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身保險適合哪個原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人身保險適合哪個原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人身保險適合哪個原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人身保險適合哪個原則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7萬的網紅筋肉媽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何必一天到晚為難自己不吃美食?過年大吃這樣做不會胖!】 我們最常看到的,是大家為了減肥而犧牲了許多玩樂吃美食的機會;沒吃不開心就算了,最後還很容易月經失調、情緒低落;或者必須越吃越少才能維持看起來瘦的體態……我曾經是這樣生活著,但人生幾十年而已,這樣真的很不開心! 近期以來我吃得開心,也沒有變...

  • 人身保險適合哪個原則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10 21:10:00
    有 1,217 人按讚

    【何必一天到晚為難自己不吃美食?過年大吃這樣做不會胖!】

    我們最常看到的,是大家為了減肥而犧牲了許多玩樂吃美食的機會;沒吃不開心就算了,最後還很容易月經失調、情緒低落;或者必須越吃越少才能維持看起來瘦的體態……我曾經是這樣生活著,但人生幾十年而已,這樣真的很不開心!

    近期以來我吃得開心,也沒有變胖,仰賴於去年底賽後開始的養身策略:#讓身體高能量荷爾蒙不失調的策略。年假大家勢必會大啖美食,以下五點做到就不用擔心年後回來還要大減重!

    #讓身體處於高能量_吃得豐富_運動也豐富
    創造身體處於吃富足也動足夠的狀態,高能量狀態,身體彷彿是充滿電的手機,運行快速不會卡住,每個城市軟件都能用(身體功能正常體能好!)

    #爽吃後懂的分配長期營養
    想要爽吃多吃還是要有訣竅喔~原則上每一餐都吃飽,每一餐營養熱量都來自於優質澱粉、優質蛋白質、好植物油脂,不能只吃在剛好基礎代謝邊緣(這樣熱量攝取太少了會導致身體基礎代謝下滑)。

    那需要大吃時怎麼辦呢?譬如過年吃桌菜,我知道這幾天吃得油膩熱量爆表,那第三第四天,就會吃得清淡、以蔬菜和白肉為主、少碳水、少紅肉、少調味,去平衡身體攝取的熱量與做體內環保。長期下來身體還是維持了適當熱量攝取,也不會缺少哪些營養。

    一次性吃飽比一直零食塞入口好,這樣胰島素就不會一直分泌出來。

    #吃就吃不要有心理壓力
    最怕大家吃美食,一邊吃又一邊覺得有罪惡感了!女人身體很微妙的,這樣會容易累積情緒壓力,導致可體松變高,長期下來既無法好好享受美食,又會因為可體松慢性累積最後女性荷爾蒙失調,那麼不論增肌與減脂都會很困難!

    吃的時候就好好享受當下,不要一直為難自己了!

    #運動至少一週五天一天至少20分鐘
    20分鐘而已,可以在家裡找一片運動地墊就能做了!
    不要跟我說擠不出時間,那絕對是藉口!
    但是這20分鐘要做到足夠的累,會喘、會酸,足夠的強度才能優化自己的身體代謝!

    #多讓陽光曬曬讓身體生成維生素D
    陽光可以給予身體合成維生素D,因為多數人都缺乏!偏偏維生素D幫助了身體鈣質吸收、免疫力健全、大腦神經健康、胰島素濃度調節、心血管健康……

    如果可以充足日曬就不用擔心缺乏,週末出去曬太陽是必要的健康活動!

    以上習慣養成,就能逐漸變成即使大吃大喝也不容易身材走鐘的健健美身體~但如果連這些小改變都不願意,老實說就沒有人真的可以幫到你啦~

    #跟筋肉媽媽一起學保險觀念
    什麼樣的保險與運動健身有關呢?
    現在是業務置入時段,但這對於外出遊玩與運動,是非常實用有保障的資訊喔~

    運動時自己練習,無論在家或是健身房,在沒有經驗或是沒有運動專業教練陪同下,有時候可能不小心受傷;而外出遊玩時,上下樓梯採空、玩樂當中、走路、跑步……也可能受傷跌倒導致扭傷或挫傷。

    許多小狀況難以預防,而這些小事情也可以有專門的保險,不單只是運動而已,平日的生活意外也有保障呢!

    ➡️運動族群-健健美專案
    https://ec.hotains.com.tw/news-detail-a/index.html?id=23

    這個意外傷害險保單高保障低保費,包含傷害醫療給付實支實付、特定事故加倍,每日保費不到10元,譬如去健身房、上班途中路上交通意外受傷、搭電梯受傷、跌倒受傷…….都可以申請傷害醫療實支實付喔!

    還有外出運動時萬一東西被偷,居然也能理賠,外出運動時的確有時候難以顧到身邊財物,這點超實用!

