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何茂田國教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何茂田國教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何茂田國教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何茂田國教署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范國威 Gary F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總括來說,特區政府豪擲數千億公帑大興土木,表面上好像是爲了促進經濟和改善港人居住環境,實則是要將香港改造成一個方便內地富人移居、旅遊、購物和消閒的地方,受惠的只會是大財團、大地產商和建築商。按照計劃,香港將會從一個被大片郊野、農田、綠帶等天然屏障與大陸清楚區隔,在自然生態上自給自足的城市,變成與深...

  • 何茂田國教署 在 范國威 Gary F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1-21 17:02:24
    有 22 人按讚


    總括來說,特區政府豪擲數千億公帑大興土木,表面上好像是爲了促進經濟和改善港人居住環境,實則是要將香港改造成一個方便內地富人移居、旅遊、購物和消閒的地方,受惠的只會是大財團、大地產商和建築商。按照計劃,香港將會從一個被大片郊野、農田、綠帶等天然屏障與大陸清楚區隔,在自然生態上自給自足的城市,變成與深圳同城,進而成為整個大珠三角區的一部分。新界被城市化後,香港和大陸的邊界將變得模糊。

    【特區政府自毀長城 建制權貴出賣港人】

    成立了兩年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早前公佈了首份工作報告,計劃把被譽爲香港後花園的大嶼山作翻天覆地的改變。建議包括大規模填海以發展住宅及商業區,開拓共14個康樂及旅遊景點,更重要的是將大嶼山和附近離島用鐵路經屯門直通内地。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明言要將大嶼山定位爲大珠三角的運輸、物流及貿易樞紐。

    正當近年一個又一個大白象工程引起社會不少反對聲音時,特區政府的基建步伐不但沒有慢下來,還有變本加厲之勢。大家不禁要問,究竟這個政府在做什麽?原來劇本早已在五年前寫好。

    ** 中港融合劇本早已寫好 **
    2011年1月,特區政府低調公佈與廣東省及澳門政府三方簽署合作的「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把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東莞、中山六個地區在交通運輸、經濟產業、社會文化等多方面融合,主要規劃如下:
    1. 「綠網」:建設跨境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廊道,將香港郊野公園、遠足徑、單車徑、邊境濕地、海岸公園、綠帶與内地連接。

    2. 「藍網」:改造香港河套岸線,建設濱海旅遊度假中心和沿海休閒配套設施例如水上活動中心、濱水公園、廣場和長廊,以發展高增值產業及旅遊業。

    3. 打造「城市客廳」,除了「維多利亞灣海濱區」,還將新建落馬洲的「生態文化區」和大澳的「文化觀光村」等旅遊消費景區。

    4. 建設「新概念房產規劃區及新市鎮」及「低碳住區」,包括西九、啓德、大嶼山北和新界東北發展區。

    5. 設立「便捷通關銜接」,加快跨境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軌道等的銜接,增設及擴建口岸,並實施一地兩檢,建構「一小時生活圈」。

    6. 推動三地社會服務設施共用,包括教育、社福和醫療資源互相開放、專業資格互認、專業人才流動等等。
    (資料來源: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研究 www.prdbay.com)

    這樣一個將爲香港地理、經濟、房屋、以至整個城市格局帶來巨變的規劃,第一階段公衆參與竟只有不足一個月的諮詢期和一個只有幾個香港學者參與的論壇,在政府和主流傳媒冷處理下草草收場,除了幾個泛民政黨和一些網民表示反對外,沒有引起社會上太多討論。事隔三年,政府在2014年1月展開第二階段公衆參與,又搞了一個沒有什麽人注意的公衆論壇。2015年2月新聞處發了一份公報,宣佈「宜居灣區研究」已經完成,綜合收到的意見一致支持宜居發展,並已適當地將公衆意見納入最後建議云云。

    今次的大嶼山發展工作報告,明顯是宜居灣區計劃的延續。特區政府一如既往地低調,選擇在星期日公佈,並且無安排記者會,只透過政府新聞處發稿,果然又沒有引起什麽輿論。特首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也有提及大嶼山發展計劃,但刻意包裝成增加土地供應的一部分,隱藏了計劃背後的中港融合意圖。

    ** 特區政府貫徹執行政治任務 **
    這個在特區政府和廣東省簽署協議之後才做的「研究」和「諮詢」,姑勿論其誠意如何,計劃其實早已執行:
    1. 在社會一片反對聲中,強行通過興建一大堆昂貴但效益成疑的大型海陸空交通基建,包括港深高鐵、港珠澳大橋、機場第三條跑道,還有規劃中的蓮塘口岸和港深機場鐵路等等,想盡辦法拉近中港地理距離。並爲了做到「便捷通關銜接」,在高鐵一地兩檢問題上不惜違反基本法中禁止内地官員在港執法的明文規定,意圖打開法律缺口。

    2. 無視對生態及環境造成破壞,大力發展大嶼山住宅、旅遊、及購物設施。大嶼山東面建造巨型人工島,接駁包括南丫島和長洲等離島,經過屯門高速公路和港珠澳大橋直通內地,希望將大嶼山打造成陳茂波口中粵港澳三地交匯的「明珠」,吸引内地人來港旅遊甚至居住。

