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你啊你啊吉他譜c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你啊你啊吉他譜c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你啊你啊吉他譜c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你啊你啊吉他譜c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黃云歆Tanni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給《人生算什麼》劇組的禮物~ 不會吉他的我,一個月前,知道新戲主題曲是黃鐙輝阿兄自己唱的時候,就立刻決定,要在播出前練會自彈自唱《命運綴咱行》這首歌,當成最後的謝禮,給劇組一起辛苦打拼的大家! 想要向我欽佩的阿兄致敬~ 敬你最初的歌手夢,雖然繞進綜藝,走去戲劇,但都沒白走,因為你都很努力做到最好,...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吳克群官方專屬頻道 Kenji Wu'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克群透過和五個弟弟真誠的對話,聽到了不只是作為偶像的心聲,而是每個人在現實中為了理想搏鬥的痛和難以及內心最深的吶喊,也在最後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偶像和粉絲之間的吶喊,竟是一種彼此都沒發現的對話」。 偶像愛舞台,沒有粉絲就沒有舞台。台上台下都在對彼此聲嘶力竭地呼喊我愛你、我願意,如此無限循環著。吳...

你啊你啊吉他譜c 在 黃云歆 Tanni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12:34:37

給《人生算什麼》劇組的禮物~ 不會吉他的我,一個月前,知道新戲主題曲是黃鐙輝阿兄自己唱的時候,就立刻決定,要在播出前練會自彈自唱《命運綴咱行》這首歌,當成最後的謝禮,給劇組一起辛苦打拼的大家! 想要向我欽佩的阿兄致敬~ 敬你最初的歌手夢,雖然繞進綜藝,走去戲劇,但都沒白走,因為你都很努力做到最好,...

  • 你啊你啊吉他譜c 在 黃云歆Tanni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20 21:19:23
    有 815 人按讚

    給《人生算什麼》劇組的禮物~
    不會吉他的我,一個月前,知道新戲主題曲是黃鐙輝阿兄自己唱的時候,就立刻決定,要在播出前練會自彈自唱《命運綴咱行》這首歌,當成最後的謝禮,給劇組一起辛苦打拼的大家!

    想要向我欽佩的阿兄致敬~
    敬你最初的歌手夢,雖然繞進綜藝,走去戲劇,但都沒白走,因為你都很努力做到最好,生命讓你由那些遠路,成就回自己最愛的事情上。

    致敬,就要拿出最高誠意!
    做一件自己完全沒做過,而且覺得自己不會做的事,不然怎麼叫致敬。

    自彈自唱,比想像艱難一百倍XD
    顧吉他就會唱走音,認真唱手就亂按,一首歌練一個月......
    而且男生的歌真的好難唱啊!!!

    啊沒做過自己不擅長的事的話人生算什麼!

    反正阿兄幫我算,說我今年"化科"適合學新東西,那就是要來大冒險一下~

    笨拙的翻著「彈指之間」研究每個和弦的指法,請朋友幫忙抓這首歌的譜,然後一個一個和弦對照。
    明明是簡單的譜,自己在家摸了一個月,現在左手指尖快沒指紋了。

    直到上週錄製發現,啊我唱的是D,吉他練G調,完全忘記男女key的問題哈哈哈哈哈哈!
    吉他彈吉他的,我唱我的,是在哈囉~

    (心存僥倖,想說用個“移調夾“,或是“調弦“啊~這樣指法就不用變了。但大概就是要夾到第七格,按到手指斷掉,或是調到弦斷……反正不砍掉重練的話,不是弦斷就是手斷。)

    就這樣,練了一個月的G調指法,在要上傳之際,朋友們大半夜火速救援,給我C調譜讓我改練C!!!
    完全是不同世界呀呀呀呀呀~

    趕在一天時間練起來重拍,還好C調簡單很多(啊練G練一個月到底是在累什麼?)

    終究是完成給自己的挑戰了,錄到沒辦法再多錄一次的累。

    練完這首,對於可以自彈自唱的人肅然起敬。
    從今以後,我就好好演我的戲就好了(喂~)

    總之,我這麼有誠意,所以你們都要繼續收看《人生算什麼》!
    (對,這就是情感勒索)

    阿兄啊~
    紀念我們都第一次演大愛的戲
    紀念我們都第一次在長劇裡挑大樑(雖然我先走了啦)
    紀念你唱到自己的戲的主題曲啊!

    劇組的每一位夥伴,謝謝你們的照顧,謝謝你們幕後的辛勞成就幕前的一切。

    《人生算什麼》未完待續……

    #賴鳳珍離開了 #黃云歆下臺一鞠躬

    #人生算什麼
    #主題曲 #命運綴咱行
    #無修音 #自彈自唱

    #原唱 #黃鐙輝 #南港劉德華
    #電影 #電視 #演員 #綜藝 #歌手
    #真正的演藝人員

    每週一至週五 晚上8:00 大愛劇場DaAi Drama
    Youtube / YahooTV 同步線上播出

  • 你啊你啊吉他譜c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21 20:30:00
    有 407 人按讚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9

