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生的意義一貫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人生的意義一貫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人生的意義一貫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人生的意義一貫道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42的網紅DJ 芳翎,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1/19 星期二 絕對音樂】 「很多時候我們忘了,用自以為是的觀點強壓在別人身上, 但人與人之間,如果能夠多一份溫柔, 你/妳會發現,原來真正的力量,是溫暖的包容。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

  • 人生的意義一貫道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9 14:59:36
    有 216 人按讚

    【01/19 星期二 絕對音樂】

    「很多時候我們忘了,用自以為是的觀點強壓在別人身上,
    但人與人之間,如果能夠多一份溫柔,
    你/妳會發現,原來真正的力量,是溫暖的包容。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一位癌症孩子教我們的人生課》
    這是則真實故事。她叫林依嫻,自幼罹患骨肉癌的她,上幼兒園和四年級時,曾在右腳踝發現癌細胞並接受治療。雖僅擔任依嫻五年級導師的我,看著她六年級癌細胞第三次轉移到高危險的頭蓋骨,歷經數小時開刀切除;到了八年級,頑固的癌細胞再次侵蝕右小腿,三百六十度咬啃神經與骨頭;最後,家人與依嫻選擇民俗療法仍舊回天乏術。但在這個過程,依嫻卻教了我們寶貴的人生一課。以下是依嫻從五年級到人生最後階段的故事。
    二○一六年八月底,依嫻剛做完最後一次化療,醫生說白血球指數太低、抵抗力較弱,為避免感染,還不適合集體上課,於是開啟了我與依嫻的一對一課程。認真求學的她總是能跟上原班級進度,有時上完課我們會閒聊,聽著她去年在台北榮總93兒童癌症病房的生活。「老師你知道嗎?那裡是不能說『再見』的地方喔,因為沒有人想再去那邊,大家都希望是在其他地方相見,所以如果有人要出院,都要偷偷摸摸的說『我要出去了』,然後拿著東西、頭也不能回的離開那。」

    把生命經歷當作老天的禮物
    一個月後,依嫻終於可以回到教室和大家一同上課,我為她舉辦了小而溫馨的歡迎會,那天剛好是她的生日,對她而言是雙重意義的日子。當依嫻和媽媽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同學開心的準備拉炮、歡唱生日快樂歌,慶祝依嫻重返校園,貼心的依嫻轉身拿出卡片送給媽媽,卡片上寫著「媽媽,您辛苦了。謝謝您的照顧,我才能回到學校上課。」
    之前因為身體不適,依嫻體育課多是坐在旁邊看同學上課,她也想和其他同學一起玩,所以非常期待我為她「量身訂做」體育課內容。「同學跑步你就走路,同學打球你就拍球,他們做體能你就數拍子,標準和同學都一樣,上完體育課一定要流汗,」我對她說。
    依嫻雖然腳踝曾開刀不宜過度施重,但靜態的核心肌群訓練,她從不輕易放棄。連我都沒想到,回歸學校半年後,依嫻竟在全班同學的鼓勵與陪伴下,完成了體適能八百公尺跑走。想起她剛轉來時,連樓梯都得一格一格分開走才能爬上樓,但因為她的努力不懈,使得這些生命經歷都成為老天爺給的「禮物」。對我來說,依嫻的改變就是教育的力量,相信孩子,她會表現得比你想像中更好。
    不僅如此,她還和同是罹癌的「學姊」共創了「嫻在家裡的甜鹹筆記」臉書平台,裡面記錄著罹癌的過程與心得,希望藉此鼓勵正和她一起努力對抗癌細胞的癌友們。創立此平台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希望能將在兒童病房時學會製作的手作藝品義賣,將所得善款拿去幫助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

