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低於淨值的股票可以買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低於淨值的股票可以買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低於淨值的股票可以買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低於淨值的股票可以買嗎產品中有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方法,自然就會投資不同的產品 我的方法:定時定額為主,單筆為輔 我的需求:長期投資 我的標的:基金為主,ETF為輔 以上是我投資三大重點,因為在此條件下,我所選擇的基金標的也許跟目前市場上所夯的基金不同,也或許又跟OO達人不一樣,但懂的人就懂,不明白的人總是會有問不完的問題,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萬的網紅柴鼠兄弟 ZRBro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次只要看到五顏六色的的技術線圖就舉手投降了嗎?其實技術領域看似複雜,常用的也就這麼七大項,會了就永遠會了,以後技術面就不再眼花繚亂,這一集就先從認識K線開始 #開收高低 #可以調解析度 #聽懂技術分析 (內容補充) ►紅K不一定漲 黑K不一定跌◀︎ "紅黑顏色"由當日開收位置決定,而"實際漲跌...

  • 低於淨值的股票可以買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30 11:33:57
    有 1,420 人按讚

    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方法,自然就會投資不同的產品

    我的方法:定時定額為主,單筆為輔
    我的需求:長期投資
    我的標的:基金為主,ETF為輔

    以上是我投資三大重點,因為在此條件下,我所選擇的基金標的也許跟目前市場上所夯的基金不同,也或許又跟OO達人不一樣,但懂的人就懂,不明白的人總是會有問不完的問題,其實哪一種方法最好?都沒人說得準,重點是:你必須確定:
    1.你的投資方法:單筆?定時定額?當沖?
    2.你的需求:短期投資?長期投資?
    3.你的標的:股票?基金?ETF?期貨.....

    在你確定以上三大重點後,尋求最大的勝算。

    一般人投資鮮少想以上的問題,總喜歡複製OO達人的方法,但又不知其然,或乾脆就讓OO達人直接告訴你買OO產品,最終有沒有賺錢?賺多少?只有自己清楚,這種彎道超車的方法看似減省了自己很多時間,但事實上你一輩子都停留在需要開口問別人,簡單的說你的投資一直停留在幼兒園班。

    近日市場再度談起印度基金,有人又要問:為什麼印度不是一軍?之前能源、原物料基金夯時,為何老師沒推薦?沒有轉為一軍?

    會問以上問題都是因為不明白我投資的三大重點,進而不明白我將基金分為1~3軍的原由,如果你的投資是「短期投資」、是單筆投資、固然會追逐市場夯的產品,但請再紅筆畫這句話『在你確定以上三大重點後,尋求最大的勝算』,確定要追逐市場夯的產品,就要有「知上車」並「懂下車」的本事,若只是瞎參和,終究還是獻給市場囉!

    如果這一話『在你確定以上三大重點後,尋求最大的勝算』是重點中的重點
    那麼定時定額要勝算就要「不停扣」
    要做到「不停扣」就要選到扣款過程自己能接受的產品
    即是:扣款過程不能負太多、也不能負太久
    所以才將基金從高點扣起可能經歷負的時間分為1~3軍

    因此與市場現在哪一個產品夯不夯?沒有很大的相關,扣款過程只要你能接受甚麼產品都可以買,現在要買印度或原物料基金,怎會不可?

    再細想,若你真的相信1~3軍的方法,也願意把2軍的印度放到你的投資組合,那麼你會給它多大的比重?這問題不也是要好好地問自己啊!

    至於當你想買該基金時,該市場是在哪一個位置?看看該基金淨值的走勢?到StockQ (StockQ 國際股市指數)看看該指數過去的走勢,多少也可知曉目前是高?是低?縱使不會看,就都當從最高點扣起,如台股,現在開始起扣就當最高點扣起,可能經歷負的時間為1~1.5年,不能接受嗎?如果每個月3000元,累積了36000~54000後開始賺錢不好嗎?

