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產品中有1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做外賣仔的日子》 呼,尋日又做左半日外賣仔,比起第一次做,第二次做明顯有好多唔同既感受,就好似愛情咁,第一次約會總係令人感到新鮮,但新鮮過後,就需要面對現實了,同各位報告下感受,去點: 1)是日都係半日,六個小時,地點係尖沙咀區,南至海旁,北至窩打老道,東至尖東,西至柯士甸站 2)總單數,...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同人有不同夢想,但相信大部份父母的夢想都一樣,就是要將小朋友養大成人,只要他們健康成長就可以。但這宗案件的父母的夢想就永遠不能實現,他們離家上班前,看見4名子女安心地在家睡覺,但一個小時後,四名子女慘遭殺害,從此陰陽相隔,到底這一個小時發生了甚麼事,至今仍是個迷謎。有目擊證人指,案發當天曾經在兇案...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26 14:55:58

【 子華神foodpanda廣告影像拆解 】 _ 代言人,決定了一個廣告的層次。 _ 「相比舊版,今次真係好睇得多!」 _ 這是看過黃子華為網上外賣速遞平台foodpanda日前(21/5)推出的全新廣告「foodpanda點止搵食咁簡單」之後,第一個於腦海中彈出來的反應,然後秒速重播,總覺得有些內...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閱讀三小事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27 15:37:39

#抽書2本 「人們過於軟弱,無法好好地愛,又太過軟弱,而不敢犯錯」 《 #陌生的房客》2021, 麗莎‧傑威爾 💡感謝 #高寶書版 提供抽書2⃣️本 截止:3/20 晚上12點,限台灣地區 1. 追蹤 @bookytim @gobooks.tw 2. 下方tag兩位 💡#bo...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1:48:29

2020奧斯卡得獎名單-預測分析 (Part2) ⠀ 7000字完整文章放在部落格,請點主頁連結閱讀 @looryfilmnotes ⠀ ※最佳原創劇本 《寄生上流》奉俊昊、韓珍元 ⠀ 原創劇本部分,目前看起來是《寄生上流》與《從前,有個好萊塢》之間的戰爭,一部非常高明的用悲喜劇緊抓著觀眾的情緒,並...

  •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6 18:42:38
    有 1,011 人按讚

    《我做外賣仔的日子》

    呼,尋日又做左半日外賣仔,比起第一次做,第二次做明顯有好多唔同既感受,就好似愛情咁,第一次約會總係令人感到新鮮,但新鮮過後,就需要面對現實了,同各位報告下感受,去點:

    1)是日都係半日,六個小時,地點係尖沙咀區,南至海旁,北至窩打老道,東至尖東,西至柯士甸站

    2)總單數,13單,收入,360蚊

    3)當晚約左大學同學食飯,消費400……俾錢個一刻,我好想再打開個apps去補多一鐘,令當日收支平衡

    4)極度懷疑系統係有新手優惠,派得特別多單,暗示你聽,好好搵啊,記得做多D!

    5)上星期因為被退單,有蝦餃、薄餅、雞翼、肉醬意粉食,原來術語係叫福利餐,而今次我已經成長喇,所有派送成功,無任何福利……

    6)是日來回柏麗大道三次,短期內我都唔會再想行呢條路……

    7)尖沙咀區比起旺角區舒服好多,我指環境,明顯綠化同公園長椅都有唔少,整體無旺角咁壓抑,而且搵廁所係相對輕鬆好多

    8)請叫我渡船街小霸王,呢個範圍,我送左五單,雖然每單既等待時間都有五至十分鐘,但送餐距離極短,短到點呢?就係間餐廳係樓下但客戶都唔想落街咁既距離,每單都有25蚊以上,當時我感覺原來賺錢就係咁簡單

    9)距離短,錢好似好易搵,但計返數,原來重點係唔停手地做先係搵到錢,今次只有一次同時拎兩份外賣,比起上次連續3次搵住3個外賣比,感覺到付出幾多,收獲幾多

    10)是日最遠派送,係尖沙咀I Square去佐敦永安,仲要係4人餐,果斷搭巴士,車費6.8,點知去到佐敦再次陷入漫長等待,早知慢慢行過去……

    11)無單既時候,我企左係譚仔門口,希望譚仔可以賜單比我,點知旁邊有個南亞同事都係度等緊單,你無聽錯,自從成為外賣仔之後,我係街上面見到外賣仔都會心諗,又有同事開工,會給予佢地一個加油既微笑!

