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與自然共生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人與自然共生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人與自然共生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人與自然共生例子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索羅斯談索羅斯》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在投資界的聲望比肩巴菲特、人稱「金融巨鱷」的索羅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但許多人抨擊他是投機者,還嘲諷他推動慈善事業的舉動只是在購買贖罪券。甚至他在世界各地推動「開放社會」的基金會網絡,也被認為包藏私欲和禍心。然而,跟旁人的觀點比起來,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 人與自然共生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30 22:41:47
    有 111 人按讚

    《#索羅斯談索羅斯》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在投資界的聲望比肩巴菲特、人稱「金融巨鱷」的索羅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但許多人抨擊他是投機者,還嘲諷他推動慈善事業的舉動只是在購買贖罪券。甚至他在世界各地推動「開放社會」的基金會網絡,也被認為包藏私欲和禍心。然而,跟旁人的觀點比起來,我更有興趣聽他本人怎麼說。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soros-on-soro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是本什麼樣的書?】
    .
    《索羅斯談索羅斯》是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個人訪談和回憶錄的彙整,這本書收錄了他與前摩根士丹利總經理拜倫.維恩、德國記者克莉絲緹娜.可南的訪談稿。他本人生動描述了自己的金融事業起源,並分享了對於投資、全球金融、國際政治、新興世界秩序,以及權力責任的看法。

    這本書總共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他談的是投資與全球金融,主要在說明他的投資理念,以及舉世知名的「量子基金」的崛起過程。第二個部分他談的是政治和慈善理念,闡述了開放社會的重要性,以及他的慈善精神。第三部分則是他的哲學思想,讓我們看見他的哲思如何影響他的投資行為。透過訪談一問一答的方式,我們可以透過採訪者的角度和提問,一步步認識這位金融傳奇的想法。

    然而,凡事都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麼光鮮亮麗。在亮眼投資績效的背後,索羅斯也坦承自己的無國界開放社會理念還沒有受到大眾認同,他的哲學思想也不容易被理解。從這本書中,我終於窺見不同於媒體報導的索羅斯,以及在他不凡績效的背後,有著哪些另類思考的方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1.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充滿缺陷?】
    .
    索羅斯在書中多次提到他的核心觀念:「我們對自己所處世界的了解本身就存在缺陷。參與者的觀點和預期事物的實際狀況之間永遠存在落差。有時候落差小到可以忽略,但其他時候這個落差都大到足以成為決定事件走向的關鍵因子。歷史是由參與者的錯誤、偏見與錯覺所建構的。」

    這個很有意思的想法,就是所謂自我認知的易謬性(fallibility) :「我們的迷思與誤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的決策又形塑了我們參與的事件。」所以對索羅斯而言,他不會堅持固定的投資方法、也不會固守舊有的想法,反而是從人們對世界和市場的錯誤認知裡面,看出時勢並且尋找潛在的機會,在趨勢發生反轉的時候從中得利。

    除了把這個觀念用在投資上面,這個想法也可套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大部分的人而言,「犯錯」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但是一旦你瞭解「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本身就充滿缺陷」這個觀念,你就會對「認清自己的錯誤」而感到驕傲。一旦我們意識到人類對事物的理解必然存在缺陷,就不會因為犯錯而覺得丟臉,只有錯誤而不去修正才令人感到羞恥。

    他認為「科學」就是最好的例子,科學就是相信自身易謬性的學問。如果科學理論就代表最終的真相,那就不必再進行任何測試了,但如此一來科學也將停止進步。人們在放棄達成不可能達成的完美之後,進步的道路就會出現。

    因此,承認自身的認知有所缺陷、而且並不完美,乍聽之下是個缺點,但其實也是個優點,因為只有不完美的事物才可以獲得改善。接納我們自身的易謬性,才能看見永不止息的改善機會。
    .
    【2.為什麼市場是錯誤的?】
    .
    在索羅斯開始投資的時候,當時的金融和學術氛圍大多認為「市場永遠是對的」,也就是所謂的效率市場理論。經濟學家假設投資者們擁有充足的資訊和理性的判斷,這會讓任何的投資標的維持在合理的價格。這個時候不會存在任何的超額報酬。

