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以文言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以文言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以文言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以文言文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10學測 #高中社會 #大學學測 #臺灣學生 地理(板橋高中地理科教師李柏翰): 地理單科選擇或題組,均偏重地理基本技能,疾病分布的 #統計地圖 會牽涉到使用時機,與可能用到的 #投影方式,可對應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另 #等值線圖 判讀,如從 #台灣堡圖 或 #經建版 1/25000 #等高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稍早最新的消息,高中國文教學文言文比例維持原本國教院研修小組的方案,也就是兩年來經過各界專業學者多方討論、並經過一兩百場座談及公聽會得出的共識。在此特別要向在這次課審會企圖推翻原案的風波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學者們致敬,這當中包括我曾在台大國文課上受教的中文系教授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並附上下午中...

以文言文 在 Beginneros|每日分享冷知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31 01:04:19

【國歌推出六日後滅亡?︱#中國第一首法定國歌鞏金甌】 說起中國的國歌,大家也許會想起中華民國的 #三民主義歌 或是中共的 #義勇軍進行曲。那你又知道中國第一首國歌是哪首?在何時首播? . 登登登凳,那就是 #清政府 的 #鞏金甌,在1911年10月4日正式頒布。 「#甌」是盛酒的杯子,「#金甌」則寓...

以文言文 在 yylamjayde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8:06:20

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以文言文寫過Iron Man的傳記。學生傳來,說這樣學文言文非常有趣。暑假期間,團隊寫成了《美國隊長傳》一、二,並附以問答練習。常規開始,會考慮寫埋其他電影/卡通人物,哈哈。 . 篇章 (1) 史蒂夫者,亞美利堅人,號美國隊長,以從旅故也。少有岳王報效之志,適逢二次大戰之世。與巴...

  • 以文言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9 19:07:10
    有 159 人按讚

    #110學測 #高中社會 #大學學測 #臺灣學生

    地理(板橋高中地理科教師李柏翰):

    地理單科選擇或題組,均偏重地理基本技能,疾病分布的 #統計地圖 會牽涉到使用時機,與可能用到的 #投影方式,可對應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另 #等值線圖 判讀,如從 #台灣堡圖 或 #經建版 1/25000 #等高線地形圖 判斷「高度」、「河流」或「分水嶺」的位置,應用在可能遇到的新聞事件或災害;而人文地理則著重在主要概念,如 #農業的區位租、#工業的專有名詞、#中地理論 應用的零售業與都市的 #區位商數 等。

    區域地理則是從文章閱讀含統計圖表得到關鍵字與數據資料的極端值等,再搭配部份通論地理的概念出題;主要的重點單元為西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或拉丁美洲相關的議題。

    若與歷史合科,中國情境會以文言文的史料為底,地理科扮演的角色多為地點、位置、氣候、工業、人口遷移或都市發展等單元融入,所著重的多集中在華北地區;若為世界歷史的情境,則多為歐洲各區、拉丁美洲、東南亞與西亞等單元為主;若以公民為情境,則多為近一、兩年發生的時事,地理子題則考人文地理相關的主要概念,如工業、法令、社會正義與經濟發展等相關議題。

  • 以文言文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8 22:06:47
    有 68 人按讚


    【本土語言Q&A|第三話:本土語言有字嗎?台語篇】
     
     
    「台/客語有字嗎?」
    「原住民族語為什麼寫成英文的樣子?」
     
    想必許多剛接觸本土語言議題的人會有這樣的疑惑,畢竟目前的義務教育絕大多數強調華語教學、將華語當作教學媒介傳授知識,本土語言則是長久以來遭到漠視,造成傳承困難。
     
    然而,所有的本土語言皆有自己的文字,台語、客語向來有漢字傳統,西方傳教士來台時帶來教會羅馬字,在教會中也有使用上百年的歷史。近年來愈來愈知名的台羅、客羅則是於2000年後由教育部制定而成。原住民族歷經荷治、日治到現代都歷經過文字化,使用過羅馬字、假名字等不同文字系統,現在普遍使用的是2005年公告的教育部「公告版」羅馬字。
     