    12)閒來無事同南亞同事吹開水,佢都係步兵,已經做左兩年,比起我呢個做左兩日既,佢絕對係大師兄,佢一日最少做12個鐘,鋼條既身型,比起我呢個行半日就去按腳既廢柴,我諗佢做完12個鐘都仲可以去兼職按腳多幾個鐘!送外賣用腳,手唔攰可以再用埋佢

    13)南亞同事月入差唔多三萬,同幾個同鄉夾租,每月2500,佢夢想係搵到錢開間雜貨店!感覺就好似香港人移民硬係想開埋小食店賣雞蛋仔,文青總係夢想開間Cafe咁

    14)問佢公餘有咩做,佢話打排球,剛好小弟年輕都係排球校隊打過學界,但我見佢差唔多一米八,壯碩既身型,強勁既臂彎,我婉拒左佢邀請我閒時打友誼波,我怕比佢打死

    15)傾傾下系統派單比佢先,佢同我講,因為佢係老鬼,同地點有多過一個人都會派單比佢先,我當時心諗,頂,你唔早講,佢用一個朋友,你返印度食蕉既表情同我講,下次同到佢班南亞兄弟就記得唔好一齊等

    16)佢工作好認真,真係當係職業,而我就係玩味性質,原因好簡單,因為佢係巴基斯坦搵幾千蚊都做到成隻狗咁,依家派外賣比起以前搵多成十倍,感覺好似當年我去澳洲工作假期比當地人問我點解咁鍾意返工,當時我答佢,香港做麥記20蚊一個鐘,澳洲做又係20蚊一個鐘,但係澳紙既分別

    17)是日太無聊,所以我係七仔特登買d平時唔飲既冷門或者新飲品,林家謙代言既清。麥茶都唔錯,紅茶花傳既檸檬紅茶幾好飲,但原來成15.3g糖……

    18)尖沙咀區送The Austin同Grand Austin最花時間,要落隧道來回,荒島黎,但大型屋苑既保安服務真係做得比較全面,拉門既都好有禮貌,同日送窩8,樓下阿姐真係有少少無禮貌,唔係對我,而係一個順豐哥哥佢拉住貨入黎,佢嘈左幾句,但順豐哥哥無理佢就入左lift

    19)今次我比上次做多左樣野,想睇下分別,就係我今次拎到外賣,同送到樓下,我都會Msg客人同佢講我出發喇,我差唔多到喇,送到我都會msg佢地用餐愉快,到底呢個行為會唔會令我多左Tips呢!!??

    20)答案係無既,可能我既服務仲未夠好,但我又覺得咁send個msg比客,都係認真對待呢份工作,令客人多左一份安心,自我感覺良好,下次我會再接再厲睇下點先有tips!

    21)收到張單係送食材,蕃茄薯仔豬骨,應該係煲湯,平時我自己買只係50蚊左右,但有人用差唔多高一倍既價錢去享受服務

    22)外賣呢樣野,真係一種時間同金錢既交換,有人分分鐘幾十萬上落,佢花費幾十蚊去慳返時間搵更多錢,或者休息,一路送我一路覺得係對整體社會發展係好事,因為人可以做更有價值既事

    23)感覺到外賣都不斷升級緊,係外賣盒、外賣速度、包裝等等都感到比幾年前好太多,以前你食個麵要分湯?真係叫都未必有!依家分湯好多唔講明都會分比你,感覺外賣自取同埋派送對於一個人食飯都係一種趨勢

    24)睇返譚仔上市資料,幾年前堂食外賣比重都係8:2,依家已經差唔多6:4,世界唔同左,仲記得當年沙士打開左網購既潮流,而上年疫情就改變左堂食習慣,有好多野唔迫到埋身真係唔會成長

    25)是日趣事,我左手拎住電話,右手拎住外賣,個客開門之後我遞左電話比佢佢呆左;一個上身赤裸既男人拎外賣,我覺得睇到佢身體要加錢囉

    26)暫時對我講,送外賣都係有趣既,而我分析過,因為我係兼職,又唔係靠佢養家,收工時我計一計數,360蚊,如果我等佢開飯既,我真係要加多半日做到夠數先可以收工,而唔係收工仲去食餐比今日搵既錢更多既飯,今次已經比起上星期無咁腳痛,唔駛按腳,但起左水泡,

    27)興趣同職業,真係兩個層次,將興趣變成職業係一種漫長既過程,唔係人人做到,當你既興趣超過左一定既數量,就會量變引起質變,即時變質,需要一個覺悟!

    28)我會唔會繼續做?會啊,下星期六強勢回歸旺角區!每次有人問我都係咁答,依家每個星期有人比錢我做gym,真係唔做就蝕啦!

    29)但同時我係送外賣既時候諗,其實全職炒散真係幾適合我,黎緊我會有新動向,試下其他唔同既工作,分享多少少大家平時成日見既職業,當真係做既時候係咩感受,如果你地有咩特別職業想我去破地獄既,歡迎留言!

    30)兩次既步兵經驗,我升級喇!步兵將會轉職成騎兵,點樣升級得快d!比個like啦!like數就好似經驗值咁,令我有動力去冒險!!!!

  •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07:15:29
    有 892 人按讚

    ▍跨越生死,讓愛延續

    --相信愛一直都在。--

    經典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寫過:「人生的意義在於溝通,在於尋找相互之間的關係,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如何付出愛以及接受愛。」回顧我的成長歷程,我幸運在愛裡成長,也學會盡力去愛,即使我愛的人終究會離開。

    很多人以為我天不怕、地不怕,其實「死亡」一直是我的死穴,我憂見「生離」,更深怕「死別」。人生第一次經歷的死亡經驗,是我深愛的外婆在我讀大學時過世,那讓我深刻體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原來不是所有事都可以靠努力克服。一般人也許難以想像,這看似簡單平常的道理,對向來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的我有巨大的衝擊。

    上大學後,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把學分修完提早畢業,我和弟弟寒暑假都留在美國修課,鮮少出遊度假或回臺灣探親。唯一例外是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外婆中風住院的消息傳來,我立刻放棄暑期課,選擇飛回臺灣,自願在醫院當外婆的看護,誓言要「救回」外婆。我知道雇用一名專業看護就能減輕照護的辛苦,但當時的我自認對外婆的愛和照顧無人可取代,沒有人比我更適合照顧她,而且愛一定能戰勝病魔!

