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何謂多元評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何謂多元評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何謂多元評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何謂多元評量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韋佳德 Skand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灣學生最缺少的是什麼呢? 韋佳德來告訴你! (歡迎分享) 臺灣學生最缺少的是什麼呢? 就兩個字:主動,主動想,主動問,主動找答案! 在教育這方面芬蘭是世界第一。芬蘭沒有壞學生,以培育師資聞名的約瓦斯其拉大學(University...

  • 何謂多元評量 在 韋佳德 Skand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1-25 12:32:49
    有 3,673 人按讚


    臺灣學生最缺少的是什麼呢?
    韋佳德來告訴你!

    (歡迎分享)

    臺灣學生最缺少的是什麼呢?
    就兩個字:主動,主動想,主動問,主動找答案!

    在教育這方面芬蘭是世界第一。芬蘭沒有壞學生,以培育師資聞名的約瓦斯其拉大學(University of Jyvaskyla)教育研究所所長瓦里亞維(Jouni Valijarvi)在天下雜誌384期曾說,芬蘭十五歲以下人口逐年減少,將資源導入需要輔導的小孩身上,可以創造最大的國家利益,「我們承擔不起放棄任何一個人。」 且慢!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怎麼辦?會不會是另外一種不公平?芬蘭人自有他們的邏輯:「學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學,學得慢的人更需要幫忙。」芬蘭反對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分類」或「排名」,沒有所謂的「資優」和「菁英」,更沒有依照能力分班這回事;芬蘭實施教育改革能夠一路順暢無阻至今,還必須歸功於一群因材施教的專業教師。因此,教育已成為芬蘭最成功的出口產品,自小沒有被灌輸分數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學生們比較注重「主動學習」,而不是只是盼望高分數而已。跟挪威一樣,每學期初老師會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坐下來討論小孩的學習目標,學習評量不是根據和其他人比較成績優劣,而是看是否達成最初設定的目標;他們沒有成績單,只有學習報告,教育的目的是學習,而非競爭。所以,芬蘭教育能連年驚豔全球的原因是因為小孩會主動想、主動問、主動找答案。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長大的學生自然不會過度重視分數且能培育多元人才,學術專精,視職業平等,與臺灣剛好是相反的。

    2015年在臺北市的某所大學,考完期末考,把考卷帶回家改。過了幾天我把分數上傳,過了不到一個小時,我收到一封電子信,其內容如下:「老師,您好!我是修您104-1跨文化溝通理解某某學生。不好意思,想請問老師我的期中考和期末考成績很差嗎?因為我得到的成績是B,有點疑惑,麻煩老師了!謝謝!」我當下有點錯愕,因為我不懂何謂「成績很差」,在國外B是一個不錯的成績,意思就是「考得還不錯,不過還有進步之處。」C是及格,A是無可挑剔,按照該同學的實體答案,我給B應該高興才對。重點是他最擔心的僅是「成績很差」這件事,而不是發自內心想要了解哪裡還可以進步或改進加強。

    歡迎分享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