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他人即地獄出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他人即地獄出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他人即地獄出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他人即地獄出處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126的網紅Dung Kai-cheung 董啟章,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明周專欄:寫自己 對一些以自身的生活經驗為題材的小說家,常常有這樣的批評:他寫來寫去都是寫自己。我們期待一個小說家應該到社會上、到歷史裏,去發掘多種多樣的題材,特別是一些非同尋常的人物和事件,而不是把眼光聚焦在自己的鼻尖,或者自己的肚臍眼。除非你擁有極度戲劇化的人生,經驗過非凡的磨難或痛苦,否...

他人即地獄出處 在 仇艸西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44:22

- 高中的時候 我曾經一度認為自己有憂鬱症 因為我的想法總是很負面 不明白為什麼身旁的同學都能正面地看待事情 不明白他們看起來為什麼那麼快樂 後來自己看了一些書籍 在大學時期利用學校輔導室的資源做了一些測驗 才知道自己這並不是憂鬱症 頂多是有憂鬱傾向 最近也從書籍中得知還有「輕鬱症」這類患者 ...

他人即地獄出處 在 李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19 16:06:31

⠀ #豪讀 《#午夜圖書館》麥特.海格 ⠀ 「我記得牠的名字。伏爾泰。橘毛虎斑貓?」 「對。我叫牠伏特。牠覺得伏爾泰這名字有點做作。後來發現,牠對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和文學沒太大興趣。牠非常實際。你知道的,以貓來說。」 ⠀ 在《午夜圖書館》這本小說的開頭不遠處讀到了這段,不禁莞爾失笑,因為我也將家中兩隻...

  • 他人即地獄出處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8-22 16:51:44
    有 96 人按讚


    明周專欄:寫自己

    對一些以自身的生活經驗為題材的小說家,常常有這樣的批評:他寫來寫去都是寫自己。我們期待一個小說家應該到社會上、到歷史裏,去發掘多種多樣的題材,特別是一些非同尋常的人物和事件,而不是把眼光聚焦在自己的鼻尖,或者自己的肚臍眼。除非你擁有極度戲劇化的人生,經驗過非凡的磨難或痛苦,否則你憑什麼要求人家看你自己的故事?

    自我的故事進入書寫當中,並不是自古必然的。它的發生在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從希臘到羅馬時期,不存在「自我」這個概念。所有叙事形式,包括神話、史詩和悲劇,都是以眾神和英雄為主角的。至於喜劇,雖然上場的都是普通人,但他們所代表的是普遍的「眾生」(Everyman),而不是獨特的個體。公元二世紀阿普留斯的《變形記》(或稱《金驢記》),雖然是現存最早的第一人稱小說之一,但當中的叙述者跟作者無關,完全是個虛構故事。

    自我正式進入書寫,或說「自我意識」的誕生,究竟在什麼時候,我沒有深入研究。憑印象說,公元四世紀聖奧古斯汀的《懺悔錄》是個重要標記。前所未有地,一個普通人的成長經過,以及他犯下的日常過失,居然可以成為大書特書的對象。聖奧古斯汀所懺悔的罪行,也不過是少年時代偷過鄰家的李子,以及成年後有過一個長期的情人,並且誕下私生子,規模和深度遠遠不及神話故事或英雄史詩中的案例。很明顯,不信真神才是罪行中的重中之重。重點當然不是罪孽的輕重,而是在基督教的全能神面前,一個懂得而且必須自我反思的內在性被創造出來了。可以說,西方的「自我」誕生於基督教文化,而且附帶着沉重的罪疚意識。

    從自我進入書寫,到自我進入文學,中間又隔着幾個世紀。十三世紀的但丁,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寫作《神曲》,雖然下遊地獄上達天堂的經歷都是想像出來的,但個人背景的設置,以及內心的困頓和追求,都跟作者本人的自我密不可分。信仰上的卑微而充滿罪疚感的自我,和詩藝上高揚而富有個性的自我,在這裏奇妙地結合在一起。至於小說這種文體,則可能要到二十世紀初現代主義時期,在普魯斯特和喬伊斯等所書寫的「藝術家小說」中,才看到作家的自我名正言順地成為創作題材。這個現代的自我,跟先前由基督教發明的自我,又是另一番樣貌。取代罪疚感而來的,是新近發現的人類潛意識。這種嶄新形態的自我,呈現為文學上的意識流手法。