    我搬進醫院兩個半月,成為外婆的全天候看護,不但配合醫生指示,更努力研究相關的醫學知識,了解中風的成因及復健的技巧,一度還讓醫院裡的護理人員以為我是醫學院的學生,外婆也確實在我的細心照顧下,病情大幅好轉並逐漸穩定。

    短短兩個多月,外婆奇蹟似地從不能說話到能簡單對話、從不能走路到可以緩慢自主行動,比醫生預期的康復速度理想許多。暑假結束、學校開學前,我把照護外婆的原則和做法有條理地交接給看護,然後帶著滿滿的自信和喜悅返回美國。當時我告訴自己,全力付出就會有所回報,人定勝天,外婆當然會完全康復,長命百歲!

    不料事與願違,幾個月後,意外傳來外婆過世的噩耗。我感到震驚並且深受打擊,原來,這世上有再怎麼努力仍無法如願的現實!

    外婆告別式那天,在禮儀師下令蓋棺的強大撞擊聲中,我失去摯愛的外婆,也深切領悟命運的嚴酷。老天爺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生與死」無論再怎麼掙扎,都無法逆轉。此後,我開始害怕面對「死別」,徹底明白人類的渺小,不再無所畏懼。

    外婆的離去我無力回天,爾後,又經歷了母親的久病,讓我長期生活在隨時會失去摯愛的恐懼裡。因為害怕失去,讓我更堅定和家人的相守,在母親第一次罹癌後,我就下定決心,當父母健在時,無論待遇和職位多優渥,絕不考慮國外的工作,好讓自己能守護珍愛的家人。

    母親生病十六年,歷經五次不同癌症與各種治療,我和弟妹齊心協力一起照料,每回母親病發住院,我們兄弟姊妹便各司其職與分工合作。我打聽並安排最理想的醫院和醫生;博學的弟弟負責研究病情、治療選項與副作用的分析,以利我們和醫生有效討論,為母親做最好的判斷;貼心的妹妹不僅在家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也分擔陪伴母親的工作。

    然而,生死有命,家人間再怎麼相愛相依,該面對的終究逃不掉。四年多前的一個早晨,我在公司接到母親再次發病的電話,我推斷應是中風或癌細胞轉移的情況,依循過去的經驗,我立刻通知醫院,同時啟動家庭照護機制,聯絡弟弟妹妹分頭準備,但這次跟過去不同的是母親的反應。一向溫柔聽話、不想麻煩家人的母親,這次卻意志堅定地要求大家先不要去醫院,而是希望所有人盡快回家集合。

    家人都到家後,母親平靜溫暖地和我們一一道別,她緩緩地說:「謝謝你們對我的照顧,很抱歉,我病了這麼多年,讓你們這麼辛苦,現在我準備好要離開了。我這一生沒有遺憾,三個孩子的孝心和能力讓我欣慰和驕傲,我知道即便我不在了,你們還是會好好照顧爸爸,也能好好地生活。」

    母親接著緊握著我的手說:「心慧,不要害怕也不要責怪自己,這些年,妳已經為媽媽做得夠多也做得夠好了,媽媽謝謝妳!」母親知道,我對家人死亡的恐懼和好強性格,一定很難接受她最終離開的現實,為了讓我能堅強活下去,這個交代和肯定,是她送給我最後的恩惠。個性柔弱的母親,對家人的告別異常勇敢,一滴眼淚都沒掉。我摯愛的母親,她是真的放下了。

    母親終究走到了人生盡頭,再次面對「死亡」這個考驗,我瀕臨崩潰邊緣,無法接受母親離開,遺憾母女緣分只有短短四十幾年,也不斷反省,為什麼沒有能力再次救回母親?在那段渾渾噩噩的日子裡,有天夜裡,夢見母親對我微笑並擁我入懷,沒有對話的夢境,但我真實感受到母親的愛和訊息,她提醒我要堅強。夢醒後,我將留了三十多年的長髮剪掉,用短髮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母親的樣貌、恩情和無條件的愛,我領悟到,愛其實一直都在,分離只是讓我學習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愛的考驗。

    我決定跨越生離死別的痛楚,
    讓愛延續,勇敢鍛鍊求生的韌性。

    .

    本文摘自
    《#人生有所謂_決斷無所畏》
    電通集團CEO唐心慧分享如何做好決定,告別糾結人生!(附「練出決斷力」引導式筆記)
    .
    作者:唐心慧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在昨天的贈書直播有提到過,作者是很有感情,而且算感情強烈的人。在這篇摘文,我們可以同時看見作者的決斷力,還有她的感性。

    我很感謝作者願意分享這麼私人的情感,因為我認識的不少人做不到,他們連面對都有困難,所以根本就避而不談。閱讀能幫的忙,是我們能藉著其他人的人生,替代性地部分整理我們的內在。

    祝願您,能好好面對悲傷,因為那後面有愛!

