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伊里亞德奧德賽比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伊里亞德奧德賽比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伊里亞德奧德賽比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伊里亞德奧德賽比較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塔雷伯是目前世上知名的思想家兼哲學家,對於稀有事件、不確定性的研究及探討,帶給世人許多獨到的看法,其著作採隨筆形式,帶有自傳色彩,文字風格生活化,以《黑天鵝效應》一書聞名於世,此書長期榮登《紐約時報》及各大暢銷書榜,更曾被《星期日泰晤士報》評選為「二戰後12本最具影響力的書」。 以下是同事整理塔雷...

伊里亞德奧德賽比較 在 不給酒就飲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09:45:30

笑史!了不起的古希臘 - 許多國家歷史都是從神話傳說時代開始的,然而希臘似乎跟別的國家神祇們...畫風不太一樣?應該說太獨樹一格到讓人可以特別開課研究了,每一次看完保證有種『我到底看了什麼東西』的錯覺!!如種馬的主神宙斯、老公外遇絕對先殺小三的妒婦赫拉、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希臘神明們,真的是怪咖神明...

  • 伊里亞德奧德賽比較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02 20:08:15
    有 93 人按讚

    塔雷伯是目前世上知名的思想家兼哲學家,對於稀有事件、不確定性的研究及探討,帶給世人許多獨到的看法,其著作採隨筆形式,帶有自傳色彩,文字風格生活化,以《黑天鵝效應》一書聞名於世,此書長期榮登《紐約時報》及各大暢銷書榜,更曾被《星期日泰晤士報》評選為「二戰後12本最具影響力的書」。

    以下是同事整理塔雷伯的經典名言

    1.如果你真的想教別人學會某項技巧,那麼就教他如何做才會失敗,這是他在學校中無法學到的。

    —反脆弱

    2.人們總是喜歡去尋找自己想要模仿的對象,其實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去找出你不想模仿的人,並且努力讓自己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反脆弱

    3.面對一個複合系統(complex system,金融市場就是其中一種)時,複雜的政策、方法、法令往往是行不通的,這點跟很多人的直覺想法剛好是相反的,越簡單會越好,複雜只會引起一些原先預想不到的發展…….但簡單很難在現實生活中去落實,特別是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總是認為複雜才能夠顯現出他們在工作上的專業與價值。

    —反脆弱

    4.機率並不僅僅是去計算骰子的機率或其他更複雜的變數,機率更是讓我們認知到,我們的知識有限,無法明確的知道很多事情的未來結果會是什麼。

    —隨機致富的傻瓜

    5.當事情發展的跟我們想像一樣時,我們拒絕承認會有不確定性。

    —隨機致富的傻瓜

    6.無論我們的選擇多麼複雜,我們控制損失的能力有多好,隨機性終將決定一切。

    —隨機致富的傻瓜

    7.看漲或看跌是那些沒處理過風險經驗的人所使用的術語,如電視上的股市評論員。唉!投資人和企業不是支付機率,他們支付金錢出去。因此,重要的不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應該考慮的是事件發生時所將會付出多少。

    —隨機致富的傻瓜

    8.投資在高收益市場就像在鐵軌上打盹一樣。

    —隨機致富的傻瓜

    9.訊息的問題不是它會轉移你的注意力,而是它通常毫無用處,而且是有毒的。

    —隨機致富的傻瓜

    10.我強烈偏袒俄羅斯科學家,他們有許多可以作為西洋棋教練的活動。此外,他們在面試過程中也非常有幫助,當MBA申請交易職位時,他們經常在簡歷上誇耀”高級”的國際象棋技能。我記得沃頓商學院的MBA職業顧問曾推薦我們用西洋棋技能作為廣告,〝因為它聽起來聰明而且很有策略”。MBA通常可以將他們對遊戲規則的一般知識解釋為”專業知識”,我們曾經通過從抽屜里拿出一盤棋子,來驗證西洋棋專業知識和申請人性格的準確性,並告訴現在臉色蒼白的學生:「尤里會跟你說句話。」

    —隨機致富的傻瓜

    11.我們並不是要將事物視為彼此獨立。當查看兩個事件A和B時,很難不假定 A導致B、B導致A或兩者互相影響。我們的偏見是立即建立因果關係。

    —隨機致富的傻瓜

    12.人們通常會高估自己的知識,並且低估自己犯錯的可能性。

    —隨機致富的傻瓜

    13.如果您認為您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像是有些人也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心跳或頭髮的生長一樣的天真。

    —隨機致富的傻瓜

    14.如果把無限數量的猴子放在打字機前面,讓他們自由打字,可以肯定其中一隻猴子會打出《伊莉亞德》的正確版本。根據經驗,這個概念可能不像最初看起來那麼有趣:這種機率低得離譜。但是,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既然我們已經在猴子中發現了那個英雄,那麼有讀者會把他一生的積蓄用在押注猴子接下來會寫出《奧德賽》上嗎?

