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有多少皇子和公主?為何選擇康熙做皇帝?】
順治與董鄂妃,是很多當代人限中的皇家「恩愛夫妻」,大家都以為順治一生除了董鄂妃以外再沒愛過別人。可實際上,順治在短短的九年婚姻生活中,先後和數十名後妃生下了14個子女。
順治皇帝和董鄂妃,在很多當代人眼中是皇室恩愛夫妻的典型,史書上關於二人...
【順治有多少皇子和公主?為何選擇康熙做皇帝?】
順治與董鄂妃,是很多當代人限中的皇家「恩愛夫妻」,大家都以為順治一生除了董鄂妃以外再沒愛過別人。可實際上,順治在短短的九年婚姻生活中,先後和數十名後妃生下了14個子女。
順治皇帝和董鄂妃,在很多當代人眼中是皇室恩愛夫妻的典型,史書上關於二人「秀恩愛」的記載,那更是數不勝數。我們前面也講過,董鄂妃死後,順治皇帝痛不欲生,為此更是做出了很多乖張的事情,鬧得朝野不寧。
但即便如此,我們在埋葬孝惠章皇后的孝東陵裡卻驚奇地發現,這裡埋著的除了孝惠皇后,還有28位元等級高低不一的後妃,她們也都是順治的女人。其中11個人,先後給順治生下了13個皇子和公主。
這件事情放在我們現在看,是相當不可理解的:你順治不是說只愛董鄂妃一個人嗎,那你怎麼「口嫌體正直」,還到處往別的女人那邊跑?甚至和別人生了一堆孩子呢?這個問題的答案,說起來讓人唏噓,那就是:順治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娶什麼樣的女人、封什麼樣的女人當皇后,這件事情他是決定不了的。而且對於順治而言,生孩子和談戀愛,甚至也並不算是一碼事。
因為順治這個皇帝的位置,來的並不穩當,他能登上皇位,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兩大實力派: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勢均力敵,誰也搞不定誰,所以把順治扶上了皇位。在順治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豪格被多爾袞陷害而死,而多爾袞在順治七年的時候也因病而死,這樣順治才逐漸有了掌握大權的機會。
可是因為當時的清朝,還不像後來那樣強大,皇帝的權力也並不夠集中,所以很多的事務,順治既要考慮和外部勢力的合縱連橫,也要看朝中實力派的顏色一一娶媳婦這件事,自然也包含在內。
順治的第一個皇后,是多爾袞做主訂婚的,對方是蒙古親王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也是孝莊太后的侄女。據說這位皇后不光長得漂亮,而且頭腦聰明,可順治卻並沒因此而喜愛她,相反還很討厭她,最後甚至不顧朝中大臣們的反對,把她的皇后頭銜拿掉,降為普通的妃子。順治之所以這麼做,最核心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這樁婚事是多爾袞安排的,而多爾袞又是他執掌大權路上最大的絆腳石。雖然後來多爾袞死了,但在順治眼裡,每次看到博爾濟吉特氏,都會讓他想到多爾袞的存在,您想想,順治這心裡頭能得勁嗎?更悲催的是,從史料記載來看,我們看不到除了董鄂妃外,順治還對哪個後妃有特別明顯的寵愛行為,對於他而言,和那些個後妃生孩子,可能更多還是出於延續香火的需要。
至於生下來的那些個皇子和公主,要說哪個能讓他特別青睞的吧,也沒有。不然的話,他為什麼在董鄂妃生了兒子之後欣喜若狂,在詔書裡說這是他的第一個兒子呢?按理說,董鄂妃的孩子是他的第四個兒子,刨掉死去的皇長子不算,前面還有福全和玄燁兩個活得婦好的兒子呢啊!這就足以說明,順治當時從心底裡就沒太在乎和其她後妃生的子女。只可惜,上天有意拆散他和董鄂妃這對苦命鴛鴦,先是讓他們的孩子沒活幾個月就夭折了,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後來體弱多病的董鄂妃又在順治十七年八月香消玉殞,徹底斷了順治立董鄂妃的孩子為太子的念想。
那麼在董鄂妃的這個孩子死後,因為她身體不好啊,古代婦女因為生孩子而死的幾率又很高,順治和她也沒有再要第二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下,順治就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的皇子身上。
但從史料記載的篇幅來看,這種關注因為順治死得太早,沒來得及著手培養繼承人,以及當時天花肆虐,玄燁等皇子都被送到宮外撫養這些原因,可能也不是太多。據近代的清史專家金梁記載,康熙成年後,在談到和父親的關係時,曾說自己是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就是說他的童年記憶裏,和父母之間的互動是非常少的。
如果說順治在董鄂妃死後,沒有很快就隨她而去,那可能他和玄燁、福全這些皇子之間的互動會多一些,他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也可能會考慮孩子的母親是不是討他的喜歡。但是歷史沒有假設,我們都知道順治後來也感染了天花,老天爺不給他再尋找第二個董鄂妃的機會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順治就不得不考慮從現有的幾個皇子中選出他的繼任者。
在順治十八年正月的時候,順治一病不起,隨時可能撒手人寰。這時可供他選擇的皇子,一共有六名,分別是老二福全、老三玄燁、老五常寧、老六奇綬、老七隆禧和老八永幹。
他們當中最大的福全和玄燁八歲,最小的永幹還沒滿月,而且這六個兒子的生母,都是沒什麼地位的庶妃,所以對順治而言,從感情角度出發的話,選誰可能都沒什麼差別。
那為什麼他最後選擇了第三子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呢?詳情請瀏覽知史Facebook,謝謝!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清朝 #順治 #康熙 #董鄂妃 #玄燁
位元怎麼算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代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理查.費曼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我認為,沒有人能真正了解量子力學!」既然這麼難、沒有人懂量子力學,那麼量子電腦是怎麼做出來的?