  •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7:05:04
    有 72 人按讚

    【男孩不會表達情緒?男孩容易誤解扭曲性?】

    #男孩與性
    #男孩情緒教養

    即便如我常寫親子議題,跟家裡三個男孩談到性愛問題,也不見得自在,孩子的爹屬老派的X世代,大約也很少想到要和孩子聊聊性愛問題。

    在談年輕男孩性愛問題之先,我首先比較想關注的是:身為男性的孤獨與無助。

    多數男生的情緒是沒什麼出口的,是很悶的,因為典型的雄性世界幾乎不大聊心事、不喜歡聊私事、不善於體察自我,當然相對的,也不善於體察或關心別人,這或許跟典型男生的天性有關,他們多半傾向關注「事物」勝過關心「人」。

    但《男孩與性》、《男孩情緒教養》等書都提到雄性世界有種「兄弟規範(情結)」,男性在心底有揮之不去的刻板印象,認為「揭露自我內心」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徵,是比較「娘」的男生才會做的事情。

    此強勢雄性文化終於讓男生從「不感受」弱化成「不會感受」,從「不表達」惡化成「不會表達」。

    當然,在性平時代,我們欣見有愈來愈多「暖男」產出,他們懂得關注別人的情緒、也擁有關心別人的技巧,但這並不意味暖男在低潮傷心時,也敢隨意向「兄弟們」吐露真心,因為這種行為在雄性世界可能不安全,意味著缺乏男子氣概,換來的多半是兄弟們的嘲諷與不自在。

    不論男孩在陽剛或陰柔特質的光譜上落在哪一點,多數男孩傾向不輕易吐露情緒,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如「我好害怕」、「我沒辦法」、「我心好痛」。

    在《男孩與性》一書裡,有個十八歲的男孩羅伯就說,他遇到難關時,他的爸爸就會要他「Man up(拿出男人的樣子)!」,他父親所呈現的就是整個傳統雄性文化的縮影。

    羅伯說:「我不跟任何人談我遇到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自己處理不來,那就不算個男人,代表你不夠努力,是個婊子。」羅伯所說的,也代表了多數男生的真心話,包含大男人、小男生,儘管性平教育已推展了這麼久、這麼廣。

    「他們把情緒藏起來不讓他人看出來,甚至連自己也感受不到。但這些感覺不會消失,只是埋到心靈更底層。」(男孩情緒教養p.136)

    不會消失的情緒,最後很有可能拐彎抹角地變形成「發洩式行為」,比如攻擊或是霸凌別人,或成癮於菸、酒、3C、毒品。

    我和家裡的三個男孩談過,他們也都同意這個論點,他們說,男生之間互訴心曲也不是真的沒有,但極為稀有,除非是特別信任的死黨,不過多半心情不好時,死黨最常貢獻的也就是陪你瘋狂打電動、打球、打屁,成年之後可能就是去喝一點小酒,亂掰一通,很少集中火力正中情緒標靶。

    「那心情不好時怎麼辦?」

    兒子們說,女朋友、紅粉知己此時就變得很重要,她們是訴衷腸的最佳人選,在她們面前可以不需用力地掩飾自己的脆弱,但也不是每個男生都願意在女朋友或紅粉知己面前揭開自己的脆弱。

    小子之一曾跟我分享過,他曾有個很願意傾聽他、也善於分析心理狀態的紅粉知己,兩人都心知肚明不可能成為男女朋友,但每當他心情低落時,他很自然地就會找這個女孩出來吐吐苦水,他在她面前不必顧慮會被嘲笑,因此總是能得到極佳的療癒效果。

    只是此紅粉知己在交了男朋友之後,為了避嫌,就再也無法擔任小子的心靈伙伴,這讓小子難過了好一陣子。

    「那怎麼辦?心情不好時找誰呢?」我問。

    「所以有時候就回來跟老媽吐苦水了啊!要不然跟室友看看電影、打打屁稍微轉移注意力啊!」

    可見家有男孩,直至他們青春期、成人,親子的關係都相當重要,因為男孩有苦無處訴時,如果和父母關係夠親密,或者夠信任父母,至少還有一處安全基地可以訴訴衷腸。

    而另一方面,男孩在陷入情緒低潮時,或許不太能分析自我、感受自我,但是若懂得排遣情緒,也至少能把自己從亂七八糟的情緒風暴中拉出來。

    因此,我實在不反對男孩們偶而聚在線上打打電動、胡亂喇勒、講些芭樂話,因為這至少是他們轉移壞情緒的某種低階、但有效的方式。

    不少青春期男孩聚在一起還是打打鬧鬧,感覺非常幼稚,但,這就是他們趕走壞情緒最單純又方便的方式。

    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需要不斷挖掘與練習的,男孩從小就不樂於此道,雄性文化又強化他們避開這一塊,這當然對男孩的情緒發展極度不利。他們沒有機會細膩的分析自我情緒,當然,對於別人情緒的體察就更加薄弱。

