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令和二年西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令和二年西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令和二年西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令和二年西元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老松國小生日快樂! 2021年5月1日,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舉行125週年校慶園遊會。(張哲生 攝) 臺北市老松國校在1966年9月的時候,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下了當時全世界學校班級數和學生數最多的紀錄;然而但受到少子化影響,目前全校學生只剩500人,學生銳減,教室被質...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寺廟名:店仔街福德宮 電話:02 2925-6668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12號(鬍鬚張魯肉飯樂華店旁) 開放時間:am07:00-pm23: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g/TEL29256668/ 關於: 三百多年前,清康熙十一年,西元一六七二年,...

令和二年西元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3:35:51

⭕️第273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禪宗五祖弘忍」,弘忍(601年-675年),俗姓周,黃梅(今湖北省黃梅縣)人,為漢傳佛教禪宗五祖,唐代宗賜諡大滿禪師。弘忍生於隋仁壽元年(601年)。七歲時,從四祖道信出家。十三歲,正式剃度為僧。他在道信門下,日間從事勞動,夜間靜坐習禪。道信常以禪宗頓漸宗旨考驗他,...

令和二年西元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3:35:51

⭕️第272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禪宗四祖道信」,道信幼年即出家為沙彌,從三祖僧璨學禪法十年,在道信二十一歲時(西元 600年),僧璨去了羅浮山,道信就過著獨自的修學生活。道信大師,自幼欣慕佛法的道理,生而超異常人,對佛法信解表現,更是猶如宿世薰習。初出家修行之際,並未有善知識引導,在動盪不安的時代...

令和二年西元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3:53:36

⭕️第271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禪宗三祖僧璨」,僧璨,又作僧粲,三祖僧璨大師,生平、籍貫不詳,一說是徐州人氏。北齊天平二年披剃於慧可大師座下;同年三月,於光福寺受具足戒,所患的疾病也日漸痊癒,只是頭髮脫落殆盡,當時人稱為「赤頭璨」。拜慧可為師,但慧可質疑僧璨患了惡疾,不宜修道,但是僧璨以身雖有疾,...

  • 令和二年西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1 08:12:35
    有 1,569 人按讚

    老松國小生日快樂!

    2021年5月1日,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舉行125週年校慶園遊會。(張哲生 攝)

    臺北市老松國校在1966年9月的時候,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下了當時全世界學校班級數和學生數最多的紀錄;然而但受到少子化影響,目前全校學生只剩500人,學生銳減,教室被質疑閒置,內政部曾一度提出要將老松國小改建為社會住宅的構想。

    2017年4月,老松國小校長林明助表示,早年車水馬龍的萬華如今已改變許多,加上新北市新設很多國小,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跨區寄讀升學率高的國中,便先讓孩子就讀當地國小,再升國中,如今老松小學部學生只剩約500人,若加上幼兒園、夜補校的學生,也僅有約800人。

    老松國小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其前身為艋舺公學校,創立於西元1896年5月,為日治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

    學校成立時的名稱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初期曾利用艋舺學海書院與艋舺祖師廟作為臨時校舍,直至1907年1月才遷至現址(蓮花池畔),建造木結構的校舍,並改校名為「艋舺公學校」。

    據當時校舍平面圖看,校園三面有教室,中央留設操場,此為日治時期最常見的小學規劃形態。後至1920年代末,因木造校舍遭蟻蝕而嚴重毀損,便易以鋼筋混凝土構造,校舍仍保持三面式佈局。

    老松國小的校舍雖屬對稱式的佈局,但教室空間高敞,光線明亮。走廊設計為半圓栱,帶有一絲古典趣味,它是日據中期台灣的小學校舍之典型例,值得保存。

    明治29年(1896年)3月31日,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94號」發佈「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創設國語傳習所、國語學校與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同年5月21日,以「府令第5號」發佈「國語學校及附屬學校名稱位置」,老松國小前身「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正式創立(第一附屬學校位於芝山巖,第三在大稻埕),7月11日設校址於艋舺學海書院(今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11月1日開始上課。

