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低能量雷射物理治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低能量雷射物理治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低能量雷射物理治療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185的網紅湯士萱物理治療師 Suzanne Tang Physiotherapi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大風大雨的颱風天,我想許多醫療人員們的內心,也都像窗外的颱風一樣,颳風下雨! 不是醫療人員的您,其實也該做好防颱準備了,因為沒有人知道下一個颱風什麼時候會來,會釀出多大的災情。 同樣的,您也不知道您的動作什麼時候會出問題,什麼時候會老化,什麼時候會開始產生肌肉骨骼問題,什麼時候會產生疼痛,什麼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物理治療:http://physicaltherapyclass.com/ 運動傷害:https://sites.google.com/s/1cieisPHB2Xkrn1em8vthbJgglWmCOZH4/p/1knFDZuDHNtQIb04gBSTm2fGkexK1QwX4/edit 什麼是...
低能量雷射物理治療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8 12:13:51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 慢性肌腱炎治療新趨勢!骨科微創達人釋高上醫師分享「體外震波治療」,免動刀改善網球肘、足底筋膜炎 板機指、媽媽手、高爾夫球肘、足底筋膜炎,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慢性肌腱炎症狀,有些人嘗試過各種復健治療效果卻不彰,現在多了一項治療新選擇:體外震波治療,造福有慢性肌腱炎困擾的患者...
-
低能量雷射物理治療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1-28 16:07:05物理治療:http://physicaltherapyclass.com/
運動傷害:https://sites.google.com/s/1cieisPHB2Xkrn1em8vthbJgglWmCOZH4/p/1knFDZuDHNtQIb04gBSTm2fGkexK1QwX4/edit
什麼是物理治療?
什麼是物理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光、電、水、冷、熱、力等物理因子和運動治療,來評估並治療病患的問題。舉例來說,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利用微波造成水分子的震盪可以來加熱食物。在物理治療中,就利用微波的此一特性,可震盪人體組織內的水分子,提高深部組織的溫度,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患部的癒合速度,也有減輕疼痛的效果。因此利用微波來治療,就是一種物理治療。
歸納起來,物理治療的方法如下:
(一)光療--紫外線、低能量雷射
(二)電療--低頻電刺激、中頻干擾波
(三)水療--溫水療、冷水療、熱水療、冰水療、冷熱水交替治療、水中運動治療
(四)冷療--冷敷、冰敷、冰按摩、冷氣治療
(五)熱療--濕熱療、乾熱療、超音波、短波、微波、蠟療、紅外線及熱敷包
(六)力療--操作治療、牽拉運動、牽引、按摩
(七)運動治療(Movement)--有伸展運動、主動運動、阻力運動、耐力運動、呼吸運動、平衡及協調運動、功能性運動、神經肌肉誘發技巧、姿勢矯正療法等。徒手治療(Manual):有關節鬆動術、按摩、筋膜鬆弛術、被動運動、其他特殊技巧。
