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企業減碳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企業減碳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企業減碳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企業減碳英文產品中有7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好氫能前景 德國尋求與台灣合作(08/22/2021 風傳媒、新新聞) 德國加速廢核、廢煤之路,明年底前所有核能電廠如期關閉,2038年之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由於碳價越來越高,燒煤就像在燒錢,德國聯邦經濟能源部能源政策司長赫登(Thorsten Herdan)預期,市場力量會使得燃煤電廠提前關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碳稅最快2023年就會上路,世界將進入不減碳就沒錢賺的時代,各國紛紛宣誓零碳期程,台灣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蔡英文:「國際上2050淨零碳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本期封面故事「零碳新經濟」,盤點台灣減碳50強,從企業到政府治理,全面探討台灣如何達到零碳目標,並帶你直擊比爾蓋茲投資的地熱公司,為...

  • 企業減碳英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3 15:07:56
    有 14 人按讚

    看好氫能前景 德國尋求與台灣合作(08/22/2021 風傳媒、新新聞)

    德國加速廢核、廢煤之路,明年底前所有核能電廠如期關閉,2038年之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由於碳價越來越高,燒煤就像在燒錢,德國聯邦經濟能源部能源政策司長赫登(Thorsten Herdan)預期,市場力量會使得燃煤電廠提前關門。「德國政府大力發展氫能,投入90億歐元建立氫能價值鏈,並且將尋求與台灣的合作機會。」

    作者:謝錦芳

    德國9月底將舉行國會議員改選,選後新政府的重要任務是針對《氣候保護法》所訂2045年前達成「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的目標,提出具體的措施。

    台德能源轉型論壇10日舉行線上會議,赫登發表演說時指出,德國憲法法庭要求聯邦政府訂定進步的氣候法,不能把問題留給下一代。聯邦政府提出新的《氣候保護法》,將德國「氣候中和」的目標從2050年提前至2045年。這對德國的工業、能源、運輸和建築等,公與私部門,每個部門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到了2045年,所有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必須達到氣候中和,溫室氣體排放要降為零,可能還要把二氧化碳從大氣中抽出來。

    在此之前,德國原來的目標是在2050年之前,減碳80%。赫登表示,工業界主要成員以往總是強調自己屬於那剩下的20%,可以擁有排碳權,現在這些空間都沒了。

    400億歐元助轉型 結合工業、能源與氣候的策略

    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德國聯邦政府通過振興方案,在1300億歐元的振興預算中,提撥400億歐元用於協助產業能源轉型與氣候保護。赫登表示,這是一筆龐大的預算,協助工業邁向「氣候中和」,提升工業的競爭力,投資有助於「氣候中和」的資產,這是一項結合工業、能源和氣候的策略。

    德國明年底前廢核,而且廢煤時間可望提前。赫登指出,「由於碳價格高漲,沒有人想投資燃煤電廠,金融業對這類投資案也興趣缺缺,我認為市場力量會迫使燃煤電廠提早關門。在廢煤之後,氫能是最佳替代選項。未來必須發展更多再生能源,發展綠氫。我們的目標是協助能源產業去碳,同時也要協助其他所有工業去碳。」

    「氫能是未來能源,德國積極找尋國際合作機會。」赫登回答《風傳媒》提問時表示,德國聯邦政府去年提出「氫能戰略」,主要有兩大項,包括在德國境內建立氫能生產鏈,並且從其他國家進口氫能。目前有62個計畫正在進行。

    台德合作商機 看好離岸風電結合氫能生產

    他表示,「台灣在離岸風電方面有很大濳力,離岸風電可以結合氫能生產,德國與台灣有很大合作機會。可以利用風電需求不高時,把多出來的風電用來生產綠氫。」

    由於目前氫能的成本高,必須擴大市場,讓價格逐步降下來。他說,德國聯邦政府提出90億歐元預算發展氫能,其中70億歐元用於建立德國境內的氫經濟,另20億歐元用於國際合作計畫,包括與台灣的合作。