    對於電吉他手而言,最大的困擾是:『我如何將在家裡、工作室調整好的音色 --- 特別是破音類型 --- 穩定地在排練室、演出場地呈現出來?』

    那真的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就算你在家裡、工作室所使用的『聲音平台』(通常是某種款式的音箱吧?) 剛好與排練室、演出場地所提供的器材完全一模一樣,邏輯上當你把破音族群效果器接上去時應該要呈現出大致相似的基礎音色;然而~你在家裡、工作室時,通常不會有其他樂手與你一起『合奏』,因此,你的音色調整非常容易呈現出『過度飽和』的狀態,於是,當你開始與其他樂手開始合奏時,你會非常疑惑那些在家裡聽起來好極了的聲音狀態,為什麼好像完全格格不入而顯得糟透了。

    更不用說通常你在家裡調整音色時所用的聲音平台,幾乎都與工作場域的器材完全不同;然後還有各個場域的供電條件、是不是用了麥克風收音、監聽回送機制的優劣 … 種種不勝枚舉的變因。所以面對這個困擾,你大概有三種解決的方案:
    1. 完全投降地自暴自棄~反正怎麼調也沒用,不如就看看命運會把我帶到哪兒去吧!
    2. 完全堅持地扛著自己的音箱、器材出門,這樣總可以減少一些變因吧?
    3. 鍛鍊出超強的耳力、並且熟知自己的器材,因此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因應場地的整體頻率做出最適當的反應、調整。

    在我看來,方案 1 就不用討論了。方案 2、3 … 美則美矣,但是如果你必須出國工作,或 … 你覺得自己的耳朵沒那麼厲害 --- 剛好我都符合這兩個『但是』,我們就得找出其他方案,來解決『音色穩定』這個需求了。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7

    如果希望自己的音色一直都能有『穩定』的表現,你的確會需要隨時都能將你的『聲音平台』帶著走 --- 不論是國內的汽、機車交通方式,或出國的行李托運。而『聲音平台』,在今時今日的器材領域中,不外乎:1. 以『音箱系統』為基礎,與 2. 數位模擬系統的這兩種不同思考的分類。純『數位模擬系統』如 FRACTAL AUDIO SYSTEM 的 AX8 (https://www.fractalaudio.com/ax8-amp-modeler-multi-effects/ ),在近年已經成為許多職業樂手首選的工作器材,它的確有著各種令人驚艷的便利性與幾乎最高的穩定性;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系統還是能保有『類比』的色彩,我們就要在『音箱系統』方面尋找最合宜的可能性。

    很多年以前,當我執行著第一代『阿密特』的音樂巡演工作時,我的確扛著自己的 Krank Revolution 1 音箱頭 (https://www.musiciansfriend.com/amplifiers-effects/krank-revolution-100w-tube-guitar-head ,Krank Amp 的官網居然已經沒有任何音箱頭的資訊了!真是時代的眼淚啊 … ) 去執行工作;但當我發現,如果我必須在日正當中的時間,在一個露天的場地做 Sound Check,這類型純真空管的器材,是完全無法適應炎熱的天氣溫度,因此音色表現得極度不正常之後,我在商演工作器材的組合、設計上,就不再考慮任何真空管類型的產品、而將這些真空管類型的大傢伙,都留在錄音室這樣能夠控制溫度、溼度的環境裡。

    而『聲音平台』的組成,對我而言其實就是:1. 前級、2. 後級與 3. 音箱箱體這三種部件。我們在先前的文章已經表述過,影響電吉他整體音色最大的部件,其實是體積最巨、而且最不容易搬運的『音箱箱體』,為了不增加自己攜行器材的困擾,我很早就決定在所有展演的場合,我都只使用 Marshall 1960A/B 412 這款幾乎所有音響器材供應商都一定會有的基本器材 (雖然因為內裝的喇叭單體或有不同而造成聲音頻率的若干差距,但那樣的差距還是小於完全不同品牌的箱體所帶來的[不穩定性] );為了能讓音色調校能有一致的基準,所以我自己也購置了一顆同款式的箱體,在這個策略下,我的確能大幅提高整體吉他音色不論是在哪個國家、哪種場域,都有著最相近的聲底表現。另外一個選用 1960A/B 412 Cab 的重要原因,是這款音箱能夠切換 Stereo Input,也就是在一個箱體內,我就能夠執行原本需要兩個箱體才能呈現的 Stereo 效果,這種『雙聲道』的便利選項,是我在早期建構『我的音色』這個工作期許上,非常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因素。

    對於『推動箱體』的電吉他用後級器材來說,如果不再選用真空管類型,在市場上也就只剩『晶體線路』與『D 類放大』這兩種產品路線。我所用過最溫暖、最帶有『管味』的晶體後級,居然是來自八〇年代的 ADA MicroTube 200 這款機型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ADA+MicroTube+200&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jTxajF0vzfAhVCT7wKHQ3KB4wQ_AUIDigB&biw=1280&bih=952 ,同樣因為年代久遠而只能用圖片來示意。它之所以有管味,是它的確還是用了一隻前級真空管來潤色 … )!它因為實在太傑出了,所以我自己在 eBay 上收購了三台。但它的問題是,它是採用了『Rack』式的機體設計,所以在攜行方面,還是有著不小的困擾。