§低能量雷射:
雷射是一種激發光子束,與一般光線不同的是,它具有單一頻率、單一色調、單一相位及集中光束的特性。一般醫用雷射,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高能量雷射,又稱為熱雷射或硬雷射,其能量通常為數十至數百瓦特,外科醫師常利用其高熱能以達到凝固止血及切割組織的作用。
另一類是低能量雷射,又叫冷雷射或軟雷射,其能量通常是數毫瓦特至數十毫瓦特。當這類雷射照射人體後,經由其電磁效應或光化學作用,會影響體內種種生理及代謝反應,例如血管擴張、去氧核糖核酸( DNA )合成增加、膠原組織增生及免疫功能的增進等。
由於低能量雷射具有上述生物刺激的特性,因此它可用來治療疼痛,並可增進傷口及組織復原。此種治療的副作用極低,少數病人會覺得治療部位有針刺感,其他副作用還包括噁心、頭暈、局部紅斑或皮膚色素增加等。由於雷射對眼睛有害,因此不可直接照射眼睛,治療時也要帶上墨鏡以保護眼睛。一個部位治療時間為數秒至數分鐘,治療的效果通常在三至五次內會顯現出來。目前在醫院中常用的有氦氖雷射及鎵?紅外線雷射等。
在風濕病的復健方面,低能量雷射可用來治療各種軟組織疾病,如肌腱炎、肌肉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其成效約為 75 ~ 80% 。
§電療:
根據史書記載,最早使用電刺激來治療骨關節疾病可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當時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發現一種魚可產生一百至一百五十伏特的電流。他們就利用這種魚產生的電流來治療足部關節炎。
電刺激治療風濕關節炎最重要的目的是止痛,此外,電刺激也可以用來增強肌力,延緩或避免肌肉萎縮,減輕肌肉痙攣和增進血液循環。
電刺激的種類很多,其中與骨關節疾病之治療有關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低頻波(一般稱為經皮神經電刺激),另一則是中頻波(一般稱為中頻干擾波)。低頻波是指頻率在 1000 以下的電波,一般多採用 0 ~ 100; 中頻波的頻率是 1000 ~ 1000000 (一百萬)之間,但頻率超過 10000 (壹萬)以上的電波會產生熱,所以臨床上中頻波頻率均在 1000 至 10000 之間。經皮神經電刺激就是把電流通過黏在皮膚上的電極,以達刺激神經而得止痛的效果,成效不錯且無副作用,病人甚至可以買回家自行使用。
中頻干擾波一般是採用兩組電極(一組兩個),其頻率相差為 0 ~ 100 之間,如 4100 及 4000 ,通電後兩組電極會以中頻波穿透皮膚,而在深部組織發生電流干擾,產生一個 0 ~ 100 的低頻波。
採用中頻波的原因是穿透皮膚較容易,對皮膚的刺激也小,電流強度可以調得較大。
臨床研究顯示,電刺激對於下背痛、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韌帶扭傷、肌腱炎(如網球肘)、肌肉及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均有顯著的成效。
很多慢性關節炎病人因為長期藥物治療而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以考慮合併使用電刺激,以減少藥物的使用。
此外,雷諾氏症候群病人或是交感神經失營養症者,也可用電流刺激局部患處或相關的交感神經節,以增進血液循環。
而當風濕關節炎病人發生週邊神經病變時,也可用電刺激來減輕疼痛或是延緩肌肉萎縮。
§水療:
水療通常使用熱水,所以也算是淺層熱療的一種。除了利用水的熱度來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之外,水還具有浮力及黏稠度。此特性使水療能提供患者同時做各種運動而不致傷害關節。此外,大多數醫院的水療槽內裝有馬達,可將空氣與水混合打入水療槽,造成渦流,具有按摩的效果。