    論壇中,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表示,蔡英文總統已宣示將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台灣也將發展氫能。德方詢問,台灣是否有具體計畫,可惜,台灣目前尚未提出淨零路徑,也沒有氫能戰略。

    從德國能源轉型的經驗可以發現,早期再生能源價格高昂,德國政府以躉購制度補貼,提供20年保證收購,使得再生能源穩定成長。過去10年來,再生能源價格已大幅下降逾8成,預估未來20年,再生能源市場持續擴大,價格還會再降。同樣地,氫能在發展初期,成本較高,但隨著市場擴大,價格可望逐步下降。

    台灣若要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除了太陽能、風能之外,氫能是必要的選項。國際上,德、英之外,日、韓也投入大筆預算積極發展氫能,做為零碳策略的一環,台灣若要發展氫能,取代天然氣,必須擬定「氫能戰略」,讓企業有所依循,不能只有口號。

    完整內容請見:
    謝錦芳專欄:看好氫能前景 德國尋求與台灣合作 (08/22/2021 風傳媒、新新聞)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94574

  • 企業減碳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6 23:32:27
    有 1,057 人按讚

    民進黨的減碳也玩兩面手法?!

    今年4月22日地球日,蔡英文總統說:「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昨天,環保署長張子敬竟然嗆蔡總統:「空口喊口號當然很容易」
    不到四個月,民進黨變變變,根本沒有核心價值。

    我也同意政策要有現實感、做得到才說,但是政務官應該執行總統公開承諾的目標。對外努力做社會溝通,在政府內部,要告訴總統怎麼做才能達成目標,怎麼讓各部會一起動起來。

    現在減碳不只是環保問題,更是經濟問題。
    歐盟2026實施碳關稅,國際大廠都要求RE100,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如果不用乾淨的電,產業不減碳,東西就會賣不出去。
    不減碳就課稅,已經不是口號!
    全世界有101國政策宣示淨零碳排、16國準備立法、6國已完成立法,這些國家都不是在喊口號,帶動環保產業,減碳更是企業的競爭力。
    當環保署長不能堅持為環保講話,沒有環保理念又落伍,顯然就不適任。

    去年我在衛環委員會,質詢張子敬署長碳費和碳稅,他承諾會推動碳費,但《氣候變遷法》卻到現在還不送到行政院會討論,有夠散漫。
    另一方面,行政院去年底就成立「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小組」,不公開進度和會議記錄,到底做真的還是假的。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11月就要在英國召開,蔡英文的承諾若不寫入《氣候變遷法》,有什麼成績去跟國際對話。

    民進黨慣用兩面討好,減碳這件事,選票、鈔票都想要:
    1.蔡英文總統淨零宣示,想要騙環保的選票。
    2.環保署長說減碳目標是喊口號,不敢得罪財團的鈔票。
    民進黨有沒有看見自己的黨旗是綠色,難道是漂綠的塑膠綠?

  • 企業減碳英文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5 18:30:06
    有 244 人按讚

    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各地政府都意識到「減碳」的重要, 蔡英文 Tsai Ing-wen 也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提到臺灣要達成 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可是...要達成這個目標,有一群人一定要先管理,那就是臺灣的排碳大戶!
     
    #誰是臺灣的排碳大戶
    根據 2019 年的溫室氣體盤查結果,十大排碳企業就佔了全臺灣整體碳排放的 40%,其中又以鋼鐵、化學材料與煉油為主要的產業類型,前十名分別為:台塑石化、中國鋼鐵、中龍鋼鐵、台灣化學纖維、台灣塑膠、台灣中油、台積電、南亞塑膠、台灣水泥與長春石化。
     
    #排碳大戶怎麼管
    就如你我一般,車子亂停要繳錢、狗大便沒清要罰錢,如果企業排放碳污染的成本也需要被「貨幣化」,藉由政策來收取「碳費」,提高排碳的價錢來抑制排碳的數量,就能讓排碳大戶迅速加入減碳的行列,收取的碳費基金還可以運用在更多減碳項目與再生能源發展上,一舉數得呀~
     
