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五方佛」,佛教密宗裡五尊佛的合稱,代表五種智慧。五方佛,又稱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何謂五智,密教金剛界將一切...
⭕️第292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五方佛」,佛教密宗裡五尊佛的合稱,代表五種智慧。五方佛,又稱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何謂五智,密教金剛界將一切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分為五種,為法身佛大日如來所具足,稱為「五智」;並以五智配於金剛界和胎藏界之五方佛、五部、五色等,稱之為五智如來、五智如來色。根據唐 不空法師所譯《菩提心論》記載,五方佛就是毗盧遮那佛為了度化世間眾生而化現的五尊佛(報身佛),為引攝眾生,自本體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五尊佛皆系大日如來「五智」的不同化身,五智分別是: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以法界體性智爲中央大日如來之智,其他四智也是由此化育。佛教密法認為人人皆具備如來藏佛性,是一切眾生本有的清淨菩提心,真常不變,胎藏心中;大日如來象徵的就是法界眾生本有的光明體性(法界體性智)。修行真言密法的目的,就是在於發揚這個清淨菩提心,使自己與大日如來(法界體性智)合一,轉識成智,究竟明心見性,洞徹法身佛之光明體性,需要具備五方佛的五智,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圓滿佛果。五方佛各有不同的方位、顏色、手印、坐騎等,代表了五種智慧、降服五毒的功德,可以廣救餓鬼等一切眾生。中央毗盧遮那佛(化身廣博身如來)象徵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又化育另外四智;東方阿閦佛(化身妙色身如來)象徵「大圓鏡智」;西方阿彌陀佛(化身甘露王如來)象徵「妙觀察智」;南方寶生佛(化身寶勝如來)象徵「平等性智」;北方不空成就佛(化身離怖畏如來)象徵「成所作智」。佛教密宗典籍認為五佛皆是毗盧遮那佛所化現。密藏道開《如來淵源攷(考)》:「五方明王為五方五佛之化現;五方五佛名號不一,皆為同體,毗盧遮那佛所化現。」雲棲蓮池《彌陀疏鈔》:「智覺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則一佛而雙二土也。」供奉、修行五方佛之法門不僅可以清淨人心的五毒(貪、嗔、痴、慢、疑),將五蘊轉為五種智慧外,並能成就息、增、懷、誅四種事業,以達平息災難、增加智慧、福壽、財寶,開發愛心、關懷他人、降伏魔障等功德,並可證悟眾生本具之光明佛性(中央大日如來),可平息世間一切紛爭(東方阿閦佛),滿足世間眾生一切所願(南方寶生佛),免除世間一切死亡恐懼(西方阿彌陀佛),消除世間眾生一切執著(北方不空成就佛)。 此五方佛心咒具一切佛之功德,能成就一切事業、一切智慧、一切福德、一切財富,開啟一切種智,其功德廣大無邊,書之莫罊,可消除愚痴心、憎恨心、憍慢心、慳貪心、妒嫉心。轉化五大(地、水、火、風、空)成為五智,具有「轉五毒成五智」的殊勝功德。
