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仇女心態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仇女心態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仇女心態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大人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男生最容易對「霸道總裁」產生的誤解就是: 以為這些男主角之所以有魅力,是因為「總裁」。這個誤解出現後,有些人甚至還會產生仇女心態,認為女生都嫌貧愛富。 接著還會自怨自艾,認為自己薪資不高,注定交不到女朋友了。 但其實,真相並不是如此。女生之所以會受「霸道總裁」形象吸引,關鍵其實不在「總裁」,而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940的網紅AB的異想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預告 00:17 日本女權促成了日本男人躺平風氣 01:44 韓國女權造就的《求愛三次算犯法條例》 03:30 誰是戰男女背後的既得利益者? 04:49 擇偶天性:再優秀的女人都還是渴望更強的男人 07:03 戰男女並不是一個好的兩性動態策略 08:11 仇女心態是黑藥丸的陷阱 10:3...
仇女心態 在 晴☀️Queena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12:42:28
奉勸各位姐妹,男人千萬不要找種豬與懦夫之外,最重要的是別找三小~度量小、心眼小、雞雞小~!! 約不到她出來吃飯就要造謠人家,追不到她就到處說她破麻,這種沒肚量心機重的男人在台灣其實挺多的欸🤭 #其實我都知道是誰只是不想一般見識 #反正這種男人一輩子也就這樣而已 #仇女心態教不到女朋友顆顆...
仇女心態 在 Moo|不務正業の菜鳥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6-03 11:44:24
嘛…相信有看Dcard的朋友都知道 最近咱們醫界發生了啥事 昨天一進辦公室就有人在問 “欸博文那個是不是你啊?" . 仔細看了一下那個共同點還真高 楊姓男子,26歲,高雄人,戴眼鏡,身高180 雄中畢業,就讀中國醫 不過 My English name is Eric 然後在高雄榮總中醫部實習...
仇女心態 在 Juli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6:32:48
This year, I decided to take a character from a feminist horror film called Jennifer’s Body. There were mix reviews from critics about this movie, bu...
-
仇女心態 在 AB的異想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17:42:1900:00 預告
00:17 日本女權促成了日本男人躺平風氣
01:44 韓國女權造就的《求愛三次算犯法條例》
03:30 誰是戰男女背後的既得利益者?
04:49 擇偶天性:再優秀的女人都還是渴望更強的男人
07:03 戰男女並不是一個好的兩性動態策略
08:11 仇女心態是黑藥丸的陷阱
10:32 男人你該擁有 take it or leave it 的心態
11:24 紅藥丸不是仇女,相反地它更認同男女互補更好
12:23 Mike Rashid 專注追求提升自我帶給我的啟發
12:57 當你不斷往理想的生活形態邁進,女權對你來說就只是個廢測
--
黃金訂閱Podcast內容:「如何不掉入黑藥丸的陷阱」
https://abovelight.com/trap-to-black-pill/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二場10/23「挽回技術分析」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E49C684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三場11/27「挽回與人生」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5168116
加入「紅藥丸覺醒紀元 - 當代男人兩性動態生存法則」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red-pill-era/
加入「選擇你的現實2.0 - 將你的熱情與技能打造成線上事業」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choose-your-reality/
加入「夢想生活全世界都是你的社交圈」
https://abovelight.com/dream-life-social-world/
加入AB的異想世界黃金訂閱
https://abovelight.com/members-home/
「Game出你的社交圈」電子書免費下載
https://abovelight.com/join-ab-community/
AB一對一線上諮詢服務
https://abovelight.com/consult-ab/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boveligh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bovelightLif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ovelightlife/
Telegram: https://t.me/abovelightlif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shang-rung
Twitch: twitch: https://www.twitch.tv/abovelight
iTunes podcast: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207576640
官方部落格網站: https://www.abovelight.com
Rollo Tomassi - The Rational Male
https://amzn.to/3wBAjcA
#黑藥丸陷阱 #日韓女權 #redpill #紅藥丸覺醒 #自我提升 #紅藥丸 #兩性動態 -
仇女心態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5-03 19:15:50被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準駐中國大使布蘭斯塔德,於聽證會表示會遵守美國的「一中」政策;美軍上個月底才運送到南韓星州的「薩德」防禦系統,已經開始運作;美國前總統侯選候人希拉蕊,將去年總統大選無法入主白宮主因,歸咎 FBI 、俄羅斯介入,以及「仇女」心態。
完整報導: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7473
請支持我們讓更多人看到,來為你喜歡的影片製作外語字幕▶http://tinyurl.com/tnl-subtitle
訂閱《關鍵評論網》▶http://tinyurl.com/tnl-subscribe
看更多《關鍵77秒》▶http://tinyurl.com/tnl-77-Seconds
更多《關鍵評論網》影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nlvideo/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henewslens
Website: https://www.thenewslens.com/video/all-video
來信給《關鍵評論網》▶contact@thenewslens.com
仇女心態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男生最容易對「霸道總裁」產生的誤解就是:
以為這些男主角之所以有魅力,是因為「總裁」。這個誤解出現後,有些人甚至還會產生仇女心態,認為女生都嫌貧愛富。
接著還會自怨自艾,認為自己薪資不高,注定交不到女朋友了。
但其實,真相並不是如此。女生之所以會受「霸道總裁」形象吸引,關鍵其實不在「總裁」,而是「#霸道」。
不過男生們一定又會困惑了,我該如何「霸道的很帥氣」,而不是「霸道的很掉漆」呢?難道她不會覺得我管太多嗎?