    還是你心裡在想等低點再開始,此種想法的迷失就是把自己當專家,知道低點的到來,若真知道有何必苦苦每月3000元,到不如一次3000萬來的痛快些,另一等到低點時,就可能如扣四次累績了12000再開始賺錢,屆時與前者比一比,何者最終累積的本利和較多?

    若想自己的投資能進階到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博士班,就要學會為自己思考。

    後註:
    各類基金從高點扣起負的時間(約估)
    1軍
    1~1.5年:美股(科技股占比低於50%)、台股
    1~2年:全球(美國)科技
    1.5軍
    1.5~2.5年:生技基金
    1.5~2.5年:中國基金(報酬率不像過去一飛衝天)
    2軍
    2~3年:印度基金、東協基金、亞洲區域型基金、歐洲基金、日本基金
    3軍
    5~10年:拉美基金、東歐基金、能源基金、礦業基金、黃金基金、水資源基金

    #以上扣款的過程不是比近2~3年,而是近10~20年

    #以上原則是為賺取資本利得為目的,但若是為了領息,請回歸配息基金相關投資要點

  • 低於淨值的股票可以買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1 10:34:54
    有 2,210 人按讚

    防疫期間,複習一下2020.04.02的文章

    佛系整理來了--定時定額篇

    新朋友必看,老朋友複習

    綜觀目前大家心急如焚的問題,佛系整理如下:

    一、定額定額的基金(不分股或債),並以賺資本利得為目的
    1.先釐清你目前買的基金(或想買的基金)是屬於你認定的一軍、二軍、或三軍?

    我認定的標準是從「高點」扣起,其過程負的長度(時間)及負的深度(報酬率有多差),然再比較最終的大約報酬率,你自然可以有你自己的認定標準。

    簡單的說:將過去10~20年間,該市場或產業空頭與多頭的時間做比較,多頭時間越長為一軍,多頭時間越短為三軍

    以下是各類基金從高點扣起負的時間(約估)

    1軍:(牛長熊短)
    美國(科技股占比低於50%)、台股基金:1~1.5年
    全球(美國)科技型基金:1~2年

    1.5軍:
    中國基金:1.5~2.5年
    生技型基金:1.5~2.5年

    2軍
    (1.5~3年):印度基金、東協基金、亞洲區域型基金、歐洲基金、日本基金

    3軍(熊長年短):
    5~10年:拉美基金、東歐基金、能源基金、礦業基金、黃金基金

    2.自己有了對基金的分類後
    如果你想要扣一檔基金,你會選擇甚麼基金?
    如果你現在有錢想加碼,你會選擇甚麼基金?
    如果你目前扣的基金是屬於你認定的3軍或2軍,你會想要再加碼攤平嗎?

    3.先選好要投資的類別→在該類別中選長(3年以上)、中(1~2年)、短(6個月)期績效前1/2

    4.設好停利點:一般投資人較容易等待的是15%~20%,但依個人屬性、基金屬性再調整成屬於自己的停利點(小微笑、大微笑、仰天長笑)

    5.一定謹守「停利不停扣的」紀律法則

    6.再次強調,此處講的是定時定額,是長期都會扣的基金(只是會停利再續扣),所以不是在講大家都跌深了搶反彈。

    二、定額定額的基金(不分股或債,但股比債好太多),並以長期投資為目的
    1.股票型基金要長期投資必定是要
    (1)長期趨勢看好
    (2)過程波動自己能接受

    所以甚麼樣的基金適合,不也是每一個人的認定標準不一嗎?你認為石油一定必須用,所以長期趨勢不會往下,但我認為其波動太大,會令我無法長抱,諸如此類,是不是自己應該去了解、體驗、認識清楚後決定呢!不該是我買的基金(是我認定我可以接受的基金)非是你的標準答案吧!

