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民日報金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人民日報金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人民日報金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人民日報金句產品中有5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0萬的網紅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拿到奧運冠軍後,記者問她,為什麼想贏❓小姑娘一句話:「我媽媽生病了,我想贏了獎金,回去給她治病。」 中共國沒有免費醫療的真相迅速傳播到全世界😱。...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1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ta-qmNwzakU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人民日報金句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0:00:12

【@businessfocus.io】東奧乒乓球混雙中國首敗日本 體育賽事成民族主義宣洩口 . 東京奧運會26日舉辦的乒乓球混雙比賽決賽中,日本組合水谷隼和伊藤美誠以4:3成績擊敗中國老將組合許昕和劉詩雯,贏得日本奧運乒乓球史上的第一金;亦是2008年以來中國選手首次錯失奧運會乒乓球項目的金牌。這...

人民日報金句 在 Nisa Tu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03 09:57:39

#0606 翻開民主新頁的這一天。 特地向公司請了一小時趕回家,羞恥地當了一年多的高雄人,今天終於能挺直腰桿返鄉了,我們要回去投下罷免票。 57萬票的高門檻,所有飄蕩外地的青年們都怕少了自己那一票,拼了命的也要擠上南下車廂,回到熟悉那片土地。過去說了那麼多感性的催票,真正成真的這刻,只想好好回憶...

人民日報金句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10:58:59

11月21日新聞概要📃 ——————————————————— 【暴動案被告投訴遭警恐嚇 被迫讀出「時代垃圾 溝渠曱甴」】 11月18日「開花」欲救困於理大的抗爭者逾200人被拘控。其中60人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分三案提堂。辯方投訴指,有警員要求被告讀出「時代垃圾,溝渠曱甴」。 . 【被控暴動6傷者出院...

  • 人民日報金句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2 04:08:13
    有 4,170 人按讚

    拿到奧運冠軍後,記者問她,為什麼想贏❓小姑娘一句話:「我媽媽生病了,我想贏了獎金,回去給她治病。」

    中共國沒有免費醫療的真相迅速傳播到全世界😱。

  • 人民日報金句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2 01:24:00
    有 7,158 人按讚

    拿到奧運冠軍後,記者問她,為什麼想贏❓小姑娘一句話:「我媽媽生病了,我想贏了獎金,回去給她治病。」

    中共國沒有免費醫療的真相迅速傳播到全世界😱。

  • 人民日報金句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1 08:02:37
    有 3,650 人按讚

    周軒轉了菲爾評論反對黨的的文章,許多人留言我當然也去海巡。一不小心看到有人說他在南華早報擔任培訓編輯,拿紅媒來K台灣人實在是。。。本人為人就是小氣,罵得有道理我收下,罵錯了我絕不容忍。

    我給他的回應如下。

    我猜測你的意思是要說作者為虎作倀,雖然我沒有證據。

    作者在路透社工作三十多年後受邀擔任南華早報培訓總編,每年六個月的時間在香港,主要工作是訓練新進記者,在他們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教導他們如何以國際媒體的準則報導,還有一部分時間訓練在職記者一樣的觀念。一年多以前已經離職,你的資訊需要查證。

    南華早報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英文報紙,孕育出無限記者,如果你對新聞界有一點點了解的話,就會知道在亞洲甚至歐美走跳的優秀外籍記者,許多出身於南華早報,雖然我不知道以後會如何。

    阿里巴巴買了南華早報是事實,為什麼要買不難猜測,至於報導的走向,終將改變一如香港的隕落。不過作者擔任的工作是報社還僅存的一點點新聞理念,資方至今還願意花你無法想像的高薪聘請有經驗的國際媒體人,在完全沒有任何干涉,我重複完全沒有任何干涉的狀況下讓他任意訓練新進記者。四年來他訓練出來的記者,很可惜一大半已經被外國媒體挖走了。

    我雖為南華早報被阿里巴巴買走感到悲傷,卻也為他們在某些方面還能有的堅持感到一點安慰。日後他們會不會繼續有這樣的職位,用一樣的標準去訓練記者我不知道,但是在作者擔任那個工作四年期間,我可以保證報社那一點還想掙扎獨立還花錢訓練記者的努力,一直是很明顯的。

    台灣有哪個媒體願意花大錢,僱一個有三十多年國際媒體經驗的資深編輯?回台灣一年多,多少接觸過一些媒體,我深知不可能。作者每年從幾百名應徵者中,考試挑選出六名多數來自海外的新進記者,接著花三個月的時間從早到晚只為他們上課,教他們寫各種新聞。這三個月他們不必工作,只是上課,不是學習怎麼當黨媒,是學習怎麼樣寫符合國際準則的新聞。

    你這樣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你並不了解作者工作的內容,這是在做什麼樣的影射或是指控?

