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任性的人歌詞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任性的人歌詞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bymyside4792 (%如果你也聽說。)看板A-MEI標題[心得] 任性的意志──張惠妹意...
任性的人歌詞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8:16:49
不管你正身在何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都別忘了和你親愛的人們說說話。跟他們說,你過得很好,也依然愛著他們。 - 身為一年只回家一趟的年獸代表 今年秋節,照往例是要留在空蕩蕩的台北城 我一直覺得,跟春節和端午比起來 中秋節似乎是最能看出一個人成長歷程的節日 小時候,在爺爺奶奶家過...
任性的意志──阿密特‧張惠妹意識專輯私樂評
■ 開門見山
她說,這是阿密特的搖滾,直接衝撞每隻聽慣軟調情歌的耳朵。林夕在此插上一腳
,詞中有不假修飾的字眼如「混帳」、「笨蛋」,也有化用古典的「地上霜」(典
出盛唐李白絕句〈靜夜思〉)及「獨自莫憑欄」(典出南唐李煜詞作〈浪淘沙〉)
。甚至,還幽了自己一默,把他寫給張惠妹的〈快樂眼淚〉中的歌詞「那次大雨中
下班,你拿一把雨傘,來接我,想起來,難免傷感」翻案為「那是把雨傘,就是把
雨傘,不是感情遺產」,看似曲折實則直白的歌詞,佐以她強烈且具殺傷力的聲線
,淋漓盡致。「開門見山」這歌名,一如「我要快樂?」,未聽歌前,極突兀,聽
歌之後,再找不到更點題的名稱。
■ 黑吃黑
她與其他原住民歌手有一極大的不同,那便是她的咬字十分清楚,讓人一聽就明白
她想訴說什麼。密集的歌詞敘述並不為難阿密特,她的分身張惠妹曾在〈不顧一切
〉一曲中精準捕捉。「黑吃黑」強調女性自覺,歌詞貼近現代男女的感情角力,陳
鎮川實不讓林夕專美於前。我不在乎「bullshit」,但未看歌詞前,總是把副歌「
有夠可憐,我超想見她一面」聽成「有夠可憐,我操!想見她一面!」諧音雙關是
我想太多,但好有趣啊,別惹這女人。
■ 分生
關鍵字:姊妹。
對於一路關注她的歌迷而言,聽到這個關鍵字,一定會被觸動,進而理解她想破繭
分生的欲望。
兩個(或多個)自己,精準投射人性的複雜面向。這首歌無疑是安全牌,但又能細
緻訴說「阿密特」的來由。而她幾乎褪去一切技巧去唱這首歌,隱身詞句背後,讓
聽者更專注咀嚼詞意,也讓她的故事得以融解成每一個人的故事。
■ 掉了
最初,音階只是在詞句的首末字間沉靜錯落,她輕聲低吟那些無法重現的過去,之
後,一句「不斷拉扯」暴烈地撕開心中深埋的痛,那句「冬天過了還是會很冷」把
整首歌的哀傷面目削得更美、更真實、更深刻。我的首選。
■ 相愛後動物感傷
已經忘記是第幾次,但再一次,折服於她靈活的唱腔。有那麼一點王菲玩世的情調
,卻又不如王菲的出世抽離,她的聲音總有那麼一些毛邊,能搔到人內心的癢。副
歌部分(動物不都這樣,一旦欲求不滿,先愛吧,之後感傷,之後再算)鼓點的緊
湊頗收點題之效,也是整曲的亮點。
■ 靈魂的重量
有此一說,人死亡後,身體會消失21公克。一枚銅板的重量,也是靈魂的重量。
這首歌是阿密特的關懷,取材獨特,不再是普羅情歌慣常歌頌的情愛。
人大可衝動一死,若這世上已無任何一個愛你的人,否則,請用力活下去,為那些
愛你比愛自己更多的人。阿密特說,人都有走到絕境的一刻,那時請你回憶一個畫
面、一群給你力量、親吻你也擁抱你的人……,你會忽然捨不得,忽然察覺這世界
並非冷酷異境。天空如此黑暗,你為何要那麼快閉上雙眼?也許多那麼一秒鐘,星
星,便到齊了……。
■ 好膽你就來
這是醞釀之作,或是因為在江蕙「初登場」演唱會上成功演譯「不想伊」後好評如
潮後的神來一筆?我無從得知。然而在張惠妹 2002「A級娛樂」世界巡迴演唱會台
北場上,近四萬歌迷已搶聽她以閩南語演唱歌手陳昇的「鼓聲若響」。坦言之,當
時咬字仍不夠細緻,幾句歌詞大打迷糊仗,純粹是以聲音魅力與歌詞本身投射歌者
遭遇(不管落雨天,或是風颱天,阮是跑江湖的藝人)取勝。而此次正式於專輯中
收錄閩南語作品,咬字更精準到位,通俗的曲勢,幾次傾聽便能上口,唱片公司將
之視為第三主打,直攻台語 K歌市場的企圖明顯,此曲亦深具架勢,宣傳若能穩紮
穩打,傳唱度應該頗高。
■ OK
不忍苛責,但此曲旋律與意境實無法與專輯中其他作品相比擬。這是張惠妹唱的歌
。更準確地說,這屬於早期的張惠妹,一如「三天三夜」、「魅力十足」、「因為
有我」、「狠角色」等歌,純粹是派對氣氛,是演唱會上的必唱HIGH歌,但收錄於
專輯中確實毫無加分。蔡琴曾經說過,張惠妹的嗓音是玫瑰色的。於是我們總期待
她能遇到獨特的歌、進而綻放自己獨特的音色。
最令人尷尬的是,這是阿密特的創作。「我將這份自由化為音符。」她這麼說,理
直氣壯。整曲聲線確實如炭筆隨意勾勒,不假雕琢,詞句僅「用熱情對抗滅亡」一
句尚可咀嚼,餘皆可在她沸沸揚揚的哼唱中模糊略去。
於是,該如何看待這首歌?
