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伊莉莎白電影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伊莉莎白電影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nadiaex (雲泥)看板movie標題[好雷] 伊莉莎白輝煌年代與第一集綜談時間Wed Se...
伊莉莎白電影 在 XX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5:14:34
【梗你報新聞】2021-AUG. WEEK 4 國內外影視新聞回顧 . 01 《當男人戀愛時》編劇 簡持中病逝 享年36歲 今年創下4億新台幣票房佳績的賣座國片《當男人戀愛時》,8月28日驚傳編劇簡持中於8月初因病逝世,享年36歲。曾為科技業工程師的簡持中,因為熱愛寫作而投入電視電影編劇工作,創...
上個禮拜默默把伊莉莎白第二集看完,在默默的把第一集拿出來重看。其實距離
第二集上映已經有段時間,反正也沒必要擠著去電影院看,正好一口氣貫串兩片。
導演開宗明義就說了會拍三部曲,磨著磨著第二部終於也出來,只是不知道第三部
什麼時候會出現,希望不要隔得跟一、二差距那麼遠才好。
看的時候一直在想這部片真是超適合當歷史教材,第一部描述亨利八世死後新舊兩
教相爭,宮廷的詭譎,歐洲國家們的局勢;第二部則是大航海時代,無敵艦隊的沒落,
這樣繁複的歷史縱橫都交織在女皇伊莉莎白身上。既有大的歷史延伸,也有個人史的書
寫,伊莉莎白個人的能為與不能為。凱特布蘭琪的演技絕對是這部片子的中心骨架,由
她身上牽扯連帶其他角色的生命史,漸進而有變化的演技帶出兩部片前後的承接點。看
完後令我期待第三部會帶出怎樣的歷史主軸與女王的生命終曲。
醜話說在前,我不否認第二部拍的沒有比第一部出色,不管是電影敘事或是角色平
板這類的問題,第二部的敘事有些跳接,很多場面以意象帶過,角色更是火力全開集中
在凱特布蘭琪身上,使得其他配角略顯得平板而模糊。但我想護航(舉手)
第一個大絕是:這部片本來就是在講伊莉莎白啊!=3=
第二個大絕是:第二部是承接第一和第三集的橋樑,不出色是情有可原的。(毆)
可能是因為我有重新看第一集,所以會覺得導演有把角色細微的變化以及伊莉莎白
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呈現出來。
伊莉莎白身為歷史上的童貞女王,將自己嫁給英國,向聖母瑪利亞看齊,這種神人
刻意並置的角色,本來就難以逃脫兩種層面:一是歷史(電影)的神格化;二是史書背
後的去神格化(情人、戀愛與人性)。所以印度導演夏克哈卡波(他的身份真敏感,總
會令我這種人有著不懷好意的聯想)在電影中既拍出伊莉莎白神格化的過程,又在過程
的鋪陳中刻意灑落伊莉莎白身為人(尤其是女人)的掙扎。
第一部的伊莉莎白是從少女成為嫁給英國的童貞婦人(但我們又在片中明白她是身
份上而不是實際上的童貞);第二部則是進階把這位童貞婦人形塑成處女生子的聖母角
色,從伊莉莎白手抱貝絲的孩子那一刻起,她就正式成為英國的聖母瑪利亞,由婦人成
為母親,角色的遞換轉變就在那個充滿光與浮塵的環繞拍攝裡。第一部中伊莉莎白從無
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到登基後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選擇不嫁,不依附任何國家(男人)
,不為英國(自己)下注在未知的關係之中。藉由沃辛漢的幫助,一明一暗的控制整個
宮廷與國家。但選擇的同時自然也放棄了自己的初戀以及少女伊莉莎白投入一般人愛情
的權力。於是第二部的伊莉莎白掌控他人的命運,美麗的侍女貝絲成為女王年輕時的投
射,藉由兩人穿著同色的衣服,訓練貝絲跳著自己年輕時與初戀情人愛跳的那隻雙人舞
,指使貝絲與羅利接近談話。而羅利的出現是伊莉莎白失控的開始,因為失去掌控自己
的命運而操縱她人代替自己終究是難以滿足,於是伊莉莎白逐漸的逾越女王的框架試圖
與羅利接近,象徵自由的羅利則與女王替身貝絲有了白頭之盟。同時西班牙的攻擊也使
伊莉莎白女王的身份逐漸在瓦解,個人與外在認同都在崩毀之際。無敵艦隊的進犯與失
敗意味著英國(伊莉莎白)身份的徹底轉換。婦人也必須完全神格化為聖母,藉由身份
的轉換象徵女性自身與國家的重生。
雖然無意要以暴力的男女二元說法來討論,但難以否認的是導演似乎有意識的要以
英國、西班牙的交鋒指涉女、男的征戰與成敗。腓力普二世的落敗與伊莉莎白的昂揚,
也許開啟了陰性論述的開始,而腓力普二世的女兒手中抱著的女王玩偶,腓力普二世失
敗後對於女兒的膜拜與期待,海盜(非正統論述)與無敵艦隊(官方、陽性)的交戰與
勝利,羅利對於新大陸(處女)的描述,似乎都隱然可見導演藏在片中未竟的話語。
另一個要描述的對象是沃辛漢,角色上唯二貫串兩部片未變的角色只有伊莉莎白與
沃辛漢,因此沃辛漢的變化也值得一書。被隱藏在官方論述中,協助女王維持政局的沃
辛漢雖是個男性,但在電影文本指涉裡也極有可能成為一個陰性身份。
(題外話:身為大叔控的我對他的偏愛自不在話下,遠遠領先男主角十八萬個馬身
☆﹁☆)
這樣一個陰狠、完全信仰馬基維利君王論的屬下,超有大叔魅力的(毆揍)。但是
這樣的身份也會隨著時間的移轉產生變化,如果輝煌年代暗指著伊莉莎白的脫胎換骨,
掌握英國最為榮耀的時刻;那麼也必定包含沃辛漢角色的隕落與退場。畢竟舞台上只能
有一個正角兒,國家一旦穩定,暗的勢力就會被隱沒不提,這是沃辛漢的命運。因此從
電影起頭就開始鋪陳沃辛漢的退場暗示,包括沃辛漢的老化。船上一幕除了是表現女王
對貝絲的喜愛之外,還包括了沃辛漢思考上的侷限,越來越像第一集那位被迫退位的白
髮伯爵;後面西班牙陰謀的未能識破以及心軟,都一再暗示觀看者沃辛漢未來的退場。
尤其是心軟,第一集沃辛漢的初登場便是談笑間解兵刃再一刀致背叛者於死地;第二部
也有類似的畫面,但同樣的事件卻不見得有相似的處理方式。相較於第一集的毫不猶豫
,第二集沃辛漢卻心軟將背叛者(表弟)送去法國。種種的變化都顯示沃辛漢隨著歲月
的仁慈以及無法跟上政局演變,因此最後的病逝不令人意外,那個場景也在於宣示女王
自主掌權的時代即將降臨,以及成王之路終究是孤單(朋友死去)。
些許想法不甚完全,還請各位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