    病榻中想對弟弟說對不起
    即使復發多次,依嫻面對生活考驗依舊保持樂觀,問她堅持下去的原因,依嫻深吸一口氣堅定的回應:「我不會放棄的,否則就太辜負爸媽、還有其他人對我的付出,所以我會努力。如果哪天真的走到盡頭了,希望下輩子爸爸媽媽不要再遇到像我這麼難搞的小孩了!爸媽真的辛苦了。有時我半夜吐了還要拿袋子給我,有時也還要幫我倒尿桶,晚上都不能好好休息。」
    依嫻說:「有天,我在醫院看到一位跟我一樣生病的小小孩,需要長時間有家人在旁邊照顧,結果他的爸媽因為不想照顧他,竟然就跑掉不見了,護理師都找不到人,一個小小孩就躺在病床上哭。」
    看到這一幕,依嫻表示很難過:「因為我想到在山上自己生活的弟弟。當大家都說在醫院的我好幸福,因為爸媽都會在我身邊陪我、照顧我,但我卻想到弟弟一個人在山上跟其他親人生活,爸媽都沒有時間陪他,如果我去醫院,弟弟就得去阿公家自己住。雖然弟弟不曾抱怨過,但我知道,弟弟,對不起,我把爸媽搶過來照顧我了。我要更努力義賣東西捐錢給其他人,我想要幫弟弟積功德,希望弟弟能平安,等我長大身體健康了,換我來照顧弟弟,就像爸爸媽媽照顧我一樣,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這段話依嫻從未對家人說出口,談到自己唯一的親弟弟,依嫻不捨的哽咽說出。
    煒宸是依嫻的弟弟,在依嫻接受治療期間曾代表學校參加縣內的演說比賽,在前往比賽會場時煒宸問了我:「老師,我們現在在溪口(鄉),離虎尾很近嗎?」「很近啊!怎麼了?要去找他們嗎? 」懂事的煒宸馬上對我說:「不行不行,姊姊現在需要休養,我們不可以去吵她。我知道我們離很近就好,」煒宸說完後自己又安靜了下來。
    輪到煒宸上台,很巧的,他抽中了一個與他生活貼近的題目,他大聲又有自信的說著:「各位評審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如何照顧自己?』」接著煒宸說:「我從小就是由阿公阿嬤帶大的,因為我有一個得癌症的姊姊,她一直生病一直生病、一直化療一直化療。我的爸爸媽媽都在照顧姊姊,所以,從小我就學習如何照顧自己。我知道我要把自己照顧好,才不會讓爸媽擔心。」
    煒宸憑著真誠的演講內容,最終獲得第七名,正在照顧依嫻的爸媽看了比賽影片非常欣慰,也謝謝煒宸的貼心與懂事。
    然而,依嫻的癌細胞持續不穩定,在進出醫院與傳統民俗療法間徘徊。最終在二○一九年十二月六日這天,在媽媽幫她更衣的瞬間,一個翻身就斷了呼吸,連搶救的時間都來不及。
    把握時光做想做的事,用「隨時可能離世」的心態認真生活,人生才不會遺憾。
    因為一切來得太突然,前一刻依嫻還在跟媽媽聊著未來,下一秒就天人永別。日夜在身旁照顧依嫻的媽媽毫無心理準備,始終相信孩子一定會康復。然而,一個翻身後就再也聽不到孩子叫爸媽的嬌嫩聲音。
    依嫻媽媽表示,花了許多時間調整心情,直到現在依舊思念依嫻,但因著心中信仰,所以要更努力的為依嫻過日子,相信有一天一定會在理天(一貫道指的天堂)相見。

    即使失去,也不要有遺憾
    「已到安寧階段,若病人還能自我表達,就要把握最後還能說話的機會,甚至是交代遺言。而不是突然就消失在眼前,一顆遺憾的心永遠懸在那裡。我很想知道依嫻最後是否有想對我們說些什麼?是否還有她想完成但未完成的事?也因為這樣,不希望心中再有遺憾,所以現在我都告訴身邊的人,想做什麼就趕緊去做,什麼時候會離世都沒人知道,這不僅是生病的人需要即時,而是所有人都應隨時做最好準備,才不會遺憾終生,」依嫻媽語重心長說著。
    的確如此,擁有的不一定存在,一直都在的不一定就是擁有,依嫻生命雖短暫,卻停留在最堅強孝順、最貼心溫暖、最懂事漂亮的那一刻,她已化為最亮的那道靈光,相信某天,我們會在某地再相見。

    作者:王寶莉
    (文章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8273?utm_source=Parenti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media-%E9%9B%9C%E8%AA%8C5088273-210118)

    ***************************

  • 人生的意義一貫道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26 01:11:54
    有 101 人按讚

