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05/09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5月⠀
❶ 蓋茲夫婦宣布離婚⠀
⠀
▍人家家務事乾我什麼事?⠀
⠀
5/3日,比爾蓋茲透(Bill Gates)過網站宣布和妻子梅琳達(Melinda French)離婚,消息一出,對於正好最近在閱讀蓋茲《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的腦編來說,...
【05/03-05/09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5月⠀
❶ 蓋茲夫婦宣布離婚⠀
⠀
▍人家家務事乾我什麼事?⠀
⠀
5/3日,比爾蓋茲透(Bill Gates)過網站宣布和妻子梅琳達(Melinda French)離婚,消息一出,對於正好最近在閱讀蓋茲《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的腦編來說,無疑是個震撼彈。對於外界而言,看似穩定、攜手無間的夫妻為何離婚,中間是不是有什麼陰謀論、家產又要怎麼分,或許是個誘人的話題,但是不在今天討論的範疇,今天將聚焦在兩人共同成立的「比爾及梅琳達基金會」上(以下簡稱比梅基金會)。⠀
⠀
比梅基金會目前資金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總資產大約有470億美金,決大部分來自比爾蓋茲本人。而比爾蓋茲的忘年之交巴菲特,也承諾在離世後將85%的資產捐給比梅基金會,屆時會讓基金會注入約890億美金的資產。基金會有三大目標:消除飢餓、扶植教育及衛生健康。近年來非常著名的案件包括研發新型態馬桶的廁所革命、疫苗研發。 ⠀
⠀
其中蓋茲主要負責的項目在醫學、全球暖化,而梅琳達則是專注於婦女教育、家庭計劃、新生兒衛生教育的議題。⠀
⠀
正是因為基金會龐大的資金、過去與現在執行的大型計畫,牽扯的利害關係人遠遠超過兩個家庭,讓離婚這家務事搬上了檯面,比爾蓋茲也在聲明中特別強調離婚絕對不會影響基金會的運作。⠀
⠀
對於這對夫妻、比梅基金會有興趣的腦粉,推薦Netflix的一部《蓋茲之道:疑難解法》裡面能一窺這對夫妻平常的相處(例如當時要結婚蓋茲還在白板上畫了結婚的優劣分析)以及比梅基金會運作的狀況!⠀
⠀
❷美國第一檔以太幣ETF⠀
⠀
▍波動超大的ETF要出現了?⠀
⠀
不知道各位腦粉對於虛擬貨幣的熟悉程度如何呢?隨著區塊鏈、金融科技等創新技術的愈發成熟,加上超有個性的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的大力抬轎,目前像比特幣、以太幣甚至看似莫名其妙的狗狗幣現在都受到市場投資人的高度關注,價值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而現在,嗅到商機的投資機構當然也學會把握這次機會,意圖在美國推出加密貨幣ETF。⠀
⠀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 VanEck 在上周五(7 日)向美國證交會(SEC)呈交發行文件,希望能夠在美股上市全國第一款以太幣的ETF,如果成功將會把加密貨幣在投資界的重要性推向另一個高峰。這裡以利編先打個岔幫大家複習一下何謂ETF。基本上ETF跟股票的交易方式一樣,都會在交易所中執行買賣,也會承受一般股市的漲跌,差別只在ETF持有的通常是「一籃子」資產,因此風險可以被分散。⠀
⠀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些疑惑,既然都說是管理一籃子資產,那以太幣ETF究竟能夠持有那些資產呢?其實以利編在看完其中的投資模式後,覺得這款金融商品就定義來說似乎不太算是真正的ETF。它的交易方式說穿了就是拿投資人購買ETF的錢直接去交易以太幣,再藉由其他機構所估算以太幣的貨幣價值來幫ETF定價。至於投資人則透過購買ETF的簡便方式享有以太幣的高波動高獲利的可能性,而不需要透過繁瑣的交易手續與被駭客入侵的風險去購買並持有虛擬貨幣本身。⠀
⠀
雖然目前相關文件已經送審,但這款ETF恐怕無法在短時間內上市。目前早已有不少機構推出比特幣相關的金融商品在美國證交會審理,不過截至今日仍然沒有任何一款加密貨幣ETF被批准在美國上市,不像鄰國加拿大早已推出三檔以太幣ETF。如果想知道這些加密貨幣彼此的差異與特色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之後可以另開一集專欄為大家講解這個神秘的虛擬新世界。⠀
⠀
❸ Yahoo 又被賣掉了⠀
⠀
▍異業結合不容易啊。⠀
⠀