    與西方相比,中國式自我的發現和進展完全不同。有論者認為,到了公元三世紀的魏晉時期,出現了文學創作的自覺意識,即作者明確地以藝術創作者自居。這裏所指的是詩歌的領域,並以曹植為首的建安文學為代表。我個人認為,四、五世紀之交的陶淵明,就自我書寫而言更具時代意義。陶淵明的詩文幾乎完全是自身日常生活的寫照,人生志向充盈其中,自我意識非常鮮明。自傳(《五柳先生傳》)、自輓詩、自祭文等,直接寫自己的體裁層出不窮。當然,這個中國的、東方的自我,跟西方的基督教自我截然不同。它一方面相對於世俗社會的名教(或傳統儒家的倫理體制),試圖建立自由超然的獨我身份;另一方面則相對於道家的自然,試圖拋開一己的私心和成見,讓自我融入於天地萬物之中。無論是出處、語默或顯隱,這個「我」也是表面的、明明可見的,沒有深層、內在和陰影的。

    東方傳統社會隨着現代化的進程,也從西方輸入了「內在的自我」。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認為,日本現代文學的興起,以至於當中的「私小說」的出現,跟基督教的傳入密不可分。私小說直接暴露作者私隱,毫不迴避各種敗德的行為,特別是肉體性愛和不倫關係,這些都跟罪疚感的覺醒有關。就如亞當和夏娃如果不偷吃禁果,便不知道罪惡和羞恥為何物。這不是說之前日本沒有色情書寫,而是說肉慾首次成為了一件自我的、內在的、深層的事情。把自己視為寫作題材,也不再需要顧忌或掩飾。雖說私小說中並非沒有虛構的成分,但自我從未以如此理所當然的姿態,直接地進佔文學的核心地帶。

    在純文學的領域,自我書寫已經成為見怪不怪的常態。但是,這個「現代自我」究竟還可以挖得多深?是否已經山窮水盡?還是有某種新型態的「後現代自我」有待發現?甚或是即將出現「後人類自我」?這些也是值得思索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問題稍稍拉開,也可以說,作為作家創作的基石,自我本來就普遍存在於作品之中。最經典的說法,莫過於法國十九世紀小說家福樓拜的名言:「包法利夫人,就是我。」(”Madame Bovary, c’est moi.”)他和他筆下的女主人公,表面上毫無相似之處,但彼此之間卻存在着內在的深層認同。

    二十世紀葡萄牙小說家薩拉馬戈,在早期小說《繪畫及書法手冊》中說:「所有人像畫也是自畫像。」小說家在描繪他人的時候,其實也無可避免地描繪了自己。自我在這裏的定義超出了狹義的自己,而包含了所有自己在他人身上的投射。當中有某種唯我論的意味──創作者筆下的世界只能是「我的世界」。自我已經無須相對於神,相對於人和相對於天地而存在。自我就是一切。世界,就是意識界。

  • 他人即地獄出處 在 印度神尤遊印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8-20 20:48:48
    有 1,172 人按讚


    一位讀者轉貼了這篇文章給我
    是她的好朋友所寫,以數據來談印度性侵問題
    有越來越多人關心印度、提供不同的觀點
    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然而,裡面也有些論點我並不完全認同
    我希望能夠做一些補充,在這邊跟大家討論分享:)

    其實性侵這個議題
    在談到印度總不可避免
    過去在我的頁面上,也談過不少次
    我也經常收到女性讀者寫私訊來
    問我印度性侵問題真的這麼可怕嗎?應該做什麼準備?
    家裡的人不讓她來印度等等等等
    噢!當然還有人就是會說我們這些來印度的女生
    就是不要哪一天被強暴再來哭之類的
    這些都是極端的觀點

    在這邊想要分享的
    反而是一個比較中間一點的路線
    也是我在印度生活五年(這麼久,自己都嚇到)以來的經驗

    印度性侵情況,不如台灣普遍所想像的那樣
    走在路上就立刻被拉去草叢強姦
    只要一出門就會被抓去性侵
    所有印度男人一看到妳就全部精蟲衝腦大發瘋
    並不是這種人間煉獄的模樣
    但是!如果要說印度性侵問題一點都不可怕
    為印度在性侵這一塊洗白
    我也是不同意的