    再談宗教信仰與獨立精神 / Jimmy Chen

    回頭看宗教引進台灣的歷史,西班牙人帶來「天主教」,荷蘭人帶來「基督教」,鄭成功帶領明國人,來台殺了信奉多神教與祖靈的台灣先民,也帶來了漢人「玄天上帝」、「關公」、以及「王爺」的信仰。原本明鄭時期諮議參軍(相當於宰相)陳永華為革除荷蘭人所留下的基督教信仰,積極興建三十九座漢人寺廟,其中以八所玄天上帝廟和九所關聖帝廟最多,還有保生大帝廟、觀音寺等各種廟宇,就是沒有媽祖廟。

    後來清國起用明鄭叛將施琅(殘暴的鄭成功殺了他全家)為水師提督,負責攻打台灣。因為施琅數度帶領清國兵攻台,都遇到颱風,無功而返。施琅家族原信奉玄天上帝,為了收民心、揚軍威,遂利用「媽祖」信仰,來作為號召征台的工具。

    因為當時施琅旗下攻臺主帥吳英是莆田人,莆田人在軍中勢力很大。施琅先以莆田平海做為海軍基地,取「討平海逆」之意,並運用媽祖家鄉的民力民氣;接著親自率領各陣營將領到福建湄州天妃宮向媽祖致謝,捐錢重建媽祖的梳妝樓朝天閣,以獲取信仰媽祖的福建、廣東沿海居民認同。

    施琅在澎湖海戰中,大敗明鄭大將劉國軒,鄭克塽投降,自此台灣部份地區被納入清國版圖,從此讓自古人文薈萃、民族多元、民風純樸的寶島,成為了清國的殖民地。

    施琅隔年班師回福建,因為清康熙皇帝因為歷經三藩之亂,據傳當時康熙對施琅有懷疑之心,施琅為避免功高震主,上奏編造神話,提到媽祖神蹟:在澎湖攻敵時,部將們都看到媽祖彷彿在上方,又像在左右。平海的人也說看到媽祖神像的衣袍濕透,深信是媽祖顯靈助戰,而媽祖早有預言:「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臺灣。」將戰功歸功於媽祖,請求清帝敕封媽祖。

    康熙皇帝應允將媽祖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施琅順著旨意,率領征臺將領捐出薪俸,將寧靖王府改為大天妃宮,大天妃宮改建完成後,康熙皇帝賜「輝煌海澨」匾額。二十四年後,翰林海寶、徐葆光奉命出使琉球回來,以媽祖默默助佑有功,將媽祖列入朝廷的春秋祀典。一七二○年,大天妃宮改名為大天后宮,成為台灣奉祀媽祖的首廟,此時媽祖開始將逐漸成為台灣人民信仰的主流。

    由以上的歷史,我們知道清國侵略台灣最大的功臣是「媽祖」,若以清國侵略東土耳其斯坦維吾爾民族的歷史來譬喻,媽祖與施琅對於台灣人而言,就好比左宗棠對於維吾爾人的意義。白話說就是,因為有她的庇佑,所以台灣變成了清國的殖民地,台灣先民成了任殺任奪的中國奴,延續到如今的我們也因而成了華國人(相當於次等的中國人)。看著那些90%身上流著原民血液被漢化的台灣族人們,跟著像奴隸一樣的跪拜威權統治者所冊封的神明,神轎旁還簇擁著一群穿著3百多年前兵勇服飾的轎夫跟黑道人物,讓人內心有股很深沉的哀傷。

    因為媽祖信仰獲得清朝廷鼎力扶持,如日中天快速發展;加上清朝廷在台灣設立番屯制度,將台灣原民平埔族漢化,再將平埔族以外的台灣原民趕離丘陵與平原,並在清國占領的地區四處建立媽祖廟。被建了媽祖廟的地方,即代表著清國政權掌控之所在。自此「媽祖」信仰,成為台灣先民被漢化,被殖入中國腦很重要的象徵。

    由於台灣先民敬天惜福的先天性格,威權殖民者利用這樣的民族性,以政治的手段,串聯了台灣各地香火鼎盛的大廟,作為舉辦盛大進香儀式,甚至作為綁樁拜票、買票,操控地方的基地。讓容易受騙、愛熱鬧的台灣民眾,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了威權殖民統治者所編織的漢人信仰的巨網之中。

