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債王遭前妻騙走畢加索名畫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老債王格羅斯是個有名的投資人,但在男人最重要的投資—揀老婆方面的功力似乎有待改善。話說老債王被前妻偷走睡房中的畢加索名畫Le Repos拍賣,並以仿製品偷龍轉鳳,事件最終在法庭公諸於世。
.
「我的...
老債王遭前妻騙走畢加索名畫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老債王格羅斯是個有名的投資人,但在男人最重要的投資—揀老婆方面的功力似乎有待改善。話說老債王被前妻偷走睡房中的畢加索名畫Le Repos拍賣,並以仿製品偷龍轉鳳,事件最終在法庭公諸於世。
.
「我的妻子喜歡為一些名畫繪仿製品,她先用頭頂的投影儀複製輪廓,之後再填充空間。幹嘛花2千萬美元去買名畫?75美元我就能畫一張了。」在2015年6月一封致投資者信中,老債王曾如此驕傲地稱讚妻子的繪畫能力,並稱其為「家庭中的藝術家」。
.
不知老債王今天回看這封信,會有何感想?跟他走過31年婚姻的前妻蘇·格羅斯正是用這一手絕妙的臨摹手法,從兩人臥室「騙」走了一幅價值高達3500萬美元的畢加索名畫Le Repos。該畫創作於1932年,畫中少女是畢加索的情人Marie-Thérèse Walter。目前,這幅名畫身處蘇富比拍賣行,將於美國東岸時間週一(5月21日)晚上進行拍賣,預計售價在2,500萬美元至3,500萬美元之間。
.
2017年8月兩人的離婚訴訟過後,名畫被判給了蘇。當格羅斯計劃安排將名畫運送至前妻家中時,卻被蘇輕描淡寫地告知:「不用麻煩了,真跡早就在我這兒。」《紐約郵報》稱,在去年11月上庭作證時,蘇承認自己偷了畢加索名畫,但她也表示格羅斯早已給她發了郵件,告訴她「把你想要的家具和藝術品都拿走吧」。當時,格羅斯的律師問她是否用仿製品頂替了真跡?蘇肯定地表示:「對,那是我幾年前在家畫的仿製品,上面沒有畢加索的簽名。」
.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PressLogicBusinessFocus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follow4follow #like4like #igers #instafollow #follow
仿製家具 在 陽光小築鄉村木藝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次分享了用舊抽屜的改造
造成大家熱烈迴響❤
這次再來分享舊椅子的改造利用
最近迷上看緯來日本台的全能住宅改造王
看到專家把個案一個個的改造成功
並且還發揮創意
把家中有紀念價值的物品或家具
蛻變成功後融入新空間
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舊家具怎麼說呢?...
就是有種無法仿製的歷史感
所以改造以後的美感更是令人著迷
若用全新的材料可是做不出來的喔
家裡若是有打算淘汰的椅子
留下來動動手試試看
不僅環保又很有樂趣呦😁
仿製家具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洛可可土耳其床】
你可以想像200多年前洛可可風正流行時,法國權貴家裡的床有多浮華奢靡嗎?
18世紀的歐洲,早因航海大發現而接觸眾多外來文化,從一開始驚懼不解,到後來卻是敞開胸懷熱情追隨。歐洲人對於異國情調的追求,最能反映在家具和器物如瓷器上,儘管偶爾難免過於一廂情願,但是這都無損他們關注外國事物的樂趣。
除了中國瓷器之外,土耳其床(lit à la turque,Turkish bed)也會被權貴階級拿來展現財富和過人品味。然而不如瓷器好歹由中國進口或者仿製中國元素,土耳其床卻不是那麼土耳其,就連設計起源是否真的來自土耳其都很難說。
事實上有多少原汁原味土耳其根本不要緊,重點是發揮炫耀功能啊~因此工匠們想盡辦法從〝東方〞擷取元素,例如土耳其、中國和埃及等地,再運用想像力和創造力,製作出一件又一件〝異國風〞家具傳達富裕生活優越感。至於是否準確捕捉東方意象或重建異國特質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
這類土耳其床通常裝飾華美,用料講究,使用上好的木材、織錦和金箔打造而成,因為份量龐大,床腳還會貼心地設置兩個輪子方便僕人搬動,然後靠在臥室牆邊或嵌進壁龕內,上方會附有天篷連著織錦簾幕垂墜而下。可惜這張玫瑰粉土耳其床的天蓬已經不可尋,要不然真是好奇當初天篷會是使用何種花色的布料來相襯?
就寬達264公分,長達188公分的尺寸來說,在這土耳其床上頭要躺、要臥或打滾都綽綽有餘。因為重點是炫富用,當然不能只有主人家自用自嗨,所以土耳其床也會作為接見賓客時的重要家具。
有了土耳其床,就可以效仿古羅馬人的風雅,斜靠在床上,召來僕人送上熱巧克力或咖啡,翹起小拇指細細啜飲;或是極盡做作之姿態,慵懶嫵媚好整以暇吃甜點喝甜酒,同時欣賞歌手和樂師表演,與賓客同樂。然後這一來,就會贏得眾人讚許財富與品味兼具的好名聲。
還有,為了放置這張大床,室內空間肯定不會太小,因此可以推斷玫瑰粉土耳其床原來應該是放在豪宅的某個房間裡,很可能曾經陪伴主人度過許多風花雪月觥籌交錯的熱鬧時刻。另外,光是看精緻繁複的鍍金雕花裝飾,就知道當時金主下了重本打造。
-------------
洛可可品味主要推動者,法王路易十五首席情婦-龐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21-1764)的宮殿中,有個房間因為展示了幾張描繪奴隸女孩為蘇丹王妃呈上茶飲的畫作,而被稱為〝土耳其室〞(chambre à la turque),房間裡或許也曾經擺放過裝飾講究的土耳其床。
浮華奢靡異國風潮延燒到18世紀中期來到最顛峰,剛好就是玫瑰粉土耳其床誕生年代,而玫瑰粉與金色交織的織錦樣式也頗為符合洛可可女性品味。
只是隨著龐貝遺跡陸續出土,歐洲掀起考古熱,這回風水輪流轉,歐洲人開始回頭嚮往自家的古希臘羅馬美學,藝術潮流和瓷器樣式都轉向新古典形式,無論是土耳其熱或是中國熱,自此逐漸退燒。
-------------
因為有這麼精巧妍麗的土耳其床,讓我們得以想像輕快甜美的洛可可時代有多麼縱逸享樂。
要是家裡也有張土耳其床,你會如何使用它?