水療的種類很多, 簡單的如家庭用的浴缸、公共浴室。一般醫院則依其規模大小而裝設各種上肢、下肢及全身水療槽、八字型水療槽或治療池等。此外,溫泉療法、泥漿療法亦可說是水療的一種。有人說溫泉或泥漿中的礦物質會改善關節炎,但亦有人反對此說法。
§冷療:
冷療的基本生理作用是使血管收縮,降低局部新陳代謝,壓抑神經的興奮及降低神經傳導速度。對於風濕關節炎而言,冷療可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
與熱療不同的是,冷療可止血、消腫,故適用於急性關節炎或骨關節急性外傷。有些病人在運動治療後會有疼痛、腫脹的現象,也可以用冷療來消除。
冷療的種類有很多,如浸泡法、冷(冰)敷法、冰塊按摩法及噴霧法等。
浸泡法就是把要治療的肢體浸入 0 至 10 ℃的冷水中。
冷敷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是家庭用的冰敷袋,只要把冰水放入橡皮袋或塑膠袋即可。亦可使用含有矽膠的冰敷袋,使用前先放入冰箱上層,使用時再取出即可。必要時可將冰敷袋充氣後壓迫患處,以止血消腫。其他還有即冷式的化學冰敷袋,使用時將袋子一壓,其內容物會產生化學作用而迅即變冷。
冰塊按摩法是用冰塊按摩患處。為了方便起見,使用前可先把冰塊作成杯形或圓柱形,以便於局部按摩。
噴霧法是將甲基氟( methylfluoride )等化學物質裝入容器中,使用時可噴出冷凍氣體,常用來治療肌肉疼痛或急性運動傷害。在國外風濕病醫師做關節穿刺前也常用來減輕病人的痛苦。國內有些醫院也裝設大型的噴霧式冷療機。
冷療的治療時間為五至二十分鐘。冷療初期會覺得冰冷,接著會感覺燒燒的,最後會有點酸痛、麻木。當皮膚變白發青時,應立即中止治療,以免凍傷。罹患周邊血管病變、雷諾氏症候群(手指遇冷會發白發紅)或是對於冷療過敏的人,都不適合做冷療。
§熱療:
熱療最重要的功效有五:
(1) 減輕疼痛,
(2) 降低肌肉痙攣,
(3) 減輕關節的僵直感,
(4) 增進膠原組織的延展性,以增進關節活動度,
(5) 增進血液循環。
根據穿透人體組織的深淺,可將熱療分為淺層及深層熱療。淺層熱療透熱深度小於一公分,包括熱敷包、熱水袋、烤燈、紅外線、電毯、蠟療、微粒療法( fluidotherapy )等。深層熱療又稱為透熱療( diathermy ),其熱量可深入三到六公分,包括短波、微波及超音波等。
熱敷是常見的一種熱療方式,在家裡可以用水煮、化學生熱、微波爐加熱等方式的熱敷包包上毛巾,敷在患部 20 到 30 分鐘即可。電毯,也是很方便的一種熱敷方式,一般電毯是乾熱式的,目前市面上也有溼熱式電毯,即利用吸收空氣中水分或直接可包潮布,其效果比乾熱式者為佳。熱水袋是種便宜簡單的熱敷方法,只要將熱水注入熱水袋內封緊,外包乾或微濕毛巾即可。
熱敷用品不一定愈貴愈好,只要個人使用方便有效即可,在購買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熱敷用品應事先了解使用與保存的方法。使用熱療最主要是避免燙傷,熱敷不是愈熱愈好,也不是愈久愈好,所以使用電毯最好能夠定時,避免睡覺時用,感覺遲鈍或喪失者應多包一層毛巾或溫度不要太高,使用時間 20 至 30 分鐘就夠了,超過 30 分鐘效果差不多,且就算溫度不高時間夠長也會造成燙傷的。在此吾人不建議用熱毛巾作熱敷,因為熱毛巾保溫效果較差且容易燙傷。
其他熱療方式如紅外線燈屬乾熱式熱療,有時會因太乾燥而皮膚不適。
在物理治療部門除使用熱敷包外,也會使用所謂深部熱療或透熱療法,一般是利用高頻的電磁波例如短波、微波、或者用超音波等,深部熱療可穿透到組織的深部,但有其適應症與禁忌症,必須由專業的物理治療人員施行,否則容易發生危險。
低能量雷射物理治療 在 湯士萱物理治療師 Suzanne Tang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大風大雨的颱風天,我想許多醫療人員們的內心,也都像窗外的颱風一樣,颳風下雨!
不是醫療人員的您,其實也該做好防颱準備了,因為沒有人知道下一個颱風什麼時候會來,會釀出多大的災情。
同樣的,您也不知道您的動作什麼時候會出問題,什麼時候會老化,什麼時候會開始產生肌肉骨骼問題,什麼時候會產生疼痛,什麼時候會需要物理治療師。
這是與每個人都切身相關的議題!