    會稱為「附屬學校」,是因為其作為國語學校師範部學生們教學實習的專門實驗學校之故,附屬學校未置校長,以國語學校校長兼任。總督府為創建殖民行政,必須教育一批能日語的臺灣人作為官廳雇員與通譯,以遂行施政,故開出每日15錢津貼,且畢業後錄用為公務員等條件招攬學生(也可升學國語學校)。入學年齡規定8歲以上25歲以下(1898年8月以後,與公學校一樣,改為8至14歲),在學年限四年。結果,第一年招攬了10名學生(1900年3月第一屆7名畢業)。

    1897年1月,校址遷至艋舺祖師廟,此時學生已增至150名。次年(1898年)因應「臺灣公學校令」實施,附屬學校也進行廢校或合併,該校於同年10月改稱「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第一、第三廢校)。

    1907年1月,改稱「艋舺公學」,同年5月4日被指定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代用校」,依然是國語學校學生教學實習的附屬公學校。

    1907年10月,由祖師廟遷至現址,位於當時蓮花池街與八甲街街廓上(1922年4月更名老松町),新蓋木造教室20間,此時學生數為457名。

    1908年4月,從六學年制改為八學年制,但1914年4月復改回六年制,並設置二年制「實業科」,由公學校畢業生就讀,以培養一技之長(1919年改為「簡易商業學校」,1922年再改為「高等科」,皆二年制)。

    1914年7月,完成磚造兩層教室8間及大禮堂。

    1919年4月,國語學校改稱「臺北師範學校」,該校也改稱「臺北師範學校附屬艋舺第一公學校」,學生1,080人。

    1922年4月,改稱「臺北市老松公學校」,仍為臺北師範學校附屬代用公學校,直到1927年5月,才正式獨立。

    1936年12月,木造教室改建成二層鋼筋水泥教室。

    1941年4月,「國民教育令」實施,廢止小、公學校之名,以示日臺人共學、平等,此時改稱「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11月1日接收該校,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

    1955年2月,正面校舍(北棟)陸續新建、改建為三層鋼筋水泥大樓,至1960年共分六次增改建才完成現今規模,今昆明街側之原二層磚造教室(東棟)也在1960年改建完成,以因應持續增加的學生,如1964年9月,已達156班,學生數突破10,000人;1966年9月,更達158班,學生11,110人,為創校至今之最高記錄。

    1968年12月25日,配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

    1978年8月,創立「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補習學校」,同時廢止「民眾補習班」。

    1990年3月22日,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變更,改稱「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1999年6月29日,臺北市政府指定老松國小正面的校舍(北棟)為市定古蹟。

    2010年4月,校門開始改建,並於同年8月30日完成改建。

    一百多年來,老松國小對艋舺地區人才的培養具有深刻的教育與文化意義,是當地非常重要的學校。

  • 令和二年西元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2 20:00:00
    有 323 人按讚

    真實的王莽: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民選皇帝

    歷史春秋網

    作者:馬立誠

      西元前1年(哀帝元壽二年),25歲的哀帝突然去世。此前他的祖母傅太后與母親丁皇后都已去世。王政君又成為最高權威,她立即恢復王莽的大司馬職務。
      
      王莽復職第一件事是罷免董賢,並選立中山孝王9歲的兒子即位,是為漢平帝。王莽命令平帝的親屬一律不許進入京城,以杜絕新的外戚之患。接着,他把傅、丁兩氏外戚全部趕出京城。王莽復出執政,得到全社會歡呼,臣民們覺得漢朝振興有望了。這一年,王政君封王莽為安漢公,實際總理國政。
      
      西元2年(平帝元始二年),發生旱災蝗災。王莽帶頭捐款一百萬錢,捐地三十頃,救助窮人。二百三十個貴族跟進,捐出大批糧食、土地,分給弱勢群體。民眾捕蝗蟲,按多少給錢。全國無災地區凡是財產不滿兩萬錢、受災地區財產不滿一萬錢的貧民,免交租稅。發生病害的地方,騰出大房子給病人醫治。一家死六人以上給葬錢五千,四人以上給三千,兩人以上給兩千。
      
      王莽廢去皇室的呼池苑,改設安民縣,遷移窮人去住。沿途飲食以及到達之後所需的田宅器具耕牛種子等,都由官府供給或借貸。
      
      王莽又下令在長安城中投資建設五個裏共200個廉租房社區,供貧民居住。權勢開始向民生傾斜。
      
      王莽努力解決教育難題,擴大太學招生,太學生數量破紀錄超過1萬人。他還下令各地興建學校,讓更多的孩子讀書增長知識。
      
      《漢書·王莽傳》說,王莽在京城為學者蓋了1萬間房子,成立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對古典文獻有所專長的,都召到京師做研究,前後來了千把人,每天討論儒家學問。
      