霸道是指,我要對她凶巴巴?
當然不是!
霸道指的是一種 #高級反差,可以藉由你平時的「另外一個形象」對比出來,而這種又好又壞的迷人對比,才是最讓女孩子受不了的地方!
所以,「霸道總裁」其實是可以透過後天領悟養成的。
就算擔心自己平時不是霸道的那個路線,只要掌握Joe提供的這個訣竅,你也能隨心所欲地放招!
仇女心態 在 少女 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女生可以嫌棄男生太矮,男生嫌棄女生太胖卻要被罵?]
最近一個男性友人與我傾訴煩惱,他自認學歷、工作什麼的都還算可以,唯獨身高 168,是他自認的致命傷,每次上交友軟體,看到其他男人主動標上身高 184cm 之類的,都覺得很假很賭爛。但罵歸罵,他在與女網友見面前,卻打死不透露自己的身高,他相信對方只要見到了他本人,就能被他的氣質談吐迷倒,進而淡化他身高不足的事實,要是一開始就因為身高而被淘汰,就連發揮真正「實力」的機會都沒有了。接著,他說了一句很常見的經典:「女生可以嫌棄男生太矮,我們男生嫌棄女生太胖卻要被罵?」
/
你也可以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
https://urbananimalsabby.com/2020/10/10/the-man-who-undermines-themselves-through-misogyny/
/
每次聽到這些說法,我都覺得滿諷刺的,在一個父權社會,一個「有男子氣概」的男人,必須要強壯、錢多、手握權力,而一個「有女人樣」的女人,必須守好「本分」、照顧與服膺於男人各種生理與心理上的需求。在這個框架下,不只是女人被制約,那些「不符合父權男性標準的男人」,例如太矮的、沒錢的、柔弱的、權力低下的,也同樣是父權社會底下被歧視的一群。
當部分男性在檢討女性「身高歧視」或「收入歧視」時,或許也可以思考,有些女人之所以只接受身高 180cm 以上的男性,或把「有不有錢」視為主要擇偶標準,是否一部分正是因為受到父權價值觀影響,想找的配偶自然是這些「有男子氣概」的男人,這樣才能小鳥依人地在他身邊,使自己的「女人味」充分發揮、感覺「像個女人」?
某些達不到傳統父權標準的男人,一方面責怪某些女人只喜歡身高 180 以上、錢多、有房有車的男人,一方面卻繼續厭女、把什麼看似「不公平」的事情全部套上「女權自助餐」的帽子,卻沒有覺悟到,他其實是在搬磚砸腳,不斷支持最終會危害到自己的父權結構,被賣還為那些符合父權「成功」標準的「大男人」們數鈔票?我就曾親耳聽過肌肉練很大塊的男人,嘲笑那些外表柔弱的男人很 「不男人」,也有聽過月薪十幾萬的男人,罵那些月薪四萬的男人「沒用」等等。但當然不是什麼都與厭女相關,這些例子同樣也牽涉到其他類型的權力問題。
說到底,厭女、父權、金錢至上與異性戀霸權等觀念,都是一種獲得「權力」的手段與結果,當一個社會只有一種特定標準時,就一定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既得利益者與弱勢者,而在不同的個體之間,又會有各式各樣複雜的權力關係交錯影響,牽一髮動全身。很多人認為「女性主義」就是一種「所有女人 vs 所有男人」的戰爭,其實並不是,女性主義真正的敵人是父權思想,而任何人都可能被父權思想毒害,其中也包含那些「不符合父權標準」的「小男人」。
但常常觀察到一個現象是,很多有明顯厭女/仇女心態的人,卻會拿「女生可以嫌男生矮/窮,男生卻不能嫌女生胖/醜」這類問題,去指責女性主義者在「女性自助餐」,但這類問題牽涉到許多種權力符號影響,比起厭女者如此利己的解讀與攻擊戰術,更複雜許多。
因此,我覺得與其男女互相指責比壞,還不如去思考為什麼主流社會會有特定的某些擇偶標準?