    本土語言的文字發展歷史十分豐富,也曾經歷過百家爭鳴的時期,以下將依語種分類,著重介紹目前仍然流行,抑或由政府整合推動文字系統,本篇將先從台語起鼓。
     
     
    ▎漢字書寫
     
    古代中國文人學習官話、以文言文行書,極少用本身的母語進行白話創作,但是也出現各地方語言的白話文學。台語的白話漢字傳統最早可追溯至明朝的傳奇作品《荔鏡記》,內容詞語係由潮州話及泉州話混合寫成,其漢字選用除了有本字之外,也使用許多借音字、訓讀字、自創俗字等不同的方法來書寫泉/潮州話。《荔鏡記》版本眾多,用字不甚統一,卻也是閩南地區以白話漢字書寫的濫觴。
     
    清代以降,閩南地區開始出現以通俗漢字記錄閩南民間歌謠的小冊子,也就是「歌仔冊」,歌仔冊隨著漳泉移民傳到台灣,到了日治時期達到盛行巔峰。歌仔冊的目標受眾是一般沒有接受教育的普羅大眾,因此用字相當簡單淺白,較少使用艱澀漢字,而偏重借音字,許多俗用字的使用即是源自歌仔冊。
     
    193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文壇對於鄉土文學該使用中國白話文或台語文而引發台灣話文論爭,支持台灣話文派的黃石輝撰文主張台灣文人必須貼近一般大眾,寫台灣的文學,創作語言、文字應使用台語,達成言文一致。此論點得到郭秋生、賴和等人支持,也有後續創造新字等討論,賴和更是嘗試用台語寫小說的第一人。1930年代後期日本政府實施皇民化政策,加強日文教育、禁止漢文書寫,這波台灣話文運動也隨之戛然而止。然而,其中以台語書寫白話新文學的想像及嘗試,對後世台語文影響甚鉅。
     
    2000 年後,政府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並推動鄉土語文教育。此時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開始編纂《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提供前線教師參考資料,同時試圖使台語文用字統一。編纂的過程中有十幾位語文專家組成編輯委員會,共同研商選字原則,數年後分批公告「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2007年公告第一批 300 字,至2009年總共公告700個常用推薦漢字。
     
    教育部的推薦漢字原則上尊重傳統,考據傳統上的本字、訓用字、借音字等等,以訂出易教易學、兼顧音字系統的適合漢字。推薦漢字的出現是台語文字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使得不只增加台語漢字的固定性,更使體制內的台語教學更有依據。
     
     
    ▎白話字書寫
     
    白話字(Pe̍h-oē-jī,POJ)是一種以羅馬字母拼寫的閩南語正字法,為基督教傳教士於福建廈門創設並推行的拼音文字,因此也被稱或「教會羅馬字」。
     
    白話字的雛形可追溯至十九世紀初期,當時歐美基督教會積極向海外拓展,傳教士通常會先學習當地語言以利宣教。1810年代,英國倫敦宣道會的宣教師在東南亞麻六甲開辦「英華學院」,因當地大多為閩系華僑,通曉官話者為少數,宣教師遂開始研究福建話。
     
    因當時大多數中國平民不識字,難以閱讀譯作漢字的基督教經典,傳教士於是另尋他法。1850年代左右,廈門地區的傳教士以拉丁字母及符號為基礎,發展出可以準確拼寫廈門話拼音文字系統,稱作「白話字」。傳教士發現,使用這套文字系統可有效降低信徒學習識字的時間,遂在閩南地區大力推廣,也用白話字編纂字典、翻譯聖經、聖詩。
     
    自1865年開始,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甘為霖、巴克禮先後等人來台宣教,將白話字傳入台灣。1885年,巴克禮牧師甚至在台南創辦台灣第一份報紙——《台南府城教會報》(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今《台灣教會公報》),內容皆以白話字作為文字媒介,記載教會事項、各地新聞、文學創作等等,至今仍持續發行,累積大量豐富文獻。白話字在台灣的台語教會內發展悠久,也曾向外觸及非教會族群,如日治時期蔡培火著名的社論《十項管見》(Cha̍p hāng koán kiàn)即是用白話字寫成,台灣文化協會也曾短暫開辦羅馬字講習會。
     