    一直到 Electro-Harmonix 這個品牌出版了 22 Caliber (https://www.ehx.com/products/22-caliber ) 與 44 Magnum (https://www.ehx.com/products/44-magnum ) 這兩款體積如同一顆效果器大小的 D 類放大後級,我對於去建構一組『可以隨身攜行的聲音平台』,才真的有了可以落實執行的基礎概念。

    雖然 D 類放大的線路設計,在音色聲底方面會有一點過於『冷靜』,但也因為這個特性,至少在數位模擬器材所希望搭配的『FRFR』器材 (這裡有一點相關的說明: https://www.sweetwater.com/insync/411-frfr-speakers/ ) 選擇上,幾乎百分之百都使用了這種放大線路。而 Electro-Harmonix 所生產的這兩款後級,應該是有再做過一些頻率的特定處理,我用 ADA MicroTube 200 來比對,其實音色溫暖的程度相去不致於太誇張;若單就這兩款後級來相互比較,44 Magnum 會比 22 Caliber 在中頻區段多出一點兒。由於我自己主要使用的工作琴 Washburn N4 (https://www.washburn.com/product/n4-nuno-authentic-usa/ ) 本身中頻就相當突出,因此,在器材的選擇上,我更喜歡用 22 Caliber 來做為基本選項。(這裡有一篇關於這兩款器材的使用心得:https://online.berklee.edu/takenote/ehx-44-magnum-or-the-22-caliber-power-amp-pedals-must-have/ ;但這畢竟是將近十年的產品,前兩年,中國品牌 Mooer 也出了類似、但體積更小,瓦數與音量都不遑多讓的產品 Baby Bomb 30:http://www.mooeraudio.com/product/Baby-Bomb--54.html 。雖然這個小傢伙的確『名符其實』,但我必須說:EHX 十年前所生產的器材,至今仍然有著超高的穩定性與極好的音色表現!)

    然後就是前級部件了!如果不考慮真空管類型的前級,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會是『晶體類比線路』與『數位模擬』這兩種類別。以圖例一系列來說,我選擇了 AMT V1 Preamp (https://amt-sales.com/preamps/preamps-la/amt-v1/ ) 做為前級,這個摹仿 Vox Amp 聲底的類比線路前級,我覺得在 C/P 值的表現上,真的是好極了!事實上,這樣的器材組合,已經是一個非常完整、可以隨身攜行的雙聲道音色平台了:我們有類近 Vox 輕微破音的基礎聲底,串接到 Zoom MS-70CDR (https://www.zoom-na.com/products/guitar-bass-effects/multistomp/zoom-ms-70cdr-multistomp-chorus-delay-reverb-pedal ) 這個可以提供六種效果器組合的複合式效果器,然後 Stereo Output 進到兩顆 EHX 22 Caliber Power Amp,再進到 Marshall 1960A/B Cab;你可以把 V1 Preamp 上的 Gain 開到相當大的比值,然後用吉他的音量來控制 Drive 呈現的多寡,搭配 MS-70CDR 的效果器程式編寫,這已經可以呈現非常多元而豐富的音色變化了!

    當然!我們可以選用其他市場上不勝枚舉的晶體類比前級,但在體積的考量上,我還是會投 AMT 這個系列一票!而這個系列所出的第二代前級,每一款音色都有 Clean Tone 與 Drive Channel 兩段的切換,讓適用度更為廣泛。而中國品牌 Mooer 雖然也出了體積更小、同樣有兩段音色切換的 Micro Preamp 系列 (http://www.mooeraudio.com/nav/PREAMP-24.html ),但我在實際購入試用之後 …… 不會覺得可以推薦給你~

    在這個非常『微型』的器材組合中,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對於 Zoom MS-70CDR 的切換,我特別聘請了彰化的『老皮』(Shih Bob - https://www.facebook.com/piecomoil?__tn__=%2CdC-R-R&eid=ARAmDZqu12ynQ-EIKSyTnG5p86GGHa1gJ1q4K0owamwM0D0x-XD_NBjqz7HWcALOblDrPTvhh0i_t0sX&hc_ref=ARQQLWWfy-6CUH4lMDxm7JhJ6DdirN_Z30-29y8OuTmBcZYRihbdQtANbXX-_ubu2bY&fref=nf ) 進行了非常有效的改裝:一般說來,為了方便切換 Zoom 的六顆效果器,我們會將原本在機體上的左、右按鍵另外拉出線路、用兩鍵的腳踏開關來控制左右移動、然後在機體的踏鍵來開關『這一顆指定』的效果器 (如圖例最左下角的裝置,這個版本是聘請 Fusion Sound Lab 劉展勳先生製作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5694867611557/ ),但它對於要『進出』控制頁面,你還是必須彎身去按一個中間按鍵才能切換過去;老皮的改裝,可以把這一層的控制也另外用一個踏鍵來控制 (如圖例下方左二的裝置),用這三個踏鍵,你可以切換第一層的『Preset』模式,將 Preset 設定為 A、B、C、D … 的順序,用機體本身的踏鍵來循環選用;而在任何一組的 Preset,你都可以用『進出選擇踏鍵』來切換成這個 Preset 的六個效果器、用『左、右選擇踏鍵』來移動到特定的效果器,再用機體本身的踏鍵來開、關這顆效果器 (非常像這個影像檔所示範的功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8Hwlzdz90 ,但老皮的改裝在體積上更為輕便)。這對於選擇 Zoom 這個系列效果器,在現場演出的過程中,提供了非常優異的便利性!(由於我是 Zoom 這個品牌的重度使用者,所以~我請老皮改裝了我所有的 Zoom 相關器材,而這個花費非常合理的改裝,真的讓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器材,提升到非常實用的層面 --- 更何況 Zoom 這個系列效果器的時間系 Delay 族群,都可以透過機體本身的踏鍵來 Tap Tempo 設定速度,在現今市場上,我還沒找到有哪一款複合式效果器可以在這種體積大小、提供到那麼多的功能~)

