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余明勳政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余明勳政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余明勳政黨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輕世代 攜手向前 明天除了是黨主席選舉,更是中國國民黨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投票日 弘庭自己也是參與青工會、青年團出身的民意代表,要特別拜託黨員同志們,年輕的朋友在黨內的發展非常的辛苦,特別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青工總會在總會長陳克威的帶領下,此次全台灣共有174位青工夥伴投身黨...
余明勳政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輕世代 攜手向前
明天除了是黨主席選舉,更是中國國民黨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投票日
弘庭自己也是參與青工會、青年團出身的民意代表,要特別拜託黨員同志們,年輕的朋友在黨內的發展非常的辛苦,特別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青工總會在總會長陳克威的帶領下,此次全台灣共有174位青工夥伴投身黨代表的選舉!
量變才能帶來質變!懇請您的支持!
讓這些年輕的夥伴為黨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敬愛的黨員同志
懇請您支持年輕的黨代表候選人
讓這個政黨有更多的可能🙏
基隆市青工總會
施蓓如
莊偉成
何淑萍
張志賢
毛建宇
韓世昱
台北市青工總會
陳建樺
楊士豪
曾智偉
賴嘉隆
孫聖傑
魏大川
楊瑞璋
劉向碩
葉剛赫
盧 威
沙 帥
劉昊禮
陳冠安
黃悅宸
蔡政安
新北市青工總會
林聖廸
鄭丞宏
陳世祥
游皓麟
潘禹豪
項子剛
游貫中
鄭鈞瑋
徐以樂
吳禹辰
許峰源
蘇 渟
林育承
葉瀚謙
林建鎰
徐伊樂
劉思吟
張桂銓
潘德瀚
曾威澤
桃園市青工總會
歐陽俊偉
麥勝捷
邱譯清
呂昆璟
新竹縣青工總會
張益生
羅俊傑
馮守亮
蔡陳男
范 釗
王辰翔
徐瑜新
楊東澈
林俊賢
新竹市青工總會
關大烈
覃治銘
戴志穎
苗栗縣青工總會
朱毅君
徐世宏
周蘋瑜
吳肇淦
陳景明
黎煥尹
蕭廣賢
劉岳泓
林志中
顏仕章
楊明燁
吳冠毅
大台中青工總會
蕭佳聖
徐全傑
陳柏呈
林明道
林育潤
許哲瑋
劉明望
葉誌誠
余宏宥
林翊竹
黃聖心
賴加勳
孔祥華
何永池
馬維新
王水利
陳國辰
台中市青工總會
陳新民
吳志誠
曾建成
洪嘉隆
劉世維
鄧凱勛
許泰英
南投縣青工總會
廖怡琇
廖玲慧
陳肇唯
林奕成
胡銘凱
黃子瑄
蘇珮玲
彰化縣青工總會
施嘉華
蕭延青
陳達育
林子瓏
石國銘
許豐麟
張莞傑
陳衍瑞
翁啟祐
張詠勝
韓德生
雲林縣青工總會
許宥鵬
林子鍵
王俊凱
嘉義縣青工總會
詹志暉
簡嘉億
陳信文
姜俊豪
邱征銓
陳惠梣
許建城
周信宏
傅梓豪
巫宗憲
嘉義市青工總會
蘇芳儀
廖哲偉
府城青工總會
李中遵
王爾豪
侯國輝
高雄市青工總會
呂孟倫
蔡育紘
郭倫豪
李昶志
李明璇
陳識明
吳子俊
莊為傑
王姿茵
張永杰
張雅筑
王芓崎
郭昭岑
張惟晴
尚廉恆
陳郁淳
孫思正
程嘉益
李祈潔
楊國茂
屏東縣青工總會
楊旻叡
陳聖儒
劉正巍
蔡特文
王嘉偉
宜蘭縣青工總會
游浩詮
簡銘翔
宋狄澔
李順利
花蓮縣青工總會
謝宜萱
陳柏錩
陳儆恩
戴廖婉容
娃娃攸攸
韓秋萍
林惠婷
蕭宥涓
台東縣青工總會
廖家寬
澎湖縣青工總會
陳毓仁
成宜蓁
金門縣青工總會
翁紹輝
汪松威
連江縣青工總會
林爾平
#全國青年工作委員會
余明勳政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夜.語錄.山上野花園》