#偽異國風土耳其床
#洛可可是女性品味的天下
#你會如何使用它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仿製家具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建築故事:【宮崎駿流連的圖書館】
動畫大師宮崎駿流連的「圖書館」是怎樣的?
那地方叫作「江戶東京建物園」——一個沒有書本的世界,可供參考的,是一幢幢珍貴的歷史建築。
1993 年落成的江戶東京建物園,位在東京小金井公園內,佔地七公頃,是日本極少數的戶外博物館之一。
那些散落東京各地,難以保育但文化價值極高的歷史建築,二十年來逐一被遷移至此,開園之初有 13 座,至今數量增至 30 座,包括農舍、住宅、澡堂、照相館、居酒屋等,橫跨江戶至昭和初年。
拆下來的建築,連帶本來放在裡頭的每一件家具貨品裝飾陳設,統統遷到園內重組修復,然後展出——那簡直跟螞蟻搬家大同小異,一磚一瓦一器一物,完整拆卸,完好還原。
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於 1985 年成立,位置剛巧在建物園附近,見證著博物館誕生;而他不時往該處散步,沿路建築盡成靈感,孕育出《千與千尋》的場景,電影中大大小小的建築,顯然是參考園內樓房而繪製,比如文具店「武居三省堂」,一整排高於牆壁、擺放文具的抽屜,就是湯屋爺爺中藥櫃的原型。
兩者有來有往,後來園方的吉祥物「江戶丸」,就是由宮崎駿負責設計,意念來自園內時有出沒的毛毛蟲。2014 年建物園舉辦過「吉卜力的立體建築展」,特別展出動畫中經典建築的模型、製作過程等,方便戲迷實地比對,親密關係不言而喻。
建物園的出現,除了為研究日本建築打開一面窗口,供應創作養分,尚有更重要的社會意義:每一幢展品都屬歷史真跡,空間運用及佈局均與遷拆前一模一樣,絕非仿製或模型,說得上文化財產,透過建築呈現某段時空的民生風貌。
譬如大正時期(1912-1926),日本受歐洲浪漫主義影響,西洋現代式建築冒起,當中表表者,要數到前川國男的故居。
前川國男是日本近代建築師,曾經留學法國,是日本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推手。二次大戰期間,他在建材嚴重短缺下建造大屋,放棄鋼筋混凝土設計,以磚瓦作頂,佐以大量木材,意外地保留傳統和式韻味,內部結構卻是異常摩登,強調工整對稱、採光度與空間感,並且加設書房、傭人房及西式衛浴設備等,既古亦今,和洋共融,在當時來說非常破格,是劃時代作品。
園內還有一條昭和年代的商店街,雲集花店、五金行、醬油店、料理亭、旅館等,街道經過堆砌,然而所有店舖都曾經真有其戶,如實展示那些年的平民日常。
1929 年啟用的「子寶湯」已成拍照熱點,男湯以神聖的富士山壁畫作背景,女湯則是鄰近山腰景致,唯有隔著高牆去遠眺(或想望)聖山,反映出某個年頭性別待遇的迥異。
站在古蹟保育角度,這麼一種原地拆卸、覓地重組的手法,或許少不免惹來爭議。當建築離開所在地,跟地區歷史以及曾拉上關係的使用者脫鉤,是否還能完整無誤地留得住人文涵義?但無可否認,這些大宅、花店、五金行、醬油店……因為一場螞蟻搬家式的壯舉,得以具體地封存著當代建築美學,並繼續為後人帶來啟發。
日本人巨細無遺的精神,既得以讓年代印記絲絲入扣地呈現,也為經常面臨古蹟保衛戰役的香港,提供了值得思考的示範:認真對待一座建築,不完全只為了情感意義與人文回憶,同時等於認真對待一個城市的歷史與過去。
最後留住的不獨樓房,還有身份憑證,以及一份對美麗該有的堅持。
江戶東京建物園
日本東京都小金井市櫻町3-7-1
Storyteller:陳傑 @youknowhere
圖片來源:動畫《千與千尋》劇照
*文章節錄至陳傑著作《知埞》
〖關於Storyteller陳傑〗
記者,攝影師。無論身處何地,一直觀察與記錄,關於建築、小店、空間以及人。 文字及照片散見於《立場新聞》、《號外》及 PMQ 元創方。 同時經營上環唐樓複合式空間「貘記」,努力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https://bit.ly/2YWEwYs
關於創作企劃邀請/品牌推廣/慈善活動推廣/合作伙伴,可以電郵到 info@story-teller.co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