    之前就曾經有人列出了全球前十大性侵國
    印度並非排名第一
    瑞典和美國這兩個先進國家可是比印度更嚴重
    就給出「印度其實都是被抹黑的」這樣的結論
    當時我就曾經指出
    每個國家在性侵的統計、司法判定還有報案率等等
    都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即使印度不是最嚴重的,它也是嚴重的
    這種事情不是有人比我更慘,我就可以不改進的
    就像是印度有些政客
    說什麼印度性侵都是媒體過度誇大巴拉巴拉
    對我來說,那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
    印度必須要正視性侵問題
    它是嚴重的、需要改善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改革的

    當然,我認同外國媒體在報導印度時
    經常出現同樣的問題
    那就是只聚焦在貧窮、骯髒還有性侵
    導致印度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超級爛的國家
    而沒有其他可以想到的模樣與印象

    每個國家都有很多個面向,而不是只有單一的樣貌
    單純的正面跟單純的負面
    都是一樣可怕的事情
    例如我們想像中的美國,是一個多麼發達的大蘋果都會
    但是那只是紐約,而且是紐約的其中一個樣貌
    看看最近美國發生的種族事件還有性侵案件的數據
    這都是在提醒我們
    要更多元的去思考跟觀察。

    我認同,性侵不是單一國家面臨的問題
    就像是這篇貼文裡面寫到
    台灣的性侵問題也不能夠被忽視
    當我們指著印度的鼻頭說人家爛死了的時候
    也應該要回頭看看自己的國家哪裡破了洞
    房思琪的事情提醒了我們
    我們可能覺得台灣婦女安全比印度好
    那我們就一切都很棒嗎?沒有。
    性侵這種事情,對我來說,0才是我們在追求的。

    我在印度生活五年
    當有女孩寫信來給我,問我可不可以來的時候
    我總會鼓勵她們
    這是一個很值得來一趟、兩趟、很多趟的國家
    但是,我不會忘記提醒她們要保持警覺性
    以我在這邊的生活經驗告訴她們
    如何避開危險的情境與地點

    在印度久了會知道
    很多事情,真的不是黑與白、是與非、好與壞
    所有的二分法與極端切割,都是危險的
    同理,我們不應把任何國家徹底抹黑
    也不要將任何國家瘋狂洗白
    無論是印度、台灣、美國還是任何一個國家
    都是相同道理

    同理,在數據的運用上也是相同的
    它不是單純的加減乘除就直接可以對照的
    警察系統、社會文化、傳統觀念、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司法體系
    各種層面都是我們必須要考量進去的~
    舉例來說
    2012年新德里巴士強暴案發生之後
    印度強暴案件數量一度不減反增
    單就數字看來,是越來越嚴重、印度不思反省
    然而,這某種程度卻反映了受害人更敢報案
    以前被吃案的、不敢說的、私下處理的
    開始尋求司法的幫助,不再錯誤地認為是自己的錯
    社會上也開始改變了將一切歸罪於女性受害人的傳統想法
    反而是一種觀念上的正向轉變

    有點嚴肅,與大家分享:)

    註:
    若要轉貼此文,似乎得要複製我的文字貼上
    不然只會出現我轉貼的原文~

    關於印度性侵


    在印度工作已近三個月
    每天各種光怪陸離、奇耙異事
    連過馬路都是一種冒險,每天都有滿滿的故事

    但最近每當朋友提到印度,卻始終脫離不了"性侵"
    讓我想來幫這個不可思議的印度國澄清澄清
    -----------------------------------
    你可知道
    印度人口將近14億;1,335,561,154(Source:Wikipedia)
    台灣人口將近2400萬;23,554,803(Source:Wikipedia)

    根據官方統計
    印度2015年性侵案件34,651件(Source:印度國家犯罪紀錄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
    台灣2015年性侵案件16,630件(Source:內政部保護服務司)

    看似印度的性侵數量是台灣的2倍多
    但你知道印度人口是台灣的56倍之多

    按比例
    印度性侵機率:0.00259% (平均每10萬人有2.59人遭性侵)
    台灣性侵機率:0.07060% (平均每10萬人有70.6人遭性侵)
    在台灣被性侵的機率整整是印度的 「27倍」!「27倍」!「27倍」!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
    印度各種不發達、警察各種吃案、統計各種不準確
    但依據印度國家犯罪紀錄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和國家家庭健康普查(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s)估計約6%的通報率(即100件性侵案僅有6件通報)
    以此比例計算,印度性侵機率:0.04324% (平均每10萬人有43.24人遭性侵)
    在計入未通報案例後,台灣依舊是印度的 「1.6倍」!