    台灣的媽祖傳說,大概都是廟方所聲稱媽祖用裙擺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空投炸彈等神蹟。例如二次大戰期間,盟軍丟兩顆炸彈在大甲街上,一顆炸燬火車站一帶;一顆未爆彈落在媽祖廟旁的市場邊,傳說是鎮殿媽祖顯靈接砲彈,才使鎮瀾宮城內一帶沒有受到炸彈損傷。另外,朴子配天宮也有同樣的故事,二戰期間盟軍丟了一顆飛彈在朴子街上水塔附近,配天宮媽祖用裙擺將飛彈接住丟入朴子溪中,使得朴子街免受戰火的波及。雲林西螺廣福宮、彰化縣埤頭合興宮、東螺開基祖廟北斗奠安宮、屏東縣萬丹萬惠宮、台南市鹽水護庇宮也有相似的傳說。

    筆者是西螺人,家裡信奉佛教,阿嬤吃了近一甲子的長年齋。37年前我請教阿嬤,為什麼大甲媽祖來都要到福興宮?阿嬤說,因為那是政治廟,我們當地老一輩的人都拜廣福宮。我又問阿嬤,那為什麼我們要拜廣福宮的媽祖,因為她很靈驗嗎?阿嬤說,據說日本時代她曾幫西螺收了很多的彈藥,讓西螺免受炸彈的破壞。

    我接著問阿嬤,有人看到嗎?阿嬤說,據廟裡面的人說,媽祖的外袍被子彈打了很多孔,顯示媽祖顯靈幫忙西螺擋災,所以我們要感謝祂。當時我還小,聽這樣的話語,我覺得媽祖人真好,就這樣跟著阿嬤初一、十五,逢年過節都到媽祖廟裡去燒香。

    長大以後,我遍訪各大宗教名山尋找心靈禪師,希望學習人生的智慧。從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一貫道、日蓮正宗、密宗,甚至奧修跟妙禪我都花過一段時間去了解。最後,我選擇跟「三昧智學院」學習禪修,因為我在這裡找到安定、祥和與智慧。

    我從小跟武術館出獅陣,看過無數乩童上身演出,看過廟宮與法師辦事,也看過扶轎的人幾乎是閉著眼睛上上下下飛快的衝南鯤鯓廟前的長階梯。甚至自己跟著進香團進香的時候,感覺都有神靈上身,讓我的手腳不自覺的抬起來,像七爺、八爺一樣的走路姿勢,一路搖擺進廟裡。

    我不否認包含基督教、道教與媽祖在內的宗教信仰,有我們所不能解釋,但卻真實存在的力量。但那些不是我尋求信仰引領我的理由。當我走進一個宗教、教堂或寺廟,能吸引我主動再來的理由,不是因為祂旺,也不是因為那些不知所云的靈動。純粹只是因為來到那個地方,讓我心安、心定,更讓我增長智慧。
    我是獨派人,我不人云亦云、人拜跟拜。我尊敬所有勸人向善的神明,但我只跪拜能讓我的靈魂更自由、更貼近如來的信仰。

    想想,宗教對你而言,代表什麼意義呢?

    資料來源: 駱芬美《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 人生的意義一貫道 在 張盛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9-07 18:30:01
    有 1,385 人按讚

    【給20歲的妳】

    昨天,一位北一女學生,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多讓人遺憾與不捨。

    這讓我回想起2003年10月,一名十九歲的台大學生,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遺書上說:"不知道讀那麼多的書要幹什麼?"。

    當時我寫了篇文章「自殺,我沒選擇的路」,引起了一些迴響。又看到憾事重演,真是痛心。我把14年前的原文貼出,請各位好朋友們多多轉貼,大家一起來,別讓青春生命如此消逝!

    40年前,19歲的我,台大數學系的新鮮人,站在台大綜合教室頂樓,望著樓底下青翠的綠地,在我眼裡卻是一片蒼白,我問著和他同樣的問題:"不知道讀那麼多的書要幹什麼?"。但我沒有跳下去,曾經身歷其境想要自殺的人都知道;站在那裡,想跳下去的感覺像一個魔咒,讓人無法抗拒。

    是什麼力量讓我選擇不跳?

