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物志翻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人物志翻譯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人物志翻譯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rehtra (武英殿大學士爾雅)看板Confucianism標題[轉錄]|<<人物...

人物志翻譯 在 數位外交研究室 Digital Diplomacy Lab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22:15

#研究室日常|你曾看過我們的 #FB限定專欄 #推特觀察週記 嗎?這個每週在推特上深度觀察一個主題的專欄,都來自實習生佳紘之手!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佳紘在協會的實習日常吧! 🌏 #法國 #巴黎 的交換經驗,讓他立志「推銷台灣」! 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畢業的佳紘,現在是再過一週就要開學的台...


※ [本文轉錄自 Chinese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清一), 看板: Chinese
標 題: |<<人物志>>譯文| 九徵
發信站: 水木社區 (Thu Oct 20 13:33:36 2005)
轉信站: ptt!news.newsmth.org!NEWSMTH


〈九徵〉

蓋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聖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譯文﹕

[成就人物之根本﹐出於情感與本性。情感與本性之義理﹐極為微妙而幽隱﹐若非聖人之明察﹐誰能得其究竟﹖]

凡有血氣者﹐莫不含元一以為質﹐稟陰陽以立性﹐體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質﹐猶可即而求之。

譯文﹕

[大凡有血氣之人﹐無不含容元氣太極而成其資質﹐秉承陰陽而確立其本性﹐體現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顯現其形體。一旦有其形體資質﹐便可以就此而探求。]

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故能調成五材﹐變化應節。是故﹐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

譯文﹕

[大凡人之資質量度﹐以中和為最可貴。具有中和之資質者﹐定然平和、淡泊而無偏頗之味﹐因此能夠調和而成就五種人材﹐變通轉化而符合節律。因此﹐觀察人之資質﹐定要先察明其是否平和淡泊﹐然後探討其是否耳聰目明。]

聰明者﹐陰陽之精。陰陽清和﹐則中睿外明﹔聖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聖人﹐莫能兩遂。故明白之士﹐達動之機﹐而暗於玄機﹔玄慮之人﹐識靜之原﹐而困於速捷。猶火日外照﹐不能內見﹔金水內映﹐不能外光。二者之義﹐蓋陰陽之別也。

譯文﹕

[耳聰目明﹐是陰陽之精華。陰陽清正而和融﹐則內心睿智而外表明達﹔聖人淳樸而光照人寰﹐能夠兼有睿智與明達之美﹐可知微妙之玄機﹐亦可知顯露之事理﹐若非聖人﹐無人能夠達到此兩方面。因此﹐明達之士﹐通達動態之機理﹐而不見其內在之玄秘﹔玄秘深思之人﹐認識到靜態之本原﹐而難察變幻迅捷之情事。猶如火光、天日光照其外﹐而不能照見自我﹔金鏡、水面能映像於其中﹐而不能放光芒以照其外。二者之義理﹐大概是陰陽之區別。]

若量其材質﹐稽諸五物﹔五物之徵﹐亦各著於厥體矣。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實﹐各有所濟。是故﹕

骨植而柔者﹐謂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質也。

氣清而朗者﹐謂之文理﹔文理也者﹐禮之本也。

體端而實者﹐謂之貞固﹔貞固也者﹐信之基也。

筋勁而精者﹐謂之勇敢﹔勇敢也者﹐義之決也。

色平而暢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五質恆性﹐故謂之五常矣。

譯文﹕

[若要量度其人之才能資質﹐可由五物察究。此五物之征兆﹐亦各自顯露於其形體。在形體之中﹐骨骼屬木﹐筋脈屬金﹐氣息屬火﹐肌肉屬土﹐血液屬水﹐此骨骼、筋脈、氣息、肌肉、血液五物﹐正是木、金、火、土、水五行之形象。五物之實體﹐各有所助益。因此﹕

骨骼直正、溫潤而柔韌者﹐心胸博大而堅強持久﹔心胸博大而堅強持久﹐為仁之資質。

氣息清淳、端正而舒暢者﹐文采粲然而有條不紊﹔文采粲然而有條不紊﹐是禮之根本。

肌體端莊、勻稱而不虛者﹐正直穩重而堅守節操﹔正直穩重而堅守節操﹐是信之基礎。

筋脈有力、勁挺而精秀者﹐勇武不屈而果敢決斷﹔勇武不屈而果敢決斷﹐是義之標準。

氣色調和、平正間憫n┬擼□u鍤呂磯□韃燁錆粒煌u鍤呂磯□韃燁錆粒□侵侵□駒□?