* 你是活了一萬多天,還是活了一天,重復了一萬多次?——佩索阿
* 你來友情客串,我卻傾情出演。—— 李宮俊 《李宮俊的詩》
* 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所謂的終極目的是虛無的。---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開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處,向惡---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沐發後特有的淡淡的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和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余光中
*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灕灕,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台北淒淒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裡來的。不過那一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余光中
* 請記住,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只有把每一天都當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人才真正學有所獲。—-愛默生
* 好運只是個副產品,只有當你不帶任何私心雜念,單純地去做事情時,它才會降臨。——馬克·安德魯斯《許願池》
* 認清現實的殘酷,不容易開心,但是也不容易幻滅。——馮唐《成事》
*歐洲的傳統修道院通常也都有很專業的花園。花園不只是觀賞,修道院依靠這些植物生活,有些是日常生活食用的蔬菜水果,有些是藥用植物,薰衣草、迷迭香、馬鞭草,有的舒緩情緒,有的安神,至今也還在歐洲人的生活裡有實際影響。
一個花園可以清楚看到後面管理經營者的用心。許多人知道現在仍帶領台東人登山、關心環境保護的歐思定修士(Brother Augustin Buchel),我沒有見到他,但走在他經營近六十年的花園裡,讓我看到他如花木一樣芬芳的生命情操。1963年,歐修士27歲,從瑞士來到台灣,不只在台東聖母醫院服務病患,也用將近六十年的時間在台東種植研發各種花草樹木。我想稱這個花園為「歐斯定花園」,可是我想他只願意花園用來榮耀「聖母」,榮耀他心中的信仰。
花園有台灣民間習慣的三葉五加,煮茶可以活血通經絡,也有西方常用的馬鞭草,飯後可以舒緩神經。在花園走了一圈,感佩一個異鄉人用六十年時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踏實經驗。
花園有水池,水生植物如蓮花菱葉漂浮水上,這個季節,池邊正好鳶尾花盛放,粉紫嫩黃,水光瀲灩,讓我想起法國著名的吉凡尼的莫內花園,而歐斯定花園對我似乎更親切平實,近在身邊,可以一步一步走進去,認識一個深邃的心靈世界。—-蔣勳
* 一個人太順利、太成功的時候,就是準備摔跤的時候。一個典範人物的養成過程中,往往是一連串、而且是重大的挫折。沒有挫敗經歷的人,不只會過度自信,而且會恐懼失去權力。他很難置功名於度外,因而有機會成為典範人物。
三十九、四十歲時的邱吉爾剛好遇到這種順風牌太久準備摔跤的狀況。一次世界大戰時。四十歲的他求勝心切,沒有與陸軍部進行任何協同合作就開戰了。他下令攻打達達尼爾海峽,眼看著好像土耳其的軍隊無法還擊、勝卷在握的時候,有三艘大軍艦突然被擊中沉沒,接著第四艘也突然失去戰鬥力。
幾分鐘之內,強攻海峽的大英艦隊就損失一半。
邱吉爾是一個固執的人,他不相信情勢會就此大敗。一個人太順利就會不相信很多事,只相信自己。他非常氣惱的下令海軍繼續戰鬥,但是海軍部其他將領皆認為太荒唐,英國軍艦都已被擊毀一半以上,還進攻?邱吉爾瘋了!
