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代收信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代收信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代收信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代收信件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54的網紅吳佩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當言論自由限縮在幽閉狹窄的信箱空間 因為我的戶籍地址沒有代收信件的管理員,之前常常得勞煩朋友幫忙收信,一般掛號信往往是收到第二張以上的通知單,才急忙去郵局領回。 今年二月遭逢 #邱于軒夫妻 提起民事和刑事妨礙名譽訴訟案的法律文書,卻拖到開庭前與繳交答辯書的前10天才去警局領取,為了避免...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乾坤門五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推背圖系列第八集!第四十四像,這個時代,已經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世界了!所有我們現在熟知的一切,都已經化為了塵埃!這大戰之後的世界,人工智能的崛起,將取代了人類的最高統治權,人類,將成為被人工智能所管理的「生物」之一。而接種來的,是一個四海昇平,富饒又豐衣足食的年代!在這個時候,隱約的,記載的外星勢力...

代收信件 在 Ariel 糖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1 12:46:56

📍台北市/中山區/雙連站 艾弗瑞商務中心|ELFRED / 最近共享空間真的很紅~! - 讓我來插播ㄧ下朋友最近新開的共享空間!!🥺(上次去那打報告感覺到無限的寧靜😆) - 除了可以租借辦公室外,也很適合辦聚會,上次我的高中同學會就是辦在這裡!!很寬敞、舒適,也很適合帶小朋友去。 - 他們主要提供以...

  • 代收信件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7 20:09:20
    有 23 人按讚

    當言論自由限縮在幽閉狹窄的信箱空間
      
    因為我的戶籍地址沒有代收信件的管理員,之前常常得勞煩朋友幫忙收信,一般掛號信往往是收到第二張以上的通知單,才急忙去郵局領回。
      
    今年二月遭逢 #邱于軒夫妻 提起民事和刑事妨礙名譽訴訟案的法律文書,卻拖到開庭前與繳交答辯書的前10天才去警局領取,為了避免慘劇發生,我只好租了一個郵政信箱備用,時不時得去查看一下。
      
    昨天見新聞報導,花蓮縣府找了秘書長和委任律師,到地檢署提告名嘴 #李正皓。不知道是不是 #徐榛蔚縣長 認為 #花蓮地檢上下 為了 #太魯閣號事件 還不夠忙碌,請公務員在上班時間為涉己之事去提告,試問,這筆律師費是不是得 #花人民公帑支付?既然縣長認為自己的名譽受損,為何不花自己的錢提告民事?為了這種可受公評之事告人民,根本是 #浪費司法資源。
       
    當年 #鄭南榕先生 及許多民主前輩犧牲自己換來的 #言論自由權,竟被這些政治人物肆意以 #濫訴 意圖箝制人民的監督,真的很不值得啊!

  • 代收信件 在 韓吉是個男子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18 12:29:17
    有 3,774 人按讚

    小姑傳的被吉騷擾影片
    讓阿母想起以前住宿偷養屁吉
    不到一個星期就被房東發現..

    因為房東會統一幫忙代收信件
    然後從門縫分送

    (之後能想像畫面應該就是差不多這個樣子)

  • 代收信件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07 17:17:58
    有 224 人按讚

    昨天台北市南昌路有個送貨員毆打老翁的事件,其原因也是令人啼笑皆非。送貨的地點是個社區,有相通的AB兩棟,但A棟電梯經過住戶同意,將電梯更新為需要磁扣權限才能啟動。送貨員不知是貪圖方便還是怎樣,竟直接搭乘B棟電梯要送貨到A棟。被途經的老夫妻看到,便開始指責送貨員不按照規矩行事,導致送貨員情緒崩裂,直接毆打該名老翁,以致失血送醫,而送貨員在打完人、買完飲料後也遭警方逮捕。

    看這新聞其實很感慨,到底事情為什麼會演變至此?

    據新聞報導,A棟住戶是為了避免電梯出入複雜,才裝設磁扣權限,只不過這行為當然導致了鄰近沒有權限管制的B棟電梯經常被盜用。想來老翁應是B棟住戶,且這類事情肯定也不是首次發生,才會對著送貨員不斷嘮叨。

    而送貨員方其實完全站不住腳,不但不遵守社區規範,不管是想要省時間,或者A棟住戶總是慢吞吞才下來取貨,他都應該要堅守原則,不該做出違反規定的事情。雖然我知道物流業本就壓力巨大,加上最近疫情的關係,物流量也暴增,因此實在可想見其搶時間的急迫性。但即便有這麼多前提,只要忍不住情緒動了手,怎樣也不可能取得正當性,這情況還可能要丟工作。

    而老翁,我就更不能理解了。以新聞報導的情況來看,社區AB兩棟大樓相通的情況下,A棟住戶決定將電梯管制,但在B棟無管制的情況下,這種決定其實很是自私。以這新聞的情況來看,猜測樓下應該是沒有任何警衛代收信件包裹的,若有者警衛會協助物流搭乘A棟電梯,或是直接就收件了。物流人員不會有那麼多閒暇時間,等著你A棟住戶穿衣服慢慢下樓,取巧的使用B棟電梯也就成了不奇怪的選項。

    送貨員打人鐵定不對,老翁碎念十分鐘肯定也有問題,但我看了網路上的討論,則從未有人針對過A棟住戶有過檢討。若大樓內的閒雜人等數量多,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會多? 是因為大樓內的辦公室或工作室多? 還是物流包裹太多? 不思考這問題,光在電梯裝個權限管理,恐怕無助於事。

    送貨員恐怕會失業。而這悲劇是由於一連串的小錯誤而導致,從他動手毆打住戶、住戶碎念不止、取巧使用電梯、B棟電梯流量增加、A棟住戶決定電梯管制等等,就是沒人想過到底為什麼A棟會出入複雜。一連串錯誤的決定,導致了一名年輕人要背上前科,還要面臨失業。

    能不感慨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