      王莽還大抓意識形態建設,根據《周禮》精神,重訂車服制度,分等級確定國人的著裝、住房、器用、婚喪式樣,接着又下令對老人、兒童不加刑罰,婦女非重罪不得逮捕。
      
      一時之間,社會風氣大為好轉。逢到災害,王莽自動吃素,並赦免囚徒。
      
      這些改進或改革措施,大概就屬於胡適所說的「社會主義」。
      
      平帝12歲時討論結婚,成千上萬的士人百姓湧向政府大門,不肯離去,要求平帝必須娶王莽的女兒,以王莽之女為國母,別的女子完全喪失競爭力。王莽女兒當然被選為皇后,平帝因娶王莽之女賜給王莽的兩萬五千六百頃土地,王莽都退回了。聘皇后的禮金兩億錢,王莽接受六千三百萬,其中四千三百萬周濟劉氏宗族中的沒落窮人,剩下的錢大部分孝敬王政君使用。

    眾大臣感念至深,先是提議把新野、召陵、新息、黃郵聚等四個地方的土地賜給王莽(王莽退掉了新野、召陵、新息三個地方),接着又提議加封王莽為宰衡(高於所有諸侯王公之上的職務官名,為西漢末年新創),後又奏請加封王莽九錫(自古以來視為最尊貴的九種物品,如最高級的車馬、衣服、弓矢、樂器、儀仗隊、武裝衛隊、天子祭祀天地用的酒、朱紅大門、能罩住台階的屋簷等,只有新皇帝登基才用)。
      
      加封九錫意味着地位離皇帝不遠了。
      
      王莽不受新野田的消息傳出,朝廷收到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書,懇請王莽接受封地。有人統計,當時全國人口五千萬左右,以明朝識字率不超過人口的百分之五計算(北京大學研究成果),漢朝識字者最多兩百萬左右。長安及周邊地區能上書的知識分子也就是四十八萬多人,這裏幾乎所有能上書的人都參與了這個運動。
      
      如果當時進行民意測驗,王莽的支持率當在百分之九十九左右。高層官員當中,支持加九錫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九百零二人,幾乎百分之百。
      
      西元5年(平帝元始五年),漢王朝為王莽加封九錫。一個推舉王莽代替劉氏當皇帝的運動開始興起。為什麼無能的劉氏後人永遠坐江山,而這樣的聖人卻不能當皇帝呢?當時絕大多數臣民一致認定,只有王莽才能讓奄奄一息的國家重新強壯起來。
      
      地球氣候也在幫助王莽。王莽執政之前的幾十年,夏天降霜,冬天打雷,地震隕石,日食月食,災異頻頻發生。老天爺弄神弄鬼,忙得不可開交。
      
      時在遠古,每逢「詭異」,總不免有人添油加醋,口口相傳,鬧得氣氛十分緊張。可是王莽上台之後,災異大為減少,人們舒了一口氣。與此同時,「祥瑞」、「神跡」卻接二連三出現了。
      
      早在西元1年(元始元年),就有南越人進貢一隻白雉、兩隻白雉。儒生們一查《尚書》的記載,周朝時候,越裳氏曾向周成王進貢白雉。此時白雉重現,顯然是「周成白雉之瑞」。
      
      西元5年12月,14歲的漢平帝去世。同月,長安附近一個井裏發現一塊白石,上面刻有紅色文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王政君即刻下詔讓王莽攝政,朝臣稱之為攝皇帝(攝即代理之意,攝皇帝為代理國政),又有人稱他為「假皇帝」。西元6年(王莽居攝元年)3月,王政君宣布,立漢宣帝玄孫、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
      
      王莽當了攝皇帝之後,一個最基層的官員——臨淄縣昌興亭的亭長向朝廷報告說,他夢見了「天公」。「天公」在夢中告訴這個亭長,「攝皇帝當為真」。為了表示靈驗,「天公」還說,早晨醒來,將會看見亭中有一口新井。亭長早晨起來跑到亭中一看,原來的平地上果然出現了一口新的深井。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給京師送來載有「天命」信息的奇石銅符。這些資訊的內容,都是王莽應該即位稱帝。
      