五種資質源於本性而不變﹐因此叫做五常。]

五常之別﹐列為五德。是故﹕

溫直而擾毅﹐木之德也。

剛塞而弘毅﹐金之德也。

願恭而理敬﹐水之德也。

寬栗而柔立﹐土之德也。

簡暢而明砭﹐火之德也。

雖體變無窮﹐猶依乎五質。故其剛、柔、明、暢、貞固之徵﹐著乎形容﹐見乎聲色﹐發乎情味﹐各如其象。

譯文﹕

[五常各有不同﹐依此體現為五德。因此﹕

溫潤、直正而馴服、剛毅﹐是木之德。

剛健、充實而博大、堅毅﹐是金之德。

質樸、謙恭而可塑、順物﹐是水之德。

寬容、嚴密而能容、可立﹐是土之德。

簡約、條暢而明確、療病﹐是火之德。

即使形體多變而無窮盡﹐仍然會依據五種資質而存在。因此﹐其剛毅、能容、簡明、穩正之表征﹐顯露於形體容貌﹐呈現於聲音表情﹐發散於情感氣味﹐各自依照其形象。]

故心質亮直﹐其儀勁固﹔心質休決﹐其儀進猛﹔心質平理﹐其儀安閒。

夫儀動成容﹐各有態度﹕

直容之動﹐矯矯行行﹔

休容之動﹐業業蹌蹌﹔

德容之動﹐顒顒卬卬.

譯文﹕

[因此﹐心地與資質光亮、直正﹐其儀容則強勁而穩固﹔心地與資質美善、果決﹐其儀容則精進而勇猛﹔心地與資質平和、順物﹐其儀容則安寧而閒逸。儀態變動而形成容色﹐各自有其儀態氣度﹕

直正之儀態變動﹐其容色勇武出眾而健步剛強﹔

美善之儀態變動﹐其容色強健可畏而步若飛揚﹔

合德之儀態變動﹐其容色莊嚴肅穆而令人敬仰。]

夫容之動作﹐發乎心氣﹔心氣之徵﹐則聲變是也。夫氣合成聲﹐聲應律呂﹕有和平之聲﹐有清暢之聲﹐有回衍之聲。夫聲暢於氣﹐則實存貌色﹔故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矜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

譯文﹕

[容色發生變動﹐由心田之氣息引發﹔心田之氣息的征兆﹐即表現為聲音的變化。氣息相合而成為聲音﹐其聲音與律呂節奏相應和﹕有和諧平淡之聲音﹐有清新流暢之聲音﹐有迂徐悠長之聲音。聲音由流暢之氣息而形成﹐則其效果表現於相貌表情。因此﹐真誠之仁者定然有溫和寬容之表情﹐真誠之勇者定然有慎重奮發之表情﹐真誠之智者定然有開明通達之表情。]

夫色見於貌﹐所謂徵神。徵神見貌﹐則情發於目。故仁目之精﹐愨然以端﹔勇膽之精﹐曄然以強。然皆偏至之材﹐以勝體為質者也。故勝質不精﹐則其事不遂。是故﹐直而不柔則木﹐勁而不精則力﹐固而不端則愚﹐氣而不清則越﹐暢而不平則盪。是故﹐中庸之質﹐異於此類﹕五常既備﹐包以澹味﹐五質內充﹐五精外章。是以﹐目彩五暉之光也。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則窮理盡性。性之所盡﹐九質之徵也。