    —隨機致富的傻瓜

    15.俗話說,壞交易者離婚的速度比放棄他們的交易部位更快,因此對交易者、科學家或任何人來說,對想法的忠誠不是一件好事。

    —隨機致富的傻瓜

    https://blog.roboadvisor.com.tw/?p=5329

  • 伊里亞德奧德賽比較 在 阿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2-24 09:55:27
    有 11 人按讚


    貼一篇沒有在FB分享過的舊文, 共三節. 因為我想寫第四節了. (今天會有新的一篇黃泉逆仙錄)

    《閱讀的歷程》 (一)

    我在大學時代就聽說過「文學制高點」這個概念。很多老一輩的文人教導年輕作者,有系統地看書有助建立良好的文學素養。新手入門,最好是首先閱讀最好的作品,對甚麼是「真正的好文學」有了基本概念,眼光培養起來了,就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到自己的水平,從而掌握到進步的途徑。

    甚麼是「文學的制高點」?又何謂「最好的作品」?傳統來說,大概是指古希臘悲劇喜劇,聖經故事,荷馬史詩,以及莎士比亞的舞台劇本。

    荷馬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已拜讀過中譯本,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哈姆雷特》、《奧塞羅》、《馬克白》)都讀過原文,另外四大喜劇讀過中譯本,也讀過他的一些歷史劇本。

    遺憾是至今尚未讀過古希臘悲喜劇的原著譯本,聖經也沒看完全文,只旁敲側擊地讀過一些有關希臘神話和聖經故事的當代小說。主要的故事都知道個大概,但還是想找機會讀一遍原著中譯。

    我並沒有很有系統地先建立了制高點再「向下進攻」。

    我是讀村上春樹出身的,他早期的小說(《發條鳥年代記》或之前)我平均讀了四、五遍,自問是個狂迷,再年輕些時讀的是《老人與海》、《天地一沙鷗》等外國不朽名著,小學時讀的是狄更斯和雨果小說的「青少年版」。

    外國文學向來在我心裏佔很重要的地位,不要說金庸武俠(我認為玩過《金庸群俠傳》遊戲就基本不用看金庸小說),小時候的我連《紅樓夢》都瞧不起。

    瘋狂閱讀村上的時代,我基本上沒有讀任何其他文學作品。就是把他的書都讀得差不多爛熟了,便漸漸開始涉獵村上小說中提過的經典小說,例如Scott Fritzerald的《大亨小傳》、J.D. Salinger的《麥田捕手》等,瘋起來時甚至花了一個暑假讀完近700頁的英譯版Thomas Mann的《魔山》,讀完才後悔既然原文是德語幹嘛不讀中譯本?

    那時候另一個最喜歡的小說家是米蘭.昆德拉,他主要的小說我也讀了兩、三遍,深深地被這個人以及村上把音樂融入作品的風格所吸引,也因此開始接觸爵士樂。

    由於大學時代空閒太多,就是在那時候開始零散地涉獵莎士比亞的作品,心裏也有了建立「文學制高點」的想法。

    但明確地做讀書計劃,應該是從到上海工作時開始。那時候為自己訂下了一個五年的讀書計劃:首年讀盡俄國經典小說,次年讀法國,第三年讀英國,第四、五年則主力讀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小說。

    第一年的計劃算是大致完成。普希金的《奧涅金》,果戈里的《死魂靈》,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復活》,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也讀了《白夜》、《罪與罰》、《白痴》、《卡拉馬左夫兄弟》等,只欠《賭徒》和《群魔》,也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其他小說。另外可以被歸類為法國文學的屠格涅夫,也讀過約六、七部中篇,其中最愛的是比較冷門的《春水》,反而最著名的《初戀》覺得只是一般。契訶夫的短篇小說累積也看了數十個。

    俄國小說很正派,讓人感覺到「文學就應該這樣」,或許是因為他們大都是寫實主義作家,背負著崇高的人文使命吧。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寧娜》很好看,雖然《復活》更加完整緊湊,但《安娜》比較能融入感情去讀。高爾基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他的自傳式小說寫得非常出色。杜斯妥也夫斯基更是驚喜,沒有親身讀過,根本不會知道他的小說是多麼的富有娛樂性,不寫那麼長讀者根本讀不過癮。

    如果有人嫌托爾斯泰沉悶我還可以理解,但讀杜氏的小說時要是心臟沒有經歷長期加速跳動的刺激,那我是打死也不相信。

    我是在讀杜氏的小說時才有了這個概念,原來不朽的經典文學,並沒有責任一定要寫得沉悶深奧,自命清高。杜氏和英國的狄更斯都是把流行小說推高到不朽文學的好例子。

    俄羅斯文學的築基自那時完成後,便很少再涉獵,直至近年才拜讀極之流行的《守夜人系列》(即台譯《夜巡者》系列)。

    最大的遺憾是還沒有讀過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之前聽說過這書是肖洛霍夫抄襲他人之作,令我卻步),但近月來已在想辦法找來最新的譯本排期拜讀。我也沒有讀過兩位諾獎得主鮑斯特納克的《齊瓦哥醫生》,以及索忍尼申的《古拉格群島》,也是遺憾。

    不過個人認為俄國文學的光輝時代應在1800-1900年左右,自普希金到杜氏為止。

    太長,再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