    2.配息基金,會想長期投資不外乎將來想領息,但建議是先定時定額股票型基金累積資本,等適合的點再單筆買債,但若真非要定時定額債券基金,請遵循以下原則:

    (1)用「自己配息滿意、自己波動接受」來挑基金
    (2)有了以上的挑基金要訣,才能做到買債三要素:以配息為目的、不在乎淨值的波動、長期投資

    如何了解一檔基金的波動度,自然要用到SOP四步驟
    1.該基金投資在哪些地區?(新興市場要特別的看國家別及分散比重)
    2.該基金投資哪些標的?(高收益債要特別看CCC(及以下)級別的占比)
    3.該基金投資用甚麼幣別買這些標的?(美元?歐元?當地貨幣?)—看月報中的貨幣分布即可知,只要是用當地貨幣買的標的,波動度就是隨著該幣別的升貶,因此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波動度就是很大
    4.你選擇用甚麼幣別投資這檔基金?(你買基金時都挑美元計價?澳幣計價?南非幣計價?)
    只要能先清楚知道上述的四個要點,就能判斷波動的大小(風險的高低),進而問自己是否能接受?
    用以上的方法去深入了解一檔基金的波動度,才能知道自己該選甚麼?也才能落實「自己波動接受」

    待續...

  • 低於淨值的股票可以買嗎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7 06:52:47
    有 2,347 人按讚

    金管會在四月底發布了針對南山人壽的裁罰公告。內裡指出這家保險公司內部運作的多項缺失。

    以下擷取裁罰公告內容並進行討論。

    首先是122位業務員,以自己或他人信用卡代刷保險費。交易筆數高達558比,繳費金額高達7.79億元。

    發生那麼多筆以及總金額那麼高的代刷保費情事,代表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恐怕在金管會發函糾正之前,業務幫保戶代刷卡費,在南山內部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可行的做法。

    業務員刷卡代繳保費可能會造成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場景是,譬如保戶以現金繳交保費10萬給業務員。業務員收到這筆款項後,在未通知客戶的情形下,刷自己的信用卡繳交保費,然後用這個方式賺取紅利點數或里程。這有不當得利的問題,或甚至構成侵占罪。

    以下違規事由,就是投資部門的不專業了。

    三個失誤。

    第一個:“針對採次級市場賣出交易,未於分析報告評估採次級市場與初級市場贖回作業之成本效益。”

    這需要解釋一下。

    南山人壽是法人。法人想要出脫ETF部位時,跟一般投資人不同。一般投資人只能在次級市場交易。賣ETF給別人,拿到現金。

    法人多一條路。法人除了可以在次級市場賣出外,可採初級市場交易。合格法人可以跟發行ETF的資產管理公司交易,出脫ETF,換到ETF的成分證券。然後再賣出這些成分證券,換取現金。

    因為有兩條路,所以法人必須評估哪個方法比較好,然後採行。

    這個例子中,南山人壽似乎毫不考慮的就採次級市場交易。這是不夠專業的地方。

    第二個:”107十二月,於次級市場出售每單位價格低於每單位淨值。”

    這說的是ETF賣出的市價低於淨值。ETF本來就有折溢價的現象,在合理折溢價範圍內執行的交易不會被挑出來講。一定是出售的成交市價低於淨值太多,變成有點像在賤賣資產,才會被金管會指正。這反映南山對於ETF交易執行得不到位。

    第三:”多次當日賣出張數占市場成交量逾98%的情事”。

    這很糟糕。代表南山當天的賣出動作,就是交易量的主力。價格會愈賣愈低。一般法人要進出大筆部位,會分多天執行。避免像這種自己一天的買賣就佔了該股票或是該ETF主要成交量的情形,以降低市場衝擊成本。

    南山這些ETF交易失誤,代表投資部門似乎對這些問題毫不在意。代表客戶利益的資產,可以隨便這樣買賣嗎?專業何在,把客戶的權益放在哪裡?

    金管會這份文件點出一家保險公司的多項重大缺失,從業務員、到內部投資管理,全都出事。更不要說之前發生的南山人壽經理人事件。

    在這樣的金融叢林中,身為保戶與投資人只能自求多福。

    打著專業名號的金融機構,未必符合專業的行為準則。

    完整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1/05/etf.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