    因為有了這樣的聲音平台,你當然可以在 V1 Preamp 的前面串接任何你喜歡的破音類效果器;而只要你的排練、演出工作場域中可以要求到 Marshall 1960A/B Cab,你幾乎可以百分之百有效而穩定地呈現你在家裡、工作室所調校出來的音色 --- 不論你在哪個國家。

    而這樣的器材選擇,除了體積、重量輕便,組合單純且耐用,最最最值得分享的是:它的價格真的不會太離譜!我在想~這應該會是學生身份的愛樂者都還能負擔、但音色絕對可以上得了檯面的方案。下一週,我會以這個基礎設計,繼續介紹我覺得 C/P 值非常優秀的其他方案,希望這對於解決你的音色穩定性,能有若干想法上的提供與作用。

    因為~研究、組合這些合於正常人可負擔的中、低價位器材最大實用可能性,實在是我莫大的興趣啊!

  • 你啊你啊吉他譜c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1-29 20:30:02
    有 193 人按讚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7

    在上一週的文章後記2. 所轉貼的『旋律/時間』高等示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tUM5aLHPA ,其實在開口的第一句話:『We love patterns!』,就已經揭露了古典賦格音樂寫作技法的奧義:將動機或是樂句視為一個一個的『模式』,真的像是在玩樂高積木一般,將這些模式在不同的時間點、音域範圍做巧妙的組合;然後用精緻的動畫,來將這些原本只能『聆賞』的音樂,轉化為視覺可以協助理解的時間軸橫向移動,來讓我們看得到這些『模式』的結構,是如何交織成音樂的『織地』(Textur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9%94%E9%AB%94_(%E9%9F%B3%E6%A8%82) )。

    我真希望我在高二、高三看著『基礎樂理』那些刁鑽的火星文字時,就已經能夠有像前列的Youtube連結,來讓我更快瞭解音樂運作的基本法則!

    我的青春歲月已然錯失了…但年輕的你,可千萬要好好珍惜網路上所為你展示的學習路徑啊!因為這種知識與經驗太寶貴了,所以,我們還要再舉一個例子:且先讓我們看一下Cameron Carpenter這位年輕的管風琴(Organ)演奏家(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eron_Carpenter )所彈奏的巴哈G小調賦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KsTQpjKEM

    是不是很驚人!除了正面四層的琴鍵之外,在他腳下的低音Pedal同樣也能擔負旋律演奏的功能,當樂曲的『織地』最密集的時候,他的四肢可以同時處理到四條的旋律線的流動(特別請注意看他單掌手指跨上下層鍵盤的彈奏技巧)!但是……即便我們已經親眼看到了演奏家的示範,其實我們對於音樂的感知,還是大約只能模糊地感覺到一些『Pattern』似乎有重複地出現、然後有一堆複雜的音階連接著、然後……就沒有了。

    你如果對於這一類的曲目無法建立記憶的資訊,其實很正常!畢竟,我們並不是受過嚴格古典音樂訓練的科班學生;但,就是會有熱心公益的Youtuber,將這些難以實際掌握的音樂訊息,用清晰的視覺訊號呈現出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hPUqpaRp4 。我非常喜歡這個版本的視覺呈現,它除了用不同顏色來標定四條旋律線的樂句行止與相互關係,它還有一個小小的動畫效果來幫助理解每一條旋律線在做音程大跳轉換時的『連接印象』,這對於幫助我們來理解這麼複雜的音樂內容,實在有很大的幫助。整個曲子從一條主題旋律線開始,大約10秒之後,第二個聲部下轉五度摹仿了主題旋律、而原本的聲部開始去做主題旋律的對位和聲,在接下來的兩聲部寫作,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時間』上的對比:當第二聲部做十六分音符的旋律訴說時,第一聲部用了二分音符的長度來『對比』,而當第一聲部開始轉成十六分音符時,第二聲部用了四分音符來摹仿第一聲部在前面的對位動機,而後兩個聲部漸次移動到較高的音域,來讓第三個聲部可以用低八度音的域區再次重複主題旋律線。

    其實到這邊,我們這些試圖要從古典音樂去學習通俗音樂的尋寶者,應該已經挖到了我們的第一個寶藏!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4] ~時間_04//和絃_01