這就是後來歷史上所謂的「邱吉爾方案」,意思嘲諷他想靠個人掌管的海軍、而非統合陸軍單獨改變戰爭,人們認為他的目的只是私心的想名垂戰史。
結果,英國海軍的下場非常悲慘,五週之後英國陸軍才參戰。
戰況悲慘到什麼地步?「邱吉爾方案」導致協約國總共投入將近五十萬的兵力,其中英國的官兵陣亡、被俘虜、下落不明或死於疾病的總共四萬七千人。
邱吉爾當然被批評得很慘, 各方強烈要求他「滾出」內閣, 尤其保守黨本來就很恨邱吉爾叛黨,於是執政的自由黨政府只好免除邱吉爾海軍大臣的職務,以及戰時委員會成員資格, 只留個面子給他,保留了一個不管部門大臣名義。
這個挫敗對邱吉爾的人生衝擊很大。若看他後來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會發現他在二次大戰時又堅持另一次「巴爾幹戰略」,顯然他認為一次大戰的失敗只是偶然,他的戰略一定是對的,只是當時運氣不好,突然軍艦都被敵人打中了,否則本來已經勝利在望的。
總之,四十歲的邱吉爾成了英國最大的嘲笑對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從最榮耀的掌管世界最大軍隊的領導者,變成一次大戰中讓英國唯一差點戰敗的軍事領袖。—《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 一九四○年五月十日下午六點是英國歷史性的一刻,英國國王緊急召見邱吉爾。
那一年邱吉爾六十六歲,離他出道隔了四十年。
他曾如此意氣風發,也被冷凍那麼久。那一天,國王問他:「你知不知道我為什麼把你找來?」
那時候的邱吉爾真的學會了沉默,他知道喬治國王並不喜歡他,於是回答:「陛下,我想不出為什麼。」國王就告訴他: 「我想麻煩你組閣。」
邱吉爾一直渴望這個位子,也可能早就覺得自己應該坐上這個位子。但他非常謙虛,完全改變他年輕時的個性,向國王下跪,低頭欣然領命。
一位非常著名的英國政治家詹姆斯• 卡拉漢Leonard James Callaghan 說:「邱吉爾無論在任何挫折跟失敗的狀況下,都永遠是個強者,貴族的身分沒有使他成為一個隨時想要逃避、找權貴來保護自己的人。他善於鼓舞民眾,毫不妥協,敵視德國人,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在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
更了不起的是,邱吉爾當場接受後,立即告訴國王,他將要邀請不只保守黨(他那時是保守黨的國會議員),還有工黨、自由黨的議員共同組閣。他說,這不是分國內政黨的時刻,而是全國一心的時刻。他要組織一個五至六人、舉國一致的戰時內閣,而且就在當天午夜,他會完成組閣,交出名單。下午被約見, 幾個小時之後,邱吉爾交出內閣名單給國王。
你不得不佩服邱吉爾。—-《文茜説典範人物》
—-圖片:1&2我的鄰居。CN Flowers野花圓。今天種了一批美不勝收的花。
余明勳政黨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克里拜爾─納粹在中國的先驅
1929年,蔣介石焦急且關切的慰問倒在病榻上的馬克斯‧鮑爾,他沒想到這位被他委以重任的洋軍師,竟如此之快的走到生命盡頭。
「委員長……希望您……能……能好好照顧我的家人。」
此時的鮑爾連講一句話都上氣不接下氣,他的皮膚出現許多焦黑色的斑點,身上也不時流出血來,看起來著實令人噁心發麻,以至於即便洋醫生診斷病症是天花,還是有人謠傳,這是被人下了巫蠱才如此悽慘。
「先生放心,余必照應。」
了卻心中的牽掛,鮑爾鼓起精神,決心完成作為顧問團團長的最後職責,他向蔣介石說:「我誠摯地推薦由克里拜爾中校接替顧問的職位。」
蔣介石接受了深得他信任的洋軍師建議,於是赫爾曼·克里拜爾開始代理顧問團團長職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竟克里拜爾有何過人之處,讓鮑爾指名由他接班呢?