    我記得有一次去一個國中演講,輔導主任談到她也是住在「男生宿舍」,當時她的父親過世未久,和爸爸感情相當好的她非常難過,常常在家裡想著想著就哭起來,然而,家裡的老男人(先生)、大男生、小男生(兒子們)唯一做的,就是把她放在一邊任她盡情的傷心哭泣。

    「你相信嗎?從我老公到兒子,沒有人過來安慰我一聲,抱我一下都好啊!這讓我更絕望更傷心了。」主任說。

    「我真的很能體會妳的落寞,因為我家也是如此啊,我也適應了好久!不過,我必須說,你家男性們真的都非常非常的~正~常,因為當他們難過時,他們自己也是這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把自己關起來,沉默不說話、自己調整、自我消化。所以他們以為把妳放在一個角落,不去打擾你,讓你自己去消化情緒,就是善待你的最好方式。」

    天知道,這麼多年來,我是暗示、明說、示範了再示範,才讓家裡的雄性動物包括兒子們懂得在我難過時大方走過來、擁抱媽媽的。(擁抱爸爸目前還是天方夜譚,爸爸也一定會被驚嚇到。)

    男生不善體察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甚至被男子氣慨文化塑型成「不能示弱」、只能當「強者」、甚至不惜以「攻擊」、「霸凌」作為真男人的象徵,這顯然已經變成「毒性男子氣慨」。這在男孩發展性意識、性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在「男孩與性」這本書裡呈現了美國年輕男孩對性事不可思議的態度。作者Peggy Orenstein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專研男孩、女孩對性議題的不同態度。

    她說「有毒的男子氣概」這個凳子有三隻腳,第一是情緒壓抑,第二是貶低女性,第三則是拿「性征服」出來吹噓。

    她舉出最有名的一段「男生更衣室對話」乃出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曾經吹噓自己曾經如何強吻女性,並引以為豪,宣稱「當你成為明星的時候,她們會讓你這麼做,你做什麼都行,甚至抓她們的陰部都沒問題。」儘管川普這番話引來極多反彈,包括男性,不過也真確反映了純男性性心理的有毒思維。

    Peggy Orensteiny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來呈現年輕美國男孩(特別是傳統異性戀男孩)扭曲的性觀點。在美國,青少年乃至大學都流行「勾搭文化」,這和我們所說的「一夜情」意思差不多,男孩很容易限於一個迷思,也就是把「性征服」當做「男性氣概」的表徵,征服的數字愈高代表愈具男性氣概。

    性事,已無關乎愛與連結。美國東岸就有「曲棍兄弟(lax bro)文化」,內容大抵就是誇耀性事勾搭,貶低女性、厭女、物化女性。

    男大生將性愛視為純粹肉體經驗,將女性當成「玩物」,當成征服的「標的」而不是「人」。能贏得多少火辣的女生,就能展現多少雄風、社會地位、自我價值。

    書中指出,男運動員被控告性行為不當或是對親密伴侶暴力相向,比例是其他男生的三倍,「運動員文化」強調拚勁、競爭、強壯、勇氣等正向特質,但也成為一股煙幕彈,掩護運動員霸凌、奪權、性征服、以厭女語言為樂、貶低女性傾向的氛圍。

    而也有很高比例的非運動員年輕男孩因為欠缺對情緒的體察、對女性心理的理解,再加上A片與媒體的錯誤示範,因而把「性」當成一件男高女低、控制女性身體的行為過程。

    「如果只有男孩在,那麼你聽他們的對話,可能會分不清他們剛才發生親密行為、還是剛從建築工地回來。他們會說釘釘子、用力敲、碰碰撞、把東西打碎、砰地一甩、撕碎她、毀了她。」

    這些都是以侵略女性身體為樂的描述,他們鮮少講述到彼此的心理連結、相互依戀理解、珍惜疼愛的滿足感,如果讓年輕男孩繼續依賴傳統而陽剛有害的雄性文化,他們可能很難學會看清楚「女生也是人,女生值得尊敬、需要尊嚴」。

    此外, 現在的孩子是廣大A片實驗中的白老鼠,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異性戀A片都是透過「男性觀點」來拍攝的,性愛被描述成男人對女人「做」的事,而不是「和」女人做的事,這會有很可怕的影響,也就是更強化男孩把性當成控制女性、貶抑女性的過程。

    然而研究顯示,青少年比大人看更多的A片,而且內容比大人更低級扭曲,可想而知男孩們性道德、性意識在比父母所知更早之時就已開始扭曲。

    研究結果顯示,會在早年看A片的,無論男女,都可能比同儕更早性活躍、性早熟,比同儕更多性伴侶、懷孕的機率有比較高,最嚴重的是,「把性侵略看得更正面、把女人看得更負面,更容易從事A片所描述的那些冒險、非典型的行為。」

    很多無知的年輕男孩因而犯下了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性騷擾、性侵害行為。

    書中就舉出一個看來無害的男大生在勾搭一個玲瓏可愛的女孩之後,軟硬兼施,不斷引誘女孩到他寢室,儘管女孩在過程中一再表示不想、不舒服,甚至幾度用藉口推託表示想離開,但礙於恐懼以及對方高大的身軀,最後被迫替男孩口交。