    然而,日本政府、國民政府先後推行國語運動,白話字受到不小的壓迫,也造成目前社會上多數人不曉得或不曾聽過白話字,但是至今台語教會系統內仍然是堅持使用白話字佈道。
     
     
    ▎台羅書寫
     
    台羅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的簡稱,與白話字同樣屬於拉丁化的台語文字系統,為中華民國政府制定,且正在推動的羅馬字方案。
     
    雖然白話字歷史悠久,但是近代部分學者認為白話字有其缺點,紛紛提出修改方案。有人認為要改為更符合音韻學的音標;有人主張應改為與英語相近的通用拼音,方便大眾學習;當然也有堅持回歸白話字傳統的聲音。從1990年代起,各派之間便多有討論、爭執,最終各家在2005年達成共識,整合彼此論點。教育部遂於2006年公告整合的拼音方案,也就是台羅。
     
    台羅是以白話字為基礎做出小幅度的改革,修改部分聲母、韻母及標調方式,具有類似國際音標(IPA)的特質,不過基本上與白話字屬於一脈相承的關係,兩者間的轉換並不困難。然而最大的不同在於,台羅為目前受官方支持的台語羅馬字,體制內的教育資源皆由台羅寫成,如《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官方競賽、認證考試或者學校台語課的內容皆是以台羅為羅馬字的標準。也因為如此,台羅較為人所知,漸漸往台語羅馬字的正書法發展。
     
     
    以上為三種最通行的台語文字系統,而目前台文界主流的書寫方式的是將漢字、羅馬字(白話字或台羅)混用,稱之「漢羅濫寫」(hàn-lô lām siá),以解決部分字詞仍沒有漢字,或者漢字過於冷僻而不利閱讀的問題。
     
     
    參考資料:
    中島利郎(2003)(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春暉出版社,高雄市。
    洪惟仁(2010)。閩南語書寫法的理想與現實。臺灣語文研究,第5卷(1),頁81-108。
    施炳華《荔鏡記》的用字分析與詞句拾穗。
    姚榮松(2010)。台灣閩南語歌仔冊鄉土題材之押韻與用字分析。台灣學誌,第1期,頁143-204。
    陳慕真(2015)。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蔣為文(2009)。蔡培火 kap 台灣文化協會 ê 羅馬字運動之研究。台灣風物,第59期 (2),頁41-65。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
     
     
     
    【灣流音樂祭】
    ▎時間:2020.10.17
    ▎地點:台大舊體後草皮
    ▎票價:免!費!入!場!
    ▎主辦單位:台大學生會文化部、台大台語文社
    ▎協辦單位:台北藝埕扶輪社、台語正常化推動聯盟
    ▎贊助單位:行政院文化部
    ▎演出者:siàu-lú khah-lah少女卡拉、風籟坊、雅維茉芮Yaway·Mawring、百合花、春麵樂隊、林生祥。

  • 以文言文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9 13:54:50
    有 49 人按讚

    【盧斯達:「入中」情切的迪士尼、拼湊主義的《花木蘭》】

    多年之後,歷史老師(如果還有)教授國際形勢在 2020 年前後大變,大概也要援引迪士尼的《花木蘭》作為例子。如果沒有香港,沒有中美脫鈎,《花木蘭》大概只會是迪士尼復刻經典的失敗例子、一齣不好看的電影;但正是在這個時間節點,《花木蘭》被網民抵制,變成怒火年代的「犧牲品」。

    劉亦菲撐警言論只是表象,迪士尼拍這齣戲,本來就是完全瞄準中國市場,表達出「入中」和參與「新世界秩序」的渴望。正如荷里活在 1930 年代封殺《大獨裁者》、與德國如膠似漆的情況。就算劉亦菲沒有出口撐警,反對者也會找到理由抵制。因為迪士尼「入中」情切,已經被打上天朝同路人的烙印。而外界也發現,真人版《花木蘭》拍攝有跟新疆官方合作,片未也有鳴謝。在這個背景下,你想表達甚麼女力覺醒、自我成長,在外界看來就一律顯得偽善。