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跟鮑爾有交情。之前我們提到,鮑爾是德國一戰名將─魯登道夫的屬下,而克里拜爾同樣也是魯登道夫的屬下,從情理推斷,他倆是同事,甚至可能在工作上挺合拍的,這才讓鮑爾用生命推薦。
不過,病重的鮑爾可能沒考慮過克里拜爾的一個身份。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30人不到的德國顧問團也有不同派系。
首先是親近政府派,出於對凡爾賽條約的戒備,政府對遊走在違規邊緣的軍事顧問團並不樂見,這一派的顧問成員也因此忌諱投入軍事行動,並對國府的合作態度顯得有著不冷不熱的疏離感。
另一股勢力是軍方派,顧名思義,就是以軍事專長為主的退役軍人,他們樂於一展所長,也介入在中國的內戰中(這已是違規行為),對於政府派屈服於凡爾賽條約的態度那是相當感冒。
那克里拜爾屬於哪一派呢?答案是……他是第三股勢力,也就是一個當時不算重要,但之後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納粹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要先解釋一下,納粹、德國威瑪政府與軍方的三方關係。首先,威瑪政府因為遵循受拘束的凡爾賽條約,所以反對擴軍,對外態度也相當軟弱;德國軍方則希望能夠擴軍好恢復昔日光榮,但在政治上比較保守及傳統(不少資深將領還主張恢復君主立憲體制,像是之後會提到的賽克特將軍就是個保皇派),所以在對外關係上雖然比威瑪政府強硬,但大體上仍是慎重以對;至於納粹黨,一心想撕毀凡爾賽條約,對外態度激進,並且想要積極擴軍,但他們希望軍隊效忠對象不是政府,而是納粹黨(之後更進一步變成效忠阿希個人)。可以看的出來,三方各有些微交集,但也有各自的算盤,所以彼此之間常存在相互利用及猜忌打壓。
克里拜爾除了是軍人,還是位資深納粹黨員。
有多資深?想當初納粹黨在1923年只是個不入流小黨,結果他們竟然妄想發動一場啤酒堡政變好顛覆威瑪政府,那時克里拜爾就參與其中,而他們一行人在政變前拍攝的紀念照中,克里拜爾就佩戴了超資深黨員才有機會領到的勳章。
(順帶一提,這張紀念照中,同樣參與其中的一戰名將魯登道夫站中間,克里拜爾就站在他旁邊,可見他與老長官的關係蠻鐵的,而希特勒則站在魯登道夫的左手邊。可其實我看這張照片最想說的話是……搞政變還先拍團體紀念照?你以為是郊遊還是聯誼呀?如此大張旗鼓讓威瑪政府早有準備,結果被輕鬆鎮壓,而團體合照更成為逮捕參與人士的最好工具,總之這場政變用幾個字就能形容:蠢斃了。)
所以克里拜爾不時利用職務之便,試圖擴大納粹黨在軍政兩界的影響力,這其中就包含他擔任代理團長的德國顧問團。
其實做為鮑爾的繼承者,克里拜爾在職務上相當勤勉。軍事上,在鮑爾臥病期間,是他繼續在前線接手蔣桂戰爭中的業務,之後蔣介石與馮玉祥開戰,他也趕赴前線出謀劃策;組織上,他則向德國政府爭取更多的顧問前往中國,擴大顧問團的營運能力。而鮑爾苦心經營的空軍也是在克里拜爾任內完成,這將在未來幾年成為蔣介石在內戰中獲勝的利器。
問題是:這世界不會因為你努力,就一定要對你有善意。而克里拜爾在代理團長任內,就遇到內外夾攻的窘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顧問團內部,無論是軍事專家或是經濟專家,都是由鮑爾招募而來,所以無論是在交情上,或是論及軍中資歷跟經濟上的才華,鮑爾都足以服眾。但克里拜爾就不同,論軍中官階,他只是一名中校,在當時顧問團中,就有幾位上校比他資歷更深,所以明顯鎮不住場面;至於經濟或民生方面,克里拜爾更是徹底的外行,所以經濟顧問們自然瞧不上他,以至於被放話:「我們可不是為這位顧問團長服務的!」