    我們粗淺的音樂知識知道:單一的聲線可以稱之為『旋律』,兩條的聲線可以建構起『和聲』,而當有三個聲線同時存在時,我們可以開始去定義『和絃』。幾乎所有的吉他教材在討論到和絃的組成時,一定都是從『基本三和絃是由三個音所組成,它包括了主音(或根音)、往上的三度音以及五度音』開始,我在剛開始學習吉他時,也是照著這個公式、口訣,去努力背誦一個調裡的七個基本三和絃的所有組成音;但當我看著那種有載明旋律簡譜與和絃提示的曲例時,我就有一事不明:『這個小節…它告訴我要彈C和絃,可是旋律卻有唱到2或是6……,它就不是1、3、5啊!為什麼可以彈C和絃?』你可能很難想像在民國七十五年前後,一個高中生熱愛著吉他、卻完全無法理解這其中矛盾的那種痛苦!一直到我快要把基礎樂理翻爛掉的某個時刻,我忽然意識到:『可是,旋律是流動的啊!如果旋律在唱2的時候,我不要去彈3、而變成彈1、2、5,或者等旋律的2唱過去之後我再彈1、3、5…這應該行得通吧?只是……那個譜記,好像不能只單純叫做可以彈C和絃吧?它好像會多出來一些什麼……』。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隨著譜記所『框定』的一個小節裡,隨著旋律線音高的變化,其實那些『基本和絃』一直都在變動它的組成音而形成『許多的和絃在一個小節裡,只是它整體而言呈現了那個基本和絃的大塊色彩』的現象。所以,在一個標定為C和絃的小節,在那個『固定時間』內它可能隨時轉化成Cadd9、Csus2、Cmaj9、C79,甚至Cm79,甚至G/C!

    因為,三個組成音的『和絃』,它只是三條旋律聲線在某個特定時間點的『瞬間快照』而已,隨著三條(或更多)的聲線流動,其實和絃的意涵與色彩,會隨著時間而有著多樣且自由的呈現、組合方式。

    那代表什麼?或者說,那對於『編曲』來說有什麼意義?

    讓我們冷靜想一件事:編曲是為什麼而存在?在現今的音樂分工下,應該是為了『那個已經存在的旋律線』而開始的吧?所以,我如果要為『已經存在的旋律線』來設計和絃,我其實是在編寫另外兩條(或以上)的旋律線條吧?

    是的!你需要去『編寫』其他的旋律線條,讓那些旋律線條去交織成和絃的聲響---請千萬、一定要注意這個順序!是針對那條已經存在的旋律線去寫作其他的聲線而形成和絃。

    不是『拿既定的和絃去套在那條旋律上面』!不是!

    在這裡必須要先岔開一條路去討論一種真實存在的音樂現象:有許多很棒的西洋音樂,它聽起來就像是一個重複的和絃進行,然後把旋律寫在上面,譬如Coldplay的『Yellow』A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NxeF4KMsY ),或Radiohead的Creep全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kzRNyygfk ),根本就是四個和絃反覆到底!那又怎麼說?這其實關係到西洋音樂的根底之於古典音樂,他們的思維是從『Pattern』的概念開始,而他們的音樂寫作也的確常常從和絃的Pattern進行開始,在這個時候,和絃進行成了『第一聲部的旋律』,而人聲旋律反而成為『另外寫出來』的聲線。這是一種『作曲』的手法,效能好或不好…很見仁見智,以我自己的觀察,西方人從Pattern式的和絃進行去寫旋律的效果明顯比東方人要好,因為那本來就是他們的文化血液、基因。

    回到主題,那麼,另外編寫的兩條(或以上)聲線應該如何去執行呢?這得要回到人類的聽覺能力:以一個沒有受過嚴格音樂訓練的聽眾來說,不論給他什麼樣的音樂型態,我是說從簡單的民謠一直到結構嚴謹複雜的古典交響樂曲,他最容易聽得到、分辨得出來的音樂內容,只有兩條線:最高的那一條與最低的那一條;而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習慣將主旋律當成是『最高的那一個線條』(時至今日,也許應該修改成『最突出的那一條』),所以,顯而易見的,編曲者在確認了主旋律線條之後,下一步要編寫的,絕對是低音部的線條。

    上面曾經提到的『它整體而言呈現了那個基本和絃的大塊色彩』,這個整體的大塊色彩,其實就來自你所決定的低音---或者通俗地說:你決定的根音。請再回頭看看挖到第一個寶藏前的兩聲部的編寫基本運作法則,沒有人告訴你根音只能彈長音或八分音符或什麼的,它其實是可以做為主旋律的對位,它可以很綿長、也可以很流動,關鍵是它與主旋律之間形成的『對比』,而且,它沒有被規定一個小節換一次!

    我喜歡今天所轉貼音樂視覺化影片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根本沒有小節線!