每個人的擇偶偏好,表面上好像屬於個人品味問題,但「品味」是怎麼形成的,卻牽涉到種種潛移默化的社會價值觀,必須時時自我反思與檢視,才能深刻理解自己的種種心態與動機。
說到底,無論是男是女,有錢沒錢、美麗還是醜陋,都該學會把所有人都當「人」來尊重看待。
ps. 辦了個「少女A」的 IG,未來文章也會在上面同步發表,歡迎大家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權力
仇女心態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59場 關於N號房事件的四道問答題】
(原題:【探究N號房心理,宣示主宰的性暴力】,刊於FUNDAY 數位英語達人誌 5.6月號 / 2020 第14期)
感謝 Funday數位英語邀約訪談,聚焦粉專先前較少觸及的性暴力議題,本文原以四題問答形式進行電話訪談,再由中文編輯林映妤小姐悉心整合內文。在此將內文還原為問答形式,重新架構應答內容,並進行細節補遺與延伸。
Q1:在國際婦女節的3月,南韓「N號房」事件將長久以來瀰漫於社會的仇女風氣一次爆開,敵視批鬥更越演越烈,全球性暴力事件加劇,無論是好萊塢MeToo事件、墨西哥殺女案件,到了近期的南韓N號房,在「性」方面的暴力和一般的肢體、語言暴力是否存在不同的心理狀態呢?
A1:上述幾項暴力案件的成因與目的雖不盡相同,但究其核心,或許都和「宣洩」有關。暴力一向是宣洩最直接的通道,無論是語言暴力(網路攻訐、職場霸凌)或肢體暴力(家暴、恐怖情人),這些暴力背後,宣示的都是某種宰制力。
然而,看似強悍的宰制心態,有些是為了征服,有些卻是源自「軟弱」。
與性暴力犯罪相關的案主,我曾接觸過三位,其中兩位係由法院派案的司法鑑定案主(鑑定是否因精神症狀導致性侵意圖),第三位則是由法官指派,強制進行心理治療(案主對數名陌生女性潑精,此次療程為緩刑條件之一)。
上述三人都有個共同特徵,就是「社交關係挫敗」。他們的社經地位都符合一般水平,不缺錢,缺的是人際互動的能力。以第三位案主為例,金融新貴一名,若以年收定義人生,此君就是人生勝利組。學霸出身,職涯暢行,可惜敗在人際模式僵化(自認外在條件不佳,慣以金錢打點人際),對兩性關係毫無安全感(渴望女性,但又認為女性與之交往是覬覦其身家),因此無法維持長久關係,異性亦對其敬而遠之,最後只得憤而向陌生女性潑精,以宣示其主宰力。
由此可見,某些犯案動機不一定與慾望有所連結,反倒像是一種證明,證明「我也能主宰一段關係」,進而導致性犯罪
Q2:恃強凌弱,是否舉世皆然?從小到大我們都可能歷經霸凌或被霸凌,欺負弱小是人的本性嗎?
A2:但凡與人性有關的行為,通常都是舉世皆然,畢竟人性能跨越國界。然而善惡本性各異,因此與其說霸凌是本性,倒不如說是一連串人性運作下的結果。
若要成立一場霸凌,通常有三個條件(詳細內容可參考粉專第17場),包括:體制允許、偏見效應,以及從眾行為(Conformity)。
於是,當我們回想起某次參與霸凌的經驗時,或許會發現,當整個環境背後的勢力給予充分授權後,通過偏見效應,我們會在某個可憐蟲的胸口畫上靶心。遺憾的是,你不想扯團體後腿,只好拿起箭矢,跟著大家有志一同地拉滿了弓,對準靶心,而眼前的傢伙只能等著變刺蝟。
而你唯一的期望,就是期望這件事永遠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世界上總有個替死鬼。
除了上述三個條件,霸凌者的早期教養因素,亦可能助長霸凌行為,包括: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學習模仿,以及創傷傳承。
反社會人格的前身是「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現更名「行為規範障礙症」),是指在青少年患者反覆出現冒犯他人基本權利,以及違反社會常規等行為。
學習模仿,指的是當孩子長期身處在家暴的環境後,暴力對他們而言,不再是襲擊肉身的惡行,而是問題解決的方法。因為他老爸已經用拳頭證明,這一套在家行得通,於是他會帶著這套方法面對世界。
創傷傳承,則是受虐創傷所帶來的後遺症。飽受家暴的孩子,日後可能會對弱者加諸暴力,用意是抵抗早期的受虐回憶,藉以擺脫受虐身分。
在南韓N號房的案例中,即便先排除早期教養因素,至少還有「體制允許」和「從眾行為」這兩個因素決定了霸凌。
負責施虐的的工作人員,是經過體制與主理人授權,也就是在遊戲規則的允許下,從是性剝削活動。由於這份工作並非受迫進行,意義上已非單純聽命行事的執行者,而是受雇為活生生的幫兇。
此外,N號房有條入會規定,就是「必須經過其他聊天室的稽核,若不上傳自己擁有的色情影片,或不參與語言性騷擾,即會被移出群組」,而這條規定明顯地助長了從眾行為。一旦從眾行為增加,刺激收益,霸凌事件便無從斷絕。
Q3:N號房的主嫌們與付費觀看的人,對於影片中凌虐未成年少女畫面絲毫沒有同理之心,被稱作變態的他們是什麼心理呢?他們從這些暴力行為中可以獲得什麼?