      在諸多「神跡」面前,王莽卻是一個勁推辭。形勢演變到了非常迫人的地步:他愈推辭,臣民就愈急;他愈展示出無私,臣民就愈狂熱。全國推舉他做皇帝的勢頭已經匯成洶湧大潮,「祥瑞」和「神跡」每天都大量出現。臣民們也每天都在引起議論和催促,不容王莽後退。歷史上甚至還出現了這樣的記載:王莽前往未央宮觀看各地送來的奇石時,突然天風大作,煙霧彌漫。霧散之後,石頭前面出現了帛圖:「天告帝符,獻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
      
      西元8年(王莽居攝三年)11月,一個叫哀章的人向朝廷進獻了分別放在兩個銅盒裏的「天帝」和「赤帝」降下的「符命」,「符命」的內容是王莽該當皇帝。
      
      到了這個時候,王莽終於顧不得王政君的勸阻,在這個月即位當了真皇帝,改國號為「新」。王莽廢掉劉嬰的皇太子名號,封他為定安公,賜給他一塊方圓百里的地方,把漢朝的宗廟放在那裏。西漢214年歷史就此畫上句號。
      
      有研究者說,王莽其實是那個時代的民選皇帝,此話有理。王莽當皇帝之後,當時的學界領袖楊雄寫了一篇《劇秦美新》獻給王莽,說王莽「配五帝、冠三王」,「奉若天命」。
      
      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祥瑞」不過是王莽自導自演的「勸進」醜劇罷了,益發暴露出王莽的「篡位」野心,諸多東漢學者就說這是王莽命令地方官搞的陰謀。其實,就當時形勢來看,更大的可能是各地臣民主動所為。這裏既有拍馬屁成分,又有進獻者獲益的盤算,也有真心的期盼。不妨說,前者正是利用了彌漫全社會的真心期盼。這種期盼是哪裏來的呢?是長期以來王莽的所作所為激發的社會心理。
      
      在歷史上,一些宗教創始者或改革者,大都有一個偉岸的人格。信仰他們的人,為他們的人格所折服,常常把他們的弱點忽略了,遺忘了。比如一些人看見大海汪洋的氣魄,就情不自禁讚美起來。在那個時刻,他們沒有想到海裏什麼骯髒的東西都有,這海水也不能飲用。在西漢末年那種頹廢沉悶馬上要完蛋的時候,看看大海還是十分必要的心理調適。臣民們會被大海的宏闊壯觀所盪擊,從而產生出一種期盼。這種期盼如能實現,那些沉悶自然就會被蕩到烏有之鄉去了。
      
      這是王莽的作為和臣民期盼之間的互動。所以鄧廣銘說,王莽是順應歷史要求掌握政權並制定改革方案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王莽 #民選皇帝 #漢朝 #新朝

  • 令和二年西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7 13:06:30
    有 129 人按讚

    今天特別來章嘉活活佛舍利塔參拜與繞塔,很喜歡這裡的空氣與陽光,打掃完後繞塔七匝,靜靜的在一旁靜坐。

    這裡雖然有蚊子飛來飛去,但我在靜坐的數十分鍾裡完全沒被叮,很友善。

    下次要帶花來參拜,是個很好充電和放鬆的好地方,大推。

    看完章嘉活佛的生平事蹟,才知道他也是一位反共國師!(膜拜再膜拜)

    順道分享大師的相關事蹟:

    ----十九世章嘉大師
    (西元1890~1957年)--

    章嘉呼圖克圖不是人名,而是封號。本文此處介紹的,是第十九世章嘉呼圖克圖,他的本名是羅森班殿,丹畢蓉梅,即近代一般習稱的章嘉大師。

    呼圖克圖是蒙古語,漢譯是「明心見性,生死自主」的意思。另有「呼畢勒罕」一詞,也是蒙古語,漢譯為「再來人」。呼圖克圖轉世出生之初,稱為某某呼圖克圖呼畢勒罕,迨確定給封以後,始稱為某某呼圖克圖。

    釋迦牟尼住世時,有一位弟子名叫尊達尊者,證得阿羅漢果。自此以後,他乘其弘願,隨緣應化,十方世界,自在轉生,常示現再來於印度、西藏及青海等

    地。第九世轉生於西藏,名發思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國師。第十世亦生於西藏,名釋迦也希,是宗喀巴的四大弟子之一。他佐興黃教,建色拉寺(前藏三大寺之一),代表宗喀巴應明帝之請入京,受封為「妙覺圓道西天佛子大國師」。