    和泰線上現在是網路投保便利又方便的平台,推薦大家這個平台,大家可以在適合的預算跟需求下,也有運動相關的保險可以投保。
    ➡️和泰線上投保網
    https://ec.hotains.com.tw/

  • 人身保險適合哪個原則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11 22:50:43
    有 12 人按讚

    【武漢肺炎大爆發】 我做錯什麽了?「發哨子的人」艾芬醫生重述事件 訪問網上遭刪除
    撰文: 眾新聞記者 | 發佈日期: 11.03.20 | 最後更新: | 2020-03-11 12:49:29

    武漢肺炎爆發初期,第一個把真相發出去的武漢中心醫院醫生艾芬說,她當時遭到前所未有的嚴厲斥責,指她「沒有原則沒有組織紀律造謠生事」,如今回想,「我做錯什麽了? 」不過,艾芬接受內地《人物》雜誌訪問的這篇8000字報道,周二在內地網上全面遭到刪除。

    艾芬工作的武漢中心醫院,至今已有4名醫生因感染武漢肺炎去世,包括眼科醫生李文亮。醫院有超過200名醫護感染,目前還有多名科室主任以人工心肺機維持生命。

    《人物》雜誌3月號封面故事「武漢醫生」,其中有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的專訪。這篇文章周二在《人物》微信公號被刪除,但有關內容仍不斷被轉發。有網民指出,「本文於北京時間3月10日上午9點,發自《人物》公眾號。後被迅速刪除,疑因和『習近平親訪武漢』的新聞撞檔期了」。

    武漢肺炎爆發初期,有8人因為在微信討論疾病而遭到警方約談或訓誡,包括李文亮醫生在內。當時他們在微信所傳的病人病毒檢測報告截圖,都是由艾芬拍下、並特別在「SARS冠狀病毒、綠膿假單胞菌」等分析字眼上畫上紅圈。去年12月30日,艾芬把這張照片拍下後,傳到微信的醫生群組,目的是提醒大家注意防範,結果因此傳開。艾芬說,她不是吹哨人,而是「發哨子的人」。

    艾芬在群組貼出照片後,當天晚上,醫院就轉達武漢市衛健委的通知,要求不要隨意對外發布有關不明原因肺炎的訊息,避免引起群眾恐慌。1月2日,艾芬被醫院監察科約談,指她「沒有原則沒有組織紀律造謠生事」,艾芬說「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嚴厲的斥責」,還被要求對200多人一一傳達不能用簡訊或微信談論這個肺炎。

    艾芬認為,和同行間討論病人的情況很正常,何況發現了很重要的病毒,怎麼可能不說,這是醫生的本能。艾芬說這次約談的打擊很大,「感覺整個人心都垮了」,一度還決定不幹。後來,所有的人再問她,她都不能說,一直到1月20日鍾南山說此病毒會人傳人後,她才告訴丈夫發生了什麼事。

    那段時間,有醫生提議穿隔離服,醫院開會後說,隔離服穿在外面會引起恐慌,於是她只好讓急診科的人把隔離服穿在白袍裏面,「很荒謬」。

    1月11日,有急診科護士感染,艾芬第一時間報告。院方緊急開會後的決定,卻是把報告中「病毒性肺炎?」的用字刪除。16日,一名副院長還說「大家都要有一點醫學常識,某些高年資的醫生不要把自己搞得嚇死人的」。

    艾芬3月2日接受《人物》雜誌專訪時說,中心醫院代價這麼大,就是跟醫護人員資訊不透明有關。急診科和呼吸科倒下的醫護反而沒有那麼多,因為有防護意識,但眼科、甲狀腺乳腺外科都有不少醫護倒下。

    在這篇訪問,艾芬還描述了疫情初期時武漢醫院的慘狀,她所在的急診科單日最多曾接診超過1500名病人,是往常高峰的3倍。病人一排隊就是幾個小時,到處都是病人,醫護人員也完全沒辦法下班。有穿著體面的女患者,看病排隊中倒下了,沒有人敢去扶她,在地上躺了很久;也有被家屬載來看病、求一個床位的病患,死在汽車裏,連下車的機會都沒有。

    ------------------------------------------------------------------------

    《人物》3月號封面故事〈武漢醫生〉:

    接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同意採訪的短訊是3月1日凌晨5點,大約半小時後,3月1日凌晨5點32分,她的同事、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學慶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兩天後,該院眼科副主任梅仲明過世,他和李文亮是同一科室。

    截止2020年3月9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已有4位醫護人員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疫情發生以來,這家離華南海鮮市場只幾公里的醫院成為了武漢市職工感染人數最多的醫院之一,據媒體報道醫院超過200人被感染,其中包括三個副院長和多名職能部門主任,多個科室主任目前正在用ECMO維持。

    死亡的陰影籠罩着這家武漢市最大的三甲醫院,有醫生告訴《人物》,在醫院的大群裏,幾乎沒有人說話,只在私下默默悼念、討論。

    悲劇原本有機會避免。2019年12月30日,艾芬曾拿到過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檢測報告,她用紅色圈出「SARS冠狀病毒」字樣,當大學同學問起時,她將這份報告拍下來傳給了這位同是醫生的同學。當晚,這份報告傳遍了武漢的醫生圈,轉發這份報告的人就包括那8位被警方訓誡的醫生。

    這給艾芬帶來了麻煩,作為傳播的源頭,她被醫院紀委約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的斥責」,稱她是作為專業人士在造謠。

    3月2日下午,艾芬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接受了《人物》的專訪。她一個人坐在急診室辦公室中,曾經一天接診超過1500位患者的急診科此時已恢復了安靜,急診大廳裏只躺着一名流浪漢。