    2019-2020 又是一個跨國反抗運動此起彼落、彼此串聯的年代,抵制之風由香港傳到台灣,又傳到正在反對泰皇體制的泰國;感受到「東方威脅」的歐美人亦自然順道響應。

    況且武漢肺炎襲擊過後,打亂全球上映節奏;中國人尤其要過緊日子,今年還有水災;今日的中國,跟迪士尼打算「入中」時想像的中國,已經完全不一樣。迪士尼的「入中」夢,提早夢醒。《花木蘭》的歷史定位,將由一套尋常爛片,變成「一套不幸趕上中美脫鈎、武漢肺炎、中國水災、一心取悅中國觀眾 — 但連中國人都不覺得好看,更得罪反中群眾的爛片」。

    評論界開始討論,為何重拍《花木蘭》在鬼佬眼中被視為能賣給中國的人情、是一個能夠吸引中國觀眾的「中國故事」?花木蘭是「中國人」嗎?如果《花木蘭》不是上映於中國籠罩的當代,沒人會在乎「花木蘭的非中國性」。我們用自己的意志去製造過去的歷史,因此有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木蘭的詮釋史亦然。

    迪士尼鬼佬版本的花木蘭,就將事情簡化為「皇帝」(the emperor)和柔然可汗的戰爭史詩,而花木蘭也「入中」,最後拯救了中國皇帝並殺死前來復仇的柔然可汗;但事實上,關於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民間,起自北魏,而對抗柔然也是「原著」所有,但花木蘭原著的「克汗大點兵」,那克汗也就是北魏的汗,花木蘭是加入北魏軍去打柔然,她服務的不是中國皇帝。「原著」中段,木蘭得了戰功,是「可汗」問她要甚麼賞賜。

    在那個年代,「中國」由幾個民族所佔領,中國人叫做「南北朝」。鮮卑人建立的北魏擁有華北,北魏的南邊由東晉遺民 — 即當時的「中國人 / 南朝臣民」— 控制;北魏的更北面則是柔然控制,即北魏面對至少兩條大戰線。北魏人認為柔然是蠻族;而南朝人又認為北魏是蠻族。事實上鮮卑人和柔然人,都是東胡族分支出來,來自西伯利亞。所以有說花木蘭是蒙古人 ,不盡然正確,但比起「花木蘭是中國人」來得接近。

    花木蘭的原型可能是正統鮮卑人,也可能是鮮卑化的漢人;「代父從軍」這一點就很有趣,鮮卑人即使入主中原,仍有遊牧民族的母系遺風,女人比較可能做軍人和政治家,這到了鮮卑入主之後的李唐初期,可以出到武則天,而武則天稱帝之前就已經被尊為「聖母神皇」,與唐高宗並稱為「二聖」,就不是巧合。花木蘭是傳說版的武則天,武則天即為現實和皇族版的木蘭。

    花木蘭很可能是鮮卑人,或深受鮮卑文化影響的北漢人,是一個在亂世中建立過軍功的傳奇人物。《木蘭辭》的作成年份,據說是由北魏到唐朝之間。隋唐是「胡漢融合」的世紀,在此一傳說流傳的過程,正是鮮卑人逐漸放棄草原遊牧文化,過渡到大陸農耕文化,也就是逐漸走向「父權」的時候。因此一個女英雄的形象,也逐漸被裝入「父權」的敘事結構。怎麼解釋一個女英雄的起源故事呢?那就說她是為了代父從軍吧。胡人之間的混戰,被鑲嵌入深具漢人風格的「孝順」主題,最後成了「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中式故事」。

    《木蘭辭》最後說花木蘭重新換回女裝,由男子「恢復」為女性;而盛載這個創作的歷史階段,其主題恰巧相反;東晉滅亡之後,大陸的主題是「遺忘」。鮮卑人不要「恢復」自身,而是要遺忘自己的蠻族根源,改為擁抱大陸的農耕制。所以通過書寫花木蘭,鮮卑化的漢人,或漢化的鮮卑人,留下一個自身煙滅和改宗的隱喻。

