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佛劍分說退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佛劍分說退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佛劍分說退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佛劍分說退場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On8 Channel - 岸仔 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退而求其次的胡國興 】 中共怎樣想,正在作何安排,大家知道嗎?事後一定知道,事前呢?有人看得遠些、早看穿一些;有人知而不說,愚弄眾生,只因老細未落柯打;有些人則一廂情願,不肯修正錯誤的觀察。這是人性弱點,也是為何股市有幸運兒、有專業投資者、有更多是破產者。 中共不信任曾俊華,不肯開...

  • 佛劍分說退場 在 On8 Channel - 岸仔 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1-10 21:13:18
    有 4 人按讚


    【 退而求其次的胡國興 】

    中共怎樣想,正在作何安排,大家知道嗎?事後一定知道,事前呢?有人看得遠些、早看穿一些;有人知而不說,愚弄眾生,只因老細未落柯打;有些人則一廂情願,不肯修正錯誤的觀察。這是人性弱點,也是為何股市有幸運兒、有專業投資者、有更多是破產者。

    中共不信任曾俊華,不肯開「綠燈」,是所有人3個月前應該見到的,泛民擁票自重,重演5年前一役,分別在於只當造王者作為交易,也是頭腦清醒的人應該見到的。筆者奇怪的只是有言論自由的地方,為何似乎只有自己一人自說自話而無人回應,說出來便會影響大局嗎?是民主的大局,還是民主派一派利益所在的大局?筆者可不是收了數十萬元送贈的革命家,一說要參選攪局便馬上遭自己人抹黑,窮文人還可享有自得其樂的好處。

    曾俊華對窮人刻薄

    單是等上面開「綠燈」等了3個月,到今天請辭足了1個月還未獲受理,曾俊華還不敢硬衝「紅燈」,其人的勇敢指數可說低無再低,這樣計算的人敢為港人火中取栗嗎?民主的爭取,可以靠這類功利計算的官僚嗎?民主派對他的投資,值嗎?應該嗎?

    香港的新世代敢為天下先,不顧一己安危,前有黃之鋒衝入政總引發波瀾壯闊的「雨傘革命」,後有不顧一切跳上車頂振臂一呼、弄出掟石的「魚蛋革命」的黃台仰和梁天琦。爭民主好,爭獨立也好,靠的是勇敢的香港人。

    新世代的香港人行事縱有冒失,也會因為受不起個人壓力而退場,但勇敢的精神會流傳下去,香港要改變靠的一定是這點求變的勇敢精神,難道港人還可把希望寄託在弄虛作假30年的泛民?相信形式造作矯情的社運八十後?相信口講城邦建國但又高呼中華民國萬歲的黃毓民?相信談鬼論神而莫名其妙去掟西瓜的陳雲根?還是說社運風險高所以改去服務街坊的「熱血公民」?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應看誰?是看自己、信直接行動、信坐言起行的人、支持跟自己信念的人……是支持信念而非信人。佛說:離念即棄。人是會變的,但信念不變,教主明星又如何?離念者即棄之可也。

    筆者絕不是叫大家激進勇武,因為人人皆可選擇溫和的民主路線,甚而保守的、可在背後受人操弄的民主路線,只要能踏實往前走,皆是可以支持的路線。民主,本來就是集體的決定,也從來是妥協的結果。

    執筆時吹來的風,是中共以亞投行副行長厚職誘退曾俊華。如果幾個小時之內曾俊華不急急公開否定這一消息,可推論這個氣球是曾俊華自己放的。放氣球不是問題,問題是放完後中共還是不開「綠燈」,財爺將何以自處?泛民又準備如何配合?敢發動群眾上街抗爭嗎?師出何名?