    此前的一些報道,艾芬被稱為「又一個被訓誡的女醫生浮出水面」,也有人將她稱為「吹哨人」,艾芬糾正了這個說法,她說自己不是吹哨人,是那個「發哨子的人」。採訪中,艾芬數次提起「後悔」這個詞,她後悔當初被約談後沒有繼續吹響哨聲,特別是對於過世的同事,「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老子』到處說,是不是?」

    關於武漢市中心醫院和艾芬本人在過去的兩個多月中到底經歷了什麽?以下,是艾芬的講述。

    去年12月16日,我們南京路院區急診科接診了一位病人。莫名其妙高燒,一直用藥都不好,體溫動都不動一下。22號就轉到了呼吸科,做了纖維支氣管鏡取了肺泡灌洗液,送去外面做高通量測序,後來口頭報出來是冠狀病毒。當時,具體管床的同事在我耳邊嚼了幾遍:艾主任,那個人報的是冠狀病毒。後來我們才知道那個病人是在華南海鮮做事的。

    緊接着12月27日,南京路院區又來了一個病人,是我們科一位醫生的侄兒,40多歲,沒有任何基礎疾病,肺部一塌糊塗,血氧飽和只有90%,在下面其他醫院已經治療了將近10天左右都沒有任何好轉,病人收到了呼吸科監護室住院。同樣做了纖維支氣管鏡取了肺泡灌洗液送去檢測。

    12月30日那天中午,我在同濟醫院工作的同學發了一張微信對話截圖給我,截圖上寫着:「最近不要去華南啊,那裏蠻多人高燒」他問我是不是真的,當時,我正在電腦上看一個很典型的肺部感染患者的CT,我就把CT錄了一段11秒鐘的視頻傳給他,告訴他這是上午來我們急診的一個病人,也是華南海鮮市場的。

    當天下午4點剛過,同事給我看了一份報告,上面寫的是:SARS冠狀病毒、綠膿假單胞菌、46種口腔/呼吸道定植菌。我仔細看了很多遍報告,下面的注釋寫着:SARS冠狀病毒是一種單股正鏈RNA病毒。該病毒主要傳播方式為近距離飛沫傳播或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可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傳染性,可累及多個臟器系統的特殊肺炎,也稱非典型肺炎。

    當時,我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病人收在呼吸科,按道理應該呼吸科上報這個情況,但是為了保險和重視起見,我還是立刻打電話上報給了醫院公共衛生科和院感科。當時我們醫院呼吸科主任正好從我門口過,他是參加過非典的人,我把他抓住,說,我們有個病人收到你們科室,發現了這個東西。他當時一看就說,那就麻煩了。我就知道這個事情麻煩了。

    給醫院打完電話,我也給我同學傳了這份報告,特意在「SARS冠狀病毒、綠膿假單胞菌、46種口腔/呼吸道定植菌」這一排字上畫了個紅圈,目的是提醒他注意、重視。我也把報告發在了科室醫生群裏面,提醒大家注意防範。

    當天晚上,這個東西就傳遍了,各處傳的截屏都是我畫紅圈的那個照片,包括後來知道李文亮傳在群裏的也是那份。我心裏當時就想可能壞事兒了。10點20,醫院發來了信息,是轉市衛健委的通知,大意就是關於不明原因肺炎,不要隨意對外發布,避免引起群眾恐慌,如果因為信息泄露引發恐慌,要追責。

    我當時心裏就很害怕,立刻把這條信息轉給了我同學。過了大概一個小時,醫院又來了一份通知,再次強調群內的相關消息不能外傳。一天後,1月1日晚上11點46分,醫院監察科科長給我發了條消息,讓我第二天早上過去一下。

    那一晚上我都沒有睡着,很擔憂,翻來覆去地想,但又覺得凡事總有兩面性,即便造成不良影響,但提醒武漢的醫務人員注意防範也不一定是個壞事。第二天早上8點多一點,還沒有等我交完班,催我過去的電話就打來了。

    之後的約談,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嚴厲的斥責。

    當時,談話的領導說,「我們出去開會都抬不起頭,某某某主任批評我們醫院那個艾芬,作為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你是專業人士,怎麽能夠沒有原則沒有組織紀律造謠生事?」這是原話。讓我回去跟科室的200多號人一個個地口頭傳達到位,不能發微信、短信傳達,只能當面聊或者打電話,不許說關於這個肺炎的任何事情,「連自己的老公都不能說」。

    我整個人一下子就懵了,他不是批評你這個人工作不努力,而是好像整個武漢市發展的大好局面被我一個人破壞了。我當時有一種很絕望的感覺,我是一個平時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工作的人,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按規矩來的,都是有道理的,我犯了什麽錯?我看到了這個報告,我也上報醫院了,我和我的同學,同行之間對於某一個病人的情況進行交流,沒有透露病人的任何私人信息,就相當於是醫學生之間討論一個病案,當你作為一個臨床的醫生,已經知道在病人身上發現了一種很重要的病毒,別的醫生問起,你怎麽可能不說呢?這是你當醫生的本能,對不對?我做錯什麽了?我做了一個醫生、一個人正常應該做的事情,換作是任何人我覺得都會這麽做。

    我當時的情緒也很激動,說,這個事是我做的,跟其餘人都沒有關係,你們乾脆把我抓去坐牢吧。我說我現在這個狀態不適合在這個崗位上繼續工作了,想要休息一段時間。領導沒有同意,說這個時候正是考驗我的時候。