譯文﹕

[表情體現於相貌之上﹐即是心神之表征。心神之表征表現於相貌之上﹐則情感由目光表露出來。因此﹐仁者目光之精神﹐誠實而端正﹔勇者膽氣之精神﹐光亮而強盛。然而此皆偏重某一方面而有很高造詣之人材﹐因其是以偏勝之性為資質者。因此偏勝之資質不能精要﹐則其事不能成功。因此﹐能直而不能柔則過於質樸﹐能剛勁而不能精要則過重武力﹐堅定而不端正則愚蠢﹐任氣而不能清正則迂闊﹐暢達而不能平和則飄盪。因此﹐適中不變之資質﹐與以上各類人材不同﹕五常完全具備之後﹐以平淡之氣味加以包容﹔五種資質充實於內﹐五種精神顯露於外。因此﹐目光之神采有五種光輝相交映。因此說﹕萬物產生則有其形體﹐形體形成則有其神氣精靈。能知其神氣精靈﹐則能通達天理本性之究竟。本性能通達﹐便可知以下九種資質之表征。]

然則平陂之質在於神﹐明暗之實在於精﹐勇怯之勢在於筋﹐強弱之植在於骨﹐躁靜之決在於氣﹐慘懌之情在於色﹐衰正之形在於儀﹐態度之動在於容﹐緩急之狀在於言。其為人也﹕質素平澹﹐中睿外朗﹐筋勁植固﹐聲清色懌﹐儀正容直﹐則九徵皆至﹐則純粹之德也。九徵有違﹐則偏雜之材也。

譯文﹕

[如此說來﹐(九種資質之表征表現於以下九個方面)﹐平正與偏斜之資質在於神氣﹐明達與暗昧之結果在於精靈﹐勇敢與怯懦之情勢在於筋脈﹐強健與柔弱之樹立在於骨骼﹐浮躁與寧靜之標準在於氣息﹐凄慘與愉悅之情感在於表情﹐衰弱與旺正之形體在於儀態﹐情態與氣度之變動在於容色﹐舒緩與急迫之情狀在於言辭。具備適中不變資質之人﹐質樸素雅而平和澹泊﹐內心睿智而外表爽朗﹐筋脈剛勁而骨骼堅硬﹐聲音清正而表情愉悅﹐儀態端正而容色直誠﹐如此則九種資質之表征皆能具備﹐即是純粹之品德。此九種資質有所背離﹐則是偏精或駁雜之人材。]

三度不同﹐其德異稱。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為目﹔兼德之人﹐更為美號。是故﹕兼德而至﹐謂之中庸﹔中庸也者﹐聖人之目也。具體而微﹐謂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稱也。一至﹐謂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質也。一徵﹐謂之依似﹔依似﹐亂德之類也。一至一違﹐謂之間雜﹔間雜﹐無恆之人也。無恆、依似﹐皆風人末流﹔末流之質﹐不可勝論﹐是以略而不概也。

譯文﹕

[氣度之不同可分為三種﹐其品德亦有不同名稱。因此﹐偏精獨詣之人材﹐以其所偏精獨詣之材而自稱﹔兼具多方材質之人﹐以品德為重﹔兼具各種品德之人﹐更有完美之名。因此﹐兼具各種品德而至於最高者﹐可謂之中庸﹐中庸是聖人之所重。具備各種品德之本體而不表露於言辭者﹐可謂之德行﹐德行是大雅之名稱。專於一門而達於最高者﹐可謂之偏材﹐偏材是小雅之資質。具備一種品德之表征而不能兼備其它者﹐可謂之依似﹐依似是似是而非之最易亂德之人。在某方面至於最高而在另一方面卻背離品德者﹐可謂之間雜﹐間雜是變化無常之人。變化無常與似是而非者﹐皆附庸風雅之詩人末流。末流之資質﹐不可盡述﹐因此略而不論。]