    專政者是怕香港亂的,問題是專政者看穿泛民集團更加怕出事,一切皆在預計之中,下任特首,不會是曾俊華。

    筆者對曾俊華沒有好感,不是因為他是泛民的心頭好,而是由於他對窮人刻薄,更是由於他從未表態為港人爭取民主。所以,如果曾俊華硬闖的同時,提出政改民主化的清楚訴求,並呼籲港人上街支持他,筆者一定響應;「雨傘革命」時也曾上過街面對黑勢力和催淚彈,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怕的是劍客連拔出利劍的勇氣也欠缺,也就請不要再消耗港人的熱情了。

    胡國興提議泛民懶理

    泛民有沒有想過退而求其次,改為支持胡國興及他的政改建議?一定有,而且也一定在中共的估算之內。這也是筆者為何在3周前已在本欄大膽預測,「胡國興將橫空而出」成為下任特首。

    一個月來,胡官處變不驚,調子不高不低,四處活動拜訪,訪貧問苦,只靠臉書宣傳,也便足夠。筆者最有興趣的還是他的政改建議,居然無人認真討論。3周前沒有中共學者撰文指胡的方案違反《基本法》或人大決議,過了3周還是沒有官員說三道四,單是這點就不能不要認真看待。有無人敢說胡國興不能入閘,或一定選不上特首?

    胡國興政改的最大創意是不觸及《基本法》及八三一決議的情況下,把本來只有小圈子1200人的選委,大幅擴大為幾萬到幾十萬,再到幾百萬,變相就是公民提名。泛民及新世代對這一提議理應十分歡迎,現時卻絕口不談。這也不重要,遲些時間就應該實事求是了,否則那325名選委不會代表你們的意願,而會代表港人現實的選擇,縱使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想控制1200人的小圈子,中共也大費周章,可以預計選委發展到幾萬人之時,就算維持現今的界別劃分,控制也無從說起;因為到時工商界就不是老闆才有投票權,經理也可以當上選委,中共絕不可能以莫須有的不愛國,指控令以萬計的選委中的過半數投票DQ某候選人。

    選特首支持誰人而首要考慮的,不是派別利益而是香港長遠利益,沒有投票權的筆者及大多數揸筆者更應如是。香港人從來現實,適當時間也可以浪漫求民主。今次特首之戰既然是不民主產生,一般人作何表態皆是個人自由,呼籲投白票令憲制危機爆發也是一種主張,誰說焦土政策沒有道理?二戰時中國與蘇俄便靠這一戰略取得勝利,只要說得出可信的道理,又有選委支持便成了,而現實是大數人都是現實不過的。

    信報財經新聞 2017-01-10
    A14 | 時事評論 | By 王岸然

  • 佛劍分說退場 在 On8 Channel - 岸仔 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1-10 08:53:21
    有 27 人按讚


    【 退而求其次的胡國興 】

    中共怎樣想,正在作何安排,大家知道嗎?事後一定知道,事前呢?有人看得遠些、早看穿一些;有人知而不說,愚弄眾生,只因老細未落柯打;有些人則一廂情願,不肯修正錯誤的觀察。這是人性弱點,也是為何股市有幸運兒、有專業投資者、有更多是破產者。

    中共不信任曾俊華,不肯開「綠燈」,是所有人3個月前應該見到的,泛民擁票自重,重演5年前一役,分別在於只當造王者作為交易,也是頭腦清醒的人應該見到的。筆者奇怪的只是有言論自由的地方,為何似乎只有自己一人自說自話而無人回應,說出來便會影響大局嗎?是民主的大局,還是民主派一派利益所在的大局?筆者可不是收了數十萬元送贈的革命家,一說要參選攪局便馬上遭自己人抹黑,窮文人還可享有自得其樂的好處。

    曾俊華對窮人刻薄

    單是等上面開「綠燈」等了3個月,到今天請辭足了1個月還未獲受理,曾俊華還不敢硬衝「紅燈」,其人的勇敢指數可說低無再低,這樣計算的人敢為港人火中取栗嗎?民主的爭取,可以靠這類功利計算的官僚嗎?民主派對他的投資,值嗎?應該嗎?