    索羅斯對這個看法持否定的態度,他認為「市場充滿了錯誤」。從他的核心觀念可以發現,他認為所有的投資人對市場的瞭解是有缺陷的,投資人自己身處於市場之中,他們的觀點會被市場的狀態影響,接著做出的決策又回過頭來影響市場,而他擅長的就是找出這些錯誤,並且用來套利。

    他創辦的「量子基金」(早年稱為索羅斯基金)在長達26年的投資時間當中,扣除管利費用後獲得了年化報酬35%的超額表現。當然,他最舉世知名的就是靠著狙擊英鎊一夜之間斬獲10億美元的操作,他發現了看似穩定的歐洲匯率機制表面下的漏洞,抓準了局勢反轉的時間大舉放空英鎊獲得了巨額報酬。

    他給投資人的建議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最好什麼都不要做。沒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很容易因為一些零星的波動被騙出場。市場總是會摧毁弱者,也就是那些觀點站不住腳的人。要有自己的觀點才能避免被局勢呼嚨出場,但如果你的觀點是錯的,堅持的勇氣也可能讓你血本無歸。」索羅斯偏好在掌握有憑有據的觀點時,才選定一個立場。他在書中暢談狙擊英鎊的事件,就是這個建議最生動的實例。
    .
    【3.為什麼要學會接受自己的成功?】
    .
    索羅斯談到自己在投資領域的成功,如何讓自己對市場保持敏銳的嗅覺?他說:「危險最能讓人專注,我需要冒險帶來的興奮感才能透徹的思考。」冒險對他來說是讓思路清晰不可或缺的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危險會帶來刺激感,但他並不喜歡危險,他想盡可能避免危險。那才是讓他血脈噴張的事情。

    在管理所羅斯基金的時候,他跟另一位合夥人吉姆 .羅傑斯讓基金保持高績效的表現。但是冒險的刺激感和操作基金的壓力,讓兩人的合作開始出現嫌隙。他們協定改變管理模式:第一個步驟就是試著一起建立一個團隊;如果失敗了,第二個步驟就是建立一個沒有羅傑斯的團隊。如果再不成功,第三個步驟就是建立一個沒有索羅斯的團隊。

    前兩個步驟都失敗之後,他和羅傑斯分道揚鑣。他把基金的名稱從索羅斯基金改成了「量子基金」,改名的官方說法是為了慶祝基金規模量子式地增加,不過真正的原因其實是要把索羅斯的名字拿掉。尤其在第二個階段,基金雖然高速成長,但只靠他自己操作基金,這個時候的壓力變得讓他難以承受。雖然基金做得有聲有色,但是他卻刻意否認自己的成功,每天仍像條狗一樣拼命工作。

    在財富到達頂端的時候,他面臨了崩潰的邊緣。最後,他決定和自己的成功和解,也就是「承認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了」,即使這個心態有可能危害之後的成就(指的是投資)。他決定退居幕後,在這期間和最要好的合夥人拆搭、和第一任妻子離婚,將注意力轉向了政治理念和哲學思想。
    .
    【4.什麼是開放社會的理念?】
    .
    索羅斯不斷在書中提到「開放社會」這個政治理念,其實跟他的生平還有核心觀念,有著很大的關係。他是一個出生在匈牙利的猶太人,曾經被納粹追捕過,也嚐過匈牙利共產統治下的滋味,直到他17歲的時候移民到英國,才開始明白開放社會與封閉社會之間的差別。

    他認為開放社會的基礎是:「我們認知到我們的行動是出於對事物的瞭解充滿缺陷。沒有人擁有最終的真相。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批判性思維模式,我們需要設計能讓意見、利益不同的人和平共生的機制規則;我們需要保障權力有序轉移的民主形式政府;我們需要能提供回饋和允許錯誤修正的市場經濟;我們必須保護很尊重弱勢意見。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法治。」

    相反的,法西斯主義或共產主義會將社會導向個人被群體凌駕、社會被國家主導、國家為了自以為的「最終真相」服務的狀況。在這樣的「封閉社會」裡,人們沒有自由。開放社會是建築在我們對自己易謬性的認知上;封閉社會則建築在否定之上。

    這個觀念讓我對開放和封閉的體制該如何抉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如果我們相信索羅斯的核心觀念:「我們的確都會犯錯」,那麼,相對於一個沒有自由思考和選擇空間的封閉社會而言,開放社會顯然更為理想。但是,即使如索羅斯有著龐大的人脈和基金網路,仍然難以撼動封閉社會正在逐漸回歸的現象,問題出在哪裡?