    3. 强行通過極富爭議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撥款,被社會批評為毀人家園,破壞耕地。政府托詞解決港人居住問題,但實則上公營房屋只佔6%土地,其餘多屬低密度豪宅,被質疑是要爲深圳富人提供「後花園」、「特區中的特區」,讓内地人免簽證進入。

    4. 耽誤了十多年的啓德發展用地明顯屬於宜居灣區計劃中的「低碳住區」和「維多利亞灣海濱區」,主要用作興建郵輪碼頭、酒店、體育城、水上活動中心、公園等旅遊消閒設施,用作住宅用途只有12%,而且發展密度偏低,無助解決香港日益嚴重的居住問題。

    5. 早前引起爭議的尖東海濱活化計劃,社會的注意力都放在未經招標而獨得合約的新世界發展,卻沒有留意到這個耗時達三年的計劃,正正就是要把本來屬於公眾休憩的海濱公園,發展成一個為專為旅客而設的「城市客廳」。

    6. 這也解釋了為何特區政府和一眾親中權貴如董建華、梁錦松,不約而同提出發展郊野公園和填海造地的言論,藉著港人因樓價太高買不到樓的苦況, 來迫使我們就範。事實上,香港現時有4000多公頃大部分遭荒置的農地和約1200公頃棕地,可容納最少一百萬人居住,根本沒有發展郊野公園和填海的迫切性。

    ** 最終目的是社會及文化融合 **
    總括來說,特區政府豪擲數千億公帑大興土木,表面上好像是爲了促進經濟和改善港人居住環境,實則是要將香港改造成一個方便內地富人移居、旅遊、購物和消閒的地方,受惠的只會是大財團、大地產商和建築商。按照計劃,香港將會從一個被大片郊野、農田、綠帶等天然屏障與大陸清楚區隔,在自然生態上自給自足的城市,變成與深圳同城,進而成為整個大珠三角區的一部分。新界被城市化後,香港和大陸的邊界將變得模糊。

    地理和經濟融合的下一步自然就是人口和文化融合,這也是整個中港融合計劃的「重中之重」。現時每日150個單程證配額,加上内地人投資移民來港定居,政府又不斷放寬及鼓勵輸入内地專才,已經令香港每年增加數以萬計的内地新移民。一旦港深同城,香港的新移民人口必有爆炸性增長。梁錦松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應可發展成爲上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意味香港還要容納多幾百萬新移民,難怪要移山填海了。

    ** 今日西藏, 明日香港 **
    大量内地移民將無可避免地「溝淡」香港本地人口,就好像毗鄰的深圳,八成居民都是外來人,日常語言是普通話。香港遲早也一樣,本地語言和文化被邊緣化,電影《十年》中所描述廣東話被歧視的情況絕非危言聳聽。香港急速內地化,港人的本土意識將逐漸被削弱,香港賴以成功的自由、民主、法治、公義等核心價值也將被內地一套貪污腐敗、弄虛作假、用人唯親、慣走後門等劣質文化所取代。

    更令人擔心的是,香港將會步西藏「自治區」的後塵,被中共的大規模殖民政策同化,並藉發展為名掠奪土地和各種環境資源。中共在西藏大搞鐵路基建,瘋狂開採金屬礦物,建造水力發電,又大力發展旅遊業,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經濟發展只為政府和商人帶來了暴利,藏民卻飽受剝削,生活比以前更坎坷。中共為了「維穩」,對西藏佛教徒進行宗教迫害,強制西藏人接受所謂愛國教育,同時取消藏語教學,意圖滅絕藏族文化信仰。當藏人對此表達不滿或抗議時,中共一概誣指為藏獨,並粗暴鎮壓和平示威。以上情境大家是否似曾相識?

    **「兩制」變「一制」,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
    須知道香港之所以能成爲國際金融中心,正正在於内地所欠缺的健全制度和法治精神,給予國際投資者信心和保障。基本法中「一國兩制」的承諾,就是爲了維持香港獨特的制度和文化,免被内地侵蝕,令香港可以繼續發揮幫助中國「走出去」的角色。假若香港變成了一個普通中國城市,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勢將不保。中央千方百計要把「兩制」變「一制」,純粹基於政治需要,卻不知這樣會摧毀香港百年基業。

    北京欽點的特首以及他的班子,一直忠誠地執行中央交予的政治任務。這班香港土生土長的官員在支取港人俸祿的同時,不僅沒有努力捍衛一國兩制,還要主動配合北京對香港全方位的干預,將「高度自治」雙手奉上。更可恨的是,一班市民所選出來的建制派議員竟與民爲敵,盲目支持中央和特區政府每一個損害市民利益的決定。

    今年立法會選舉,大家一定要踢走保皇黨,令他們無法再出賣港人。

    思言行 - 慎思敢言、以言赴行
    Email: civilrenaissance@gmail.com
    #思言行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 #中港融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