/
真正的物理治療包含幾個部分:
1.完整的「評估」:包含問診、理學檢查.....等。找出問題真正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沒有好的評估就沒有好的治療。
2.儀器治療:利用電療、超音波、熱敷、低能量雷射、拉腰.....等,「舒緩」疼痛,或是促進受傷的組織癒合。
3.徒手治療:治療師透過雙手,處理個案身上活動度不足的組織,例如:卡住的關節、過短的肌肉、活動性不佳的神經⋯⋯等。
4.運動治療:透過特地的動作,以維持特定組織的活動度、提升部位間的協調性、提升肌肉間的協同效率、提升肌肉力量......,以提升使用身體的效率。
包含以上四個部分才是完整的物理治療,不過目前歐、美、澳等許多國家,已經大量減少使用儀器治療,因爲許多研究已經顯示,「徒手治療搭配運動治療,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但是很不幸的,在台灣,大部分民眾在醫院、診所健保下,能接觸到的只有「儀器治療」,因為做儀器治療,讓治療師可以在單位時間內產生最大的產值。
幫一位病人在疼痛部位貼上電療貼片只要3分鐘;爲一位病人評估,找出問題,並進行有效的徒手治療及動作治療,您認為需要多少時間呢?在澳洲執業超過30年的物理治療大師 Mark 老師說他看一位病人也至少需要30分鐘的時間。
沒有好的評估就沒有好的治療,就像是有壁癌,要找到漏水源頭,而不是只把壁癌刮掉。單純的儀器治療就像是反覆的刮壁癌,沒有從源頭解決當然不會好。但是很不幸的,在健保體制下,一天要看45個病人的治療師,很多時候能做的就是把壁癌刮掉,把地上的屑屑掃乾淨而已。
———————————————
接下來討論一下健保署長以下的發言:「不一定說你就花那個時間在那邊做物理治療,你其實到運動場裡面多跑跑多走走,這有時候自己照顧自己,這就很容易呀!不過就是說,這都是一種國民的健康教育啦!」
1.親愛的署長,我想您指的應該是不一定要花時間在那邊「只做儀器治療」吧!
2.「其實到運動場裡面多跑跑多走走,這有時候自己照顧自己,這就很容易呀!」
很多的個案,就是因為用沒有效率的方式走走跑跑,才開始產生疼痛。而且,有疼痛的時候,其實是需要透過低負荷的訓練以改變異常的協調模式,所以只去運動場跑跑可能是行不通的!
沒有專業的協助,民眾自己真的很難知道什麼時候照顧自己很容易,什麼時候不容易呀!
3.「不過就是說,這都是一種國民的健康教育啦!」
沒錯!國民健康教育真的很重要!民眾一定要認識真正的物理治療,了解物理治療師可以給您哪些幫助!
「物理治療師是動作的專家,協助提升您的動作健康,讓您過得更舒適,隨心所欲使用自己的身體!」
各領域的專業得以發揮,民眾才能有所受惠!
https://youtu.be/zp9eKveWtqo
低能量雷射物理治療 在 黃雍宗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傷口形成,就要開始除疤】
不管是對男性還是對愛美的女性來說,大片的疤留下來真的不好看....
然而要除疤的話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幫忙,仔細評估後才行喔!!!
燒燙傷後,怎麼除疤?
不論是水、火、油所引起的燒燙傷,緊急救護的處理方式均「沖、脫、泡、蓋、送」
5大步驟為基準原則。只要是遇到高溫的燙傷,這個處理原則都很有用。
藝人Selina在上海拍爆破戲意外被火紋身,全身約有40~50受到灼傷。經過治療之後,身上所留下的疤痕,尚待一段漫長的修復之路。這整起事件,喚起了大家對於燒燙傷的重視!
通常皮膚只要接觸超過60~70℃以上的溫度,皮膚組織的蛋白質就會產生變性,此時就會產成燒燙傷的危險。由於皮膚組織包含表皮細胞等,多為膠原蛋白成分,也就是由蛋白質所組成,而蛋白質約在60~70℃左右,就開始產生變性,更不用說遇到100℃以上的高溫,都會產生燒傷或燙傷的危險。
燒燙傷可分為3級
無論是水、火、油,哪一種原因所造成的燒燙傷,依皮膚受傷的程度,大致可以分為3個等級:
第1級 通常傷及表皮層,真皮及皮下組織會發生反應性充血,會有輕度的水腫及疼痛感。皮膚雖會出現潮紅,但還不至於有水泡,數日後便會自然脫皮而痊癒。此類型的灼傷,也常見於日光浴的曬傷。
第2級 若傷及真皮層,傷口會有起水泡的現象,是二度燒燙傷最易辨識的特徵,乃局部傷口所產生的水泡,且疼痛情況會比一度燒燙傷更為嚴重,此級的燒燙傷又可再細分為:
淺的二度燒燙傷(Superfiical Dermal Injury):傷口表面呈均勻的粉紅至紅色,一般在2週內自行癒合,之後也較無明顯疤痕。
