7.4%。然而另一方面,百貨賣場營收跌幅則持續擴大,以軌道商場經營為特色的京站營收跌幅由5月份的40.9%擴大至6月份的75.1%,中友百貨及遠百營收衰退幅度也分別增至68.0%及34.2%。

    💡電商生態圈持續高成長:整體產業再創成長高峰,少數專賣電商受到衝擊

    電子商務做為產業火車頭,拉動整體線上商務生態圈於疫情期間連續兩年高速成長。電商平台中,以富邦媒(momo)6月份營收年增48.7%、創業家兄弟年增34.7%、東森年增20.3%、以及網路家庭(PChome)年增19.5%最為顯著。主營線上金流處理與電子支付業務的綠界科技及歐買尬(歐付寶母公司),6月份營業額亦分別年增51.8%及44.9%。網路服務類別中,由交友、直播轉進至保健食品販售的尚凡國際營收年增72.6%、甫上櫃的新零售系統解決方案91APP營收年增39.9%,漲幅均高於5月份。不過,仍有少部分消費品類電商受疫情影響,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陷入衰退,例如主營餐飲娛樂票券銷售的夠麻吉(GOMAJI),6月營收跌幅由5月份的47.9%擴大至75.0%,服飾專賣電商米斯特(Life 8)則由5月份營收小幅成長9.2%,轉為年減35.4%。

    💡餐飲產業面臨存亡關頭:宴會廳&高價餐廳營收跌幅擴大,外帶型業者逆勢成長

    餐飲觀光關聯業態為遭受疫情衝擊的第一線產業。雖然許多企業陸續積極轉型並展開自救對策,例如強化外帶外送業務、銷售自有品牌商品、開拓線上銷售通路等措施,但在嚴格的三級警戒措施下,整體餐飲產業仍面臨存亡挑戰。尤以聚會內用型態為主的宴會廳與高價餐廳受創最深,例如新天地及御頂(晶宴)營收衰退幅度分別高達90.5%及89.3%,相當於僅有去年同期一成的營收規模,而漢來美食營收年減幅度亦高達80%。不僅如此,由於全面禁止餐飲內用,2020年疫情下表現相對較佳的連鎖平價餐飲6月份營收亦出現下跌,例如亞洲藏壽司營收跌幅即高達88.0%。各餐飲業態中僅少數高外帶外送比例品牌仍維持營收成長,例如咖碼(cama)、八方雲集及美食達人(85度C)。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店中以較大內用空間為特色、鎖定「第三場所(Third Place)」策略發展的路易莎咖啡,6月份營收寫下51.8%的衰退紀錄,迥異於長期以來快速成長的發展路徑。

    💡物流運輸業營收漲幅擴大:產業集體迎來強勁復甦,陸海空營收全線大漲

    2021年6月份台灣整體物流運輸業持續迎來強勁復甦。尤其國際海運受惠於全球運價高漲,歐美城市逐步解封、客戶庫存回補急單等利多因素,業務量迎來驚人成長,指標業者如萬海、陽明、長榮、裕民等,6月營收成長幅度與去年同期相較均超過100%。報關承攬等物流輔助業營收亦同步上揚,其中台驊投控營收年增171.7%、中菲行營收年增41.4%。此外,新竹物流、宅配通及嘉里大榮等陸運型企業也在電商宅配運能需求爆發帶動下,營收年成長幅度分別達到24.2%、19.7%及9.8%。

    ✍️完整圖解分析請前往:https://reurl.cc/Q9mAQp

    -----------------------------------------------------

    【資料註記】
    1. 資料來源為公開發行企業財務資訊,經程式彙整及計算後詳實呈現,若後經發布單位修改調整,則以發布單位更新資訊為準。

    2. 為避免比較性失真及代表性不足,資料剔除少數營收來源多元及營收規模較低之企業,敬請見諒。

    3. 企業營收為合併財務數據,除本業營收外,亦涵蓋子公司應計合併營收比重。

    #商業數據圖解
    #疫情情報應援

  • 佳格食品子公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7 02:21:16
    有 258 人按讚

    真正黑暗的角落...
    再不封城更淒慘了
    😭😭😭😭😭😭😭😭😭😭😭

    分享于 #王明鉅 醫生

    封城與停工的警鐘正在響起…

    苗栗電子公司群聚感染已經有超過140人確診。全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超過224人(我認為一定還會有校正回歸),死亡率也增加到2%。

    死亡率飆高很可怕,尤其是長照機構裡的群聚感染很令人傷感。但我看到最可怕的數字並不是超過2%死亡率,因為我知道計算死亡率的分子雖然大致是真實的。但是死亡率的分母卻是嚴重失真的。因為直到現在為止,台灣2400萬人裡面,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口感染了新冠病毒,根本沒人知道。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大量篩檢的能力,只能被動地等待「病人」來快篩站與醫院接受篩檢。

    死亡人數愈來愈多的確非常可怕,但最可怕的是我看到的另外二個數字。苗栗群聚已有至少80位外籍移工確診,新北中和印刷廠也有至少8位外籍移工確診。這二個數字才是最可怕的。

    為什麼?