    第十四轉世身名阿旺羅森曲殿,出生於青海,清康熙朝代表達賴喇嘛入京,康熙皇帝親臨聽經,封「灌頂普善廣慈章嘉呼圖克圖」,這是章嘉封號的由來。章嘉每年至各蒙旗巡化,並安撫青海兩翼二十九蒙旗,德望日隆。

    雍正帝在其所著的《御選語錄》中,稱為「是真再來人,實大善知識」。自此,章嘉呼圖克圖累世相繼,主持內蒙古及青海兩翼二十九蒙旗之教化。

    第十九世的章嘉呼圖克圖,於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年)生於青海省之藏族。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選送晉京,受封繼位為章嘉呼圖克圖第十九世。他的教化區域,擁有內蒙古四十九旗、青海二十九旗的廣大信眾。

    他所管轄的寺廟,在蒙旗內三百餘所。此外在西藏、青海、綏遠、察哈爾、熱河、遼寧及北京、五台山等地,各有其主管的寺廟。寺廟中所住的喇嘛,多者三、四千人,少者三、四百人,總計有為數十萬喇嘛,都是他的出家弟子。

    章嘉大師的教化區域,擁有內蒙古四十九旗、青海二十九旗的廣大信衆。他所管轄的寺廟,在蒙旗內三百餘所。此外在西藏、青海、綏遠、察哈爾、熱河、遼寧及北京、五臺山等地,各有其主管的寺廟。各寺廟中所住的喇嘛,多者三、四千人,少者三、四百人,總計有為數約十萬喇嘛,都是他的出家弟子。

    章嘉大師每年巡化蒙旗,每次應供,向之頂禮者,日有數萬人,他是蒙旗人民信仰的中心。

    民國肇建(一九一二年),五族共和,宗教信仰自由,載之於〈約法〉及〈憲章〉。故政府亦順應邊情,採行成法,遵循舊章。袁世凱任大總統時,於章嘉大師封號「灌頂普善廣慈」之下,加「宏濟光明」四字。

    徐世昌任大總統時,又加「召因闡化」四字。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章嘉應東北各地教徒之請,赴東北弘化,授時輪金剛法,頂禮者十餘萬人。北伐成功,全國統一,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大師受任為蒙藏委員會委員。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東北後,圖謀侵犯熱河,中央以蒙旗民眾信仰佛教,且以章嘉大師為信仰中心,特任為蒙旗宣化使。章嘉乃赴蒙旗宣化,組織宣化使署。

    當時以蒙古德王倡議內蒙自治,反對大師赴蒙古,乃未果其行。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章嘉赴伊克昭盟巡視,日人在錫盟活動,對大師之行時加騷擾。大師折返五台,日人復時來威脅,大師不為所動。

    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日人更欲贈以勳章厚禮,大師毅然拒絕。是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復任國民政府委員。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起,章嘉時在五台,日本軍閥曾多方誘逼,章嘉終不動搖,毅然冒險南遷,追隨政府,共赴國難。旋受命宣化蒙旗,於成都設宣化使署。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

    ●參加中國佛教會整理與重建,與太虛大師合作無間。八年抗戰期間,章嘉站在佛教立場,翊贊抗戰建國大計,號召蒙藏同胞,貢獻殊多。

    勝利還都後,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連任國民政府委員。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政府為崇功報德,加封章嘉為「護國淨覺輔教大師」,頒給金印金冊。「護國大師」四字,是政府歷次對蒙藏佛教領袖所僅有者,其榮譽與達賴、班禪相等。其冊封令文曰:福國佑民,本政教之同源;褒德酬庸,迺國家之令典。章嘉呼圖克圖,仁心公溥,慧性澄圓,具救世之精誠;化孚僧俗,拓安邊之宏願,望重蒙旗,入贊中樞,彌彰偉績。著加給「護國淨覺輔教大師」名號。

    於戲,憲治遐宣,定啟人天之悅豫;蒙疆永固,倍臻民族之蕃昌。式頒冊命,尚
    其祇承。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四月十日,政府行憲,章嘉當選國民大會代表。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由成都倉促乘機來台灣,諸多經典法物多未及攜出。