美國最大的無線通訊服務公司 Verizon 在上週一(5/03)宣布,將旗下的媒體集團以5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私募股權公司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Verizon 旗下的媒體集團,主要組成為 AOL(美國網路服務商)和 Yahoo,因此也將一併售出,掛在 Yahoo 和 AOL 旗下的知名媒體品牌如 TechCrunch、Yahoo Finance 等。⠀
⠀
Yahoo 又被賣出來了!其實Microsoft 曾在 2008 年表明要買 Yahoo,出價大約是 446億美元,不過當時被 Yahoo 拒絕。最終 Yahoo 在 2017 年把美國的核心業務以45億美元賣給了 Verizon ( 當時Yahoo 較有價值的部分是 Yahoo Japan 和手上的阿里巴巴持股)。Verizon 其實在 2015 年已經先用 44 億美元收購 AOL,兩者加起來共花了將近 90 億美元,現在打包賣出去估值才50 億美元,這報酬率實在是有夠難看的...⠀
⠀
去年 Verizon 也才將另一旗下知名媒體品牌 HuffPost 賣給了 BuzzFeed,近期也剛出售和關閉了Tumblr 和 Yahoo Answers 等其他媒體資產。此次的交易,也更近一步證實 Verizon 不再對媒體產業感興趣,其未來的發展目標將更專注於本業無線網路和其他由無線網路所提供的服務發展。⠀
⠀
▶文案 #腦編 #千層編 #以利編 🖋⠀
製圖 #YI編 🎨
何謂利害關係人 在 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 -上班族都該領悟的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 火神的眼淚」大結局你看了嗎?
我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激動了,尤其是看到火場爆燃的那一幕,眼淚幾乎奪眶而出。
但沒想到,真正的高潮還在後頭,當我看見那些利害關係人戴上了虛偽的面具,彼此推卸責任,編織出好聽的話術,在媒體前演出華麗的劇碼時,雙手的拳頭不自覺地越握越緊、越握越緊⋯⋯
其實,我氣的不是劇裡那些身不由己的演員,我真正憤怒的是,曾經入戲扮演過那些角色的自己。是的,那些骯髒的事情我全都幹過,而且還自以為是的覺得天經地義、捨我其誰。
「現在這樣,已經是最好的安排。」
這句充滿無奈的台詞,曾經不只一次出現在我的人生劇本裡,尤其是在職場上,遇到那些說不清、理不盡的複雜關係時,總是能夠派上用場。
但事實是,你往往得花很長的時間慢慢痊癒,漸漸接受之後,才能夠真正理解何謂最好的安排。
人生的傷痛難免,不過我很喜歡劇裡頭最後,女主角用堅毅的眼神說出的那句話:「我要活出自己!」
沒錯,活出自己,就是上天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讓我們一起原諒過去,接受現在,勇敢地創造未來⋯⋯
#大叔日記
#火神的眼淚
何謂利害關係人 在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EMI當代字典🔎|選股重要指標之一:企業是否符合ESG標準?】
近年來ESG成為機構投資人選股的重要標準,更是國際公司治理指標新顯學。對此,台灣半導體企業積極進行綠色轉型,日月光、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企業,更是道瓊永續指數榜上常客。
#何謂ESG
E:環境(Environmental)
▶溫室氣體排放、水及污水管理、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污染防治與控制。
S:社會(Social)
▶客戶福利、勞工關係、多樣化與共融等售產業影響之利害關係人等面向。
G:企業治理(Governance)
▶商業倫理、競爭行為、供應鏈管理等與公司穩定度及聲譽相關。
ESG的縮寫起源於聯合國2005年《Who cares Wins》報告,其中提及到企業應該將「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納入企業經營的評量基準,這樣可對社會及金融市場、個人的投資組合產生正面影響。
ESG又稱為「ESG投資」、「永續投資」,是一種對公司營運的標準、評分指標;符合ESG標準的企業能促進永續發展,為環境、社會、經濟帶來正面效益,並且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
因此,當代CEO要面對的除了企業獲利之外,更必須回應「公司存在是否對社區有利?」、「企業是否改善了環境?」、「企業在創造財富過程中,是否有做了違背道德的事?」
面對這項國際趨勢,SEMI Taiwan 擴大舉行 #國際智慧能源週。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預估到2050年,綠色投資將破兆元,加速全球加速再生能源產能及交易平台發展。」