其實,許多科技縱使科學家不完全懂,但仍然可以熟練地使用它!不過真要說起來,量子電腦處理資訊時,能夠平行處理多個量子位元,不但運算力更強,計算速度更是高上好幾個檔次。
而這波科技浪潮,將會帶來怎樣的革新呢?
*本文轉載自 科技大觀園
延伸閱讀:
量子電腦的全新可能性:自旋三重態非常規超導體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11658
量子電腦到底有多霸氣?終極「密碼戰」即將引爆?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77671
______________
泛科學為您準備的 COVID-19 防疫專題 ( •̀ ω •́ )✧
https://covid19.pansci.asia/
讓我們一起渡過這次的危機
位元怎麼算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把電腦穿在身上,美軍與 MIT 合作研發智慧型纖維
作者 Alan Chen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18 日 17:14 |
雖然目前人類還沒研發出科幻電影的生化人,但現階段的科技,或許可以把人們自己變得更像生化人一些。美國陸軍近期與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合作研發出一款智慧型纖維,可以儲存、傳輸、分析並計算資料,將纖維整合進軍服布料中,預計可大幅強化士兵及指揮鏈的數位連結能力。
美國陸軍戰鬥能力發展司令部(Army Combat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Command,DEVCOM)與 MIT、產業界共同創立的「士兵奈米科技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ldier Nanotechnologies,ISN),將最新的研究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新的人工聚合物纖維,內含數百個微型晶片,傳輸距離可達數十公尺,並可用針線縫合在任何布料上,經過十多次水洗後仍可正常運作。目前的試驗成品,已可儲存約 767 千位元(kilobit)的短片,以及 0.48 MB 的音樂檔案,無電源狀態下,資料可保存兩個月以上。
新智慧纖維也可與 AI 連結,提供士兵的相關數據,包括心律、呼吸頻率、肌肉狀態等,使 AI 快速辨識士兵所處的環境以及身體狀態。陸軍測試成功讓智慧纖維與 AI 收集並計算約 270 分鐘長的生理數據,並藉此訓練 AI 演算法,最後 AI 與智慧纖維搭配,可快速且精準顯示士兵正在從事何種活動,以及周遭環境的分析,準確率高達 96%。
但目前測試,智慧纖維上衣仍然需要外接控制裝置,陸軍表示接下來的目標,是開發出可整合在智慧纖維內的控制晶片,如此一來智慧纖維就可真正成為一台「纖維電腦」(Fiber computer),讓指揮中心可隨時掌握士兵狀態,包括定位、傷病狀態、生化毒氣探測等緊急情況。
但以實驗的成果來看,除了內建的控制單位,研究團隊或許還得想想要怎麼增加智慧纖維的耐洗程度,否則士兵的活動量及排汗量極大,一件只能洗十幾次的衣服,可能不會受到太大的歡迎。
影片:https://youtu.be/AhNiLxIIXDg
▲ 美國陸軍 DEVCOM 智慧纖維的介紹影片。
附圖:▲ 新的智慧纖維可縫進布料內,讓衣服成為穿戴式裝置。(Source:US Army)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6/18/us-army-and-mit-developing-smart-fiber-that-turns-clothes-into-wearable-computers/
位元怎麼算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陳時中大權在握,誰能打疫苗誰不能打,防疫要向東或向西,都是他說了算。但這位元帥猶如盲劍客,決策蕪雜,東揮西砍,而全民的生死都在他手上。>
台灣最近接二連三嘗到「後段班」的滋味。彭博社的「防疫韌性」排名,台灣慘跌到四十四名;經濟學人的「正常生活」指數也把台灣打入深淵,給個倒數第二。當記者問到這項排名,指揮官陳時中卻說他沒在看這個雜誌,也沒聽過這則報導。
「正常生活」指數,是以量化指標衡量一個國家距離回歸到疫前生活有多遙遠。台灣的分數竟不及名列前茅的香港之半,在全球五十個國家中墊底,真是面上無光。
陳時中大權在握,每天做出無數重大決策,他卻關著耳朵,不愛聽外界建言。包括三加十一的決策是怎麼做的,他說出口又收回好幾次,聽得老百姓心好亂。如今國際知名雜誌給了個難堪的排名,指揮官當著鏡頭對全國民眾說沒聽過,顯然不想回答這題。
如果陳時中因自覺難堪,也就罷了。但這個訊息當天登在許多媒體顯著地位,指揮官竟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大家這才恍然,這位曾誇稱「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的指揮官,他眼中世界大概只剩其口罩上的美國和日本。
聯合報黑白集/指揮官是盲劍客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558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