    在這個男孩既有成形的思維裡,自己並無勉強女孩,更遑論性侵害,他還驕傲地認為是自己引導有步,而一廂情願地以為最後是女孩同意且自願的。

    這也是作者Peggy Orenstein在多方訪談後發現的兩個事實,那就是:男性普遍會高估女孩對性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也太常把自己的愉悅看得比女生的感受還重要。

    前述的男大生萬萬想不到,那一夜,他對女孩造成無可泯除的傷害,女孩之後避不見面,也無法療癒自己,直到多年後女孩勇敢地提出控訴。

    這正是因為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普遍缺乏對女孩身心及性心理的理解,甚至早已在心裡塑造了牢不可破的扭曲的「男尊女卑、女生須屈從」的性道德框架。

    事實上,也有很多男孩從頭至尾都不認同物化女生、貶抑女生的性事思維,但是在整個兄弟文化沆瀣一氣時,他們會退縮,而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值得一提的邊緣思維,而跟著大夥沒頭沒腦的哈哈大笑,以求得認同感。

    事實上,專門研究青春期男孩行為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男孩比較喜歡的身體親密對象,是自己認識、信任、相處起來自在的人。男生追求性愛最大的動機並不是肉體,而在情緒層面,是因為想要對女生表達愛意或慾望。

    自從交友軟體夯起來之後,「勾搭文化」在全世界默默的沸騰。我聽過太多年輕孩子把性與愛分開思考,把「滿足肉慾」當成一件紓壓的方式,或許連我們做為父母的可能都未必清楚孩子對性的看法。

    這些我們可能無法理解或認同的新興性潮流也意味著,我們做為父母的,真的必須花點心思和時間好好的和孩子們談性說愛。

    「#me too」反性侵、反性騷擾運動雖然引發全世界一同把「偏差性行為」、「男性特權」及「有毒陽剛特質」攤在陽光下一同省思、徹底清算。但是,在固化的純男性世界,卻未必真正翻轉了有害舊思維。

    要把男孩教養成懂得尊重女性、灌輸他們「經過對方明確同意才能進行性探索」的性道德之前,首先得先把男孩教養成懂情緒、有同情心、尊重男女平等、尊重多元性向、尊重他人界線、允許自己也允許別的男孩示弱失敗、可以表達情緒、也能體察別人情緒的人,這是懂愛的前提。而懂得愛,才可能發展並維繫真正健康愉悅有連結感的性。

    想要更了解男孩的情緒教養以及他們對性與愛認知的發展嗎?推薦以下兩本書。

    【書訊】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男孩情緒教養:引導他好好說話,遠離恐懼、憤怒、攻擊行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264?sloc=main

  •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09 22:00:33

    不同人有不同夢想,但相信大部份父母的夢想都一樣,就是要將小朋友養大成人,只要他們健康成長就可以。但這宗案件的父母的夢想就永遠不能實現,他們離家上班前,看見4名子女安心地在家睡覺,但一個小時後,四名子女慘遭殺害,從此陰陽相隔,到底這一個小時發生了甚麼事,至今仍是個迷謎。有目擊證人指,案發當天曾經在兇案現場附近接載過一名身上滿佈血迹的二十多歲青年,兇手亦在案發現場留下頭髮和血迹,即使線索多多,但仍未能破案。

    《果籽》邀請了YouTube Channel「解密工作室」的探員X出任嘉賓主持,推出《奇案解密》Talk Show節目,每一集會邀請不同的專家嘉賓,以不同角度講述及分析每一宗奇案。今集我們邀請到法醫人類學家李衍蒨,跟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法醫在命案中,所擔任的角色。到底法醫能告訴我們多少真相?這些年來,法醫及科學鑑證有多大的進步?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6/4EFLV5K4C5HJXAEVWJQMRD6RE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新加坡 #懸案 #法醫 #探員X #鑑證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7-09 19:00:02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衛報》廣告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GrfhJH1P4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活在現今社會,其實我們最不缺的就是「訊息」,當訊息已經唾手可得的時候,那麼我們對於訊息的「判斷力」,就相對是更為重要的一個議題。

    如果我們對於很多的訊息,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力,那麼被誤導、被扭曲,這也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可是這個部分喔,我們在理性上都知道,必須要有訊息的免疫力;但是在實際上,我們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事實上是「被帶風向」的。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在2012年英國的《衛報》,就把大家都聽過的「三隻小豬」的寓言故事,把它拍成一個很有趣的廣告影片。而這個廣告影片,非常切合我們的時代,對於「被帶風向」這件事,常常是茫然未知的。

    那今天呢,我就以這個材料跟你分享,關於英國的《衛報》,怎麼樣運用這個寓言故事,來影射我們今天的時代。

    當然!在進入內容之前,如果你對於這一段影片有興趣的話,我們在這一段影片說明的文稿裡,我有為你附上;你可以在聽完我的一個分享之後,再去看英國《衛報》在2012年拍的這一支形象廣告。

    我們先回到「三隻小豬」故事的原版哦,這個故事的原版,就是森林住了三隻小豬,長大了以後,這三個兄弟要幫自己蓋房子,以免被大野狼吃掉。

    大哥最懶惰,他隨便蓋了一個茅草屋,當大野狼來的時候,大野狼只吹了一口氣,就把毛草屋吹翻了。

    而豬二哥心裡就想,既然茅草屋不行,那蓋一間木造的房子,總該不會被吹翻吧!但是呢,大野狼的確在一口氣沒有吹翻;他花了兩口氣,一樣把這個木造的房子也吹壞了!

