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磨合還是不適合?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
*怎麼樣會喜歡一個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張自己的清單(假設十項)
滿足三項(喜歡)、滿足五項(考慮長期交往)、滿足八項(真愛)
————
*一直以來兩人之間的差異、矛盾、分歧,到底是該磨合還是根本不適合?
都是戀愛中的情侶會面臨到的問題、甚至在曖...
—
「該磨合還是不適合?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
*怎麼樣會喜歡一個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張自己的清單(假設十項)
滿足三項(喜歡)、滿足五項(考慮長期交往)、滿足八項(真愛)
————
*一直以來兩人之間的差異、矛盾、分歧,到底是該磨合還是根本不適合?
都是戀愛中的情侶會面臨到的問題、甚至在曖昧期觀望時也會出現這問題
當開始發現另一半候選人身上那些自己不太確定的特質,也往往都會在內心深處這樣問自己。
————
*這件事很主觀,沒有標準答案和公式,畢竟每個人獨一無二如此不同
羅密歐與茱麗葉可以背負著無法調和的家族衝突再一起,而吃飯坐你旁邊的傢伙可能只是另一半咀嚼東西時發出不好聽的聲音就決定分手,那麼一段該嘗試磨合的關係長怎麼樣呢?
————
*致所有該磨合的人,如果彼此相愛,彼此看得到一個可以相互融合的未來
當你想起他時,你會感到一陣甜蜜,當你聽見他的情話時,你的嘴角會不由自主浮現一陣幸福的微笑,而你知道他對你也是如此,哪怕他惹你生氣,你惹他生氣,氣消之後你們都還是想見到對方,那麼請嘗試磨合吧!如果都這麼相愛了,那我相信那些要磨合的小事都有他調和的可能。
————
*磨合就像重新裝潢一間屋子,那個讓你看了覺得滿身不自在的舊水龍頭也許換上新的之後就讓你心曠神怡,那道牆上可能有一道醒目的裂縫,也許你在旅途中遇見的一幅掛飾可以很巧妙的遮掩,都是小事沒什麼過不去的坎,重點是你們心裡都已經選定了這個家。
————
*而一段不適合的關係長怎麼樣呢?致所有不適合的人~你們愛得太辛苦嗎?外界總是給了許多不必要的難以跨越的挑戰吧,或者你們彼此看見了一個對方也許並不會在那裡的未來嗎?很多時候~不適合是這樣子:你希望對方可以為你做出改變讓這段關係可以更加稱心如意,然而你想改變的東西,正是對方最無可改變的本質,你是鳥他是魚,你希望他可以上來跟你一起看看蒼天和高山,他卻只能帶你沈溺在深深的大海,又或者你已經將這段關係認定為不管怎麼樣都想要回來的家,而對方卻只把它當成短暫逗留的租屋處。
————
*長大後我們會發現殘酷的事實:「磨合需要雙方的努力、而不適合卻只需要一方的認定」長期磨合一段不適合的關係,就像硬要裝潢一間戶型很奇怪的屋子,你想要加強採光?但抱歉~這扇牆是結構牆不能打掉。。你不想要一進門就對著廁所嗎?但抱歉這裡的水管無法改牽,到最後一間屋子的格局零零落落沒有人住得舒服。
————
*而什麼是「deal breaker」?按英文字面的意思來解釋他是那一些使交涉破裂的東西,放到感情裡面來就是那一些擇偶時必須要判對方出局的因素,一個有框架的人,既然有擇偶時加分條件就自然會有大大扣分的deal breaker,ex.女朋友公主病太嚴重、男朋友慣性劈腿or家暴,當然也有些人並不打這些因素當成deal breaker,他們覺得這都還有磨合的可能性,每個人接受的程度不一樣,而遇見過越多人越透徹了解過自己的人,就會越知道自己的deal breaker有哪些,也許你喜歡溫婉顧家會體貼你的女生,那麼那一個就算相處起來再驚豔的狂野外放大女人就必然是一個deal breaker,也許你喜歡成熟智慧社會化的男人,那麼那個不會做人、內心幼稚的男孩就必然不是你的那杯茶,deal breaker從大到小都有,小到也許在曖昧初期對方用沾滿泥巴的鞋子踩髒了你的新車還沒跟你道歉,就足以構成。
————
