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佳昌大都會九期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佳昌大都會九期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佳昌大都會九期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3萬的網紅王定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星期專論》領導者的養成:蔡英文的總統之路 ◎楊甦棣(Stephen M. Young) 我第一次見到蔡英文是在一九九九年,當時我是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代理處長,因為前任處長張戴佑(Darryl Johnson)剛剛離任,新任處長薄瑞光(Ray Burghardt)又尚未履新。她是當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要讓體質健全,血路必得暢通。 我的選區,一直以來困於交通不便,我常常看到阿公載著小孩跟大車砂石車,一起奔馳在山頂路上,看得膽戰心驚。如果有一個好的鐵路、方便的公車、再加上bike轉運站,可以免去許多性命危險,對區域的發展、高齡化社會,或者是年輕人落地生根,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特別關心台中山海環...
「佳昌大都會九期」的推薦目錄
-
佳昌大都會九期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11 08:30:00要讓體質健全,血路必得暢通。
我的選區,一直以來困於交通不便,我常常看到阿公載著小孩跟大車砂石車,一起奔馳在山頂路上,看得膽戰心驚。如果有一個好的鐵路、方便的公車、再加上bike轉運站,可以免去許多性命危險,對區域的發展、高齡化社會,或者是年輕人落地生根,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特別關心台中山海環線鐵路的進度,也提出了四個要求:
一、 山手線並不需要強求全線立體化,在降低財政負擔下,提升服務機能,儘速消除地方與中央的歧見,造福市民的前題下,我覺得應先讓硬體落實「雙軌電化雙向環狀運行」。山海環線和東京等大都會的環狀線不同,許多位於「非建成區」,本質上更像法國 RER 或德國 S-bahn 的近郊通勤,串連衛星市鎮功能。部分區域其實可在維持雙線雙向電氣化運行下,進行「土建減量」,以部分用路堤代替高架橋等方式,在運輸容量不減,道路立體交會前提下,降低造價。
二、 與地方密切合作,設計車站周邊交通計畫時,檢討海線如大肚、龍井、烏日、清水等車站目前偏弱的轉運機能,以車站為核心規劃公車接駁。
三、 請交通部督促台中市府,在提交計畫裡,必須檢討周邊土地開發,引進商業服務、微型運動中心、社會住宅、公托與長照設施聚集,並設置在車站旁,鼓勵居民移入,創造出緊緻而便利的新型態都市。
四、 有關設站,建議交通部不一定只依當今人口來做考量,應該是將考慮 TOD 開發下,誘導人口分佈改變與重大建設投資,讓人口、產業與交通路網形成正向循環的誘導關係,讓民眾來使用,改變交通習慣。
除了民眾關心的交通,再來就是疫情了。
面對這樣的疫情未爆彈,以及未來任何災害或戰爭發生時(目前為準戰爭狀態),南來北往的國會與行政部門也該超前部署。
我知道目前行政院已經有進行相關的視訊會議,以及處理文件數位簽章的工作。但相關二級行政單位則是各自規劃,目前似乎並沒有所謂全國性相關中央行政機關的空間配置。
然而,針對戰爭時期(目前為準戰爭狀態)、天然災害發生等狀況發生,相關行政單位已無法在台北持續辦公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必須重申,選前我提出「國會中遷、首都減壓」的政見,正是因為目前多數的行政機關集中於台北,就像人體的心臟大腦都集中在頭部,若北部疫情大爆發,整個國家可能會陷入停擺的危機。我希望行政單位也能開始著手研究 「行政分流、功能分散」的超前部署,相關經驗也可以作為未來首都機能重新分配的參考!利用這個時機,來思考一下備援首都的方向。
目前為止,行政政治經濟訊息等等的中心,都在台北。重新思考,台澎金馬的地理中心,其實是我們大肚溪附近,包括烏日、霧峰、南投。思量交通、區域平衡、分散風險等各層面,我們該考慮首都減壓立院先行這個計畫!
2010年開始,其實跨越黨派,各方都有提出過這個議題,但從2010年到現今,行政部門的回覆都是「再討論看看、再研究看看」,到現在也八年了。我認為,至少明白列出遷都遷國會的可行性評估。研究過去的討論結果,多是民意還沒有凝聚,但問題在於民眾根本不知道,遷移的好處跟壞處是什麼的時候,其實民眾根本無從選擇。
為什麼我這麼在意這件事?