    然而台灣
    相信也有許多未曝光、未報案的案例(補習班事件沸沸揚揚,也是在檯面下被遮蓋了多年)
    -----------------------------------
    其實真正想討論的並非數據本身
    相信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系統性的問題,並非要美化印度
    而是想透過數據讓大家來反思

    難道台灣真的很危險?印度真的是性侵國?
    是不是我們的看法都太過先入為主?
    慣性將他人(國)貼上標籤才是核心的癥結

    電視媒體充斥著各種粗製濫造的新聞
    多數人無感的像寵物般,被媒體默默的餵食
    卻因為三三兩兩的外國負面新聞,而將這些國家給打入地獄

    我們可曾認真思考過
    是不是我們思維太過狹隘?
    是不是我們思想只因媒體隨之起舞?

    身為台灣人的我們,
    是否應該用更開闊的心胸,沒有偏見的接受這個世界?

    世界很大,台灣很小
    我們不放開心胸接受世界,世界怎麼走進台灣。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Welcome to share, reproduced please cite the source.
    #india #taiwan #increadibleindia #印度 #台灣

  • 他人即地獄出處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19 11:38:20
    有 7 人按讚


    帶你進入另一種思維

    關於印度性侵


    在印度工作已近三個月
    每天各種光怪陸離、奇耙異事
    連過馬路都是一種冒險,每天都有滿滿的故事

    但最近每當朋友提到印度,卻始終脫離不了"性侵"
    讓我想來幫這個不可思議的印度國澄清澄清
    -----------------------------------
    你可知道
    印度人口將近14億;1,335,561,154(Source:Wikipedia)
    台灣人口將近2400萬;23,554,803(Source:Wikipedia)

    根據官方統計
    印度2015年性侵案件34,651件(Source:印度國家犯罪紀錄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
    台灣2015年性侵案件16,630件(Source:內政部保護服務司)

    看似印度的性侵數量是台灣的2倍多
    但你知道印度人口是台灣的56倍之多

    按比例
    印度性侵機率:0.00259% (平均每10萬人有2.59人遭性侵)
    台灣性侵機率:0.07060% (平均每10萬人有70.6人遭性侵)
    在台灣被性侵的機率整整是印度的 「27倍」!「27倍」!「27倍」!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
    印度各種不發達、警察各種吃案、統計各種不準確
    但依據印度國家犯罪紀錄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和國家家庭健康普查(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s)估計約6%的通報率(即100件性侵案僅有6件通報)
    以此比例計算,印度性侵機率:0.04324% (平均每10萬人有43.24人遭性侵)
    在計入未通報案例後,台灣依舊是印度的 「1.6倍」!

    然而台灣
    相信也有許多未曝光、未報案的案例(補習班事件沸沸揚揚,也是在檯面下被遮蓋了多年)
    -----------------------------------
    其實真正想討論的並非數據本身
    相信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系統性的問題,並非要美化印度
    而是想透過數據讓大家來反思

    難道台灣真的很危險?印度真的是性侵國?
    是不是我們的看法都太過先入為主?
    慣性將他人(國)貼上標籤才是核心的癥結

    電視媒體充斥著各種粗製濫造的新聞
    多數人無感的像寵物般,被媒體默默的餵食
    卻因為三三兩兩的外國負面新聞,而將這些國家給打入地獄

    我們可曾認真思考過
    是不是我們思維太過狹隘?
    是不是我們思想只因媒體隨之起舞?

    身為台灣人的我們,
    是否應該用更開闊的心胸,沒有偏見的接受這個世界?

    世界很大,台灣很小
    我們不放開心胸接受世界,世界怎麼走進台灣。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Welcome to share, reproduced please cite the source.
    #india #taiwan #increadibleindia #印度 #台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