    我是路透社基金會的培訓講師,住在中國期間協助資深講師培訓過不少中國記者,他們多數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甚至環球時報,我們教他們如何平衡報導立場超然不拿紅包,如何寫出更好的英文新聞,即使我們知道這些記者回到他們的工作崗位,上課的內容一點也用不到,但是至少我們把那麼一點點正確的觀念放進他們的腦海裡。要說我是紅媒幫手嗎?

    罵完了,真是 man in the pub. 大聲放送一知半解的認知,以為自己是什麼對媒體多了解的人物,還佔用我歌頌師父研究鮭魚的時間寫這篇!

  • 人民日報金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13 10:00:11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1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ta-qmNwzakU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由香港到歐美,最近都有很多關於社交媒體的爭議,各方關注焦點不一,卻又不約而同牽涉到社媒巨擘權力膨脹缺乏約束的問題。港人慣用的通訊軟件WhatsApp,早前更新私隱條款,商務使用者必須同意將資料分享給母公司facebook(fb),在香港以至很多地方都惹來巨大迴響,背後反映的是社媒巨擘利用市場壓倒優勢,將用戶私隱資料當作搖錢樹;在很多地方,社交媒體成為了極端分子宣揚仇恨暴力和謊言的平台,美國國會山之亂後,fb和Twitter齊齊封鎖特朗普的帳戶,雖說是為了防止暴力浪潮,然而也突顯了社媒巨擘有莫大權力,話事人一念之差,可以影響網上言論空間。科網世界「勝者全取」傾向明顯,如何防止寡頭濫用市場優勢為所欲為,損害公眾利益,是各地政府和業界都要思考的問題。

    蘋果頭條
    由經營豬肉零售商,到經營及管理全港多個街市、被稱為「街市霸主」的建華集團,「疫」境生大財,旗下近半百個品牌,囊括鮮肉、凍肉、蔬果等各個板塊,除了早年承包領展(0823)多個街市管理,以及在本港多達500個據點「插旗」;近年更透過關連公司建立「FRESH新鮮生活」等新品牌,力攻中高檔路線,繼去年落戶港鐵(066)旗下將軍澳日出康城商場內,本月更進駐鰂魚涌康怡廣場,由吸納基層街坊民生市場,進一步擴大至中產屋苑高消費一族。疫情下,政府多次收緊限聚令、晚市禁堂食令等防疫措施,市民減少外出,帶挈超市、街市等行業成逆市奇葩。

    東方正論
    政府不作為,特區事事皆成問題,最後又要中央出手解決。英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單方面容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申請簽證移民英國,據估計接近540萬香港居民合資格,本月31日起可申請。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日前指出中央正考慮採取反制措施回應BNO移民政策,並認為是時候禁止雙重國籍,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卻否認行會有討論這課題,言下之意,是葉劉淑儀「單方面」建議,一句話劃清界線。特首的回應指國籍問題非常敏感,中英政府當年在BNO議題上已有共識,若有人單方面偏離協議,中方會有反制行動,但強調港府不知具體方案,行會亦無討論BNO議題,不希望因為發言者為行會成員而惹誤會。

    星島社論
    路透社昨日引述消息指,北京擬改革香港立法會選舉制度,以削弱民主派的影響力,又稱不排除再度押後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同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香港近年來的選舉中、選舉後所暴露出的種種亂象,已對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構成現實威脅,強調香港的選舉,絕不能成為「攬炒派」的舞台,絕不能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工具。對於那些企圖操控選舉,甚至勾結外部勢力干預選舉的反中亂港分子,除了依法嚴厲打擊,也要在制度上全面築牢屏障,不給反中亂港者竊取特區管治權以可趁之機。正當政界關注中央會否再度出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本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又再次開會,港區人大常委譚耀宗表示,今次是臨時加開會議,惟不清楚有沒有香港議程。

    經濟社評
    本港下月將展開疫苗接種,但中大調查顯示市民接種意慾低,如何提高接種率,讓香港走出困境是當前急務。港府除做好疫苗宣傳外,更要做好接種前的配套措施,以及爭取內地以至更多海外國家地區承認電子針卡,並給予入境免檢疫的後續安排,讓部分市民感受到接種後所帶來的好處,將會吸引更多人響應。特首林鄭月娥昨天表明,接種疫苗屬自願和免費,不會提供金錢誘因,中大其後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僅37%人願意接種疫苗。由於調查是在去年7至8月進行,惟當時疫情並不像今次疫情般遍及各社區階層,且疫苗仍未取得進展,事隔半年,調查結果能否反映現時真實情況令人存疑。