    一、移工語言不通,身份並不容易辨識,台灣沒有戶籍親友,行蹤幾乎無法掌握。目前的三級警戒,就算在台北與新北的大馬路與鬧區上門可羅雀,但目前仍然不停班,仍然可以天天上街採買甚至在市場上千頭攢動的狀況下,移工為了自己的生計與生存需求,每天當然會繼續移動。

    二、從經濟角度看,台灣的外籍移工的收入不高,如果是在工廠上工者的居住環境全是大通鋪式的宿舍,而這種宿舍就是新冠病毒爆炸式感染的最好溫床。

    三、從人的角度看,移工絕大多數是年輕人,當然也有所有年輕人的所有需求,而他們在台灣這個異鄉與朋友之間的接觸與連結絕,無論指揮中心有再多的規範,我認為要想管理、管制幾十萬的外籍移工,無論是什麼分艙分流、人員管控…的各種努力,無論規定有多嚴格,我認為全是不管用,也不可能作到滴水不漏的。

    四、外籍移工,現在已經是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被長照者需要家庭移工,中小企業需要移工人力,大企業如苗栗的電子公司,光是一家工司就有超過1500位外籍移工。無論是家庭與企業都需要他們。在看不見的病毒威脅與沒有人力,家庭與公司就會立即發生問題甚至交不出訂單而倒閉的掙扎裡,又有多少人會選擇堅壁清野絕對不用他們呢?在這個狀況下,這數十萬外籍移工在台灣的存活空間非常大。

    於是在台灣目前這個處於三級警戒的社會裡,就算全體國人全部每天都乖乖的上班回家回家上班,但仍然已經有數十萬很可能有一定比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天天在移動,天天聚在一個大宿舍房間裡,天天在與他們熟識的自己人接觸…。

    疫情在這個狀態下,以這樣的三級警戒強度,可能控制得住嗎?

    我很悲觀的認為,不可能。

    我相信這也是那位新加坡醫師,在經歷了新加坡也因為肇因於移工宿舍的疫情爆發之後,在媒體大聲疾呼台灣應該立即封城,才能挽救台灣疫情的重要原因。以新加坡的城市型國家的國土面積對比一下台灣,我認為台灣同樣也將無法控制疫情的擴散。

    之前我曾經說過,不到萬不得已,政府應該不會封城,為了台灣的經濟也的確不能封城,而要一直撐、一直撐,一直撐到十月、十一月台灣有六成甚至更多的民眾能打到疫苗為止。

    雖然我現在仍然這麼想,但我知道,隨著疫情爆炸式的擴散,隨著數十萬移工可能確診數愈來愈多,而主動出擊去大量篩檢與找出社區裡的確診者的能量,遠遠追不上病毒擴散的速度狀況下。單單只靠著一直保持這樣的三級警戒不封城,希望能一直撐住讓感染者人數不要瞬間大增,不要有太多的重症患者的作法與目標,我認為能達成的可能性愈來愈低了。

    雖然的確可以持續維持三級警戒不封城,但這個不封城的代價,也就是重症者與死亡者的人數會愈來愈高,而且會因為分母的真正確診者根本不知道,因此重症比率與死亡比率會出現更可怕的數字。

    而且在這兩個數字的背後,是最可憐的那一群已經被26多年的健保壓迫得夠可憐,卻還要再來承受疫情重擔與威脅的醫療人員們。

    這些可怕的數字,對於台灣2450萬人的民心與士氣,是極為嚴重甚至是無法承受的打擊。

    為了維持台灣的經濟,我認為必須立即建立(雖然我早在去年就說過了)超高通量的病毒採檢與PCR檢測能力。在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前提之下,才可能開始作好準四級的警戒與管制措施。

    所設的準四級,簡單說,就是絕對必要否則停工式的封城與停班停工。而那些被認為是絕對必要的行業、企業、產業,還要能說得出絕對必要的理由:

    一、沒有它,人民的生計與生存無法維繫,很明顯地,物流業、醫療業、食物食品產業、警、消…全屬於這一類。
    二、沒有它,國家的經濟會崩潰或蒙受極重大損失,甚至影響全世界。我想台積電屬於這一類應該沒人會反對。

    但就算是這些產業、行業、機構與企業,真的要在封城狀態下也仍然如常運作上班上工,也要作到最佳的防禦。因此國家也好,企業自己也好,必須要管制與管理這些行業的本身防疫的能力與作為。這些公司與企業能不能作到每周一次到二次的PCR檢測確定,確保工作環境與人員未感染? 能不能作到有確實真正的分艙分流,所以能承受一人感染而且絕不會變成全公司大爆發?

    只有符合了絕對必要而且有保衛與防護自己的這兩個條件的公司與企業,才能在全面封城的情況下,繼續為了全國人民的生存或是全國經濟而持續運作。

    指揮中心說接到300通以上的企業要求快篩的電話。如果每通電話代表500人的快篩需求的話,就算快篩的陽性率只有1%,但單單只是這15萬人中1500人的快篩陽性結果必須再確認,就會把三家醫學中心的PCR檢驗能量全部耗盡,你別相信那些24小時極大值的數字,因為醫學中心裡早已沒有人力,能上24小時班去作實驗室裡檢驗工作了。

    在這樣的檢驗能量之下,就算想要作到原則封城停工,例外上班上工恐怕也不可能。

    那個「萬不得已」的警鐘已然響起,而且響得愈來愈急,愈來愈大,你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