因為國土均衡很重要!台灣很小,國土面積排名世界 140 左右;但台灣很強,經濟是世界前 25 強。你可能感覺不到,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長年的國土規劃與發展失衡。
這樣頭重腳輕的發展,就造成了房價高漲、對年輕人的雙重剝削。
在馬英九政府錯誤的金融與房地產政策下,熱錢集中於北部,讓台北房價一飛沖天。年輕人離鄉背景去台北,工作機會多但房價很貴。而中南部老家,雖然相對負擔得起,但缺乏發展機會。
解決北漂與高房價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只有稅負調整,更重要的是讓產業與工作機會移回中南部,讓青年人口移回中南部,同時在新發展區域做好計劃,控制房屋供給,提供社會住宅,杜絕熱錢炒作,從供需面媒合解決問題,實惠且衝擊小。
建設永續而均富的國家,就從國土均衡發展做起!
讓我們好好就「首都分流」、「災難應變」、「備援首都」,提出規劃,盤點北中南行政、立法等中央機關可使用空間,指揮系統(如遠端會議、公文系統與聯繫保密通訊管道)的緊急建立,人員的調度和任務分配模式。這不僅僅是因應疫情,更是為了永續經營!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佳昌大都會九期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星期專論》領導者的養成:蔡英文的總統之路
◎楊甦棣(Stephen M. Young)
我第一次見到蔡英文是在一九九九年,當時我是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代理處長,因為前任處長張戴佑(Darryl Johnson)剛剛離任,新任處長薄瑞光(Ray Burghardt)又尚未履新。她是當時總統李登輝的年輕幕僚。李總統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提出後來被稱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新論述。可想而知,北京暴跳如雷,並試圖鼓動華盛頓嚴厲抨擊李總統。在這段期間,蔡英文和我會面討論情勢發展。我對這位沉穩內斂的女士印象甚佳,她有著令人欽羨的教育背景,包括曾經留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康乃爾大學等知名學府。後來,我邀請她到我松江路的家裡作客。
在我們第一次一對一會商後不久,蔡英文告訴我她要休息一下,飛到倫敦去看看。我問她打算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國際大都會裡從事哪些活動,是走訪迷人的名勝風光,還是參觀典雅堂皇的博物館?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蔡女士告訴我,她最想要做的是逛遍這座城市的書店!這些年來,她在我心目中一直保有那種孜孜不倦的學者形象。
孜孜不倦學者形象 一直存在
二○○○年,經過激烈的三方角逐,陳水扁意外當選總統,蔡女士成為新政府的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此之後,她才正式加入民進黨。二○○七年,我以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的身分回到台北,當時她已成為行政院長蘇貞昌內閣的副院長,陳水扁的總統第二任期正邁向尾聲。隨著國民黨在馬英九領導下於二○○八年初重掌政權,蔡英文成為民進黨主席,後來在二○一二年的總統大選中,以相當接近的票數敗給競選連任的馬英九。緊接著在二○一六年,蔡英文終於在總統大選中贏得壓倒性的勝利,民進黨也首次在立法院取得多數席次。我很榮幸能做為美國代表團的一員,參加她的就職典禮。二○二○年,蔡女士成功連任,她領導的民進黨目前在立法院掌握絕對多數優勢。
蔡英文在許多方面都創造了歷史,尤其是成為這個島國悠久歷史上的首位女性領袖。她造就出持續蓬勃發展的經濟,同時為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過熱的兩岸關係踩煞車。問題的癥結主要在於習近平,他拋棄了緩和兩岸緊張關係的穩健措施,轉而對這個島國採取更為強硬和恃強凌弱的倨傲姿態。蔡英文無視習近平獨裁政權的威脅利誘,力挺高科技業開疆闢土,帶領台灣走過近期的全球經濟低潮。
蔡總統和戀棧權力的獨裁者習近平不同,她將在二○二四年第二個任期結束後離開總統府。屆時她將帶著受人景仰的政績卸任,包括在全球Covid(新型冠狀病毒病,武漢肺炎)疫情危機中維護台灣的經濟成長,度過兩岸關係的驚濤駭浪,並與台灣的主要捍衛者美國保持歷久彌堅的雙邊關係。美國可以為結交這位勇敢的領導人感到自豪,她多年來經由留學和頻繁訪問,一直與美國維持密切聯繫。
未來卸任後 仍有重要影響力
儘管北京無所不用其極地搶奪為數不多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台灣的「邦交國」持續緩慢流失,但蔡英文已經加強與重要友邦的非官方關係。台北與東京的關係不斷升溫。蔡女士也巧妙地利用在美國過境停留,與朋友和支持者會面。台北也和越南、印度、印尼、南韓、菲律賓等鄰國密切交往,並且持續爭取其他國家的支持。
毫無疑問,這位令人欽佩的領導者將在結束兩屆總統任期後,繼續在台灣政壇發揮重要影響力。我有幸見證她在過去二十五年來波瀾壯闊的從政歷程,也期待能夠繼續關注她在未來對台灣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楊甦棣,二○○六年至○九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一○年至一三年擔任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7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