*愛明明可以很簡單...為什麼會搞得這麼難?喜歡、愛、談戀愛、定下來、婚姻,都是一些好複雜的事情,只想簡單愛著一個人確實是可以達成的,就是不求回報不問得失,抱持著我愛你與你何干的心態,默默的把你的愛放心底,就可以簡單的去愛一個人,但這樣的心態往往是這世間最難的,我們都想要得到、都想要被重視、都想要愛的人都同樣的也愛自己、都不喜歡被拒絕、不喜歡被分手,只是萬物有來的一天就有走的一天,誕生也是為了面對死亡(Born to Die),這也不是一件消極的事情,這是一件很坦然的事情,如果我們都能做好「愛情總有一天會消失」這樣的心理準備,就能夠更去珍惜每個當下,就能夠尊重每一個突如其來的變化,當愛人離我們而去時,也不會憤而毀滅對方,或者賭氣毀滅自己,不論每個人戀愛最後走到哪裡,能愛過都是好事,都有經驗值upup,決定磨合努力經營的情人是最幸運的,能夠享受到彼此同樣願意為了這段關係而付出「同等相愛的幸福體驗」,而不適合的願走的那一方清醒理智,願送的那一方明白透徹。
————
*人生這條路上,最美的總要過去,更美的總要來臨。 *愛這件事別論永遠、但論永續。
____
註:
這話題看似沈重也不是這麼沈重,以前會覺得愛過的人有一天就不愛你了,反正愛會消失是一件非常難過的事,但其實想通後會發現,人生這條路上,本來就無法完完全全稱心如意,本來所有事情有發生的一天就有結束的一天,不求不在愛情中受傷,只求當傷害發生的時候,我們有辦法用健康的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讓自己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去成為一個更好更幸福更強壯的自我,「想開」這兩個字說來簡單,真的需要去做的時候,我們要放下很多很多沈重的包袱。 (致重獲新生的自己,有更多機會去遇見更多更好的際遇!
#課題 #磨合 #適合 #感情 #兩性 #dealbreaker #心得 #instagood #photography #love #instagram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常常有網友受了傷,問我為什麼能這麼勇敢、毅力這麼堅強?
其實我不是天生剛毅,是遇到的挫折太多,磨著磨著,就成了今天這個樣。
遇到人生最大的關,應該就是妹妹的出生,在我平順的人生投下一顆震撼彈,一直認為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我卻親身經歷了一場就算再努力也不能改變的命運。
期待妹妹是健康孩子的希望落空,隨之而來的,是三張中度障礙手冊、馬不停蹄的跑醫院做檢查、復健、開刀、找不到診所排復健、復健的狀況不如預期順利、還要加上旁人的歧視、批判和異樣的眼光。上國小後因為有中度手冊被老師禁止上體育課、上教評會上去爭取她的公平權益、英文老師在全學年孩子上台表演時把她獨留在台下、前校長說她是下愚、因為肌肉張力不足,她常常在學校裡弄髒衣服,我得要替她清洗和換衣服、每天陪她完成看不懂的作業....讓我深刻體會特殊孩子和父母的困境。
就因為一篇立場想法不一樣的文章,幾千個人留言批判、咒罵、新聞媒體公開投票決定我的對錯、網友用妹妹的障礙攻擊、黑粉緊跟著隨時公開發文批判、業配捐款給學校和弱勢機構也被檢舉到教育部....
歷經兩個大孩子轉班、退出球隊、被霸凌、轉學、休學、拒學...大概所有父母的擔憂我一個都沒錯過。
真的一點也不容易呀!!當挫折輪番上陣,頓刀慢慢磨慢慢割,傷疤結成了厚繭,傷害力道不夠,我的皮糙肉粗感覺越來越遲鈍。
不能只是認命挨打,還要堅定自己的意志,我很努力給自己加油。為她說的新詞雀躍、為她的進步開心、練習幾百條吐司,只想告訴自己,我也有做得好的事;考兩張丙級烘焙證照,如果不能當老師,還可以去當麵包師傅;出了4本書、跑幾百場的演講,努力把自己的理念推出去、面對無知的上司拍桌反擊....
很多時候我不是不怕,而是衡量過事情最糟糕的結果,如果連最糟的情況都能接受,還有什麼需要躊躇不決的?
退出所有群組、孤立自己的人際關係、獨來獨往,不想聽到流言蜚語和別人的批判,我管不住別人的嘴,把自己的耳朵關起來最有效。
所以我回到家需要很多溫暖,陪著妹妹看影片、看著5隻貓追逐跳躍,為他們單純的動作敞開心胸大笑、每天晚上緊緊抱著工程師,享受他給的安慰和愛,充飽電,隔天繼續努力。
慶幸自己還有健康的父母、有親愛的手足、有願意出門上學的孩子、有善良的妹妹,5隻抓破沙發可愛爆錶的貓、單純體貼的學生、還有一個讓我任性的工程師。
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難得倒的關,就算是天堂路,我也爬過最難的一段,剩下的都是小菜一碟,力道不夠重,真的沒感覺。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難題和挑戰,我沒有特別苦特別厲害,很多事情以前在乎,現在卻無感,不重要的事,何必放心上?
