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佛心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佛心果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佛心果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mikelin7747 (反求諸己)看板Buddhism標題[法語] 圓滿心要-心佛感應佛心果時...


力空金剛上師著 顯密心要系列四-圓滿心要 十

依正莊嚴安養國‧聖凡不二勤念佛
以佛心地念心佛‧心佛感應佛心果
------------------------------

心佛感應佛心果」,所以以佛的心地來念心佛,那麼心佛一旦得到感應的時候,就能感

應到佛心中的果,等於佛心中莊嚴的極樂世界,以我們的心入佛的心,那麼佛心所現的莊

嚴世界,就變成我們心裡所現的莊嚴世界,無二無別,沒有分別。阿彌陀佛的心就是我們

的心,我們的心也是如來的心,要以凡夫心變成如來心,必須要能夠清淨無染,心要能夠

無垢莊嚴,心要清淨法界心,俱足三德五智,跟佛有等持力,那麼佛所莊嚴的就變成你心

中所莊嚴的,你就很快就能夠達到目的。


簡單這麼說,若是要詳細把它一一解釋名相,並解釋不可思議的相應力,有時候也不容易

說清楚,畢竟這些偈語有時都可以用種種方法自在地把它寫出來,但不一定每個眾生都相

應,因為語言畢竟是語言,而超乎語言的一切心地三昧力,往往就無法以語言來表達,是

因為語言靠思量,境界必須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才能默會無生清淨法界,這個時

候你的佛性才能夠澈見本體,才能夠返歸本清淨的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否則的話都只是