    民國四十一年(一九五二年)三月,中國佛教會在台灣復會,章嘉當選為理事長。他本來是密宗黃教宗主,當選中佛會理事長,無異又為顯教領袖。是年,在日本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章嘉以中國佛教首席代表身分赴日出席,並向日本政府交涉玄奘大師頂骨歸還自由中國,後來靈骨歸還,佛教界於日月潭建玄奘寺供養。民國四十五年(一九五六年)三月,「美國之音」記者訪問章嘉,談玄奘大師靈骨奉安台灣的經過。

    民國四十六年(一九五七年)三月四日,章嘉於台北市圓寂,世壽六十八歲。

    政府頒發「褒揚令」: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瑞嶺隆祥,宋崖顯慧,潛修密院,光肇藏宗,曩昔杖錫中原,宣化蒙旗,宏揚教義,所至緇素景從,先後任國民政府委員及蒙藏委員會委員,竭誠翊贊中樞,歷經抗戰戡亂,屢值亂寇匪共脅誘兼施,迄不為動。

    年來號召邊遠俊彥,聲張大義,屏斥異端,對國內外揭發共匪陰謀罪行,不遺餘力。正期輔佐中興,不意遽歸大化。

    當屆圓寂之際,猶為國祈福,籲祝收京,緬懷績範,悼惜彌深,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崇功報

    德之至意。此令。

    -于凌波著-

    ==
    看完大師的生平,真的敬佩,尤面對中共的態度。

    謝謝您,我會常常來看您的!

  • 令和二年西元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23 17:09:24

    寺廟名:店仔街福德宮
    電話:02 2925-6668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12號(鬍鬚張魯肉飯樂華店旁)
    開放時間:am07:00-pm23: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g/TEL29256668/
    關於:
    三百多年前,清康熙十一年,西元一六七二年,永和為「平埔族秀朗社」居所,漢人進入開墾經商後,水運通達,商船由海入台北艋舺港,直駛永和,循新店溪上溯木柵、景美、新店,永和為中途站,水路貨運集散此地,商賈接踵,逐漸繁盛,無以為名,遂以「店仔街」稱之。古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守護,謂之上公。鄉人依俗建祠護佑地方,其始、為田莊道路旁之小祠,因能顯其靈,有求必應。遂在信眾的踴躍捐助下、歷經多次翻修方有今日之勢,逐漸成為居民及往來商旅之信仰中心。 近年來店仔街福德宮殿內、光明燈殿及香客服務處,風雨剝蝕、損壞嚴重,經由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福德基金會董事、監事,一同擬出規劃,於103年8月開始進行整修,並採納地方居民、仕紳之建議,增設文昌帝君、五路財神、三寶佛祖、以應地方所需。現今宮內設有光明燈、文昌燈、太歲燈、月老燈、財神燈、藥師佛燈、蓮花智慧燈及福壽平安燈服務信眾。 然永和店仔街福德宮因土地問題一直未能完成寺廟登記,且財團法人新北市永和區福德慈善基金會(自基金會創設至今,其資金、善款皆來自於永和店仔街福德宮)因登記之初未能與店仔街福德宮合而為一及內部改革等問題····亟待解決,遂在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及基金會全體董事共同努力下,業於106年10月30日經新北市政府相關單位核准更名為【新北市永和店仔街福德宮福德基金會】,正名之後、福德宮管理委員會須在基金會之監督下進行管理運作。 且基金會於107年10月13日第七屆第二次董事會議及店仔街福德宮管理委員會第二屆第一次臨時會議中一致通過,自107年11月開始,每年店仔街福德宮之收入須捐助新台幣柒佰萬元整予以基金會從事公益活動;並附帶通過、爾後凡以公益項目之捐款,皆須開立福德基金會之收據做為公益支出(會議記錄皆已報請新北市政府主管單位備查)。改革的路是漫長的、是艱辛的,亦會觸怒一些【覬覦寺廟利益者】。我們不在乎外界的造謠、重傷,管理委員會在此重申:店仔街福德宮內無土地可以炒作,更無房產可以收租、且無大筆捐款之收入,僅靠販售每份100、200元金紙及以米代金收入之結餘及善信大德小額捐款之累積、聚沙成塔,積極推廣公益活動。 為了傳承「福德正神」之精神,除了延續過去多年來實行的—永和區民急難救助、冬令救濟、捐助銀髮族老人共餐所需之經費、各種災難救助、捐款等,現今更增設永和區九所公立國小、國中、高中及新北市偏鄉學校之社團經費補助、獎學金、在校生急難救助、開辦永和區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之中秋節聯歡晚會等,並於104年新北市【八仙塵爆】捐助新台幣六百萬元整、民國105年新北市永和耕莘醫院增設心導管室捐助新台幣一百萬元整,不勝枚舉。 為了響應「環保愛地球活動」店仔街福德宮開始推行【以米代金】並逐步減少焚燒金紙,此舉既可幫助農民推銷稻米,且拜完神明後又可食用或是捐助弱勢團體,環保就是修行,一舉數得。 宮廟只是一個善心銀行,永和店仔街福德宮的職責旨在累積每一個善心人士的愛心捐款、物資,將它用在需要關懷的人、團體、學校、事件上。我們經得起考驗,這三年來我們收到的每一筆善款,累積的每一分錢,用在什麼地方,都有公開告知,歡迎您加入我們的社團、檢視我們,共同創造一個【處處有溫馨】的生活環境,期使店仔街福德宮能夠在政府及信眾的監督下永續傳承。
    #Meck大叔#店仔街福德宮#店仔街福德宮聖誕繞境活動