深的二度燒燙傷(Deep Dermal Injury):傷口常呈現表面不均勻之顏色分布,可能是粉紅至紅色的傷口,同時還呈現有不均勻的白色或褐色斑塊。此種類型傷口癒合的時間,多半要超過2週以上,有時甚至還會長達1個月之久,會留下明顯的疤痕。
常有人是被汽機車的排氣管燙傷。汽機車在剛熄火時,排氣管的溫度相當高,有時路過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燙傷,這個比例很高,情況嚴重者可能直接掛急診。在遇熱的當下可能先出現紅腫,經過幾個小時後就開始起水泡,這種情況就算是二度燙傷。
第3級 若燒燙傷範圍達表皮層及全部真皮層都壞死的程度,就是所謂的「全層燒燙傷」,亦即第三級的燒燙傷。無論是高能量的瞬間燒傷,或低能量但時間拉長的燙傷,都可能造成組織壞死,達到三級的燙傷。
此階段傷口表面呈現白色斑塊,甚至會變成焦痂。此種傷口無法自行癒合,必須進行清創手術(Debridement),若燒燙傷面積太大,組織無法再長出來,就必須移植其他部位的組織過來,進行植皮或皮瓣重建手術。
燒燙傷後的疤痕處置
1 美白淡化色素藥膏
通常淺的二度以下燒燙傷,以發炎反應為主。暫時性的傷口會有發炎後的泛紅反應,表皮看起來會紅紅的,有些則會產生黑色素的沉澱。若是留下黑色素沉澱,則可使用美白淡化色素的藥膏加以改善。
2 脂肪、玻尿酸填充物
永久性的疤痕,屬於比較深的二度燒燙傷,就算傷口癒合了,也可能會產生凹陷性的疤痕,必須使用填充物(如脂肪填充物、玻尿酸等)。
3 穿戴彈性衣或塑身衣
若是比較凸出的傷口,範圍較小的可使用物理性加壓的方式(如矽膠片、矽膠帶、矽膠軟膏等)處理,若是大範園的傷口,則必須穿戴彈性衣或塑身衣,有時還要視受傷部位而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局部袖套、全身型塑身衣,或頭套等。
4 物理性加壓
身體在受傷後,組織會自行增生產生肥厚疤痕,這類疤痕若出現在某些特定區域,還可能會產生蟹足腫,通常會出現在比較深層的燒燙傷。物理性加壓治療的時間,一般都要加壓至少6個月以上。
5 染料雷射
鄭惠文指出,有暫時性泛紅情況的血管擴張情形,或肥厚疤痕的血管性質比較多時,可使用「染料雷射」而有些凹陷性疤痕,若表面皮膚看起來紅紅的,也可做此治療。接受雷射治療後要注意避免過度日曬,可視情況局部冰敷、塗抹藥膏或使用乳液,同時不要磨擦施打雷射的位置。
6 修疤手術
疤痕去除手術的進行時機,一般是在受傷後6個月,若物理性加壓效果不佳,則會考慮以手術方式除疤。但若是在關節活動處已造成患者正常身體功能受限時,則會提前進行疤痕重整、皮瓣或人工組織擴張器重建、植皮手術等治療。
修疤手術屬於整形外科的治療方式,通常當局部的疤痕攣縮情況,已造成身體功能受限(如關節活動處或顏面部位)影響到正常功能時,就必須用手術的方式將疤痕去除,把攣縮的組織放鬆。
把握傷口恢復的黃金期
處理疤痕的正確態度,是要從傷口形成時,在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方式,以降低疤痕出現的機會。因此在傷口開始形成時,就要配合醫師及復健師的指示積極復健,才能不讓原本的功能受限太多,同時要把握0~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
任何疤痕的處理都是以盡量改善為原則,由於每個患者的復健狀況不同,恢復的情況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像有些病人在傷口恢復的初期,不怕痛地去做伸展,傷口就比較不會出現巒縮情況,功能也較不會受限。
復健工作並不是在手術過後才進行,而是在傷口恢復的慢性期,由於恢復時的0~6個月傷口尚處於不穩定期,因此盡量不要讓傷口功能受限,一定要多伸展、多活動。黃金關鍵期間內,若能做好復健,復元的狀況會較為理想。當然,還是得視患者受傷程度,若是穿戴彈性衣或塑身衣,6個月後還要定期回門診讓醫師看看狀況,並進一步做診斷。
除疤治療方式-
1度至較淺的染料雷射,傷口有泛紅或血管擴張情況,可使用染料雷射加以處理。
較深的2度至
3度燒燙傷,凹陷性的疤痕,必須使用填充物,如脂肪填充物、玻尿酸等。凸出性傷口的物理性加壓 較小範圍,如矽膠片、矽膠帶、矽膠軟膏等。
較大範圍,必須穿戴彈性衣或塑身衣,視受傷部位而有不同的形式,如局部袖套、全身型塑身衣或頭套。
較深的2度至
3度燒燙傷,修疤手術,通常是為了讓傷口美觀些,進一步採取的美容或整形修護。
(文章轉載自網路)
低能量雷射物理治療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勞苦功高,顧小孩顧到手麻腳麻的媽媽們,有好康的唷!