    然而唯獨只有豬小弟,他很用心的去蓋了一個磚瓦屋。當面對磚瓦屋的時候,無論大野狼如何鼓起牠的胸部,去吹再多、再大口的氣,都沒辦法把它吹倒、吹翻。

    於是呢,大野狼無可奈何的離開了豬小弟的房子,而這三隻小豬也才能夠平安的,躲在豬小弟的磚瓦屋裡。

    這個是「三隻小豬」故事的原版哦。而英國《衛報》的這一段影片,它用什麼樣的呈現手法呢?

    它的影片一剛開始,就是顯示出一個報紙的頭條,上面寫著「大野狼遭三隻小豬活煮」。

    原因是呢,大野狼侵入第三間小豬的民宅的時候,三隻小豬為了保自己的命,所以呢,齊心合力的制伏住大野狼,並且把牠丟進大水缸裡,活活的煮死;這是第一個畫面。

    而接下來的畫面,就是這整個新聞曝光之後,網路上的網友,呈現了正、反意見的交鋒。有人認為大野狼已經吹倒了兩個房子,應該要被煮。

    而有人也認為,狼啊!也應該有狼權;無論如何這三隻小豬,都不能夠未審先判、動用私刑。

    接下來呢,這件事情引起了司法機關的注意,於是著手去檢視「財產保護法」是否需要修改?

    結果隨著越來越多的消息披露,有些人就發現喔,在事後曝光的監視畫面裡,大野狼疑似有氣喘病,這引發了更多的網友的挑戰精神。

    推測哦,其實疑似有氣喘的大野狼,牠的肺活量應該不足以吹倒房子;甚至於媒體也開始分析報導,即使是身體健康的野狼,也沒有辦法輕易吹倒矛草屋,或者是木造的房子,會不會大野狼才是真正的受害者?這個案情不單純哦。

    結果整件事情就開始急轉直下,法院就判決,三隻小豬是因為繳不出房貸才鋌而走險。它利用大眾對於童話故事裡「大野狼吹倒三隻小豬」的偏見,去誣陷大野狼、企圖詐領保險金。

    結果這整件事情到最後,它踩到了社會大眾的共同痛點,就是啊,因為經濟不景氣,所以大家繳不出房貸。而這個議題,挑動了大家的敏感神經,認為這是錯誤的政策殺人。

    事發至此,從原本「大野狼私闖民宅」的單一事件,卻演變成為群眾「群起抗議政府無能」。

    好!這整段影片我用口述的方式,來帶著你去感受一下;就算你沒有看原版的影片,你有沒有發現,最一剛開始是「大野狼被活煮」。而到最後,卻變成了大家對於公共政策,或者是對於房貸這件事情的一個「反感跟抗議」。

    然而我們回神來看的話,我們活在現代的數位時代,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幾乎都只看片面的資訊,其實我們不太管真相是什麼;然後就選擇自己相信的,或者是自己想接受的事實,去做出反應跟解釋。

    其實任何議題,都可以找它支持的點,或反對的點;或者是任何議題,其實都是可以被小題大做、無限上綱的。

    那為什麼今天要跟你分享,這個英國《衛報》在2012年,拍的一支經典的廣告?其實呢,《衛報》它不僅是用這樣的一個手法,來呈現出自己是在整個數位時代裡面,一個清流式的媒體。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告訴我們:「看見事情的全貌,才是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有的行為跟態度;我們有沒有掌握真正的訊息,再去做出詮釋跟反應?」

    然而你聽到這邊,當你深思過後,你會發現它的手法,和它所揭櫫的一個事實,真的是非常有道理。

    可是啊,當你更冷靜的想一想,你就會有一種無奈的感覺。什麼樣無奈的感覺?這感覺就是你當然「知道」看見事實的全貌很重要,但是問題是「我沒有能力」,看見事情的全貌啊!

    當然,回到英國《衛報》的廣告,《衛報》就是用這樣的一個方式來告訴你,你只要看了《衛報》,就能夠掌握事實的全貌。

    然而我們時至今日,你想一想,其實任何媒體背後,可能都有一些操縱的勢力。你真得能把握《衛報》給你的,是事實的全貌;還是它宣稱,它告訴你事實的全貌?

    如果延伸到我們真實的人際關係,跟我們的生活世界裡,也是一樣啊!你真的有把握你對面的人,他所宣稱、他已經告訴你所有,真的是「所有」嗎?沒有扭曲的成分嗎?

    然後再延伸來看,這不意味著你眼前的一定是壞人,或者是他一定是有意要欺騙你;其實這背後很有可能的是,他所取得資料的來源,本身就已經有扭曲。

    於是他在不知情的狀況底下,他傳遞了一個錯誤的資料;然而這個錯誤的資料,在他的主觀世界是深信不疑的。

    而且呢,還有另外一個情況,這另外一個情況就是,你我在生活裡都聽過,甚至於自己也都說過「善意的謊言」。

    為了維持住別人的尊嚴跟面子,為了維繫眼下關係的和諧,我們常常也呈現出不真的訊息,不是嗎?