  • 令和二年西元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29 10:15:13

    寺廟名:店仔街福德宮
    電話:02 2925-6668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12號(鬍鬚張魯肉飯樂華店旁)
    開放時間:am07:00 - pm23: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pg/TEL29256668/
    關於:
    三百多年前,清康熙十一年,西元一六七二年,永和為「平埔族秀朗社」居所,漢人進入開墾經商後,水運通達,商船由海入台北艋舺港,直駛永和,循新店溪上溯木柵、景美、新店,永和為中途站,水路貨運集散此地,商賈接踵,逐漸繁盛,無以為名,遂以「店仔街」稱之。古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守護,謂之上公。鄉人依俗建祠護佑地方,其始、為田莊道路旁之小祠,因能顯其靈,有求必應。遂在信眾的踴躍捐助下、歷經多次翻修方有今日之勢,逐漸成為居民及往來商旅之信仰中心。 近年來店仔街福德宮殿內、光明燈殿及香客服務處,風雨剝蝕、損壞嚴重,經由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福德基金會董事、監事,一同擬出規劃,於103年8月開始進行整修,並採納地方居民、仕紳之建議,增設文昌帝君、五路財神、三寶佛祖、以應地方所需。現今宮內設有光明燈、文昌燈、太歲燈、月老燈、財神燈、藥師佛燈、蓮花智慧燈及福壽平安燈服務信眾。 然永和店仔街福德宮因土地問題一直未能完成寺廟登記,且財團法人新北市永和區福德慈善基金會(自基金會創設至今,其資金、善款皆來自於永和店仔街福德宮)因登記之初未能與店仔街福德宮合而為一及內部改革等問題····亟待解決,遂在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及基金會全體董事共同努力下,業於106年10月30日經新北市政府相關單位核准更名為【新北市永和店仔街福德宮福德基金會】,正名之後、福德宮管理委員會須在基金會之監督下進行管理運作。 且基金會於107年10月13日第七屆第二次董事會議及店仔街福德宮管理委員會第二屆第一次臨時會議中一致通過,自107年11月開始,每年店仔街福德宮之收入須捐助新台幣柒佰萬元整予以基金會從事公益活動;並附帶通過、爾後凡以公益項目之捐款,皆須開立福德基金會之收據做為公益支出(會議記錄皆已報請新北市政府主管單位備查)。改革的路是漫長的、是艱辛的,亦會觸怒一些【覬覦寺廟利益者】。我們不在乎外界的造謠、重傷,管理委員會在此重申:店仔街福德宮內無土地可以炒作,更無房產可以收租、且無大筆捐款之收入,僅靠販售每份100、200元金紙及以米代金收入之結餘及善信大德小額捐款之累積、聚沙成塔,積極推廣公益活動。 為了傳承「福德正神」之精神,除了延續過去多年來實行的—永和區民急難救助、冬令救濟、捐助銀髮族老人共餐所需之經費、各種災難救助、捐款等,現今更增設永和區九所公立國小、國中、高中及新北市偏鄉學校之社團經費補助、獎學金、在校生急難救助、開辦永和區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之中秋節聯歡晚會等,並於104年新北市【八仙塵爆】捐助新台幣六百萬元整、民國105年新北市永和耕莘醫院增設心導管室捐助新台幣一百萬元整,不勝枚舉。 為了響應「環保愛地球活動」店仔街福德宮開始推行【以米代金】並逐步減少焚燒金紙,此舉既可幫助農民推銷稻米,且拜完神明後又可食用或是捐助弱勢團體,環保就是修行,一舉數得。 宮廟只是一個善心銀行,永和店仔街福德宮的職責旨在累積每一個善心人士的愛心捐款、物資,將它用在需要關懷的人、團體、學校、事件上。我們經得起考驗,這三年來我們收到的每一筆善款,累積的每一分錢,用在什麼地方,都有公開告知,歡迎您加入我們的社團、檢視我們,共同創造一個【處處有溫馨】的生活環境,期使店仔街福德宮能夠在政府及信眾的監督下永續傳承。
    #Meck大叔#店仔街福德宮#跳加官迎財神