    小節線(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8A%82 )最起初的功能,只是方便音樂家在溝通或演奏過程中容易標定位置的一種記號,但,我的觀察,現在許多的年輕音樂工作者…也許因為電腦編曲軟體的普及化,對於音樂的理解與認知,幾乎是建立在一種僵化的小節概念之上,它產生的問題是:旋律寫作的本身不是來自於旋律自己該有的呼吸長度,而受限於『如果不是乖乖的四拍或三拍或6/8拍的小節長度,好像會怪怪的……』的那種不安全感,所以,也許某一句旋律它只需要五拍或七拍就可以講完重點,可是因為那樣的不安全感,就覺得一定要補完足夠的制式拍分,而讓音樂變得拖泥帶水、缺乏自然的生氣與律動感。而這種現象往往會被搭配著『拿既定和絃去套旋律』成為一種編曲套餐來食用,這樣的思維所生產出來的編曲,往往只會給人一種千篇一律而缺乏驚喜的感受,以『用音樂說故事』來感動聽眾的角度來說,恐怕不是太高明的方式。

    而如果你寫就了一個很好的低音線條,讓音樂中的主旋律得到一個很好的、有呼吸感的低音支持,我覺得這個編曲已經成功了一半!但,真正考驗編曲優劣與否的關鍵,現在才要開始。

    當我們有了最高的、最低的兩條聲線後,接下來所編寫的、用來充填、定義和絃真正結構的,統稱為內聲部(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3%B0%E9%83%A8%E5%86%99%E4%BD%9C ),在此,請容我引述臺灣流行音樂的錄音開路先鋒、前麗風錄音室老闆徐崇憲先生的部落格文章:『我曾經說過,在一首歌曲中, 高音像皮膚,低音像骨架, 中音則像肌肉, 三者均衡當然最好, 如果不均衡, 則中音不足是最難聽的; 弦樂四重奏裡的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 也就是在一般歌曲裡的"內聲部",我感覺常受到忽視, 包括編曲和錄音都是如此, 尤其是初入行者』(http://qkhsu.pixnet.net/blog/post/97205466-%E5%85%A7%E8%81%B2%E9%83%A8%E5%B8%B8%E5%8F%97%E5%88%B0%E5%BF%BD%E8%A6%96 )。有道是『聽不見的最重要』!這句話是在說:普通人耳的聽覺雖然只能分辨兩個線條,但對於那些『不易分辨』、『聽不太出來』的音樂內部織地,還是可以感受得到飽實與否;設計得不好的內聲部,即便用了再多的線條、再昂貴的樂音,聽起來還是會覺得雜亂、混濁或空洞、無趣。反之,設計得宜的內聲部,往往與主旋律會取得非常好的度數距離,即便只寫了很簡單的用音,也能讓音樂的張力非常扎實。也就是說,我們在思考編曲的概念,其實就是在指定完低音之後,如何有效地寫出位於中間地帶的其他旋律聲線,來使整個音樂的聲響達到飽和的流動感。

    但是,還記得我們在『時間_01』文章中說過:『音樂在能量的呈現上,還有一種觀測的表述:【開展】與【收斂】』?所謂的『聲響達到飽和的流動感』並不是指讓音樂一直停留在飽和的狀態,它永遠是一種對比,有的時候你要讓和絃的感受很『窄』,有時候你要讓它很『寬』,來構成能量的收斂、開展;它之所以可以被這樣操作,其實就是來自於低音線條可以寫到多低、內聲部線條會與主旋律拉得多開來決定的。

    而因為這些都是流動的線條,它們所『快照』出來的和絃結構是可以很自由的,甚至,這些『被構成』的和絃出現時間點,也可以被設計在特定的位置;而在『什麼時間點』變換了和絃,其實,它也就影響了『重音』出現的位置,而這個動作,同一個時間也代表了律動感的好壞,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Groove好不好』的關鍵!

    因為,這一切的元素,都與時間感息息相關!

    這一篇文字主要是希望對於『使用和絃感到苦惱』的編曲者,能提供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理解音樂建構的想法。就如同我很反對『盒框式和絃』的記憶、用法一樣,我期待我們能從旋律的面向來重新思考和絃的意義,也因此而找到定義和絃的新看法;而關於『Groove』的問題,我們就留在下一次再討論。

    在此之前,祝新思路順利愉快!

  • 你啊你啊吉他譜c 在 吳克群官方專屬頻道 Kenji Wu'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12 08:00:00

    吳克群透過和五個弟弟真誠的對話,聽到了不只是作為偶像的心聲,而是每個人在現實中為了理想搏鬥的痛和難以及內心最深的吶喊,也在最後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偶像和粉絲之間的吶喊,竟是一種彼此都沒發現的對話」。 偶像愛舞台,沒有粉絲就沒有舞台。台上台下都在對彼此聲嘶力竭地呼喊我愛你、我願意,如此無限循環著。吳克群錄下了粉絲們送給這五位偶像的真心鼓勵,並將他們的故事譜寫成《我不要一個人在樓道裡唱歌 There‘s Got to be Someone》,除了吳克群本人演唱的版本外,也特別錄製了高嘉朗、彭楚粵、李鑫一、陸思恆、張遠五人合唱的版本,期望這五位有才氣、實力以及努力的偶像們,可以繼續為自己,也為粉絲們發光發熱。

    《我不要一個人在樓道裡唱歌 There‘s Got to be Someone》
    作詞 Lyricists:吳克群 Kenji Wu、張遠(Bird) 高嘉朗(JG)、陸思恆(Louis)、彭楚粵(P . C . Y)、李鑫一(Rex)
    作曲 Composers:吳克群 Kenji Wu、江鎮宇Jack Chiang

    我不要一個人 在這樓道裡唱歌
    誰理解我的渴 誰聽見我的歌聲
    (張遠)
    我不要一個人 在這樓道裡唱歌
    向老天借一寸 一寸舞台夠我唱歌
    (李鑫一)