何謂功德何謂福德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七 》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方面每天都會持咒做為定課,因此手持念珠幾乎已成為一種習慣,另一方面,由於使用的念珠種類繁多,故也因此進一步想要去探索數珠在佛教的世界裡,它所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究竟為何?因此一路下來閱讀了和念珠相關的經文,其實資料算是指不勝數,在一些相關的經典中都有提及念珠,例如《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蘇婆呼童子請問經》以及《陀羅尼集經數珠法相品》,可供參考的資料極多,才曉得從古至今可以用作念珠的品項原來是如此之多,例如經典中所談的草子珠、阿噓阿囉阿叉珠以及商佉珠⋯⋯等,在過去還真是極少聽到此類念珠的名稱,有從諸多經文內容中了解到數珠的不可思議功德。早先有位日本真言宗傳法阿闍梨和我私交頗佳,多次贈我東密諸要經論,尤其是《大日經》及《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並且講述他此派所修一切法中之精要,後來在多次翻閱之後,發覺法寶迭現,例如經偈中有段說到,如果把念珠安置在腦袋上方的頂輪、手裡拿著持唸或者掛在手臂上⋯⋯是可以消除一切罪障,並且可以讓修行者迅速還淨等等不可言喻之功德。我記得當初老和尚在傳授我準提佛母修持儀軌時,其中就引用了《一字頂輪經》中所說的:「如果你要修法之前,可以先唸誦嗡讓m七聲加一句梭哈,如此三次,用來加持持誦咒語的念珠,因為此一加持,咒語一句變成千句。」
當時我還問老和尚,修持準提法有無講究所用念珠之材質?老和尚說:「如果根據《陀羅尼集經》其中所言,水晶念珠是最上等的⋯⋯」我當時見老和尚手上便有一串轉了三圈套在手腕上極莊嚴的水晶念珠。後來我日後自己再去讀閱經文中是有如此說到,持用香木所製之念珠,可得一分之福德,這是在《攝真實經》中所看到,這裡邊還有說明不一樣的念珠有不一樣的隨分功德,其中水晶珠所得便有一俱胝之功德,所謂一俱胝就是億萬遍之意。過去印度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對於數字都有他各別的稱謂,但是因為修持準提咒也是屬於觀音法門,所以才會使用水晶念珠,老和尚因為修學過唐密和雜密,因此對於三部五部在修法上所必須使用的數珠也極為清楚,老和尚簡單地說過,有一部經叫做《蘇悉地羯囉經》,這裡面就有講求當在修持佛部的本尊時,所使用的念珠是用菩提子念珠,如果是修持蓮花部本尊時,就得使用蓮花子念珠,到了金剛部的時候,所使用的念珠稱為嚕梛囉叉子珠,這點和藏傳佛法也有異同之處,例如在藏傳佛教裡,修持一切的蓮花部和觀音法門時,一般都是使用水晶念珠。
也有一說,修持息災法可以使用水晶念珠,如果用來修持懷愛法及延壽法,這時就可以使用紅色材質的念珠,何謂懷愛法?和人際關係有關,例如當主管為了要攝受部屬或者使人心歸向,人際關係可以八面玲瓏,以及男女、婚姻、感情上和諧,此種法在過去古代幾乎都是君主或一方之士、統治者修持較多,尤其在蒙古歷代的君主都修持和薩迦派相關的紅色本尊為主的菩薩居多,因此在花教十三金法中向來不會隨意傳授。另外長壽佛也是會使用到如珊瑚念珠之類做為修持法器,藏人多使用紅骨髓念珠。一般而言,珊瑚念珠等級參差不齊,一串好的阿卡等級,有的目前已超過百萬元,所以只要屬於紅色的念珠,其實都可以用來使用修持懷愛和延壽法。比較有爭議的是屬於嘎巴拉做為念珠的材質,到了近期,多半都是獸骨替代,而非真正的人骨念珠,最好的人骨念珠一定要知其來源,過去藏人,好的修行瑜伽士甚至在往生前都會發願交代,把自己火化後,身上的骨頭要布施給哪一位修行人,這點在我大圓滿的上師身上,我便看過眉心骨以及脛骨所製成的念珠和岡林(骨號),一般好的修行人,業障輕者骨頭雪白如玉,極為漂亮,眉心骨念珠也是如此,腿骨所成的骨號通常是用來修施身法的法器,並非在流通處所看,好的腿骨比較少用銅或銀片再加以裝飾,通常內部都是有裂縫或色澤較暗沉之故。
人骨念珠在修持上是為了要修持誅法才必須使用,但修誅法必須有一定證量的瑜伽士,並且深具菩提心者,才能修此法,否則容易造殺業,就如同我的上師所說,修誅法者必須俱足殺活同時的功夫,才可為之,否則必下地獄,此點需要特別謹慎。我通常都會建議,無論是初學或者是老修行,其實只要一串鳳眼菩提子念珠,便俱足了修持息、增、懷、誅一切本尊諸法,但這幾年鳳眼菩提也被炒作到水漲船高,過去隨意在尼泊爾攤販上,幾百塊錢台幣就可以請購,但目前已是奇貨可居之價,尚一串難求⋯⋯。