A3:我想,「獵奇」是整件事的出發點。
只看一次,或許是基於口耳相傳的好奇,而後止步於此,但若持續觀看,就等於參與了「物化」的過程。因為買家會認定『付費即是商品』,而將片中的女性與人類的連結切斷,去除溫度,標定價碼。即便買家出現道德拉鋸,也可能會因為大腦產生了「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意思是當信念出現矛盾時,為了讓自己舒服點,我們通常會找些理由,來告訴自己沒有錯),而告訴自己「錢都砸了,絕對不會白花,這東西買下去一定值得」。
一旦走到這一步,再不堪的畫面,都只是銀貨兩訖的立據。
不幸的是,這就是網路犯罪的特點之一,隔著螢幕,通常會削弱我們對整起事件的罪惡感或不適感。也就是說,同樣一群人,如果把他們拉到現場直視整個過程,感官經過衝擊,或許依舊有人買帳,但人數可能不會像現在一樣。
另外,如同第一題所述,觀看是為了尋求刺激與獲得宰制的快感,因為自己「平時做不到」,便會藉由觀賞得到滿足,這和一般觀賞情色片的心態相若。然而情色片畢竟是安排好的劇碼,相形之下,N號房更強調「真實性」與「痛苦感」。情節不按腳本,扭曲級數倍升,對於會員而言,這是一種生活的刺,觀看這種痛苦感帶來的不會是憐憫,而是刺激,連結的是生理反應(Reaction),而非心理反思(Reflection)。
在這種時刻,人與動物無異。
Q4:南韓被公認性別意識相當低落,其實台灣也有不少「仇女」風氣,在許多人提倡女權的同時,卻又造成更多人對女權的反感,這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呢?
A4:台灣是否有不少仇女風氣,實在不好說,畢竟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在臨床領域也較少遇到此類型的案主。
但身為PTT的資深鄉民,「女權自助餐」是比較能囊括上述爭論的一個名詞。這個詞原始出處來自美國脫口秀藝人Bill Burr,但實際上他在表演時也沒講出這五個字,而是用自助餐(Buffet)一詞來形容某些女性「只利用女權論夾走某些好處,卻留下該論述帶來的義務」。
因此,所謂仇女心態,可能源自於某些男性認為「女性爭女權,卻不願意承擔生活義務,進而兩邊通吃」的行為。
當然,這套說法是有欠公允的,而網路上的爭論更像是一場盲打。
因為我們有時會忘記,即便同為女性,她們的立場卻不一定相同。有人行事獨立,有人慣於依附,有人會為自己的權利登高一呼,有人卻礙於傳統逆來順受。有人爭,有人不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然而在討伐女權運動的過程中,她們卻被同化,被視為同一種立場的人,因此時而會出現拿A的立場去討伐B的情形。
換句話說,拿女權論述,去討伐原本就慣於依附的族群,才是讓攻防完全錯位的主因。
坦白說,這個議題很容易失焦(也很容易掉粉,根本挖坑嘛,嗚 ~~),立場再怎麼中肯都會被挑刺,因此與其以兩性作為分野,不如以「人」的角度重新詮釋整個運動,而是『人權平等』,爭的既是女權,更是人權。
因此,無論我們想爭取的是晉升員額、階級意識、同工同酬,甚至是在好萊塢電影掛頭牌的機會,都是身為一個人的平等權利。從這個觀點開展,不期待能弭平紛爭,畢竟立場各據一方,但求能降低討論的傾斜程度,軌道水平一旦校準,整個運動的推速或許會相對穩健一些。
最後我得說句實話,即便在我們家,也做不到兩權平等,因為,
我對女兒真的比對兒子好一點。
#性暴力
#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