    香港的新世代敢為天下先,不顧一己安危,前有黃之鋒衝入政總引發波瀾壯闊的「雨傘革命」,後有不顧一切跳上車頂振臂一呼、弄出掟石的「魚蛋革命」的黃台仰和梁天琦。爭民主好,爭獨立也好,靠的是勇敢的香港人。

    新世代的香港人行事縱有冒失,也會因為受不起個人壓力而退場,但勇敢的精神會流傳下去,香港要改變靠的一定是這點求變的勇敢精神,難道港人還可把希望寄託在弄虛作假30年的泛民?相信形式造作矯情的社運八十後?相信口講城邦建國但又高呼中華民國萬歲的黃毓民?相信談鬼論神而莫名其妙去掟西瓜的陳雲根?還是說社運風險高所以改去服務街坊的「熱血公民」?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應看誰?是看自己、信直接行動、信坐言起行的人、支持跟自己信念的人……是支持信念而非信人。佛說:離念即棄。人是會變的,但信念不變,教主明星又如何?離念者即棄之可也。

    筆者絕不是叫大家激進勇武,因為人人皆可選擇溫和的民主路線,甚而保守的、可在背後受人操弄的民主路線,只要能踏實往前走,皆是可以支持的路線。民主,本來就是集體的決定,也從來是妥協的結果。

    執筆時吹來的風,是中共以亞投行副行長厚職誘退曾俊華。如果幾個小時之內曾俊華不急急公開否定這一消息,可推論這個氣球是曾俊華自己放的。放氣球不是問題,問題是放完後中共還是不開「綠燈」,財爺將何以自處?泛民又準備如何配合?敢發動群眾上街抗爭嗎?師出何名?

    專政者是怕香港亂的,問題是專政者看穿泛民集團更加怕出事,一切皆在預計之中,下任特首,不會是曾俊華。

    筆者對曾俊華沒有好感,不是因為他是泛民的心頭好,而是由於他對窮人刻薄,更是由於他從未表態為港人爭取民主。所以,如果曾俊華硬闖的同時,提出政改民主化的清楚訴求,並呼籲港人上街支持他,筆者一定響應;「雨傘革命」時也曾上過街面對黑勢力和催淚彈,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怕的是劍客連拔出利劍的勇氣也欠缺,也就請不要再消耗港人的熱情了。

    胡國興提議泛民懶理

    泛民有沒有想過退而求其次,改為支持胡國興及他的政改建議?一定有,而且也一定在中共的估算之內。這也是筆者為何在3周前已在本欄大膽預測,「胡國興將橫空而出」成為下任特首。

    一個月來,胡官處變不驚,調子不高不低,四處活動拜訪,訪貧問苦,只靠臉書宣傳,也便足夠。筆者最有興趣的還是他的政改建議,居然無人認真討論。3周前沒有中共學者撰文指胡的方案違反《基本法》或人大決議,過了3周還是沒有官員說三道四,單是這點就不能不要認真看待。有無人敢說胡國興不能入閘,或一定選不上特首?

    胡國興政改的最大創意是不觸及《基本法》及八三一決議的情況下,把本來只有小圈子1200人的選委,大幅擴大為幾萬到幾十萬,再到幾百萬,變相就是公民提名。泛民及新世代對這一提議理應十分歡迎,現時卻絕口不談。這也不重要,遲些時間就應該實事求是了,否則那325名選委不會代表你們的意願,而會代表港人現實的選擇,縱使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想控制1200人的小圈子,中共也大費周章,可以預計選委發展到幾萬人之時,就算維持現今的界別劃分,控制也無從說起;因為到時工商界就不是老闆才有投票權,經理也可以當上選委,中共絕不可能以莫須有的不愛國,指控令以萬計的選委中的過半數投票DQ某候選人。

    選特首支持誰人而首要考慮的,不是派別利益而是香港長遠利益,沒有投票權的筆者及大多數揸筆者更應如是。香港人從來現實,適當時間也可以浪漫求民主。今次特首之戰既然是不民主產生,一般人作何表態皆是個人自由,呼籲投白票令憲制危機爆發也是一種主張,誰說焦土政策沒有道理?二戰時中國與蘇俄便靠這一戰略取得勝利,只要說得出可信的道理,又有選委支持便成了,而現實是大數人都是現實不過的。

    信報財經新聞 2017-01-10
    A14 | 時事評論 | By 王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