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分享居家新型態 無常之中過好日常
由於響應政府防疫政策,許多家庭在防疫期間,紛紛轉型為「全能空間」,孩童在家遠端上課,父母居家視訊上班。法鼓山居家線上分享會也於6/27上午10點,邀請護法總會服務處演本法師、臺北醫學大學張育嘉教授,與各直播平台中的上千位民眾,一同分享「居家新型態,禪意新方法...
📰線上分享居家新型態 無常之中過好日常
由於響應政府防疫政策,許多家庭在防疫期間,紛紛轉型為「全能空間」,孩童在家遠端上課,父母居家視訊上班。法鼓山居家線上分享會也於6/27上午10點,邀請護法總會服務處演本法師、臺北醫學大學張育嘉教授,與各直播平台中的上千位民眾,一同分享「居家新型態,禪意新方法」。
分享會以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何謂四安」的開示開場。本身是國中老師的主持人孫美文,以疫情期間工作型態的變化,邀請與談人分享近期的改變。演本法師表示,除了以線上方式持續給予義工及信眾關懷外,自己也透過爬樓梯的方式作為鍛鍊身體的方法,法師也鼓勵大眾多運動,對於穩定思緒有很大的益處。
「面對無常變化,得要先靜心。」張育嘉教授分享了防疫期間,在教育第一線的改變及趣事;同時也和大家共勉,把心靜下來,才能夠在變動中找到適合的方法,完成自己生活與工作的使命。
演本法師並邀請大眾,多加善用法鼓山網站「安心專區」的各項影音及線上禪修,一同自修與共修。鼓勵大眾在自已常用的網路平台,搜尋如《放下的幸福》、《工作好修行》……聖嚴法師的有聲書,運用其中教導的佛法觀念,在職場與生活中獲得心安的力量。
會中並特地首播,由僧團都監常遠法師錄製的臺語版心呼吸禪法,以道地的親切語調,細解呼吸靜心之法,期望能幫助更多民眾,體會以呼吸安心的方法和益處。法鼓山也在官方FB提供影像、聲音檔案下載連結,歡迎民眾分享、響應「21天心呼吸養成計畫」。
法青吳金城代表大眾向與談人提問「如何將無常,視為平常」。張育嘉教授表示,防疫期間,他盡量讓自己做到「如常」,把心安住在當下,同時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就不用擔心疫情的影響。
「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演本法師也以法鼓山的禪修心法回應,勉勵大眾將心安住在每一個當下,同時鼓勵大眾一同發願,讓自己因滿願的心而有向前的動力,對未來就會充滿希望。
法鼓山表示,居家線上分享會還將規劃於7/11、7/25以兩週一場的方式,於線上陪伴大眾共同安心成長。歡迎大眾持續關注相關訊息,詳情請上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防疫期間
#防疫大作戰
何謂禪意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線上分享居家新型態 無常之中過好日常
由於響應政府防疫政策,許多家庭在防疫期間,紛紛轉型為「全能空間」,孩童在家遠端上課,父母居家視訊上班。法鼓山居家線上分享會也於6/27上午10點,邀請護法總會服務處演本法師、臺北醫學大學張育嘉教授,與各直播平台中的上千位民眾,一同分享「居家新型態,禪意新方法」。
分享會以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何謂四安」的開示開場。本身是國中老師的主持人孫美文,以疫情期間工作型態的變化,邀請與談人分享近期的改變。演本法師表示,除了以線上方式持續給予義工及信眾關懷外,自己也透過爬樓梯的方式作為鍛鍊身體的方法,法師也鼓勵大眾多運動,對於穩定思緒有很大的益處。
「面對無常變化,得要先靜心。」張育嘉教授分享了防疫期間,在教育第一線的改變及趣事;同時也和大家共勉,把心靜下來,才能夠在變動中找到適合的方法,完成自己生活與工作的使命。
演本法師並邀請大眾,多加善用法鼓山網站「安心專區」的各項影音及線上禪修,一同自修與共修。鼓勵大眾在自已常用的網路平台,搜尋如《放下的幸福》、《工作好修行》……聖嚴法師的有聲書,運用其中教導的佛法觀念,在職場與生活中獲得心安的力量。...詳全文 https://pse.is/3fm3w9
#防疫期間
#防疫大作戰
何謂禪意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收假憂鬱,就用一杯日本威士忌來舒緩
全球知名威士忌權威戴夫.布魯姆繼《世界威士忌地圖》之後又一經典著作,循著地圖走訪日本九大威士忌蒸餾廠,進行一趟行腳式的深度尋道之旅,探索何謂日本「威士忌道」。
🥃 威士忌教父帶您深度探訪九座日本威士忌酒廠
🥃 山崎、余市、宮城峽......等各支經典日威的完整品飲筆記
🥃 東方禪意、日本職人精神、一生懸命的威士忌製作
《日本威士忌尋道之旅》日本威士忌愛好者必須收藏的經典之作
🔥全民防疫,在家以讀防毒
叢書69折起,再享消費滿額雙重好禮:https://reurl.cc/rx8Ygk
何謂禪意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
📣絕版再現!📣
🔖國內第一本關於禪與西方五○年代藝術研究之論述。
🔖出版10年,好評迴響不斷。
🔖應廣大讀者要求,2018年續購版權,全新上市!
何謂禪與禪的藝術?禪無可言喻,只能心領,它訴諸一種生活態度與「空」的美學。當西方五○年代抽象藝術碰上禪時,是怎樣地直接或間接的產生創作上的化學效應呢?
本書為荷蘭藝術史學者海倫.威斯格茲所撰寫的一份嚴謹學術論述,語言涵蓋英、法、德、日,歷時將近兩年的時間,經由多名學者審查,才將中文版完整呈現出來。又因為禪與現代藝術具有的抽象思維,極不易去求證兩者之間的關係,因此作者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去與藝術家訪談、收集與解讀文獻,企圖驗證禪與西方五○年代藝術的感通與關聯。其主旨在於探討二十世紀五○年代東西方藝術與文化間的交融和感通,尤其是禪文化,更是二十世紀西方現代藝術趨之若鶩之精神境界。
書中討論了禪文化從東方轉嫁到西方的歷程,並將焦點鎖定在創作與禪意相關的美國、法國與德國藝術家之探討:馬克.托貝(Mark Tobey)、約翰.凱吉(John Cage)、艾德.萊因哈特(Ad Reinhardt)、皮爾.亞勒金斯基(Pierre Alechinsky)、依夫.克萊茵(Yves Klein)和禪49(Zen 49)團體。
除了禪對西方藝術界的衝擊與影響外,一些日本藝術家也不免受到西方現代藝術之洗禮與啟發,並對禪文化與現代藝術間的微妙關係產生好奇與探索之熱忱。而複雜的藝術與文化面向,就在如此的抽絲剝繭中,豁然開朗。
購物車連結 🛒>>>
●典藏網路書店 https://goo.gl/VQf6qK
●博客來 https://goo.gl/576UUZ
●讀冊 https://goo.gl/HTzPZN
●誠品 https://goo.gl/m27Aso
#海倫威斯格茲 #曾長生 #禪文化 #禪藝術 #藝術 #藝術理論 #美術 #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