我記得老和尚還曾經說過:「念珠其實也是各國佛教徒有染上不同的地區文化之產物。」老和尚講,過去曾去印度菩提迦耶朝聖時,就曾經還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印度教行者,用瓔珞、花蔓纏掛在身上,這原本就是古代印度人的一種風俗,到了後來,印度人就延續此種佩掛在胸前的模式,用各式各樣不同的珠子串成珠幔,莊嚴其身。但是如果要按照南傳經典去尋找此類經文,卻極難獲得,在出家的比丘,行儀上出家眾所使用的莊嚴物品中,很少搜尋得到關於念珠的文字記載,可見應該是出自於比較晚期的經文中⋯⋯。
也有人曾經詢問過我,關於念珠上為何還有分為母珠和隔珠的差別,它的作用又是如何?母珠過去有人稱為達摩珠或者佛珠,隔珠是用來做為計數或間珠所用。在使用念珠時,到了母珠不可跨越而唸,此是因為母珠象徵三寶中之佛寶,因此為了表示恭敬,不宜跨越,應該從來時之處,再折返而修。(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何謂功德何謂福德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習妙音觀世音 青年唱出真心祝福
法鼓德貴學苑二樓大殿在週一晚間,傳出清淨悠遠的梵音聲,近20位青年學員心無旁騖地唱誦,學習以音聲喚醒本具的佛性,在專注安定的氛圍中,當下即是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為了進行晚課〈蒙山施食儀〉培訓,學員們聚精會神看著法師示範動作,認識唱誦內容、施食儀式,希望有機會在法會及禪修活動中服務奉獻。
這是法鼓山世界青年會所屬的梵唄班,學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上班族、老師;更有人是從戲曲入門,進而學習到梵唄,體會到何謂「真心」。每位學員除了練習維那(領唱)、助唱,還有學習打擊樂器伴奏,如大磬、木魚、引磬、鐺子、鉿子、鐘鼓等等,要熟悉每一個項目,至少要3年以上的培訓。在學長、學姐輔導下,學員分組練習,技巧從懵懂青澀到漸入佳境。
「梵唄可以安定身心、減少煩惱,當遇到不如意與徬徨時,也可以得到支持力量。」輔導梵唄班的演信法師表示,有同學透過〈懺悔偈〉,學習反思自己、不諉過,從正確因果觀中,脫離煩惱漩渦;也有同學因唱誦《大悲懺》,從一字一句中,體會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大悲願心。
梵唄除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之外,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演信法師表示,當「維那」心懷煩惱與複雜情緒,舉腔時就會受到影響,他鼓勵同學每日除了做定課維持身心平穩,也可積極參加精進禪二,體驗禪修帶來的深層寧靜,並從兩天的早晚課中,練習以音聲佛事傳達安定力量給他人。
「參加法會是學佛的敲門磚,沒有太多門檻。」為了幫往生的父親累積福德,王得丞展開了法會共修與梵唄修行,在協助法會多年運作後,他說:「現在已不單純是為了父親,更希望廣結善緣。」為了與學弟、妹分享佛法知見,他花了大量時間在研讀、整理資料,同時也從制懺因緣、拜懺方法與經典故事,學習怎麼用「心」修行,更透過定期的禪修,強化身心安定的力量。
「一個人時會感到徬徨,這裡有一群人陪伴著您唱誦,有一種被照顧的感覺。」學習一年梵唄的陳昶諭說,梵唄可以堅固道心,就像晚課唱頌〈普賢菩薩警眾偈〉時,就是每天一個自省的機會,一點一滴轉化生命。戲曲科班出身的他,過去唱的是忠孝節義的故事,而梵唄唱誦的是佛教法義,並不強調情緒轉折,但他強調「卻要有一顆『真心』,蘊含對一切眾生祝福的心念」。