  • 令和二年西元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14 18:48:18

    農曆六月廿九日至七月廿九日(國曆7月31日至8月29日),依循古禮舉辦「中元盂蘭盆勝會」各項活動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是台北市文獻會經文資普查主動提報,法會傳承了傳統習俗,融合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的儀軌與經典,營造深富民間文化特色的中元普渡祭典,祭祀內容結合歷史事件,諸如祭拜「樹蘭花腳」、「五泉廟」、「車藏 腳媽」等,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龍山寺表示,拜「樹蘭花腳」、「五泉廟」是寺裡特有的傳統,因當年漳泉械鬥就發生在龍山寺附近,血衣就埋在寺內的蘭花樹下,所以才有拜「樹蘭花腳」,寺廟現址當時也蓋了五泉廟,以祭拜械鬥死去的人,後來要建龍山寺時,寺方答應每年都會祭拜五泉廟,便有了這傳統。

    艋舺龍山寺年度祭典除了寺內所供奉佛神聖誕的祝聖儀式外,亦配合時令節日舉行祭祀活動,其中以農曆七月「中元盂蘭盆勝會」最為隆重,為萬華區之祭典盛事,簡稱盂蘭祭或慶讚中元。清人唐贊袞於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所撰《臺陽見聞錄》中提及:「臺俗盛行普度,門貼紅箋,大書慶讚中元。……自七月初起,至月盡止。又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臺灣日日新報》載有:「陰曆七月慶讚中元,近城市街分為三大廟門,高豎燈旛普濟無依孤鬼。其十一二兩天為大龍峒保安宮結緣之日,凡屬同安原籍者與焉;十三四兩天為艋舺龍山寺結緣之日,凡屬晉南惠原籍者與焉;十九二十兩天為艋舺祖師廟結緣之日,凡屬安溪原籍者與焉。」
    五、依文獻紀錄,慶讚中元活動於艋舺地區已行之有年,原則上依原鄉祖籍劃分祭祀群體,於七月中旬舉辦祭典。舊時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由三邑人士之黃林吳三姓輪祀,按例進行起鼓、放燈、普施、搶孤等活動。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巡撫劉銘傳令行禁止搶孤之風,遂改為設筵饗祭,祭品則由艋舺三邑人為首的武榮、螺陽、晉水及金紙商金晉興等四個祭祀團體籌備置辦,號為「四大柱」。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改為三姓合辦,或與大稻埕三邑人士輪辦。至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後,「中元盂蘭盆勝會」回歸龍山寺主辦。
    六、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自農曆六月末日地藏王廟發表開始,至七月末日龍山寺謝燈篙而告一段落,每年均有眾多民眾參與「贊普」及放水燈遊行,為萬華區之一大盛事。

    六月二十九日 地藏王廟發表

    七月一日 豎燈篙 (布幡、紙幡、七星燈)

    七月十二日 發表連放榜 (為紙糊神祇開光結壇)

    七月十三日 拜樹蘭花腳 (奠祭清朝來台墾民械鬥戰亡人士)

    七月十四日 放水燈 (招請水上孤魂)

    七月十五日 普度 (設孤棚、孤飯、供品;施食)

    七月三十日 謝燈篙 (普度結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