    #碳費收多少才有效
    先前的新聞報導指出環保署有意效仿新加坡,跟企業收取每噸新台幣100元的碳費,BUT!收100 元有用嗎?答案是:不痛不癢。環保署自己發包製作的《臺灣碳定價之選項》報告中都建議碳費要從每噸 10 美元(相當於新台幣 300 元)起跳,但現在看起來~嗯~環保署不敢收那麼多啦:)
     
    因為企業施壓、因為政治角力,臺灣已經有太多做做樣子的政策,但面對氣候危機,「碳定價」是推動排碳大戶改變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絕不能讓環保署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加入連署 ➡️ https://act.gp/3ltXWBP
    和綠色和平一起要求政府制定有效碳定價,讓 2050 淨零碳排早日達標,解除氣候危機!

  • 企業減碳英文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4 18:30:16

    碳稅最快2023年就會上路,世界將進入不減碳就沒錢賺的時代,各國紛紛宣誓零碳期程,台灣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蔡英文:「國際上2050淨零碳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本期封面故事「零碳新經濟」,盤點台灣減碳50強,從企業到政府治理,全面探討台灣如何達到零碳目標,並帶你直擊比爾蓋茲投資的地熱公司,為何選在台灣落地?

    零碳新經濟:https://bit.ly/3eheM2N

    天下雜誌video製作 製作人/李洛梅 採訪/劉光瑩、呂國禎 企劃/蔣岑苹 視覺統籌/何綺

    #零碳新經濟 #減碳 #淨零碳 #碳稅 #綠金 #比爾蓋茲 #2050淨零碳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 企業減碳英文 在 Xiaofei小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02 20:00:09

    那天,我跟Hank還有「一起手護台灣」的五十多位志工,一起將麟山鼻海灘清理的一乾二凈。那片沙灘再也沒有任何垃圾了

    或者,更精確的說法是,那片沙灘「曾經」非常乾淨過。至少在那一天。而當天,我們終於有幸見到麟山鼻沙灘該有的樣子。

    不過,那也只是針對這個長久問題所生的暫時性措施。問題的根本,來自於這整個經濟體系的組織架構方式。舉例來說,拋棄式的塑膠飲料杯製造業是個絕佳的生意:顧客需要不斷地重複購買,因為那些杯子只能使用一次。可是,當我們認真看清這整個消費過程當中所產生的污染,任誰都能理解這絕對是個錯誤的投資,即使它很賺錢。

    如果金錢收益是評量一間公司的唯一標準,那麼,這般污染問題將永遠無法可解。我們必須從更寬廣長遠的方向來衡量。我們需要更多關於關鍵營運因素的透明資訊,例如能源消耗和污染製造,才能更好的監督並管制。而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更多有影響力的參與者。而這些人是誰呢?政府機關、各式機構、和那些大公司們。

    就像是國泰人壽,這支影片的贊助者和淨灘活動參與者。
    他們在自家網頁上公開發佈有關他們的水資源、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等相關資訊,並且主動採取節能減碳的措施,
    如同參與「氣候行動 100+」,並鼓勵其他企業一同響應CDP碳揭露行動:提倡揭露營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更進一步思考如何減量與管理。

    希望這支影片播出的同時,有更多的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氣候變遷資訊透明化。

    #永續國泰與鄰常在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怎麼做到企業永續 https://bit.ly/3bKP16h
    國泰人壽如何減少保險碳足跡 https://youtu.be/TEdQ92j86WQ
    熱血環保青年Hank黃柏豪 https://www.facebook.com/Hank0702/
    一起手護台灣 https://bit.ly/2NRaq4d

    跟著小飛玩
    台灣黑熊衣這裏買: https://followxiaofei.com/stor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ollowxiaofei/
    FB: https://www.facebook.com/followxiaofei/
    募資平臺:https://www.patreon.com/xiaofei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ollowxiaofei
    地圖部落格:https://tw.followxiaofei.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