    他認為會認同這個觀點的,只有那些親自體會過或強烈反對封閉社會壓制的人。那些一出生就可以享受到開放社會各種好處的人,就不會自然體會到這一點。這是開放社會的嚴重缺陷,自由就像空氣,人們認為理所當然應該存在。但就像清淨的空氣一樣,如果不珍惜它、不保護它,很可能就會失去它。
    .
    【5.為什麼他自稱失敗的哲學家?】
    .
    索羅斯在年輕的時候,很熱衷於思考哲學方面的議題。但是他在這本書裡,坦白地說道他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哲學家」。雖然在他的投資和政治理念的背後,支撐著的是他的哲學思想,但是他為人熟知的事蹟仍然是「金融巨鱷」、「市場驅動者」和「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

    他感嘆道,金錢並不是他人生的重點,對他而言,金錢是達成目的的工具。他的職業生涯一直以金錢為重,是因為他意識到這個社會傾向於誇大金錢的重要性、和用金錢定義價值。我們以作品能賣到多少錢來評價藝術家,你能募集到多少資金來評價政治人物,政治人物則往往以自己能夠在檯面下賺到多少錢來評價自己。

    就像我們熟知的媒體報導一樣,索羅斯之所以被世人認可,並不是因為他的哲學思想或是公益慈善,而是因為他賺錢賺得很成功。主流價值對金錢和財富的偏愛正是他所說的「易謬性」:我們對金錢的迷思和誤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的決策則形塑了我們參與的事件。因此,同時具有投機者、社會運動人士、慈善家、哲學家身份於一身的索羅斯,在外界毀譽參半的評論之下,或許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瘋狂。

    如同我最近讀到的另一本精采財經書籍《致富心態》所言:「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我們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理解,是由我們人生經驗看到的0.001%的世界所構成,再加上這些理解本身也可能充滿缺陷,所以從我們的眼裡望出去,很多跟我們想法不同的人看起來是瘋子,但事實上,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
    【後記:帶有自傳性質的訪談】
    .
    我在閱讀《索羅斯談索羅斯》這本書的過程中,就像是在聽爐邊故事一樣,聽索羅斯親切且真摯地回答採訪者一個又一個提問。有些財經方面的術語我雖然聽不太懂,但是仍然可以領略他的思考如何導致接下來的手腕和決斷。雖然有些歐洲、拉美國際政治的議題我不熟悉,但是可以體會他的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他的政治理念。

    從包羅萬象的訪談內容中,索羅斯原本神秘的面貌,逐漸還原了出來,他的思想、他的驕傲、他的成就、他的困頓,在文字之間表露無遺。其中,在許多嚴肅的提問裡面,採訪者問了一個比較緩和的問題:「索羅斯先生,什麼能帶給你快樂呢?」他回答道,會吸引他的是「觀念的歷險」。

    他接著說:「『思考』是我存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在年輕時很喜歡做哲學推論,我浪費了很多時間在反覆咀嚼某些想法,但後來才發現人們從『行動』中能學到的比思考更多,所以我成了一個行動派思想家,讓思想成為我採取行動時的重要依據,而我的行動反過來對我的思想演進扮演重要角色。這種思想和行動之間的雙向關係成了我的哲學和人生招牌。」

    總結我從索羅斯身上學到的事情,那就是我們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存在著缺陷,要幫自己打造出一個能夠接納錯誤和持續修正的系統,透過行動去探索潛在的機會,得到回饋之後,再透過思想去調整步調。接受自己並不完美的事實,就能擁有永不止息的改善動力。
    .
    《索羅斯談索羅斯》x2本抽書贈獎,感謝 堡壘文化
    https://readingoutpost.com/soros-on-soros/