    當天晚上回家,我記得蠻清楚,進門後就跟我老公講,我要是出了什麽事情,你就好好地把孩子帶大。因為我的二寶還很小,才1歲多。他當時覺得莫名其妙,我沒有跟他說自己被訓話的事,1月20號,鍾南山說了人傳人之後,我才跟他說那天發生了什麽。那期間,我只是提醒家人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出門要戴口罩。

    很多人擔心我也是那8個人之一被叫去訓誡。實際上我沒有被公安局訓誡,後來有好朋友問我,你是不是吹哨人?我說我不是吹哨人,我是那個發哨子的人。

    但那次約談對我的打擊很大,非常大。回來後我感覺整個人心都垮了,真的是強打着精神,認真做事,後來所有的人再來問我,我就不能回答了。

    我能做的就是先讓急診科重視防護。我們急診科200多人,從1月1號開始,我就叫大家加強防護,所有的人必須戴口罩、戴帽子、用手快消。記得有一天交班有個男護士沒戴口罩,我馬上就當場罵他「以後不戴口罩就不要來上班了」。

    1月9號,我下班時看見預檢台一個病人對着大家咳,從那天後,我就要求他們必須給來看病的病人發口罩,一人發一個,這個時候不要節約錢,當時外面在說沒有人傳人,我又要在這裏強調戴口罩加強防護,都是很矛盾的。

    那段時間確實很壓抑,非常痛苦。有醫生提出來要把隔離衣穿外頭,醫院裏開會說不讓,說隔離衣穿外頭會造成恐慌。我就讓科室的人把隔離服穿白大褂裏面,這是不符合規範的,很荒謬的。

    我們眼睜睜地看着病人越來越多,傳播區域的半徑越來越大,先是華南海鮮市場附近可能跟它有關係,然後就傳傳傳,半徑越來越大。很多是家庭傳染的,最先的7個人當中就有媽媽給兒子送飯得的病。有診所的老板得病,也是來打針的病人傳給他的,都是重得不得了。我就知道肯定有人傳人。如果沒有人傳人,華南海鮮市場1月1日就關閉了,怎麽病人會越來越多呢?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如果他們當時不那樣訓斥我,心平氣和地問一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再請別的呼吸科專家一起溝通一下,也許局面會好一些,我至少可以在醫院內部多交流一下。如果是1月1號大家都這樣引起警惕,就不會有那麽多悲劇了。

    1月3號下午,在南京路院區,泌尿外科的醫生們聚集在一起回顧老主任的工作歷程,參會的胡衛峰醫生今年43歲,現在正在搶救;1月8號下午,南京路院區22樓,江學慶主任還組織了武漢市甲乳患者康復聯歡會;1月11號早上,科室跟我匯報急診科搶救室護士胡紫薇感染,她應該是中心醫院第一個被感染的護士,我第一時間給醫務科科長打電話匯報,然後醫院緊急開了會,會上指示把「兩下肺感染,病毒性肺炎?」的報告改成「兩肺散在感染」;1月16號最後一次周會上,一位副院長還在說:「大家都要有一點醫學常識,某些高年資的醫生不要自己把自己搞得嚇死人的。」另一位領導上台繼續說:「沒有人傳人,可防可治可控。」一天後,1月17號,江學慶住院,10天後插管、上ECMO。

    中心醫院的代價這麽大,就是跟我們的醫務人員沒有信息透明化有關。你看倒下的人,急診科和呼吸科的倒是沒有那麽重的,因為我們有防護意識,並且一生病就趕緊休息治療。重的都是外圍科室,李文亮是眼科的,江學慶是甲乳科的。

    江學慶真的非常好的一個人,醫術很高,全院的兩個中國醫師獎之一。而且我們還是鄰居,我們一個單元,我住四十幾樓,他住三十幾樓,關係都很好,但是平時因為工作太忙,就只能開會、搞醫院活動時候見見面。他是個工作狂,要麽就在手術室,要麽就在看門診。誰也不會特意跑去跟他說,江主任,你要注意,戴口罩。他也沒有時間和精力打聽這些事,他肯定就大意了:「有什麽關係?就是個肺炎。」這個是他們科室的人告訴我的。

    如果這些醫生都能夠得到及時的提醒,或許就不會有這一天。所以,作為當事人的我非常後悔,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我,「老子」到處說,是不是?

    雖然和李文亮同在一個醫院,一直到去世之前我都不認得他,因為醫院4000多號人太多了,平時也忙。他去世前的那天晚上,ICU的主任跟我打電話借急診科的心臟按壓器,說李文亮要搶救,我一聽這個消息大吃一驚,李文亮這個事整個過程我不了解,但是他的病情跟他受訓斥之後心情不好有沒有關係?這我要打個問號,因為受訓的感覺我感同身受。

    後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證明李文亮是對的時候,他的心情我非常能理解,可能跟我的心情一樣,不是激動、高興,而是後悔,後悔當初就應該繼續大聲疾呼,應該在所有的人問我們的時候,繼續說。很多很多次我都在想,如果時間能夠倒回來該多好。

    在1月23日封城前一天的晚上,有相關部門的朋友打電話問我武漢市急診病人的真實情況。我說你代表私人,還是代表公家。他說我代表私人。我說代表個人就告訴你真話,1月21號,我們急診科接診1523個病人,是往常最多時的3倍,其中發燒的有655個人。