至於外界對於顧問團,不時充滿敵意。首先德國威瑪政府始終忌憚凡爾賽條約的限制,所以來華顧問團不會獲得任何母國的官方資源及支持,甚至還隨時存在被解散的可能性。而在中國,蔣介石的政敵也是顧問團為眼中釘了;像在1929年,身為政敵的汪精衛為了蔣介石勢力,竟然對外宣稱:「德國政府支持蔣介石,所以派遣顧問介入中國內戰。」
這個宣言讓情勢一口氣混亂起來。
德國政府本來就因為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對外派遣軍事顧問一事非常的戒備,以至於鮑爾都必須在明面上宣稱他的職位是工業顧問,而在華的軍事建議只是他私人行動,這才蒙混過關。結果你汪精衛倒好,這個發言一出,不就讓英法諸國有機會譴責及惡整德國嗎?事實上,英法美三國還真的開始譴責,搞的德國政府壓力山大,對搞出大新聞的中國以及來來華顧問團會火冒三丈也就不意外了。
當外界已經充滿壓力時,顧問團內部也鬧出許多不省心的事。
當時顧問團中,一位負責警察事務的顧問因為工作表現不佳,結果被中國政府Fire。本來克里拜爾還在喬事情著要將這位警察顧問調往陸軍中發展,結果警察顧問卻指責:「中國政府竟然讓我這個德國顧問介入國家內戰,破壞凡爾賽條約的禁令?這是違規呀!」眼看這顧問實在脾氣太大,政府決定給旅費要他趕緊走人,然後警察顧問又狂發牢騷:「你沒給我足夠的薪資,別想唬弄我走人!」
總之這位顧問把中德關係搞得是一地雞毛,這讓中國跟德國政府都指著克里拜爾罵:「鬧出這種麻煩,你是怎麼管事情的?」
另外德國軍事顧問不時和國民政府在軍事策略上意見不合,甚至有些德國顧問會販賣武器給非蔣介石派系的地方政府(例如有3架容克斯戰鬥機差點要交付廣東省的軍閥),這都讓蔣介石認為克里拜爾這個代理團長不堪統領之責,終於讓他決定換人擔任。
對於蔣介石派遣新人赴華擔任顧問團團長的要求,德國政府問:「那你們有什麼中意的人選嗎?」負責傳遞消息的駐德代表說:「我們希望請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來華……」
一聽這話,德國政府就差沒對駐德代表掀桌了。
「怎麼又提這人?不就跟你們講這老頭名氣太大不方便做軍事顧問嗎?你中國人還有完沒完呀?」
德國政府表示:「要魯登道夫去是不可能的,倒不如你們請魯登道夫推薦他人前往吧。」
於是在魯登道夫的推薦下,格奧爾格·魏澤爾中將成為新的德國顧問團團長,克里拜爾也就從顧問團下台一鞠躬。不過他後來轉任德國駐上海領事,繼續成為中德兩國的溝通橋樑,甚至後來當希特勒在德國掌權後,為了瞭解中國事務,首先請教的對象就是克里拜爾。在之外的中德外交中,也不時看到克里拜爾參與的身影。
所以雖然克里拜爾在顧問團的表現及處境不太光彩,但他卻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存在。他似乎預示著當時仍屬弱小政黨的納粹,已經在各方各界醞釀著影響力,只是我想當時沒人預料到這股勢力未來將會讓世界捲入到戰火之中。
圖片為:
啤酒館政變前的合照,中間站立者為魯登道夫,克里拜爾站在他的右手邊,而左手邊站的人是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