  • 人與自然共生例子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9 06:37:12
    有 53 人按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親節,祝所有母親們母親節快樂。

    母親對我們人生有著至關重大的影嚮,小至價值觀、人生觀、婚姻觀及家族信念,大至對自己的認同、定位及依附關係的穩定度,母親都扮演著人生旅途中的課題學習夥伴。尤其從伴侶關係就可以看出母親的潛移默化影嚮力,看看你的婚姻在對照一下父母的,你也許會發現有某種雷同處。

    在關係中很常我們會重複與母親的未完成事件:比如向伴侶索討兒時未滿足的愛、對待伴侶的方式與母親對待我們的方式一樣、在關係中重蹈母親的覆轍落入一樣的境地、把與母親的傷投射在伴侶身上、兒時的家庭錯位以至於成人後看不見自己的需求等等。

    換句話說在關係中的問題,很有可能是與母親的關係裡未完成的議題,所投射出來的。舉個例子來說,看似與孩子間的育兒問題,比如孩子透過尿床或是偷竊、蹺課或疾病等來顯現問題,實是母親對孩子的過度掌控無法放手,而這在母親的童年裡,很有可能自己的母親也是屬於同種類型,緊迫盯人確保自己處於孩子的世界中心,並深信這一切都是為了愛。

    這樣過度糾纏沒有個體界限的母親,會讓你覺得親密到令人窒息,甚至充滿侵略性。如果是這樣情況下長大的小孩,自然會認為這才是愛、是關心、是為了你好。於是,也同樣地如此對待自己的小孩,直到問題的呈現。

    再舉個例子,也有可能在關係中很害怕被遺棄,卻總是遇到渣男,或總是選擇愛不到的對象。這也很有可能有一位過度糾纏的母親,因為糾纏不會是單向的,要達成糾纏的狀態必需有一個被糾纏者的形成。於是與母親的融合(母嬰狀態)會使一個人的心智年齡無法成熟,而需要依附於母親,長大後這樣的不穩定依附狀態便會在關係中的分離或遺棄中顯現,甚至對於生死議題的排拒或對於能否獨自存活感到焦慮。

    而這樣的人因為一直處於不健康的共生關係中,因此一直都是一個驚恐的小孩無法長大成人,所以自己組成家庭後也有可能會過度依附伴侶或孩子,或是因為害怕分離或被遺棄而屈就於一段傷害性的關係裡。

    當然母親對我們還有整體性的影嚮,比如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內在設定裡是否覺得自己不值得幸福?我能夠自己一個人嗎?這類自我定位、自我概念及自我價值等議題,以及能否自我撫慰及接納自己都存在著某程度的影響的。

    一個人的心理成長分為兩個階段:區分你我的階段及確認我的階段。

    以克萊茵的理論來看,嬰兒一開始與母親共生你我不分的階段是「偏執-分裂位」,你照顧滿足我你就是好媽媽,你沒滿足我你就是壞媽媽,而好媽媽的眼中我就是好寶寶,壞媽媽的眼中我就是壞寶寶。這些幻想和感受會被嬰兒內射進心靈,成為建構其心靈世界及理解外部世界的材料。

    而後發展過程來到「抑鬱位」,也就是當嬰兒意識到好與壞都是同一個母親,母親是好也是壞的,這時嬰兒才有機會將母親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而自我的完整也會在此時建構出來。簡單來說就是嬰兒不斷照鏡子(來自母親目光的鏡子)的過程中,辨識自己長什麼樣子,而意識到「我」是誰,進而借助與母親相處的經驗去感受周圍的其他人及世界。

    因此結論就是,我是誰、我值不值得被愛、我要如何愛自己,這些會出現在人生故事中與他人互動的橋段裡,都隱涵著與母親之間深厚的關聯性。

    #母親真的很重要啊
    #當母親也是最難的功課

  • 人與自然共生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14 07:15:01
    有 3,736 人按讚

    有位女孩的私訊,內容讓我印象極其深刻:

    「我出生在一九八七年,談過兩次戀愛,卻都因為雙方父母吵架鬧翻被迫分手。我從小到大都被父母嚴格管教,簡直是失去人身自由。我和父母完全沒辦法正常交流,他們永遠是『對』的,我不知道我到底該怎麼辦!
    ……
    現在,父母每天幫我安排相親,我都敷衍應付。我對生活不抱希望,我覺得只要父母活著,我就不會幸福。我現在不太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上班時易怒暴躁,有時候還會想哭……」

    「我雖然已經三十二歲了,但是我的日常生活和感情,仍被父母控管著,每個月薪資必須上繳,一切都要聽從他們。我想說的是,我每個月領薪水時故意少說個幾百元,瞞著我母親,藏了一點錢,這是我的權利吧?我這樣算欺騙嗎?」
    ……

    每每讀到她的信,我總有一種窒息感,感覺這是一個活在「地獄」中的人,所發出的微弱求救聲,她甚至質疑自己是否應該這樣做……

    這個例子的家庭關係,呈現「痛苦共生」的膠著狀態,她「離不開」自己的父母,而「離不開」看起來像是愛,但並不是成熟的愛,是恐懼自己背叛;而父母的「離不開」,實際上是想控制女兒的人生。

    我們無時無刻生活在各種關係中,在關係中確認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也在關係中被滋養。可是,寫信的女孩,已經被父母吞沒了,甚至連軟弱的自我都在逐漸萎縮。雖然她試圖掙扎過,但她這樣的作為,換來的是她對父母更深的愧疚,又導致她對父母繼續「言聽計從」。

    父母給予子女生命,但兒女並不是父母生命或意志的延伸。有些父母其實並不關心子女和誰戀愛、結婚,而是透過參與兒女的生活行為,來處理自己的焦慮,讓自己的意志在子女的身上呈現,以對抗衰老和死亡的恐懼。父母是可憐人,孩子更是。

    為人子女最可憐的是,無論他們多討厭父母,內心仍然希望自己可以終於父母的願望,扛下父母的責任,並且成為他們期待的樣子。等這些子女自己成為父母之後,卻又不自覺地重複使用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兒女。這種惡性循環一直延續,除非有人覺醒並有力量與之抗衡,才能打破這個循環,活出嶄新的世界。

    任何一段不被滋養的關係,都值得我們反思,包括與父母的關係。

    .

    摘錄自《#謝謝我自己,不完美也很美》
    作者:湯蓓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大年初三平安吉祥:

    昨天的直播,我們談到了在原生家庭中的自我表達。也許,最後有一天我們能做到:過好自己的生活,也能對父母表達愛。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757978548173006

    有些父母透過自己的犧牲與眼淚,要讓孩子感覺愧疚,要讓孩子順從。然後順理成章,把自己的情緒交給孩子負責,把自己過去的遺憾與失落,要孩子全數補齊。

    在這個部分,其實沒對人類心理有一定的涵養,很難覺察。這套劇本,早在我們的文化中重複或許百年、千年,親子雙方都被牽扯其中難以解脫。

    我常覺得版面上的朋友,有能力透過覺察,一點一點走出傳統的桎梏。進展慢是自然,但我們隨著時間的累積,內在可以更有力量;或者覺得沒辦法對自己的父母講清楚,至少想要重複在下一代身上的時候,可以稍稍停下來。

    祝願您,能對原本屬於父母的課題勇敢斷捨離,別因怯懦而討厭自己!

    .

    ps.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3906177016100254

    .

    以上文字摘錄自
    🌵《#謝謝我自己,不完美也很美》
    重塑內心秩序、理清關係、強大自己的24個練習題
    🌿 博客來 https://bit.ly/3tbfLHp
    🌿 誠品 https://bit.ly/3cjmkRR
    🌿 金石堂 https://bit.ly/36iBt2d
    🌿 momo https://bit.ly/3qTbp5q
    🌿 讀冊 https://bit.ly/36k4J8O

    幸福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happinessbookrep

    【🍀我們幸福有IG帳號囉❗️立馬追蹤‼️】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_publishing/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人與自然共生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18 22:00:19

    COVID-19疫情爆發之後,人類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模式,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跟世界接軌,要有全球化的思考,但是這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從工業化開始強調生產力和經濟產值的方式真的有帶給我們幸福嗎?後疫情時代人類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其他出路呢?