    那段時間急診科的狀況,經歷過的人一輩子都忘不了,甚至會顛覆你的所有人生觀。

    如果說這是打仗,急診科就在最前線。但當時的情況是,後面的病區已經飽和了,基本上一個病人都不收,ICU也堅決不收,說裏面有乾淨的病人,一進去就污染了。病人不斷地往急診科湧,後面的路又不通,就全部堆在急診科。病人來看病,一排隊隨便就是幾個小時,我們也完全沒法下班,發熱門診和急診也都不分了,大廳裏堆滿了病人,搶救室輸液室裏到處都是病人。

    還有的病人家屬來了,說要一張床,我的爸爸在汽車裏面不行了,因為那時候地下車庫已封,他車子也堵着開不進來。我沒辦法,帶着人和設備跑去汽車裏去,一看,人已經死了,你說是什麽感受,很難受很難受。這個人就死在汽車裏,連下車的機會都沒有。

    還有一位老人,老伴剛在金銀潭醫院去世了,她的兒子、女兒都被感染了,在打針,照顧她的是女婿,一來我看她病得非常重,聯繫呼吸科給收進去住院,她女婿一看就是個有文化有素質的人,過來跟我說謝謝醫生等等的,我心裏一緊,說快去,根本耽誤不了了。結果送去就去世了。一句謝謝雖然幾秒鐘,但也耽誤了幾秒。這句謝謝壓得我很沉重。

    還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家人送到監護室的時候,就是他們見的最後一面,你永遠見不着了。

    我記得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來交班,我說我們來照個相,紀念一下這個大年三十,還發了個朋友圈。那天,大家都沒有說什麽祝福,這種時候,活着就是好的。

    以前,你如果有一點失誤,比如沒有及時打針,病人都可能還去鬧,現在沒人了,沒有人跟你吵,沒有人跟你鬧了,所有人都被這種突然來的打擊擊垮了,搞蒙了。

    病人死了,很少看到家屬有很傷心地哭的,因為太多了,太多了。有些家屬也不會說醫生求求你救救我的家人,而是跟醫生說,唉,那就快點解脫吧,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因為這時候每個人怕的都是自己被感染。

    一天發熱門診門口的排隊,要排5個小時。正排着一個女的倒下了,看她穿着皮衣,背着包包,穿着高跟鞋,應該是很講究的一個中年女性,可是沒有人敢上前去扶她,就在地上躺了很久。只得我去喊護士、醫生來去扶她。

    1月30號我早上來上班,一個白髮老人的兒子32歲死了,他就盯着看醫生給他開死亡證明。根本沒有眼淚,怎麽哭?沒辦法哭。看他的打扮,可能就是一個外來的打工的,沒有任何渠道去反映。沒有確診,他的兒子,就變成了一張死亡證明。

    這也是我想要去呼籲一下的。在急診科死亡的病人都是沒有診斷、沒辦法確診的病例,等這個疫情過去之後,我希望能給他們一個交代,給他們的家庭一些安撫,我們的病人很可憐的,很可憐。

    做了這麽多年醫生,我一直覺得沒有什麽困難能夠打倒我,這也和我的經歷、個性有關。

    9歲那年我爸爸就胃癌去世了,那個時候我就想着長大了當個醫生去救別人的命。後來高考的時候,我的志願填的全部都是醫學專業,最後考取了同濟醫學院。1997年我大學畢業,就到了中心醫院,之前在心血管內科工作,2010年到急診科當主任的。

    我覺得急診科就像我的一個孩子一樣,我把它搞成這麽大,搞得大家團結起來,做成這個局面不容易,所以很珍惜,非常珍惜這個集體。

    前幾天,我的一個護士發朋友圈說,好懷念以前忙碌的大急診,那種忙跟這種忙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這次疫情之前,心梗、腦梗、消化道出血、外傷等等這些才是我們急診的範疇。那種忙是有成就感的忙,目的明確,針對各種類型的病人都有很通暢的流程,很成熟,下一步幹什麽,怎麽做,出了問題找哪一個。而這一次是這麽多危重病人沒辦法去處理,沒辦法收住院,而且我們醫務人員還在這種風險之中,這種忙真的很無奈,很痛心。

    有一天早上8點,我們科一個年輕醫生跟我發微信,也是蠻有性格的,說我今天不來上班了,不舒服。因為我們這裏都有規矩的,你不舒服要提前跟我說好安排,你到8點鐘跟我說,我到哪裏去找人。他在微信中對我發脾氣,說大量的高度疑似病例被你領導的急診科放回社會,我們這是作孽!我理解他是因為作為醫生的良知,但我也急了,我說你可以去告我,如果你是急診科主任,你該怎麽辦?