依佛聖言量去了解,去揣度,變成一個知解之徒而已。或者最高達到圓覺境界,但是得大

圓覺也必須要於心地的本要能夠如實去體悟這個證量,就是妙悟的三昧力,那所說的法才

能夠真正的妙辯自在,或者是說法自在。


其實我們往往對語言不善巧,心知肚明偏偏無法表達,說不出來,法、義、詞、辯都沒辦

法完全俱足,有些很會辯、辯解,但是對心地法門並不了解,只是在世間的法義當中做種

種妙辯,而不達於心地法門。有時候心地法門開悟的時候往往不需語言,說一兩句話也可

以契入,以動作也可以契入,不一定都要語言,所以語言雖多,不達義的話,不達於心地

境界的時候,多說是無益的。所以知見雖多,有時候不能讓你真正開悟,反觀有些口訥於

言,郤有實地念佛,實地修持,念念中也能契入無生法界,契入知心知客本面的境界,沒

有種種的九曲心


有些人心曲曲折折的,遇到某種法就做種種解釋,做種種意會,做種種推演,認為是怎麼

樣,什麼道理,其實都是多此一舉,都是脫褲子放屁,都是多餘的,畫蛇添足。本來大好

的境界,圓滿的境界,像一個渾沌的寶,你不能把它打破,把它挖瘡,偏偏去把它挖瘡,

去把它打破,去把它弄的一塌糊塗,本面目都消失了。所以有時候,法不在於解說,而在

於悟入。你悟入的時候,法的本體自然能夠相契,假如在法上自以為這是什麼,在那邊解

說,都變成知解之徒,不能完全契入,所以祖師遇到這些好解說,好知見之徒,好種種知

見上去辯解之徒,只好摀住他的口,或者是用一棒把他打下去,讓他不再做種種臆度解說

,直接斷絕他的思路,讓他直截了當會歸無生的本體。這都是要有大智慧的聖者才能有這

樣的力量去引度他的弟子們,我們對禪境不是很圓通自在,很難在於重要的時候,重要的

當處去引度他,由很簡單的一兩句話,點破他,或者以簡單的一個動作,就讓他開悟。這

是古德微妙不可思議力。


現在末法時期,世間的理論都說的頭頭是道,世間法門都說的極微妙,但是真正心地的工

夫,心地的妙悟境界都不圓熟,所以遇到人怎麼問,也沒辦法直接讓他契入,都是當面錯

失度眾生的機會。所以要依善知識,找到真正之明師,所謂明,就是明白自性的師父,這

個在宗門裡面特別講究,某某師能夠出某某徒,嚴師出高徒,或者真正的善知識才能夠教

出一個真正的高徒,現在末法時期,說法之師很多,但是實際修持,實際開悟者,實際上

不多。比較有智慧的法師,他當然能夠依著重要的經本重要的註解,重要的疏、經疏,來

對著經典的註釋,依著註釋念出來,然後加以自己的意思去解說,去參攝意味,假如自己

確實在般若智慧上已經演練很久了,已經有一些了悟處,所以像《金剛經》的註解說起來

就非常的微妙,聽起來都幾乎跟這個佛性可以好像不相上下。然而在講別的經時,因為沒

有經本的般若註解,一說又好像離譜,或者離題,或者是在某某句上,某某名相上,在本

體上去剝除很多牢騷的事情,牢騷的意念,或者是不必要的去除,越演越淡,像醍醐變成

乳,又變成很清淡,淡如水的一般的乳,又加自己的意見,越說越遠。那不好,失了原味

,這是因為心沒有實悟的關係。


當你據著經典註釋說的時候,看起來好像精采宛然不錯,但是實際上憑著自己的悟境去說

的時候,又變成一塌糊塗,或者面目全非。所以我們不要太自信,以為我的知見很微妙、

很高超,我的勝解力已經超乎平常人,又自以為我是開悟者,往往會誤盡自己的一生,因

為自己有這樣的貢高心理,法執的心理,都不肯低聲下氣去請教真正的善知識,或者拉不

下臉去問真正的善知識,因為他平時都在教導人家,做為人上之人,自己不好意思去請教

真正有悟境的善知識,所以往往就這樣子永遠在黑暗中度過一樣,在夢裡度過一樣,有機

會可以得真正的悟處時,郤偏錯過。這也難怪,因為本身假如沒有開悟,善知識不會輕易

的透露自己的境界,因為這樣一說好像有我見我執或是名利的心態,讓人覺得自己吹噓,

所以往往真正善知識不會輕易露出他的真面目,他的行住坐臥都跟凡夫一樣,沒有什麼差

別,一般人不會了解他


像寒山拾得一樣,做生火的炊夫,像樁米的六祖,誰知道他會做祖師?很多都是外表衣衫

襤縷,穿得破破爛爛的修行者,像金山活佛,假如他沒有救人的悲心的話,人家更不會認

識他。一般剛剛悟入根本智的時候,一直在修證,一直在打坐修持,以定力來獲取真正的

證量,神通智慧慢慢展現,所以這個時候不願意去外面宣揚佛法,大肆地演講,都是收斂

自己的鋒芒,韜光隱晦,一點都沒有知識分子的樣子,昏昏懵懵的,人家也不聞不問,他

也不去自求聞達,也不求名利,到處托缽過日,就像古月和尚天天在挑糞澆菜,誰知道他

是一代聖僧?來果禪師一生都在閉關,在裡面也不出房門一樣,很多的高僧外表都是昏昏

庸庸的,所謂「小人察察而君子悶悶」,小人察察就是小人察察其名,察察其名就是什麼

都顯得不得了的,樣樣知,樣樣了,樣樣行,樣樣風光,樣樣鋒芒特露,人家一看認為是

了不起的一個高人;但是君子悶悶,真正的有道德者悶悶,悶悶就是外表看起來昏昏庸庸

的,一點都不像有什麼特殊之處,這是《道德經》裡面說小人察察,君子悶悶。


我們學佛法也要學學這種境界,才可以得長久的修持力量,否則很容易中斷。比如說現在

有點悟境,在知見上特別高超,很多的議論都能比常人高出很多時,一旦彰顯出來,到處

宣揚出來,大家就會一窩蜂地跟著你,守持著你不放,你走到哪兒就一窩蜂地跟到哪兒,

像母蜂一樣,工蜂一直跟著沒完沒了。有時候就會造成很多不便,修持的不便,天天就為

世間的事情處理領眾的麻煩,隨著世間去做種種領眾的事情,這固然也有功德,但是對真

實修持的理念往往就會有中斷魔產生,所以自己都要很善巧的去處理它。有時候在閉關的

時候你就要少事少惱,真正有一段時間的涵養力,等這力量比較充足的時候,你可以立一

件度眾生的悲願,去做種種功德事。假如怕引動是非,也可以著書立說,不以自己真實的

名字發表,人家看了可以開悟,可以得正確的觀念,但是也不會找到你,這也是一個方便




不過現在也是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時間也不夠了,再要有什麼樣的真實修持力也是很有限

,自己也是覺得自己是真正道道地地罪障深重凡夫,所以我覺得我還是老實念佛,不敢奢

望有什麼成就力。有時候念佛之餘可以持一些咒,大悲咒、楞嚴咒,比較自己可以瑯瑯上

口的,就多念一些,反正修空義還要注意修大乘的經咒法門,配合你的念佛三昧力,還有

做種種善法力,然後把你的修持凝聚一個總持定中,這時就成為大乘的種性。萬一自己的

力量不及,那只好天天懺悔,天天念佛,把多餘時間擇一些你比較覺得相應的經典去念誦

,像《金剛經》既簡要又清晰明白,有般若智慧六百卷的精華,念起來也很迅速,不會有

什麼字句上的艱澀,字不生澀,義理又很明白,所以《金剛經》有時候可以作為常課。〈

普門品〉普門是個法,《法華經》裡面的觀音法門,普遍救助一切眾生的普門行願的一個

圓通法門,你常常誦它,觀音菩薩也特別會感應,一切災難也會減少。《地藏經》偶爾也

要誦一誦,才知道地藏菩薩的偉大,各種立意在《地藏經》裡面,可以說都是宣暢無遺,

而且十方諸佛也都讚歎地藏菩薩,所以這個是個大孝經,我們為報父母恩也可以常誦《地

藏經》。偶爾有機會誦誦《法華經》,誦誦《涅槃經》,這個都是好的,對我們身心有益

,對證量可以充滿無漏功德的發跡力量。


所以學佛有時候不能太封閉自己,想說我只修某一個小小的法門而已,認為說我是一門深

入,其實所謂的一門深入是什麼?一門深入就是佛性,悟得佛性的時候,心流萬江都是入

於薩婆若海,入於般若海,沒有一法是多餘的,沒有一法是歧入的,這是不二法門,謂之

一門深入,法法皆相印,物物彰本體,所以這是真正的一門深入。不是說我學淨土就不能

學禪宗,學禪宗又好像不能學唯識,學唯識又好像不能學法相宗,或者法性宗,或者賢首

宗,都互相是非,互相隔礙,這樣哪是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是見一切法即是佛法,是一