我的喜怒哀樂,只為愛我的人,我愛的人。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英文 在 海兒Perlet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張照片很特別,不是因為我刮得滿是痧的背⋯而是因為,它是在我被前老闆嚴重性騷擾的那一天的前三個小時拍下的!
我的體質非常容易氣結,三不五時就會痠痛經絡堵塞,但是長年工作,很難找到時間去好好放鬆按摩,所以如果能夠抽空找到洗髮的時間,我會直奔髮廊懇求髮型師幫我按用力一點(那種力道已經是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愛店M-Palace 光復店其實根本沒有刮痧的服務,我那天是去找常常跟大家推薦的Elaine老師(Elaine Hair Care)去整理頭髮,那天她的助理泰迪看見我的疲累,主動好心幫我刮痧,花了他好多時間,仔仔細細地幫我疏通經絡⋯無法言語形容的感動與感恩,我會永遠記得在心裡面❤️
刮痧結束,我便前往前老闆所謂很重要的餐會,與公司其他的模特兒們陪客戶用餐(相信我,在模特兒界多年,這只是我第二次陪同客戶吃飯,特別要釐清所謂的,模特兒一定一天到晚陪飯局的坊間錯誤印象)簡簡單單的晚餐結束後,前老闆決定續攤,我一開始就婉拒了,因為我要趕回家,我難得讓我爸在我家顧童,並不想讓他延誤回他自己家的時間⋯但是前老闆強迫我的經紀人去我家幫忙接走小童,不給我拒絕的理由,並表明這是公司很重要的合作對象!(其實合作不合作,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在這間所謂的經紀公司下,我除了看似固定的直播工作,他們並沒有為我接到過任何一個其他的工作)但基於公司的一份子,為了五斗米,我還是跟上了計程車。
三台計程車,好死不死,前面兩台載滿了客戶與公司模特兒,我和前老闆,上了第三台!事情就發生在第三台計程車上,短短不到十分鐘的車程內⋯內容歷歷在目,但我就不在這裡做文字敘述了!
事發當下,我的腦袋裡面彷彿開始播放人生跑馬燈⋯斗大的"我該怎麼辦!?這份工作怎麼辦!?⋯⋯"下了車,我質問前老闆:你怎麼可以這樣!你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他一派輕鬆的告訴我:妳上面還有兩個姊姊!但妳不會見到他們!(意思是他已經幫我安插小四的位置了)
⋯⋯⋯⋯WTF
身體發冷顫抖著腦袋一片空白,我依然待完了第二場公司的聚會,在那裡遇到了一位知名的音樂製作人,彷彿是那天的一塊浮木,因為跟他說話,我可以暫時避開前老闆鹹濕的眼神,與不斷再靠過來的動作;也是這位製作人最後成功把我帶離現場!我和他簡單地聊了在表演藝術、模特兒圈、生活感情的事,他跟我聊了一些佛學的話語,我掉下了眼淚(其實我哭的是稍早被性騷擾的事,是在釋放剛才的情緒⋯)離開後我趕去經紀人家接到小童,到家,小童睡後,我哭了⋯無助地哭了!這噁心的事情真的發生在我身上了!致電前老闆的女助理,她只是情描淡寫的跟我說:他喝大了!⋯(意思是沒事兒!只是不巧被妳遇上了)隔天,我收到前老闆的LINE,他說他為他酒後失態跟我抱歉!
我後來在這間公司待了兩週,九月初告訴他們,我要離職,因為光是看見那位鹹豬手前老闆辦公室的門,都令我噁心!我無法再為這種人工作!即使斷炊,我也不可能繼續這一切!
簽完離職證明,前老闆的助手告訴我前老闆想要再親自致歉!她陪同我在前老闆面前坐下,辦公桌那頭的前老闆問我:有什麼可以幫妳的?可以跟我說!或是跟她(助理)說⋯他並且再次跟我抱歉!後面附加一句英文:Are we cool now?(加上雙手攤開瀟灑的動作)
呵呵呵⋯看完以上你應該也覺得,這道歉,很不可思議吧!?我心中的OS是:換做是您女兒被人家性騷擾,對方這樣致歉,還問你Cool不Cool?你會接受嗎?應該是說,性騷擾別人後,你覺得道歉有用嗎?