    後來,這個醫生休息了幾天後,還是照樣來工作。他不是說怕死怕累,而是遇到這種情況,一下子面對這麽多病人感到很崩潰。

    作為醫生來說,特別是後面很多來支援的醫生,根本心理上受不了,碰到這種情況懵了,有的醫生、護士就哭。一個是哭別人,再一個也是哭自己,因為每個人都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輪到自己感染。

    大概在1月中下旬,醫院的領導也陸陸續續地都病倒了,包括我們的門辦主任,三位副院長。醫務科科長的女兒也病了,他也在家裏休息。所以基本上那一段時間是沒有人管你,你就在那兒戰鬥吧,就是那種感覺。

    我身邊的人也開始一個接一個地倒掉。1月18日,早上8點半,我們倒的第一個醫生,他說主任我中招了,不燒,只做了CT,肺部一大坨磨玻璃。不一會兒,隔離病房負責的一個責任護士,告訴我說他也倒了。晚上,我們的護士長也倒了。我當時非常真實的第一感覺是幸運,因為倒得早,可以早點下戰場。

    這三個人我都密切接觸過,我就是抱着必倒的信念每天在工作,結果一直沒倒。全院的人都覺得我是個奇迹。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可能是因為我本身有哮喘,在用一些吸入性的激素,可能會抑制這些病毒在肺內沉積。

    我總覺得我們做急診的人都算是有情懷的人在中國的醫院,急診科的地位在所有科室當中應該是比較低的,因為大家覺得急診,無非就是個通道,把病人收進去就行了。這次抗疫中,這種忽視也一直都存在。

    早期的時候,物資不夠,有時候分給急診科的防護服質量非常差,看到我們的護士竟然穿着這種衣服上班,我很生氣,在周會群裏面發脾氣。後來還是好多主任把他們自己科室藏的衣服都給我了。

    還有吃飯問題。病人多的時候管理混亂,他們根本想不到急診科還差東西吃,很多科室下班了都有吃的喝的,擺一大排,我們這裏什麽都沒有,發熱門診的微信群裏,有醫生抱怨,「我們急診科只有紙尿褲」我們在最前線戰鬥,結果是這樣,有時候心裏真的很氣。

    我們這個集體真的是很好,大家都是只有生病了才下火線。這次,我們急診科有40多個人感染了。我把所有生病的人建了一個群,本來叫「急診生病群」,護士長說不吉利,改成「急診加油群」。就是生病的人也沒有很悲傷、很絕望、很抱怨的心態,都是蠻積極的,就是大家互相幫助,共度難關那種心態。

    這些孩子們、年輕人都非常好,就是跟着我受委屈了。我也希望這次疫情過後,國家能加大對急診科的投入,在很多國家的醫療體系中,急診專業都是非常受重視的。

    2月17號,我收到了一條微信,是那個同濟醫院的同學發給我的,他跟我說「對不起」,我說:幸好你傳出去了,及時提醒了一部分人。他如果不傳出去的話,可能就沒有李文亮他們這8個人,知道的人可能就會更少。

    這次,我們有三個女醫生全家感染。兩個女醫生的公公、婆婆加老公感染,一個女醫生的爸爸、媽媽、姐姐、老公,加她自己5個人感染。大家都覺得這麽早就發現這個病毒,結果卻是這樣,造成這麽大的損失,代價太慘重了。

    這種代價體現在方方面面。除了去世的人,患病的人也在承受。

    我們「急診加油群」裏,大家經常會交流身體狀況,有人問心率總在120次/分,要不要緊?那肯定要緊,一動就心慌,這對他們終身都會有影響的,以後年紀大了會不會心衰?這都不好說。以後別人可以去爬山,出去旅遊,他們可能就不行,那都是有可能的。

    還有武漢。你說我們武漢是個多熱鬧的地方,現在一路上都是安安靜靜的,很多東西買不到,還搞得全國都來支援。前幾天廣西的一個醫療隊的護士在工作的時候突然昏迷了,搶救,後來人心跳有了,但還是在昏迷。她如果不來的話,在家裏可以過得好好的,也不會出這種意外。所以,我覺得我們欠大家的人情,真的是。

    經歷過這次的疫情,對醫院裏很多人的打擊都非常大。我下面好幾個醫務人員都有了辭職的想法,包括一些骨幹。大家之前對於這個職業的那些觀念、常識都難免有點動搖就是你這麽努力工作到底對不對?就像江學慶一樣,他工作太認真,太對病人好,每一年的過年過節都在做手術。今天有人發一個江學慶女兒寫的微信,說她爸爸的時間全部給了病人。

    我自己也有過無數次的念頭,是不是也回到家做個家庭主婦?疫情之後,我基本上沒回家,和我老公住在外面,我妹妹在家幫我照顧孩子。我的二寶都不認得我了,他看視頻對我沒感覺,我很失落,我生這個二胎不容易,出生的時候他有10斤,妊娠糖尿病我也得了,原本我還一直餵奶的,這一次也斷了奶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有點難過,我老公就跟我說,他說人的一生能夠遇到一件這樣的事情,並且你不光是參與者,你還要帶一個團隊去打這場仗,那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等將來一切都恢復正常以後大家再去回憶,也是一個很寶貴的經歷。

    2月21號早上領導和我談話,其實我想問幾個問題,比如有沒有覺得那天批評我批評錯了?我希望能夠給我一個道歉。但是我不敢問。沒有人在任何場合跟我說表示抱歉這句話。但我依然覺得,這次的事情更加說明了每個人還是要堅持自己獨立的思想,因為要有人站出來說真話,必須要有人,這個世界必須要有不同的聲音,是吧?