「妳現在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了。」對於朋友的評價,王思雯說她學習近8年的梵唄,將〈楞嚴咒〉當作每天定課,已經能逐漸放下自我中心與完美主義,尤其升格擔任學姊後,更懂得替別人著想,而這些轉變,皆來自她對梵唄的崇敬與熱情。每當看到學員因緊張導致聲音顫抖、法器握很緊,她都會鼓勵:「放鬆!沒事!妳這樣很好,再多做一些練習就會更好」。
法青會表示,梵唄班強調解行並重,帶領青年培養佛學基礎、禪修習慣,並定期參與「菩薩戒誦戒會」、《大悲懺法會》舉辦,盼能以純淨音聲、佛法智慧,來提昇自己、感動他人,為社會帶來安定的力量。
#法青會
#蒙山施食儀
#大悲懺
#梵唄
何謂功德何謂福德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學習妙音觀世音 青年唱出真心祝福
法鼓德貴學苑二樓大殿在週一晚間,傳出清淨悠遠的梵音聲,近20位青年學員心無旁騖地唱誦,學習以音聲喚醒本具的佛性,在專注安定的氛圍中,當下即是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為了進行晚課〈蒙山施食儀〉培訓,學員們聚精會神看著法師示範動作,認識唱誦內容、施食儀式,希望有機會在法會及禪修活動中服務奉獻。
這是法鼓山世界青年會所屬的梵唄班,學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上班族、老師;更有人是從戲曲入門,進而學習到梵唄,體會到何謂「真心」。每位學員除了練習維那(領唱)、助唱,還有學習打擊樂器伴奏,如大磬、木魚、引磬、鐺子、鉿子、鐘鼓等等,要熟悉每一個項目,至少要3年以上的培訓。在學長、學姐輔導下,學員分組練習,技巧從懵懂青澀到漸入佳境。
「梵唄可以安定身心、減少煩惱,當遇到不如意與徬徨時,也可以得到支持力量。」輔導梵唄班的演信法師表示,有同學透過〈懺悔偈〉,學習反思自己、不諉過,從正確因果觀中,脫離煩惱漩渦;也有同學因唱誦《大悲懺》,從一字一句中,體會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大悲願心。
梵唄除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之外,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演信法師表示,當「維那」心懷煩惱與複雜情緒,舉腔時就會受到影響,他鼓勵同學每日除了做定課維持身心平穩,也可積極參加精進禪二,體驗禪修帶來的深層寧靜,並從兩天的早晚課中,練習以音聲佛事傳達安定力量給他人。
「參加法會是學佛的敲門磚,沒有太多門檻。」為了幫往生的父親累積福德,王得丞展開了法會共修與梵唄修行,在協助法會多年運作後,他說:「現在已不單純是為了父親,更希望廣結善緣。」為了與學弟、妹分享佛法知見,他花了大量時間在研讀、整理資料,同時也從制懺因緣、拜懺方法與經典故事,學習怎麼用「心」修行,更透過定期的禪修,強化身心安定的力量。
「一個人時會感到徬徨,這裡有一群人陪伴著您唱誦,有一種被照顧的感覺。」學習一年梵唄的陳昶諭說,梵唄可以堅固道心,就像晚課唱頌〈普賢菩薩警眾偈〉時,就是每天一個自省的機會,一點一滴轉化生命。戲曲科班出身的他,過去唱的是忠孝節義的故事,而梵唄唱誦的是佛教法義,並不強調情緒轉折,但他強調「卻要有一顆『真心』,蘊含對一切眾生祝福的心念」。
「妳現在看起來比較慈眉善目了。」對於朋友的評價,王思雯說她學習近8年的梵唄,將〈楞嚴咒〉當作每天定課,已經能逐漸放下自我中心與完美主義,尤其升格擔任學姊後,更懂得替別人著想,而這些轉變,皆來自她對梵唄的崇敬與熱情。每當看到學員因緊張導致聲音顫抖、法器握很緊,她都會鼓勵:「放鬆!沒事!妳這樣很好,再多做一些練習就會更好」。
法青會表示,梵唄班強調解行並重,帶領青年培養佛學基礎、禪修習慣,並定期參與「菩薩戒誦戒會」、《大悲懺法會》舉辦,盼能以純淨音聲、佛法智慧,來提昇自己、感動他人,為社會帶來安定的力量。
#法青會
#蒙山施食儀
#大悲懺
#梵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