不斷思索下去,不禁要埋怨阿密特真的很任性。她在曲終前失控大叫、爆出笑聲,
甚至說了句「是有必要這麼累嗎?」,然後長長地嘆氣。我聽著聽著,卻笑了。這
是什麼情形?除了雙手一攤,說「真拿她沒辦法」之外,還能說什麼?
■ 聽得見的夢想(DEMO)
從媒體上得知,這個DEMO版是製作人阿弟仔堅持收錄的。他說了些弔詭的話:「因
為她唱得不完美,於是讓整張專輯變得完美。」、「實驗性的、原創的精神,應該
在這張專輯中被重視。」
是這樣嗎?第一次傾聽的瞬間,我便淚水滿眶……
剝開文字,只存內裡的旋律,她自在吟唱,那衝擊人心的力量卻更強。不管是阿密
特抑或張惠妹,為何她總可以一次一次收攏聽者內心的雜音,讓整個世界只為她安
靜?
■ 阿密特
張惠妹曾以「姊妹」、「BAD BOY」攀上銷售高峰,之後張雨生驟逝,她在「牽手」
、「我可以抱你嗎?愛人」中面臨轉型,進退失據。「不顧一切」宣告了豐華時期
的終結,沉寂近一年,轉換新東家,於造型、專輯企劃、聲音質感上多有突破,相
同點是,皆往現代都會路線靠攏,情歌演譯方式不再大開大合而是掐細聲線精雕細
琢,此舉成功讓她拿下第十三屆金曲歌后。之後的「發燒」、「勇敢」在曲風上雖
多有嘗試,但歌曲取材受限於男女情愛,其中雖有佳作(如:別去打擾他的心、我
為什麼那麼愛你),但專輯呈現仍令人稍嫌窒悶。
這樣的窒悶,她一定也感受到。於是接著兩張專輯,她透過「也許明天」對外吶喊
,藉由「我要快樂?」向內叩問。來到「STAR」,終於不再畏縮姿態,領著一群出
色的音樂人以完整扎實又不失流行的製作物回饋樂迷。
這是她十二年的音樂旅程,在每一雙或期待或瞪視或輕蔑的眼神中,她挺直身子一
直唱著。而「阿密特」得以指向未知,因為未知,所以自由。她甚至不像當年的張
惠妹,還有一個音樂導師張雨生。她就是自己的燈,自己的方向。而我深信阿密特
更像一顆火種,她藏在張惠妹的心中,隨時可以被點亮。點亮的緣由無他,那是每
個人內心都有的反叛,想證明些什麼,還可以做些什麼,不甘只是如此。
■ 彩虹
該怎麼去聽她在這首歌的聲音表現?高音吃力,甚至分岔,她大可錄製一個完美的
版本,為何不這麼做?
難道她忘了,她於去年金曲獎歌后之爭敗下陣來的可笑理由便是:「高音放不開、
繃得緊」,這下豈不是又「落人口實」?她一定有她的想法,又或者,這即是阿密
特與張惠妹的歧異?
阿密特的音樂,是否不必然完美,不必然流行,但必然真誠,必然發自內心,必然
展現了阿密特「個人」的意志,不隨眾人起舞?
她要這個不完美的版本。是否因為聲音的緊實,得以傳達給聽者壓力,正如同志在
某些時刻、某些處境、甚至在對社會發聲位置上的窄仄、窘迫、進退維谷?我臆測
,我存疑,且清楚明白自己很可能只是強作解人。
■ 最終
阿密特強悍的意志崢嶸貫穿整張專輯。身為她的歌迷,我不必然喜歡這張專輯的每
一首歌。但我著實感動於她對音樂的態度,感動於她擁抱音樂的熱情。看著她如此
認真開鑿、拓寬自己的音樂新版圖,我提醒自己,也要趕快UPDATE,才能跟著她的
想法,繼續飛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