    作為武漢人,我們哪一個不熱愛自己的城市?我們現在回想起來以前過得那種最普通的生活,是多麽奢侈的幸福。我現在覺得把寶寶抱着,陪他出去玩一下滑梯或者跟老公出去看個電影,在以前再平常都不過,到現在來說都是一種幸福,都是不能達到的幸福。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27754/%E6%AD%A6%E6%BC%A2%E8%82%BA%E7%82%8E-%E8%89%BE%E8%8A%AC%E9%86%AB%E7%94%9F-27761/%E6%AD%A6%E6%BC%A2%E8%82%BA%E7%82%8E

  • 人身保險適合哪個原則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08 11:32:51
    有 64 人按讚

    💰你怎麼看待 #金錢 的?是否想過如何發揮金錢真正的價值?解放為錢所困的心態?邁向財務自由的人生?
    📓推薦這本書《#金錢超思考》,作者探討「如何思考金錢?」這一個簡單問題的背後,蘊藏著精彩的常識與智慧。
     
    【這本書在說什麼?】
     
    《金錢超思考》的作者是喬納森.克雷蒙(Jonathan Clements),他是《華爾街日報》知名的財經專欄作家,在這本書中他試圖回答:「如何思考金錢?」這一個簡單問題的背後,蘊藏著精彩的常識與智慧。

    金錢這件事說來弔詭,求學時期老師不會教,邁入職場比誰賺的多,人們對於「金錢」的認識簡直少的可以。看著螢光幕上光鮮亮麗的富豪名流,難道擁有很多錢就是這麼回事而已?我們對於金錢的追求與渴望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除了學到父母勤儉持家的原則「多存錢、不要亂花錢」之外,在內心「賺多一點錢」的小願望背後,又衍伸出更多的問題:我到底該把錢花在哪些地方?如何正確看待金錢?擁有很多金錢的意義是什麼?即使財務自由之後又如何?

    讀完這本書後,我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也釐清了自己的疑惑。作者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在心中勾勒出一張財務地圖,讓我們學會如何發揮金錢真正的價值,解放為錢所困的心態,邁向財務自由的人生。
     
    1.如何用金錢買到快樂?
     
    當我們賺的錢已經滿足生活所需時,賺更多的錢似乎沒辦法再帶來更多的快樂,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誤區是我們容易陷入「與他人比較」的心態,例如收入提高了,就搬到高端地區置產,但看到鄰居收入比我們高,你又開心不起來了。

    第二個誤區是我們習慣花錢買「更多、更高檔的物品」,但是總會有人擁有比你更多更好的物品,這容易讓我們陷入無盡的物質追逐,對於快樂反而沒什麼幫助。作者給出三個花錢的建議,屏除了與外界的比較,回歸到自己的內心。

    第一個是出於助人的意願,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會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快樂。第二個是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花錢雇人去做我們認為無聊枯燥的事。第三個是與我們在乎的人度過特別的時光,例如與家人共享旅遊之樂,注重內心的感受與體驗。
     
    2.不要追逐物質,改為追求體驗
     
    仔細評估花錢購物的行為,對我們的「情緒」會帶來什麼影響。放棄「購買一間度假小屋」的整體幻想,轉而注意瑣碎的細節,例如維修會有多煩人?修剪庭院要花多少心力?平常不住的時候該怎麼辦?除非你心甘情願接受這些困擾,否則不該追逐這樣的奢侈品。

    我自己最認同,也漸漸能感同身受的是,花錢追求「體驗」。例如參加一堂日本自製拉麵的課程,這個體驗的回憶會隨著時間累積更令人難忘。別人擁有的物質可能會比我們更多更好,但是並不一定擁有更好的體驗。
     
    3.錢還可以買到自由
     
    金錢可以用來追求財務自由。然而,為什麼財務自由這麼重要?作者引用亞伯拉罕.馬斯洛的層次理論,其中最頂端的是「自我實現」,意思是我們的行動並非是受到外部力量所驅動,而是想要實現內在潛能的強烈渴望。

    當我們擁有了財務自由,便有餘裕轉換職涯,也許錢不多,但是可以有更多自我實現的機會,進而推升幸福與滿足的感受。當我們放下對於外界的薪酬渴望,轉而追求對自己充滿意義的事情,就能進一步實現心境與生活上的自由。

    雖然財務自由很容易跟退休聯想在一起,但本質上其實不同。就像《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作者說道:「退休本身的意義並非不再為社會貢獻,跟是否有工作也無關,而是一種可以掌控自我時間、決定個人生活重心和焦點的自由。」財務自由能給我們的,就是這種自由。
     
    4.把退休當成第一個財務目標
     
    與許多人所認知的或許不同,「退休」可能是我們最後一個財務目標,但我們必須把它放在「第一位」。我們可能在年輕時努力存錢買房買車、關注小孩的教育資源,直到五十歲後才驚覺退休的問題,但時常為時已晚。

    一份健全的財務規劃通常得包含退休生涯,投資的複利效應要發揮效果,時程大部分是以20~30年起算。我很喜歡《投資人宣言》書中這句話:「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要變得大富大貴,而是避免年老得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從年輕時就把退休納入規劃,就像是在人生地圖上標記出大祕寶的位置,看清楚自己處於地圖何處、與目標距離有多遠。以退休為首要的財務規劃,可以奉行這三個理財策略:(1)長期投資、(2)減少舉債、(3)習慣儲蓄。
     