長庚體系,復健科名醫許宏志醫師,這個週六在政大書城有演講
鼓勵大家前往聽講喔!
相信大家一定會滿載而歸的!
《疼痛完治:認識痛、緩解痛、遠離痛》
「名醫面對面」新書分享會
地點:政大書城台南店(台南市西門路二段120號)
時間:3/21下午2:00~3:00
【醫療保健】媽媽手 推動搖籃痛苦的手
最常發生在:經常握手、提重物、經常抱小孩、挖冰淇淋、轉動螺絲、滑滑鼠以及反覆做手腕彎曲伸直動作的人身上。
俗稱「媽媽手」的迪克文氏腱鞘炎(De-Quervain’s tenosynovitis),是指因為手腕過度或不當的使用,造成手腕橈側(大拇指根部)的疼痛以及彎曲度受限的病症。此症也好發於懷孕期婦女,及產後抱嬰兒、操持家事而引起疼痛的媽媽們,因此稱為媽媽手。正式說法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媽媽手的症狀與成因
腕部橈側莖突部的疼痛,特別是活動大拇指、手指握拳時將大拇指放在掌心,或往尺側(小指側)彎曲、轉動手腕時最為疼痛,壓迫到手腕橈側突起時也會引發疼痛,有時甚至會往遠端手指或近側上臂傳動疼痛。因為翻身而壓迫造成疼痛、影響睡眠的情形,也很常見。
長期腕部過度或不當的使用,如經常握手、提重物、長時間手腕握緊維持彎曲姿勢(如抱小孩、挖冰淇淋、轉動螺絲或滑鼠等),及反覆做手腕彎曲伸直的動作,都容易造成局部伸拇短肌肌腱與展拇長肌肌腱的發炎反應。
診斷治療方式與注意事項
透過身體理學檢查可找出痛點,軟組織超音波檢查或核磁共振可找出發炎的肌腱與有無積水。經確診後,運用超音波、經皮電刺激、低能量雷射等物理治療會有幫助。常用的藥物有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或可局部注射低劑量類固醇以改善發炎情況。
對於合併有痛風或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必須考慮同時使用降尿酸藥物與關節增生療法。為了避免惡化,也可使用腕部固定護套、護腕等輔具。除了藥物等治療,平常可搭配手部復健操強化練習。
此外,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也要注意某些細節,抱嬰兒或提搬重物時,手指要盡量合併並且與手腕保持一直線,也避免手腕及拇指長時間或重複的動作,記得保持手腕放鬆及減少過度使用。
此類患者並不適合接受局部的推拿按摩,使發炎情況和疼痛感更形嚴重。有時疼痛
會傳動到手肘或手指,因而患者無法正確指出病灶處而造成治療的錯誤。
~~摘錄《疼痛完治:認識痛、緩解痛、遠離痛》~~
疼痛復健名醫 許宏志醫師著
更多疼痛相關資料,請參考http://www.ylib.com/book_cont.aspx?BookNo=F3064
「名醫面對面」新書分享會
地點:政大書城台南店(台南市西門路二段120號)
時間:3/21下午2:00~3:00
#許宏志醫師的復健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