    故此花木蘭的「原著」本來就充滿大遺忘的遺跡。既然鮮卑女英雄也被改為「代父從軍」,那找身材嬌小的南方小圓眼演員飾演花木蘭、說花木蘭是為「皇帝」(而非「汗」)效力,也是一種常見的、取悅中國觀眾的中原中心史觀。如果「忠於原著」,說花木蘭是鮮卑女英雄去打柔然,可能會令蒙古人、某些俄羅斯人感到親切,但中國觀眾就會覺得是一班「韃子」在混戰,毫無投入感,看得深則會覺得不舒服 — 原來我們的傳說,是別人的傳說。

    當然,始終有很多中國人會說,花木蘭是中國文化。在網上看到有人說:

    ……在中國人中,現在還要糾結、辯論花木蘭是真是假,是漢人是鮮卑還是什麼人種,也比較好玩、天真。當然,現在有個別人士希望瓦解「中國」及「華夏文化」,也是處心積慮。不過,這些終究是沒用的。花木蘭的故事,是中國人在繼承,是漢字書寫的典籍,就連花木蘭祠,都是漢人建立的,也是漢人在守,華夏文化的所謂博大精深,就是如此。博大精深的讓一些人咬牙切齒不知所措,用漢字漢語來瓦解華夏文化,想想就有點滑稽。

    這裡就是「漢化」概念的弔詭和聰明之處,是文化帝國主義。因為鮮卑語失傳了,只有漢字留下了紀錄,所以鮮卑「也是中國的」。然而如果用這個標準,那今日《花木蘭》是英語對白,那是否盎格魯—撒克遜人在繼承花木蘭呢?比較博大精深的會不會是盎格魯—撒克遜文化?雖然花木蘭是爛片,但說到底都是美資,也是大製作,那花木蘭其實應該納入英美流行文化多一點?如果這是荒謬的,那麼在中國大陸幾千年來出現過的東西都納入「中國文化」,也是荒謬的。因為「大雜薈」裡面,總有東西是互相矛盾、互相毀滅、互相廝殺。

    就像歷史人有時會說的笑話:如果日本在 20 世紀侵華成功,他們就會推動日語教學,之後的華人也會自認為日本人,並認為那場戰爭只是「華夏民族之間漸次融合」;日語也是華語,日皇則是我們遺失了的聖王,大東亞共榮圈成立一刻,不只不是國破家亡,而是我們認祖歸宗的歡樂一刻。

    至於「用漢字漢語來瓦解華夏文化」,其實幾百年前日本人就做過了。例如山鹿素行的《中朝事實》,1669 年成書,以文言文寫成,論證日本才是真正繼承「中國文化」的大國,而且也沒有異姓革命,一直是天皇一脈統治,所以日本是「中朝」,西邊的大陸已淪為蠻族。在現代看來,這也是離不開「中國中心主義」的框架,更疑似是軍國主義的先聲。不過「用漢字漢語來瓦解華夏文化」在中華文化圈一向是常見的。就像日本人也用筷子,但日本人不是中國人。

    現代中國人在花木蘭那個問題的「蠻族性否認」,其實跟現代發生的民族悲劇一樣。每個古老的地方,都出現過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分別只是滅絕者的後代是否認知曾經的做法有違常理。上天有「好生」之德,給予各種生物自行演化的寬容;耶和華拆毀了巴別塔,混亂所有人的口音,令每一個國族不會被人為強行統一起來。加拿大、美國、澳洲甚至台灣這類地方,很早就認知到自己今日的繁榮,與原住民的銳減乃至滅絕很有關係,所以表面上還是承認自己是佔地者,給予「原住民」一定的特權和保育資源。