    5.長期投資,減少舉債
     
    對於年輕人而言,為了達成退休的財務目標,投資年期至少要抓20~30年,因此得思考長期的投資計畫。除了工作獲得的薪酬獎勵,在投資裡面最有成長性的莫過於股市投資,書中列舉以下觀念:沒人能持續正確選股,避免擇時進出市場,應該長期、廣泛、分散的持股……等。

    不過,這些基本且正確的觀念,在書中只有輕輕點到、僅能搔到癢處,如果你對長期投資的策略想瞭解更多,可以參考另一本被我奉為圭臬的《投資金律》。我參與股市這些年來,學到最重要的就是:「我知道我並『不知道』」,這份謙卑讓我堅守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

    除了長期投資之外,短期要盡可能減少舉債,例如:優先償還學貸、提高繳納房貸的月付額、不要動用信用卡的現金借貸。債務纏身的最大隱憂,就是你會在不知不覺間,離財務自由的目標越來越遠。
     
    6.讓自己愛上儲蓄
     
    如同前面提到的物質與體驗的比較,現在花少一點錢其實算不上犧牲,因為大部分的消費(尤其是物質上的)並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反而,為了將來的消費而進行儲蓄,這種對未來產生的期待的「延遲享樂」心態,反而能為心靈帶來更多的富足。

    我們為了讓大腦習慣「儲蓄是一件快樂的事」,只要意識到以下三個儲蓄能帶來的效益:

    1. 降低固定成本,不僅可以存更多錢,手頭上也可以有更多金錢用於自主性消費。
    2. 如果我們習慣了生活成本遠低於收入的日子,等到退休時,不需要太多的積蓄也能過得很舒適。
    3. 如果在二十幾歲時就過著節儉的生活,日後便能享受到生活水準逐步提高所帶來的快樂感受。
     
    7.不要急著賺更多錢,要先思考風險
     
    當我們汲汲營營追求金錢的同時,也得不斷想起這句話:「若想讓自己的財務獲得改善,不應該浪費時間想著如何賺更多的錢,而是思考未來的財務將面臨那些危險。」望著眼前報酬的同時,得留意發生意外損失的機會有多高。

    如同《隨機騙局》書中名言:「如果失敗的成本高得無法承受,那麼某件事情有多常成功一點也不重要。」如何避免自己的財務藍圖遭受無法承受的失敗?關鍵在於管理風險,謹慎投資,購買對的保險。

    對於投資,首重「分散持有」與「股債搭配」,避免金融海嘯或單一市場的巨幅崩跌,對資產帶來的鉅額損失。對於仍是家庭經濟支柱的個人,首重「壽險」、「殘扶險」,避免人身意外對家庭財務帶來巨大的衝擊。
     
    8.承擔可以承擔的風險
     
    對於正在工作且是家中經濟支柱的人來說,人壽與失能險非常重要。但是當我們漸漸邁向財務自由時,有些風險,你自己就可以擔下來。在選擇保險的過與不及之間,書中提出以下「三叉策略」,幫助我們判斷投保的決策:

    1. 避免那些只保障無關緊要財務的保單。例如旅行不便險和延長保固險,因為這些風險我們不是負擔不起,相較之下它們的保險成本過高。
    2. 減少保險範圍,自行承擔部分風險,讓保險公司處理重大的財務威脅。選擇比較高的自付額、比較長的免責期,這兩種做法可以降低保費,同時也不至於讓我們的銀行透支。
    3. 累積一定的財富以及有能力承擔更多財務風險時,就應該解除保單。如果資產已經達到財務自由的水位,孩子也有工作能力,便可以解除壽險和殘扶險,因為即便發生了,也不至於影響家人的財務。
     
    9.活太久也是一種風險
     
    書中提到:「真正重大的財務風險在於我們會活得比預期久,恐怕在死前就已經耗盡所有積蓄。」活得太久也是風險,這點是我從沒想過的。有一種用來對抗這種風險的金融商品,稱為「即期年金險」。

    例如60歲退休的陳先生繳納500萬給保險公司,往後每年領取25萬。如果他活到八十歲或更久,還能終身領取每個月的固定收入,領到的錢是由比較早過世的年金購買人所資助,且會超過當初繳納的保費。這就是參與保險的人們共同承擔「長壽風險」。

    許多人寧可選擇傳統的退休金計畫,卻不肯運用存款購買即期年金,終身以定期領取一筆不錯的收入。
     
    【後記:打破金錢的迷思】
     
    《金錢超思考》這本書可以視為個人財務策略的藍圖,作者指引各種運用金錢、管理金錢的方法,適合各個年齡層的讀者參考。不過,這本書談到的範圍很廣,對於細節的著墨就不是這麼多,有興趣的讀者得延伸閱讀其他領域的著作。

    引述作者所說:「錢迷惑了許多人,他們以為只要掌握某個重大秘密,例如某個投資產品、特別的交易策略,或是投資大師的指引就能賺大錢。但事實上,累積財富的原則簡單的可以,在我們能力範圍內盡可能地存錢,謹慎舉債、管控主要金融市場風險、投資時不要太過自作聰明。」

    最後,我們追逐的財務目標並不該是這趟旅程的終點,努力接近目標這個過程本身,比起抵達終點更能讓我們開心。不要讓金錢成為畢生唯一的追尋,而是在我們人生旅程中,帶來快樂與自我實現的工具。
     
    遠流粉絲團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