離職後,為了維持生計,我賣了車,並且繼續火力全開各種斜槓人生的不同工作!感謝老天爺的眷顧,單親育兒的生活,本來就充滿挑戰,離開了那份工作,至今我依然活著!至少不用再活在噁心與恐懼之中⋯
為什麼會這麼久才寫出來?或是為什麼要寫出來?其實並沒有答案,只是想分享給曾經受過職場性騷擾傷害的朋友,絕對不要屈服於職場惡勢力!療癒復原自己受傷害的身心靈已經夠不容易了,別再讓自己處在那樣的環境中!一直以為自己是女漢子,見義勇為,在路上遇到偷拍騷擾也馬上會嗆回去!但是⋯當妳的生計掌握在騷擾妳的人的手中時,妳的勇氣與世界真的會一下子垮掉⋯有人因此選擇留在原地隱忍。
這世界一定會有人檢討受害者,一定是她/他⋯⋯⋯才會被⋯⋯⋯有人就是因為這些言語、心中過不去的坎,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作為過來人,我必須大聲的說!並不是!鹹豬手,對誰都有可能下手!不是因為你的穿著、不是因為你的樣貌、不是因為你哪裡做錯了⋯
終止二次傷害!從你我開始!
希望大家一輩子都不會遇上這樣的事!
#性騷擾
#職場性騷擾
#真實故事
#MeToo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
來自Wiki的補充:
性騷擾非常普遍!它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一些情況下,性騷擾與其他騷擾之間不易區別,特別是所謂的不受歡迎的示好。又例如出於玩笑或者其他善良動機而實施撫摸、摟抱、親吻等等普遍的社交禮儀是對人友好的,其本身不具有違反法律的原則。通常是加害者肢體碰觸受害者性別特徵部位,妨礙受害者行為自由並引發受害者抗拒反應,意圖前述之行為而尚未行動或騷擾未遂也是性騷擾。
性騷擾可分為一次傷害與二次傷害:一次傷害為單方面求歡;二次傷害包括求歡不成惡意中傷,造成受害當事人精神受創,人際關係受阻,職場地位受歧視待遇。
很多國家都立法規管性騷擾,該議題屬告訴乃論。常見於職場性騷擾,上司對下屬或是同事之間的性騷擾。性騷擾受害者也有可能為保全人際關係,強忍不悅感而不反抗,導致加害者得寸進尺。感受到性騷擾時,向他人求助,離開現場,盡量釋放明確訊息,表態制止,視為明智。有時性騷擾受害者可能是因為擔心報復,才不回報的,一項研究指出,光是在美國,就有75%的人,因為說出自己遭到性騷擾的事實而遭到報復。
全文: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性骚扰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英文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英國創業故事分享(本文同時刊載於Go Study留學誌)
Dream Big!傻傻的英國創業之路!
『傻』這個字,乍聽上去像是負面的詞語,但對我來說,傻卻是勇氣的同義詞。
我是一個澎湖漁村長大的女孩,來到英國之前,就是一股傻勁地過生活,面對挑戰和挫折,雖總讓我痛苦憤怒,卻從來沒有讓我認過輸。傻衝傻闖的個性,有時闖禍,有時卻可以趕鴨子上架了。
在我的人生歷程中,常常有許多轉折,待我回過神來,『什麼?我已經創業了!』。
父母親都是教職人員,創業對我們家來說,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事。他們一生奉獻給教育,從小沒有特別讓孩子選擇別的路,對女兒們的栽培也就希望能安穩的任教職或是公職。當時叛逆的我,半推半就的進入了師範體系唸書,卻總貪玩,社團啊、夜店啊、聯誼啊,想多嘗試各種什麼其他的。當時因為自己的身份是公費生,畢業後就註定了任教職一路。卻總是不甘心,覺得好想出去這個世界看看,於是當時的我努力存錢去環遊世界。當時小小年紀,我就傻傻的挑戰幫學生全英文授課,在薪水低迷的南部,我在大二期間就有不錯的家教收入,家教、補習班、翻譯、帶團,我什麼都想試試看。
自己打工存了錢後,我開始背起背包環遊世界,在那個沒有Google地圖和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我一個女孩,就想看看這個世界有什麼新鮮的。在我遊歷了6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市中,住遍了五大洲的各種住宿,青旅、地鋪、公園、機場、火車臥鋪、夜巴、沙發衝浪、海灘、露營、旅館、民宿、飯店,看著來自世界各地遊客一起分享著各自的旅遊故事,這開民宿的概念,在我心中也是沈澱了好多年,但那時候心中的圖像也是退休後,在故鄉海灘邊開間可以吹海風的民宿,如此的感覺罷了。