#綠色投資 #企業永續 #SEMI
#再生能源 #半導體
何謂利害關係人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增7例,皆境外移入;居家檢疫違規升級「一犯就送檢疫所」;第二階段紓困方案1500億】
今(1)日台灣新增7起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台灣累計病例329人。此外今日也進一步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細節,明訂室內1.5公尺,若無法執行,業者應停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在室內應保持1.5公尺、室外保持1公尺之距離,分兩階段實施。指揮中心表示,若無法維持室內社交距離1.5公尺,且沒辦法戴口罩,業主應停業。不過目前仍在第一階段柔性勸導階段,若疫情加重才會進入第二階段強制執行,除了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活動,其餘活動都要禁止。
由於居家檢疫違規事件屢屢發生,一改過去二犯才集中檢疫的做法,今日指揮中心宣布,只要違規被抓一次,就送集中檢疫所,且取消隔離補償並罰款,還會加徵住宿、飲食費。今日也正式公布將「嗅、味覺異常」加入採檢認定的臨床條件中,與發燒、急性呼吸道感染列為同一認定條件。
■機場檢出5例,多從美國返台
今日新增7例,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9日至30日,發病前活動國家為美國(6人)及英國(1人),其中有5人在機場就篩檢,2人在居家檢疫期間檢出。共為3男4女,居住在北部的有4人、南部3人,發病日介於2月29日至3月27日。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個案中,案325及329在2月6日至3月30日與另1名友人至美國自助旅遊,案325於3月23日出現嗅覺喪失情形,案329則則是在3月24日出現味覺及嗅覺喪失、有痰等症狀,2人返國入境時主動聲明有症狀,由機場檢疫人員採檢通報,今日確診,為國外旅遊群聚感染;2名確診個案的另1名同行友人無疑似症狀,居家隔離中。
其餘5名境外移入病例為獨立個案,出國目的包括就學、工作及探親,發現管道為居家檢疫(2人)及機場(3人)。
■社交距離兩階段實施,室內無1.5公尺且不能戴口罩,業主應停業
指揮中心先前曾建議室內人與人要距離1.5公尺,室外1公尺,若達不到者須戴口罩。今天指揮中心另公布更詳細的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柔性勸導,針對無法有效維持1.5公尺社交距離、且無法戴口罩的室內場所,業主應停止營運。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例如餐廳沒辦法戴口罩,業主就要想辦法增加隔板,餐飲一人一份等等。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則補充,餐飲業者可以規劃每個人吃飯方向是同一方向,不要有對面交談,隔板也是另一種方式。
第二階段則進到強制處分,除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性活動,其餘非必要性活動,特別是娛樂活動,全數禁止。
指揮中心表示,會分別針對餐廳、校園或辦公室、大眾運輸、賣場或其他營業場所、排隊人龍、特殊機構(如長照機構、監獄等)及其他特定場所等情境,提供維持社交距離的規範。莊人祥說,已經擬好草案,正在簽呈,簽呈完成就會公布。
不過指揮中心並未明確指出何時要強制處分、進入第二階段,現場媒體多次詢問,陳時中皆沒有正面回答,最後才透露,有規劃第一、二階段,但沒有具體時程,會根據專家研判情況,隨時作出調整。他強調,不是不願意預先公告,但擔心大家會反過來,用想定的實況想像可能性,「讓民心更不穩」。
■蔡英文:第二階段紓困1500億,捐千萬口罩當「國際一份子」
台灣除抗疫成績國際有目共睹外,也已從口罩進口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產國、日產1300萬片。今日上午蔡英文總統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將會在口罩、藥物、技術三項目對國際提供協助,包括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請國內廠商提高奎寧藥物的產量,幫助其他國家治療輕症患者,以及分享台灣大數據分析系統,讓其他國家能準確追蹤確診民眾的接觸史,醫院也會提供防疫的經驗和技術。望藉此向國際傳遞「Taiwan is helping」的訊息。