    爸媽勸我趕緊回家 有幾個對象等我相親啊
    不懂回答 乾脆就不回答 先這樣吧
    (陸思恆)
    曾說過要保護你的夢想 但連自己都快撐不住啦
    顫抖著要自己再撐一下 再撐一下
    (彭楚粵)

    花有重開日 人可再少年
    但少年早不復當年那個樣子
    卸下一身的傷疤 扯開喉嚨大聲唱
    變成一道光
    (張遠)

    我不要一個人 在這樓道裡唱歌
    誰理解我的渴 誰聽見我的歌聲
    (李鑫一)
    我不要一個人 在這樓道裡唱歌
    向老天借一寸 一寸舞台夠我唱歌
    (高嘉朗)

    La~~~La~~~
    (合唱)

    我不想辜負自己 人一生只活一次
    至少我得活成我愛的樣子
    (高嘉朗)
    歡迎討厭或喜歡 刻在身上成為勳章
    成為我的光
    (彭楚粵)

    我不要一個人 在這樓道裡唱歌
    誰理解我的渴 誰聽見我的歌聲
    我不要一個人 在這樓道裡唱歌
    向老天借一寸 一寸舞台夠我唱歌
    (合唱)


    製作人 Producers:吳克群Kenji Wu、奧斯卡Oscar Wu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s:吳克群 Kenji Wu、陳建良 Eric Chen
    執行製作 Associate Producer:李雨軒 Leo Lee
    編曲 Arrangers:奧斯卡 Oscar Wu、江鎮宇Jack Chiang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江鎮宇Jack Chiang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江鎮宇Jack Chiang
    鼓 Drumset:林前源 Chien Yuan Lin
    低音吉他 Bass Guitar:傅家煌 Billy Fu
    合聲編寫 Backing Vocals Arranger:許哲珮Peggy Hsu
    合聲 Backing Vocals:吳克群 Kenji Wu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建良 Eric Chen、蘇賢緯 Lugia Su、楊禕、周天澈 TC Z.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Wonder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Studio、RaySound Studio、Studio21A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陳建良 Eric Chen、奧斯卡 Oscar Wu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Wonder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Alex DeYoung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DeYoung Master

    💖《你說 我聽著呢》社會影音小說觀看: https://reurl.cc/yyDd1a
    #吳克群 #你說我聽著呢 #我不要一個人在樓道裡唱歌 #每週三影音上線

    🔔 訂閱何樂音樂頻道: https://reurl.cc/9lrDYY
    🔸更多吳克群消息🔸
    ▪ 吳克群官方臉書: https://ppt.cc/foo86x
    ▪ 吳克群官方Instagram: https://reurl.cc/QpWn3M
    ▪ 吳克群官方微博: https://reurl.cc/6gLVyb
    ▪ 何樂音樂 - 官方粉絲團: https://reurl.cc/pGg9b
    ▪ 何樂音樂 - Instagram: https://reurl.cc/Xo4mR

  • 你啊你啊吉他譜c 在 李建軒 Austin Le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5-30 21:05:12

    🔔訂閱頻道: https://goo.gl/d3UfQT
    立即收聽 Austin 李建軒 首張全創作專輯【愛個徹底】 : https://goo.gl/mwMWLJ

    ❤️ 記得點選高清畫質 👀👀

    * 友情跨刀:邱庭筠(庭庭)❤️
    *「Baby I’m missing you U~ 我們的故事還沒結束」

    #最青春的喝采,友情Non-Stop萬萬歲主打。
    #新世代畢業舞曲,強力重拍加速電子竄流爽快上癮。

    EDM快歌節奏爽快上癮,強力重拍加速電子竄流,擋不住身體蠢蠢欲動!

    Austin 獻給所有友情萬歲的摯友們,哪怕下一刻的我們,即將分道揚鑣,約好一起追尋夢想的好友啊,是誰說分開就一定要感傷!【Missing you】以層次分明節拍鋪陳,循序漸強的節奏有著強烈的情感,呼喚青春的喝采,那些我們一同笑過、哭過、瘋過、夢過經歷的種種回憶,都將成為支持彼此往目標奔馳的動力。現在的結束,都是我們迎向未來無限可能的全新開始,無論明天走向變化如何,我們都將展開一場全新旅程。記住彼此相互注視的眼神,耳畔的加油打氣都在心裡變成美好的回憶,想起了好友,就跟他說:I’m missing you #BFF!!

    ——————————————————————

    新生代 最受矚目的好聲音
    十年磨練 潛艦級創作歌手 聲納來襲
    Austin 李建軒 首張全創作專輯【愛個徹底】
    Austin Lee First Album【Love Deeply】
    《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話,聽他的音樂替你訴說》

    ——————————————————————
    🔍🔍
    李建軒 Austin Lee Face Book / http://www.facebook.com/Itisaustinlee
    李建軒 Austin Lee Youtube / http://www.youtube.com/c/李建軒AustinLee
    李建軒 Austin Lee Weibo / http://weibo.com/itisaustinlee
    李建軒 Austin Lee E-mail / lovewater007@gmail.com
    李建軒 Austin Le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austinlee