    我想先跟大家聊一下我最近看的影集,Emily in Paris。總之這個叫做Emily的美國女生帶了很多美國資本主義和政治正確的想法到了法國,有了很多反思跟挑戰。其中一個跟我們今天討論的很有關係。裡面講到說,這個Emily她在美國的行銷公司專門替藥廠打廣告。一個法國老闆就說,你們美國人很奇怪,一堆人吃到過胖,然後導致糖尿病,再發明糖尿病的藥,賣給這些人賺錢,就跟人類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然後現在又要想怎麼找疫苗,還有一堆醫療用品跟疫苗公司想用這個方式賺錢,很諷刺。

    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今天要好好介紹一位澳洲學者霍奇(Helena Norberg-Hodge),從1970年代開始就一直主張地方主義的她最近剛剛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在報導裡她講了一個很好懂的例子。她認為只用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來看生活水準有問題。她舉例說:「如果水污染嚴重,我們都喝瓶裝水,是有利於GDP。但如果你和我自己種菜吃,GDP卻會下降。簡單來說,如果你和我保持健康,GDP就會下降。如果你每年都需要化療,GDP就會上升。」

    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探討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也有其他進步指標,去看除了金錢之外,會和環境的發展,像是世界幸福報告和人類發展指數等等。裡面也發現說,美國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但是生產力和收入的提高並沒有完全轉化為美國社會整體的福祉。這也是霍奇在談的「幸福經濟學」,像是長途運輸的產品其實是破壞環境的,或是許多社區經營的網絡帶來的利益也是無形的。

    地方主義的對比其實就是全球化,尤其是全球貿易體系,當然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有些人因為全球化得到工作機會,有些人則相反,好像各有贏家輸家,但是用英國跟美國的例子來看,像英國脫歐或是美國從川普當選以來的狀況,都是更加強調保護主義,但是歐盟被削弱還有美國多元開放自由文化受到挑戰,我的意思是,難道鎖國會比較好嗎?這兩個國家的考量還是限於要如何保住經濟成長數字,從國家的角度去思考。但是霍奇關心的是人,她覺得對於人來說,就商業和人際交往來講,距離越短越健康。再來是多樣化,一個農民種植十幾種作物比單一種植更健康。但是全球化鼓勵的就是某些市場善於種這個做那樣的單一分工。所以她協助創立了許多小農市場,鼓勵更多元的種植,跟我們台灣人熟悉的菜市場差不多啦。

    我當年在美國採訪的時候就有遇過那種農場,他們有養牛和豬,也自己種菜,想要吃什麼菜大家就會自己去找,我當時看了也很有感觸,就是那個社區裡面的大家,彼此之間的連結是那麼的緊密,也讓我想到新竹的原鄉部落司馬庫斯,當地泰雅族人強調的就是合作共生、土地共有理念。所以部落有自己的福利分配。有一些很特別的工作、土地共有、共食與全人照顧制度,也有部落議會凝聚大家的向心力。現在好像也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部落在思考,如何擺脫主流觀點所謂的成功模式。

    而霍奇還有一個人生經歷很值得我們思考,她在1975年到了拉達克,也就是最近中印邊境衝突很嚴重的地方。當時這個印度西北部,主要是佛教徒的山地鄉,剛剛開始出現旅遊業和國際經濟,但是她發現經濟增長的背後,拉達克人的凝聚力逐漸被腐蝕,慢慢無法自力更生。她想盡辦法要幫助當地年輕人,告訴他們好萊塢電影不是真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充滿了抑鬱、離婚和社會紛爭。

    雖然如此,全球化還是帶來了一些好處,沒有什麼地方能鎖國或是排外,置身於全球共同利益之外。全球化另一個好處就是效率,講求地方主義或是在地化的國家會不會在反而無法跟其他人競爭?我們當然可以用更簡樸的方式生活,慢活或是更貼近自然,但是地方主義可以做到多徹底?跟全球化到底哪一個適合人類的未來生活?歡迎上網跟我們討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