夫拘抗違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是故﹕

厲直剛毅﹐材在矯正﹐失在激訐。

柔順安恕﹐每在寬容﹐失在少決。

雄悍傑健﹐任在膽烈﹐失在多忌。

精良畏慎﹐善在恭謹﹐失在多疑。

強楷堅勁﹐用在楨幹﹐失在專固。

論辨理繹﹐能在釋結﹐失在流宕。

普博周給﹐弘在覆裕﹐失在溷濁。

清介廉潔﹐節在儉固﹐失在拘戽。

休動磊落﹐業在攀躋﹐失在疏越。

沉靜機密﹐精在玄微﹐失在遲緩。

樸露徑盡﹐質在中誠﹐失在不微。

多智韜情﹐權在譎略﹐失在依違。

譯文﹕

[拘謹與高亢皆背離中庸之道﹐因此﹐雖行善卻顯露在外﹐雖合理而仍有過失。因此﹕

嚴厲而直率﹐剛強而堅毅﹐其可用之材在於能矯正過錯﹐其失誤在於激烈攻訐。

柔韌而順從﹐安寧而寬容﹐其可用之處常常在於其寬容﹐其失誤在於缺乏決斷。

雄偉而強悍﹐傑出而剛健﹐其可任用之處在其膽氣剛烈﹐其失誤在於多所忌恨。

精明而良善﹐知懼而謹慎﹐其可稱道之處在於恭敬嚴謹﹐其失誤在於多有疑慮。

強大而典范﹐堅定而剛勁﹐其可用之處在於做棟樑主幹﹐其失誤在於專橫固執。

言論能雄辯﹐思路能清晰﹐其擅長之才能在於釋疑解紛﹐其失誤在於漂流遊盪。

廣泛而博知﹐無所不能及﹐其弘大之處在於能籠罩一切﹐其失誤在於博雜不精。

清正而耿介﹐廉潔而自守﹐其可敬之節操在於儉約可靠﹐其失誤在於拘謹內斂。

知止而知變﹐光明而磊落﹐其可成之業績在於不斷向上﹐其失誤在於粗疏散亂。

能深沉寧靜﹐知玄機奧秘﹐其精妙之處在於能高深莫測﹐其失誤在於遲鈍緩慢。

質樸而爽快﹐徑直而不隱﹐其可取之美質在於符合誠信﹐其失誤在於不知微妙。

足智而多謀﹐情感可藏斂﹐其可取之權變在於奇謀異略﹐其失誤在於遲疑不決。]

及其進德之日﹐不止揆中庸﹐以戒其材之拘抗﹔而指人之所短﹐以益其失﹔猶晉楚帶劍﹐遞相詭反也。

譯文﹕

[至於使其道德有進展之時﹐若不以中庸之旨為準則而使之知其指歸﹐以便戒備其材質之不及與過分﹐卻隻知指責他人之短處﹐因而更增其過失﹐此如晉人與楚人帶劍﹐晉人笑楚人佩劍於左﹐楚人笑晉佩劍於右﹐彼此互相反駁論議而無益。]

是故﹕

強毅之人﹐狠剛不和﹐不戒其強之搪突﹐而以順為撓﹐厲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難與入微。

柔順之人﹐緩心寬斷﹐不戒其事之不攝﹐而以抗為劌﹐安其舒﹔是故﹐可與循常﹐難與權疑。

雄悍之人﹐氣奮勇決﹐不戒其勇之毀跌﹐而以順為恇﹐竭其勢﹔是故﹐可與涉難﹐難與居約。

懼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於為義﹐而以勇為狎﹐增其疑﹔是故﹐可與保全﹐難與立節。

凌楷之人﹐秉意勁特﹐不戒其情之固護﹐而以辨為偽﹐強其專﹔是故﹐可以持正﹐難與附眾。

辨博之人﹐論理贍給﹐不戒其辭之泛濫﹐而以楷為系﹐遂其流﹔是故﹐可與泛序﹐難與立約。

譯文﹕

[因此﹕

剛強而堅毅之人﹐剛烈好爭而不能和諧﹐若不戒備其好強所生唐突之患﹐卻以順從而表現出屈服與懦弱﹐則更能增其過剛之性。因此﹐可以確立法度以制之﹐而難以與之謀劃機密之事。

柔和而順從之人﹐心思緩慢而優柔寡斷﹐若不戒備其做事時無法統攝之弊﹐卻以為剛烈必然造成他人損傷﹐則更能使其安於舒緩。因此﹐可以與之遵循成法﹐而難以與之權衡疑難之事。

雄豪而強悍之人﹐氣勢亢奮而勇猛決絕﹐若不戒備其勇猛所生毀傷跌盪﹐卻以順從而表現出膽小與懦弱﹐則會使其氣勢完全耗盡。因此﹐可以與之共赴危難﹐而難以與之共處平易之境。

多懼而謹慎之人﹐畏懼禍患而多所疑忌﹐若不戒備其因為懦弱而失義氣﹐卻以用武而要表示親近或拉攏﹐則會更增加其已有疑心。因此﹐可以與之保全所有﹐而難以與之講求節操之理。