    很多人都誤以為,只有生活困難、久病厭世、心理不正常的人,才會不想活下去。

    我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大聲疾呼,不對!越聰明、越優秀、能力越強的人越會想不開!遲或早,總會碰到人生的關卡,需要認真抉擇,到底要不要跳?

    因為,越聰明、越優秀、能力越強的人,越把求生存的競爭想得太簡單,而把生命的價值想得太複雜!

    我在彰化鄉下長大,讀國中時,我是全校第一名畢業,聯考以幾乎滿分考進台中一中,是學校有史以來第一個考上台中一中的學生。

    在台中一中,我還是全班第一名,也是班上唯一考進台大的學生。會進數學系,只是因為我不喜歡物理,所以隨便選填幾個看起來像跟物理無關的系別。

    國中加高中六年,因為課程太簡單了,我上課幾乎都在打瞌睡,老師也只能偶爾對著我張開的嘴練習丟粉筆,因為,我總是考第一名。

    台大太自由了!尤其是數學系,連點名都不必。一進台大的我就像脫韁野馬,玩瘋了,價值觀開始混亂,也開始思考,到底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高中之前不必想這個問題,因為答案很簡單,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聯考。但是上到大學之後,舉目四顧,週圍都是和我一樣優秀,過五關斬六將的天才;讀書的目的,就是讓我來和這些怪胎競爭嗎?競爭的目的是什麼?我分數贏他一分會怎樣?輸他十分又如何?

    回首看國中成績最後一名的同學,他唸完國中以後,就很認命去當學徒,現在呢,已經娶妻生子,每天開車,生活似乎輕鬆愉快。

    我每天想著這個過去似乎不存在的問題,突然它佔滿了我所有的腦袋瓜子。不願意為了那幾分分數而苦讀的我,終於崩潰了!

    換句話說,讀書不曾輸過的我,因為不敢去面對競爭所可能產生的失敗,選擇了用崩潰來逃避!

    我每天都覺得人生灰暗,毫無意義,未來充滿了恐懼,每天都想自殺。當時的我,不知道這叫憂鬱症。

    我受過洗,施過戒,修過密宗,聽一貫道的前人講經,大讀存在主義與虛無主義,但是對我產生不了任何救贖。民初郁達夫的詩說:「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我很不幸,比他早了二十年體認這種感覺。

    但我終究還是熬了過來。

    研究命理,尤其是紫微斗數,讓我開始不甘心,不甘心這麼早就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會讓我沒有機會驗證,命盤中描述未來的我,究竟會不會發生?

    我站在大樓頂端思考:"如果我真的跳下去,命盤中的我,應該會如何顯示?"。

    又想:"如果命盤中的我一定會跳下去,那麼,我選擇不跳又會如何?"。

    我想了又想,想了四年,決心走下來,面對生命的風暴,並且讓它提早發生。

    我坐在操場,決定讓自己徹徹底底的失敗一次,讓天才的光環在我身上完全消失;我不要再頂著這個危危欲墬的高帽子,為了怕它掉下來,反而讓我忘記如何走路。

    我放棄了畢業考。

    一直到現在,我都只有高中文憑。

    但是,因為這次失敗,我終於開始享受成功的感覺,接下去,任何一個微小的進步,對我都是莫名的感動,我悟出了生命的價值!原來,生命沒有我想像的複雜!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卻很幸運,比他早了二十年。我從對命理的體認與通達中,知曉天命,活出自己。我把外在的命運內化為自己的性格,把握性格,就是把握天命。所以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和如何去做,創造自己的命運。現在的我,對人生充滿了熱愛,盡情享受生命旅途中的一草一木。

    我無法勸任何一個人不要糟蹋生命,因為不管是什麼命,那都是他自己的,只有他自己能決定怎麼過,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感受不了這種痛苦。

    我只想真誠的告訴你─我年輕的朋友們,看看你的命盤!生命裡還有你想不到的無限可能,蘊藏在裡面!

    沒有發掘搞清楚以前,你怎麼捨得死呢?

    #給每個人生階段的你

    張盛舒專欄好文: http://click108.tw/dAN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