    現代中國的分別是,他們就算知道歷史上有匈奴鮮卑羯氐羌,官方也承認現存幾十個「少數民族」,他們對「非我族類」還是缺少必要的愧疚,甚至滿懷敵意。對於被煙滅了的文明和民族,他們不覺得可惜、沒打算補償,今日在蒙古還是要強推漢語教育,他們認為這是正義的,是中國「多元一體」國族內容的混血和擴大,是一種中國式的「昭昭天命」。作為基督教思想出來的帝國,歐美在殺人之後,會有一點點罪惡感和反省傳統,之後形成反對「白人霸權」的自由派和左派。中國是沒有甚麼自由派的,他們有一些會要求民主,但你問他們香港台灣新疆西藏蒙古問題,他們還是會跳起來說,這全都是中國人,大家應該命運與共,聽候宏大敘事的發落。

    所以劉亦菲的話很難聽嗎?我不覺得。她只是說一個「中國人」應該說的話,就像中國的民主人士,也少有「作為特權階級的反省」。事實上中國民主派追求的,經常是「沒有皇帝的帝國」,也就是繼承大清的疆土,是合法的、應然的、本來就該如此,只是改革後給民主派掌權,給人民投票就好。所以對大部份人來說,再「開明」都好,中國都只有民主問題,而沒有民族問題,這種民主進路,正正反映他們深沉的帝國主義,超越政制上的民主與專制之爭。

  • 以文言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9-11 10:36:07

    稍早最新的消息,高中國文教學文言文比例維持原本國教院研修小組的方案,也就是兩年來經過各界專業學者多方討論、並經過一兩百場座談及公聽會得出的共識。在此特別要向在這次課審會企圖推翻原案的風波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學者們致敬,這當中包括我曾在台大國文課上受教的中文系教授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並附上下午中視新聞來訪問我的片段。我指出,課審會提案要推翻國教院文言文比例者,說穿了其實就是要「去中國化」,因為一旦談起文言文的經典作品,無論是孔子孟子或唐宋八大家,都與中國古人切不斷、分不開,這就有礙於他們塑造獨立於中國的「台獨史觀」。
     
    然而,文化本來就不能硬用政治意識型態來詮釋。任何文學素養的養成,當然要從她歷經時代淬煉的經典讀起。比如我出身外文系,我們在學習西洋文學的過程中,也必須要上溯到希臘神話、新舊約聖經,更何況是世界上唯一仍「活著」的古文明、老祖先傳給我們的中華文化。
     
    當語文教育也要置入偏狹的意識型態時,自然就會有荒腔走板的說法出現,如所謂唐宋八大家是「造神」,讀文言文會被洗腦成封建腐朽的忠君思想......等等。因為找不到理由,又不好直接說是為了「去中國化」,於是便又拿出「台灣本土」作為正當性藉口。
     
    然而,要談「台灣本土」,認識老一輩台灣文學家,就更必須打好文言文基礎,因為他們很多不擅長用以國語(北方官話)為基礎的「白話文」表達,但在書寫上卻是非常工整、正統的文言文。如日據時期台灣的仕紳代表林獻堂,當他與梁啟超在日本見面時,一個是台灣人,一個是廣東人,各自方言不同,但卻能用共同熟悉的文言文書寫溝通。又如連橫的《台灣通史》,絕對是台灣本地文學的經典之一,亦是以文言文寫作而成。
     
    如果文言文底子不紮實,便很難走進老一輩台灣作家的「漢學」世界,甚至還會鬧出笑話,那便是年初總統府硬拗的「自自冉冉」,還說要以閩南語或客家話讀。但不論是閩南語、客家話或國語,「自自冉冉」與賴和所作的詩中的下一句「歡歡喜喜」在平仄上皆不合律,惟有「自自由由」的平仄才會正確,這便是對文言文不懂、卻仍要以政治凌駕文化的傲慢。
     
    我在之前便已點破,這次課審會透過幾個小屁孩提案,就想推翻專業學者耗費兩年討論的結果,這場戲實在演得也太粗糙。也因為手法太過拙劣,才會引發海內外眾多中文學者看不下去,超越政治,共同發聲捍衛文化。從這點也可看出,民進黨全面執政大權在握,為了貫徹文化台獨,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這次的風波雖暫時告停,以民進黨的個性,未來勢必還要折騰,在此也奉勸你們這些人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有朋友看出我背後的那幅字寫的是什麼嗎?)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