門,無量諸法只是一法,只是一法而已,為什麼?因為一切諸法皆是千識佛性,佛性只有

一體沒有二法可得。唯吾獨尊,天上天下唯此一事實,第二皆為非真,你證得無上菩提心

的時候,就是真正的一門深入。否則的話,你想要寂靜,聽到鳥叫聲,山河大地的蛙叫聲

,雨的聲音,雨打聲音,鳥叫聲音,這個什麼都有聲音,那你假如厭這個聲是不好,是雜

染,是怎麼樣的話,那你就永遠沒辦法得真正的相應。


要知道一切聲相也是如谷響,沒有自性可得,聲音的當體也是無生的法界所現,以一切的

聲相本空故,自性本空,所以頭聲也沒有聲相,中聲也沒有中聲相,末了也沒有末了聲相

,因為一一聲音如影如幻,都不實在。只要知道聲也無自性,馬上這個聲就變成如來聲,

變成阿彌陀佛的聲,變成無自性的聲,變成清淨本體的聲,變成天籟,如來的陀羅尼聲,

這個就是能轉一切聲為如來聲,為陀羅尼聲,為如來的梵韻,那就沒有聲,沒有什麼染污

可說,沒有什麼可排斥的,一切聲都是如此。所以聲聲皆不離本體,皆是一如境界所現的

,所以沒有一法可以讓你分心,沒有一相可以讓你分心,沒有一物可以讓你分心,所以叫

做一門深入。


法法如是故,一切法無不如是,所見所聞無不如是,六根對六塵境界,一一境界無不如是

,既然都是如是,都是會歸智海,會歸自性菩提心,沒有一法可以雜染你,可以分別你,

可以打斷你,可以分心你,可以劈成對待相,不會的,因為一切法皆是佛法,要如是去理

解,才真正叫做一門深入。而不是說我宣揚淨土的,我只念阿彌陀佛,其他都不能學,一

定只是念佛,這種是屬於事相的一心不亂,是事相的所謂一門深入,於理都不圓融。要於

理事圓融,則三界一切處,無有一法不是如來法,無有一相不是阿彌陀佛相,等於說在寂

光三昧裡頭,三界一切法,修淨土的時候,一切都是淨土,修禪定的時候,一切都是禪定

境界,修首楞嚴三昧的話,三界一切法都是首楞嚴三昧中的形象、三昧體,要這樣具一即

一切,一切就攝於一,一一皆如是,一切法也是一樣,各能攝於一切歸於自性菩提心,歸

於本門,則一門攝一切門,一切門都歸於一門,那麼其他門也是門門皆攝一切門,所以站

在每一個宗派,所看的一切都是我的宗門,也等於說都是不離我的本性所生的,都不離一

心不亂之體,所現的都是一門深入裡面所攝持的,要這樣去理解。


否則何必說八萬四千法門?何必說三藏十二部?何必演說塵塵剎剎一切法?說一法就好了

,因為眾生根器無量,所以法對眾生的心病,自然會對無量眾生一一的心病而有一一的妙

法去化解它,然後同歸一真法界,個個都無不入於不二法門。所以像《楞嚴經》裡面,所

有的聲聞,有的悟境由色悟,由聲悟,由香悟,由虛空悟,種種如雲海悟,由很多的境界

相入,無生相入,因緣相入,都可以入,都可以入首楞嚴三昧。八萬四千法門一一都可以

讓眾生入清淨法界,悟攝涅槃妙心,所以一一也等於個個都是一門深入,所以一門深入就

是還歸一真無二法界,還歸一如清淨界,還歸不二無諍界,平等界,攝歸一心一智力的時

候,十方三世佛都同歸一個自性菩提心而已


所以佛佛道同,眾生也應該門門都道同,所以真正明悟自性的時候,就法法無礙,法法皆

本法,所以法法無不二。假如沒有開悟的時候,那法法都生是非,學這個就好像跟這個不

對稱,學那個又好像跟這個不符合,多起罣礙,不圓融。末法時期眾生,這個特別多,議

論不已,相互攻擊,自家就生種種的煩惱境、種種的解脫境,各個解脫的想法都不一樣,

各個說法都有不同的意境,好像各隨它的本門,各立宗派。

--
覆藏功德為密行‧不靈鋒芒如羅云
抱樸混沌無人識‧內蘊聖明唯佛知
~力空金剛上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109.1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28848389.A.7C6.html
mark183: 阿彌陀佛 06/14 11:51
dxdx58: 阿彌陀佛 06/15 18:45
gg889g8: 阿彌陀佛 06/21 03:2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