在教職服務了幾年後,總想著我還可以趁年輕做什麼,所以決定離開了澎湖那片故鄉的海,到了台北,考上了個很很感興趣的系所。在台師大的幾年中我完成了『歐洲文化與觀光』碩士,也考過西班牙語B2檢定,以及中西英三語的導遊領隊執照,原本想說當導遊很適合我,畢業前,在所上教授們的鼓勵下,順利的申請上了英國名校『倫敦國王學院』的文化媒體與創業產業博士學程。
到英國後才是真正的『砍掉重練』,一到英國,處處請教老師,以老師意見為主的我,居然被指導教授認為我自信不夠。還記得當初看到老師覺得我自信不夠的那封信,我走在Waterloo橋上,看著大笨鐘和倫敦眼,我流下了兩行淚。喔!原來在英國
,我這樣的自信還不夠,我還要更加勇敢!現在想起來,還真的很感謝老師那時給我的鼓勵。
博士還沒畢業,就先創業了。
在博士生活以外,我則是深深被這裡的自由和創業的風氣吸引。博士班一開始的時候,因為高昂的生活費,常得精算著每個月的開銷而過著窮哈哈的生活。家裏爸爸中風長年臥床,媽媽扛起全家,讓我們完成學業。我也不好跟家人求助,就跟先生討論著,要不然兩個人都去找個兼職工作存點錢,等畢業後可以在大學中謀個教職。
然而,倫敦的商業氣息很重,每天走在路上或是搭個地鐵,常常被各樣的行銷看板和千奇百怪的文案和設計刺激著想法,我們看到了很多商機,漸漸的,我們就不單一考慮『找工作』這個選項,開始認真思考著創業的可能性。
因緣際會在倫敦認識了幾位創業前輩們給了我們不少的指教,後來博士論文題目關係,我採訪了許多文創微型公司,真的是體會到有筆電有WIFI就可以創業。倫敦對創業者最友善的就是:簡便的創業流程,發達的會計服務,有來自世界各地千萬遊客的廣大市場。
創業這個想法,醞釀了十幾年,要開始卻只要一分鐘!
我的校區就位在Strand和Waterloo這邊,都是在倫敦市中心精華地段,常常我從圖書館出來,每天就望著倫敦眼、大笨鐘和國會大廈。一年四季,倫敦人來人往的旅客從沒停過。心想著這麼多旅客,他們來這邊消費的每個環節都有商機,加上我們又會多國語言,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武器。再者,自己是十多年的老背包客了,就開始想要幫旅客找到最市中心交通最便捷卻又符合預算的住宿,樂活倫敦民宿於是就這樣誕生了。
創業繁雜的事情很多,但卻不是很難,在英國,畢業後創業的人很多,常常可以看到拿著一份Business Plan就到處去找人討論各種創業的可能性。還記得有一次,我去學生代表處辦事,看到一個中東學生拿著一大本資料,我喵了一眼,發現是他的創業企劃書,跟他深談後,才得知他想要找學校贊助他申請創業簽證,我們兩個人交換了一些商業點子,給予彼此祝福,聽說後來他順利的拿到贊助資格。在倫敦,有很多機會可以遇到很多創業的人,這些刺激也成為了創業的養分。
剛萌生創業念頭的時候,我們把想法分享給很多朋友,有些比較保守的朋友就會比較害怕我們失敗,才發現在台灣的文化中,『還沒開始就結束了』的人還是比較多一些。在英國這邊的朋友,通常都是會鼓勵,會幫忙想辦法給建議或是分享人脈。這一路走來,幫助我們的人真的很多。
我選擇了一條相對比較冒險的人生,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應該要創業,只要是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的,做什麼都好!我們的創業心得,要說重點,就是一個『傻』,你要說我們好『笨』還是要說我們很『努力』,都沒關係,我們想分享的就是想做就去做!
一個瞬間決定下去,人生其實可以有很多面貌的。
創業,聽起來很難,其實,難,也就難在心裡那個坎過不去。還沒開始,就想著做不到,這個想法我在來英國之前也有。英國給我的教育是非常鼓勵人要有自己的想法,倫敦更是特別接受各種不同的文化。現在我們公司旗下經營的民宿,在倫敦市中心已經有五館,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旅客。老話一句,感謝這些年幫助過我們的朋友們,也感謝神幫助我在最後那一刻,放手一博在英國創業。
Dream Big 很簡單的,只要你夠傻不要想太多就可以了!Just Do it!
#心態很簡單就是是傻傻地衝
#實際上的大小挑戰不斷但都可以克服的
#在異鄉都可以一邊育兒一邊開公司真的人的潛力無限
#許多許多講不完的故事有人想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