    所以我希望透過今天的分享,我們大家何妨來思考一件事,叫做第一個,我們是否有具備「判斷訊息」的能力?

    我常常說喔,就算你不踏進我的教室,學習這方面的能力,只要有機會我都很鼓勵你,一定要好好的學習這方面的能力。

    很多人會說,這種東西只要有經驗就好了,這個在表面上聽起來沒有錯,然而最可怕、也最容易犯錯的,正是「經驗法則」。

    因為適合你的經驗,不一定適合別人,然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你的經驗也可能只是在你自己的認知世界裡,不斷的反覆印證去提取自己想相信的;那它一定符合真實嗎?還是你只是不斷的自我強化,說白一點叫「自己騙自己」啊!

    然而呢,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你一定有聽過【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

    其實呢,如果你有心,特別是在你真實的人際關係裡,如何真正的看懂、聽懂,你眼前的人真正的言下之意,這個技術是可以學習的。

    透過看懂、聽懂對方的言下之意之後呢,透過好的問句,再做進一步的澄清,甚至於引導出必要的共識。

    我想呢,這是所有人當你進入成人世界之後,你在面對差異、面對問題,都應該要有的素養。

    否則啊!面對爭議的時候,要麼就是比誰大聲,或者是要麼你就是委曲自己。這些你真的覺得,它會為你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嗎?

    就像是今天談到的英國《衛報》的廣告一樣。有多少時候,我們在自己的真實世界裡,常常有一種很大的無奈,叫做呢,你心中明明知道事實不是如此,可是你的問題,總是會被別人調包。或者是這段談話、整件事情的發展,總是朝向你最不想要去的方向走。

    這個時候,除了你感覺到深刻的無奈跟無助之外,我很鼓勵你,用「學習」來幫助自己長出必要的能力,去解決你真正的問題。

    而不是活在一種安慰自己,期待這種事情有一天會自然的被解決,或者是有人能夠突然來救你,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然而無論如何,真實的生命裡,本來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不是誰有道德上的瑕疵,而是當我們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我們本來就會適當的、也適時的去包裝自己。你是如此,別人也是如此。

    那更不要說因為數位時代的特性,有些人或有些團體,就是會運用這個工具來「帶風向」。那你想要有的,是獨立思考跟判斷能力,還是成為那些被帶風向的人呢?你自己可以決定。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今天的內容當中,談到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今年的最後一期,是在10月15號開課;如果錯過的話,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2020年的3、4月之後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真正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跟你真正在乎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那麼10月15號的這一門課,【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千萬不要錯過。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了,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相關的課程跟報名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作死不離三兄弟分析 在 翔嵐#鋼鐵花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6-17 12:00:02

    #アシュヴァッターマン #カルナ
    我本來要玩一下單挑結果…咦?
    防劇透空白,劇情相關提要請往下拉。
    【Bgm list】
    迦爾納主題曲 - 2013摩訶婆羅多TV OST
    Turii ~Panta rhei~ トゥーリと星の民 - 志方あきこ







    本次登場新從者馬嘶(或譯馬勇Ashwatthaman),為迦爾納同期同陣營的同袍,
    其恩師德羅納之子,在俱盧大戰活到最後三人之一。
    劇情描述應該是同門師兄弟,也就是說迦爾納拜的師竟然不是持斧羅摩,
    而是阿周那的老師德羅納…(月球史又一與地球史相異之處)
    俱盧大戰中由於般度族苦於無法拿下德羅納,
    於是奎師那使計讓德羅納以為兒子馬嘶已死,
    痛不欲生而被般度族割人頭。
    馬嘶知道父親被非法手段殺害後大怒,之後就一直是狂戰士狀態…
    (無論是思考模式還是作風都是暴怒狀態)
    在戰爭末期,馬嘶出於憤怒與復仇趁夜偷襲了般度族的大營,殺光所有的般遮羅人,
    又在逃亡過程中釋放法寶「梵天之首」攻擊至上公主腹中的胎兒,
    因而受到奎師那詛咒,將痛苦地在大地上生存三千年。
    ***
    這次在印度異聞帶劇情中,一開始就以「佩佩的前任從者」登場,
    因為馬嘶現在的主人正是統治此異聞帶之王。
    隨即我方則遭遇異聞帶之王,迦爾納一眼就認出那個是阿周那。
    至於這位阿周那之後會在後續關卡與劇情解說分析,這邊就先保留說法。
    總之現在的時間剛好到了最末的宇迦,世界又將再度輪迴,
    阿周那歐乳打使用滅世的力量推測應該就是溼婆給的獸主法寶。
    (弓啾那曾經說過這個寶具如果不控制出力就會不小心毀滅世界)
    然後佩佩提到如果現在不逃離阿周那歐乳打的滅世範圍,就會一起被「刪除」。
    而逃離的方法就是使用虛數潛航,所以佩佩暫時與我方合作一起逃離。
    這邊劇情敘述滿細節佩佩這個人的性格與做事方式,是充滿謎團魅力的A隊御主。
    總之,馬嘶就是來阻止我們逃跑,等待讓阿周那歐乳打將滅世設定完成,一舉消滅。
    後續的劇情會在陸續釋出,本篇就先這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