    ——————————————————————
    MV影像製作團隊:
    導演 Music Video Directors / 陳奕瑞 Eric Chen
    企劃統籌 Marketing Supervisor / 吳易緯 Wu I-Wei
    企劃協力 Marketing Executive / 王韻茹 Sophie Wang
    服裝造型 Stylist / 田穎真 Sweety
    髮型協力 Hair Style / 游翔之Sean
    彩妝協力 Make Up / 葉宥臻 Peggy
    MV花絮側拍 Behind the sense / 李翊暘 Ian Lee、張凱翔 Kay、吳文莉 Lily Lee

    特別感謝:
    協力廠商 / 魔法牙醫診所
    女主角 / 邱庭筠 (庭庭)
    台北私立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

    Missing You(故事還沒結束)

    詞 / 李建軒 吳易緯
    曲 / 李建軒

    明天是 未知數 旋轉路口 複雜的情緒 誰都言不由衷
    如果你為了抉擇想破頭 Woo Oh 我覺得你可以想一想我

    就把 難過的 悲傷的 痛苦的 交給我 剪輯最佳重播
    最 難忘的 開心的 甜蜜的 都帶走 陪在你的左右


    Baby I’m missing you u~ 我們的故事還沒結束
    Baby I’m missing you u~ 想念你總是為我歡呼
    Baby I’m missing you u~ 沒有你的未來好孤獨
    Baby I’m missing you u~ Baby I’m really missing you
    Baby I’m missing you

    你的語錄是我的依賴 觸景傷情拜託都走開
    你是拼圖 拼成了未來 拼出期待
    如果你為現實挫敗 要記住我們的作戰
    每一格笑和淚 寫成樂譜 唱出精彩

    就把 難過的 悲傷的 痛苦的 交給我 剪輯最佳重播
    最 難忘的 開心的 甜蜜的 都帶走 陪在你的左右

    Baby I’m missing you u~ 我們的故事還沒結束
    Baby I’m missing you u~ 想念你總是為我歡呼
    Baby I’m missing you u~ 沒有你的未來好孤獨
    Baby I’m missing you u~ Baby I’m really missing you
    Baby I’m missing you

    Baby I’m missing you u~ 我們的故事還沒結束
    Baby I’m missing you u~ 想念你總是為我歡呼
    Baby I’m missing you u~ 沒有你的未來好孤獨
    Baby I’m missing you u~ Baby I’m really missing you
    Baby I’m missing you
    Baby I’m missing you
    Baby I’m missing you

    ——————————————————————
    Missing You 故事還沒結束
    錄音著作編號 ISRC Code / TW-CD5-17-77784
    作詞 Lyricist / 李建軒 Austin Lee、吳易緯 Wu I-Wei
    作曲 Composer / 李建軒 Austin Lee
    製作人 Producer / 郭偉聰 Steven Kwok
    編曲 Arrangment / 郭偉聰 Steven Kwok
    吉他 Guitar / 郭偉聰 Steven Kwok
    貝斯 Bass / 郭偉聰 Steven Kwok
    合聲編排 Chorus written / 郭偉聰 Steven Kwok
    合聲 Chorus / 李建軒 Austin Lee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 郭偉聰 Steven Kwok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樂園創意工作室 Fairyland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 郭偉聰 Steven Kwok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 樂園創意工作室 Fairyland Studio
    出品發行 Published By / 邦寧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BANGNIN MEDIA

    《購買專輯》
    誠品: https://goo.gl/4BpVWK
    博客來: https://goo.gl/XuxoY3
    五大唱片: https://goo.gl/Rf8J1S
    佳佳唱片: https://goo.gl/Cdt1ko

    ❤️ 記得點選高清畫質唷 ❤️

  • 你啊你啊吉他譜c 在 ShinYi Cho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6-14 21:49:57

    最近很愛這首歌,簡單的吉他譜分享(走音和台語部分請直接忽略啊啊啊!!)後面和弦都一樣重覆
    啊,補充 CAPO 1 移調夾1格
    F的按法是簡化後ㄉ
    ---
    拍板彈法分享 ☛ https://goo.gl/iGSVZK
    《花甲男孩轉大人》片尾曲

    盧廣仲_魚仔 CAPO 1 移調夾1格

    Cmaj7 Em7 F G
    去學校的路 很久沒走

    Cmaj7 Em7 F G
    最近也換了新的工作

    Cmaj7 Em7 F G C
    所有的追求 是不是缺少了什麼

    Cmaj7 Em7 F G
    想像著生活 風平浪靜

    Cmaj7 Em7 F G
    打開了窗戶 突然想起

    Cmaj7 Em7 F G C
    你在的世界 會不會很靠近水星

    --副歌--

    Fmaj7 Fmaj7
    看魚仔 在那 游來游去 游來游去

    Em7 Am7
    我對你 想來想去 想來想去

    Dm7 G C
    這幾年我的打拼跟認真 都是因為你

    Fmaj7 Fmaj7
    花在風中 搖來搖去 搖來搖去

    Em7 Am7
    我對你 想來想去 想到半暝

    Dm7 G C
    希望月光 帶你回到我身邊


    ---
    ✓FIND ME✓
    BLOG ☛ https://shinyisite.wordpress.com/
    FB ☛ https://www.facebook.com/shinyiguita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yppa8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