氣盛而端正之人﹐堅守志意而剛勁特行﹐若不戒備其衷心之堅守與護持﹐卻以辯駁而逞顯其人為之浮辭﹐則會使其專一之心更強。因此﹐可以與之守持正道﹐而難以與之附和眾人之意。

善辯而博識之人﹐論事說理能豐富周延﹐若不戒備其言辭空泛而無遮攔﹐卻以為是典范而受其束縛牽制﹐則會促使其流瀉而不止。因此﹐可以與之泛泛而談﹐而難以與之確立規約之條。]

弘普之人﹐意愛周洽﹐不戒其交之溷雜﹐而以介為狷﹐廣其濁﹔是故﹐可以撫眾﹐難與厲俗。

狷介之人﹐砭清激濁﹐不戒其道之隘狹﹐而以普為穢﹐益其拘﹔是故﹐可與守節﹐難以變通。

休動之人﹐志慕超越﹐不戒其意之大猥﹐而以靜為滯﹐果其銳﹔是故﹐可以進趨﹐難與持後。

沉靜之人﹐道思回復﹐不戒其靜之遲後﹐而以動為疏﹐美其懦﹔是故﹐可與深慮﹐難與捷速。

樸露之人﹐中疑實[石+□]﹐不戒其實之野直﹐而以譎為誕﹐露其誠﹔是故﹐可與立信﹐難與消息。

韜譎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術之離正﹐而以盡為愚﹐貴其虛﹔是故﹐可與讚善﹐難與矯違。

譯文﹕寬弘而普適之人﹐意在追求其周全和恰﹐若不戒備其交往之人魚龍混雜﹐卻隻以耿介自守而求有所不為﹐則會使其更入渾濁之地。因此﹐可以與之安撫眾人﹐而難以與之改變世俗之習。

自守而耿介之人﹐譏刺清流而盪擊濁惡﹐若不戒備其所守之道常有狹隘﹐卻以世俗紅塵為污穢不凈之鄉﹐則會使其更加拘泥狹境。因此﹐可以與之守持節操﹐而難以與之謀劃變通之事。

完美而知變之人﹐心志仰慕於超越常規﹐若不戒備其心意之過大與繁多﹐卻以為沉靜乃是滯塞不通之道﹐則會使其銳意更加堅定。因此﹐可以與之共趨於前﹐而難以與之守持於後之位。

沉著而寧靜之人﹐循規蹈矩而思慮再三﹐若不戒備其沉靜易成遲滯淹留﹐卻以為求變必然導致疏漏不密﹐則會使其以懦弱為美德。因此﹐可以與之深謀遠慮﹐而難以與之謀劃速決之事。

質樸而直露之人﹐見解可疑而固執己見﹐若不戒備其表現會有鄙野粗直﹐卻以為計謀即是怪誕不經之論﹐則會使其真誠過分直露。因此﹐可以與之誠信相守﹐而難以與之研討變通之情。

謀深而多計之人﹐探究揣度而求容於人﹐若不戒備其權術可能偏離正道﹐卻以胸無計謀為愚拙無用之人﹐則會使其以虛浮為可貴。因此﹐可以與之共成善事﹐而難以與之矯正偏邪之謀。

夫學所以成材也﹐恕所以推情也。偏材之性﹐不可移轉矣。雖教之以學﹐材成而隨之以失﹔雖訓之以恕﹐推情各從其心。信者逆信﹐詐者逆詐﹔故學不道﹐恕不周物﹔此偏材之益失也。

譯文﹕不斷求學﹐可用以成全人之材質﹔寬恕待人﹐可用以推究人之性情。本性有所偏至之材﹐不可強求其轉變。即使以不斷求學而教育之﹐一旦材質成定形則隨之失去所學之道﹔即使以寬恕待人而訓導之﹐然而推究人之性情卻各從其心出發。誠信之人亦以人為誠信者﹐狡詐之人亦以人為狡詐者。因此﹐雖有學而不能合於道﹐雖寬恕而不遍於物﹐此是偏至之材更大之缺失。

--
失即佚也﹐此活用法。


※ 來源:‧水木社區 http://newsmth.net‧[FROM: 59.66.82.2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50.8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