她在致詞最後以英語對國際宣示,過去幾個月來,看到各國勇於奉獻的醫護人員不斷犧牲,台灣作為國際一份子有責任提供協助,讓各國前線的醫護人員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
針對國內產業振興,行政院也將提出第二階段紓困,兩階段紓困將達1兆5百億元規模。蔡英文今表示,因為疫情提升到全球,紓困必須從第一階段提升到第二階段。第一階段除了立法院通過600億元特別條例預算外,還包括400億元計有預算、1000億元不同基金和3500億元規模的貸款協助。她強調,第二階段紓困預算約會有1500億元規模,會請立法院修改上一次特別預算法案來追加,而兩階段的的紓困規模一共會達到1兆5百億元規模。
■觀光局推「安心防疫旅館」,入住每房每日補助1000元
由於居家檢疫與隔離人數增加快速,為了降低社區感染風險,交通部觀光局提出「安心防疫旅館」專案,每房每日補助業者1000元,同時公佈「『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防疫旅館設置及管理」,4月1日上路,6月30日截止。
交通部觀光局組長湯文琦表示,目前各縣市防疫旅館已超過5000房,之前和各旅宿業者開會時,另有2000多房有意願加入,目前補助金額和房間數沒有上限,希望可以破萬房。
根據該指引,防疫旅館應以獨棟建築、動線分流且「1人1室」為原則,若入住者需照顧者陪同,照顧者以一人為限,在房間內應配戴口罩。
旅館大門、櫃台、電梯及各樓層出入口等地點需設置消毒液設備,公共區域每天至少清潔一次;房間需可開窗通風,具獨立衛浴與空調設備,房內清潔由入住者自行打理,視聽娛樂設備遙控器或觸控面板應包膜保護,個人清潔用品或餐具則盡量使用一次性消耗品,以減少傳播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居家檢疫人數在3月28日達到最高峰,有5萬5千多人,昨天4萬9千多,今天剩4萬6千多人。他補充,若離島民眾返台,會請他們在本島檢疫,協助安排交通和住所。
■未來擬公布高風險職業,重症患者病情資料仍不公開
由於近期有許多個案被公開資料,指揮中心今也重新講解確診個案資料的發布原則,姓名、病歷及病史,原則上不公開,除非是為了避免疫情擴散。
而大眾關心空服員、醫護人員、政府官員確診是否要公開職業、工作地點,指揮中心表示,原則上不公開,除非是有防治需要,工作內容可連結至個人或影響利害關係人。
不過何謂「影響到利害關係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確實朝公開高風險職業確診案例的方向,但是到底哪些職業要公開,還需要思考,有人擔心若公布職業,會讓患者不願意透露自身更多訊息。
不過也有臨床醫師建議,希望指揮中心提供重症患者的部分資訊,例如年齡、性別、疾病表現、病人從第幾天變成重症、有沒有相關的共病等等,讓醫師預估眼前的病人會不會是重症高危險群,擬定治療方針。
對此,指揮中心沒有正面回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從目前臨床個案情況來看,還找不到重症的判斷指標,「我們也希望可以整理出來,但目前醫院提供的資料不夠完整。」
他表示,指揮中心有請醫院提供患者的診斷狀況,但每個醫院都很忙碌,尤其進入到後面病程時,常常沒辦法提供完整資料,要預測重症患者需要更多資料,若不夠完整怕反而會誤導。
■避免缺藥,醫院藥物庫存量超過3個月,食藥署不提供藥物
由於各國疫情嚴重,台灣已傳出缺藥情形,根據食藥署藥品資訊供應平台,缺藥通報包括肺炎鏈球菌自費疫苗、治痛錠、癲癇、利尿劑。
陳時中表示,食藥署平台的缺藥定義相對嚴格,是以藥物「商品名」來定義,「這樣看確實個別商品有缺」,但如果照健保定義「三同」,「同劑量、同成份、同劑型」來定義藥物,現在是不缺。
但他坦承有分配問題,因此現在醫療院所若藥物超過3個月用量,食藥署就先不供應;其他有缺的醫療院所,食藥署會持續供應,供給量以不超過去年同期庫存量加4%為準。希望幾個月內讓藥分配平順。他也建議,醫療院所開處方箋時,不要寫「不得換藥」,若寫了希望要附上理由。(文/林慧貞、林雨佑;攝影/吳逸驊、許𦱀倩、蔡耀徵、林彥廷)
#延伸閱讀
【空服員、看護、外送員等高風險群,疫情職災認定「看得到卻吃不到」?】https://bit.ly/3dL2nBR
資訊圖表【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懶人包2.0【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2019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報導者 #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