  • 人民日報金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01 10:00:04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0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lPLxH_Zs0ik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2020年改變了全世界,一場百年不遇的世紀疫情,令以往理所當然的日常,忽然變得可望而不可即,國際格局本已處於歷史十字路口,現在更是迷霧遍佈,看不清前方;香港憂患重重,不少人感到前路茫茫。新一年來臨,否極泰來、大破後大立,當然是人心所欲,然而每况愈下、破而不立的可能性,絕對不能低估。新年伊始,疫苗面世、白宮易主為世局發展帶來變數,然而疫症大流行何時方能受控、環球經濟是否真能強勁反彈,仍是未知之數;拜登上台,中美角力進入新階段,香港無法置身事外;發達國家印鈔救市所掀起的股市狂潮,究竟是高處未算高,還是埋下泡沫爆破伏線,同樣影響香港。

    蘋果頭條
    高等法院上周批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保釋後,受官媒及左報文革式攻擊。中聯辦控制的《文匯報》和《大公報》一連8日向法庭發炮,轟主審法官李運騰批准黎保釋是「有違法理傷害法治」。官媒《人民日報》也發文稱批准黎保釋對香港法治傷害太深,於終院處理上訴前夕「警告」司法機關「作出正確選擇」。終院終在今午(31日)裁定黎智英需要再次還押,民主派相信有關裁決是官媒以文章向法庭施壓、及本地建制派瘋狂批鬥法官的結果,形容連日評論形同「恐嚇」,擔心黎日後未能獲得公平審訊的機會。

    東方正論
    黎明前的黑暗最漫長,回歸後香港滿是亂象,去到2020年最後一日,早上大家仍然忐忑不安,究竟大漢奸黎智英會否獲得保釋,繼而潛逃他方,幸好終審法院沒有冒天下之大不韙,決定接受律政司上訴申請,黎智英須暫時還押牢房,待2月初再審理。這個判決,讓全港市民對司法界仍抱有一絲希望,過渡到新的一年。然而前面的路依然荊棘滿途,原因是司法制度根深柢固的問題從來未被正視,深層次矛盾尚待解決。

    星島社論
    世紀疫情來襲,港人走過不平凡一年,差不多整年也要戴上口罩,與人保持社交距離。二〇二〇年的除夕也變得與別不同,寒夜下少了市民在街上倒數玩通宵,大部分倒數派對取消,食肆生意減半,酒吧常客亦提早在下午到蘭桂坊的食肆小聚自娛,但晚上十分冷清。艱難的一年正式畫上句號,市民及商界都異口同聲期盼疫情減退,新一年可回復正常生活。而全港最大型的旅發局除夕倒數活動,首度將活動移師網上。不過,維港兩岸雖人流大減,但仍有大批市民湧到海邊倒數,當中有市民大喊新一年願望,盼可盡快疫情消失除下口罩生活。

    經濟社評
    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中國跟歐盟談判7年的投資協定取得重大進展,而且是在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就職前達成共識,無疑是打亂其聯歐制華布局,為明年與美國周旋成功造勢。盡管中國積極爭取與歐盟簽協定,但箇中存在變數,尤其是歐洲議會中的反華勢力和美國,令形勢變得錯綜複雜,猶如三國時代的魏蜀吳之間博弈。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與歐盟領袖舉行視像會議,宣布談判完成。據悉,中國在市場開放、公平競爭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三方面作出實質性承諾,例如向歐盟投資者開放金融、醫療和雲端服務業,並承諾加大對中國國企補貼的透明度,爭取與歐達成共識。

  • 人民日報金句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3-09-27 13:35:53

    風靡兩岸三地的陸劇「蘭陵王」收視屢創佳績,古裝版的偶像劇情節深受觀眾喜愛,本集的《老外看中國》,英國主持人郝毅博再次用他獨特幽默的觀察角度,分享了他對這齣當紅電視劇的有趣見解,千萬不可錯過!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精采有趣影片!
    http://www.youtube.com/Laowaikanzhongguo

    Hello!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郝毅博!還記得我之前分享看了甄嬛傳的心得嗎?最近因為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批評甄嬛傳的文章,使得這部之前很紅的大陸劇,再次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不過,今天想和大家談的是另外一齣最近在大陸和台灣都非常紅的連續劇,沒錯!就是「蘭陵王」,蘭陵王本名高長恭,是北齊文襄帝的第3個兒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真實歷史人物,聽說因為他長得太帥了,為了在能夠威嚇敵人,他打仗時會戴著面具。

    這部戲裡演蘭陵王的演員是馮紹鋒,我之前看過他演的太極,他在裡面演的是一個有點像是中國版的萊特兄弟的角色,在蘭陵王裡他就真的是把高長恭這個角色的魅力發揮的很好,大家看看,他在戲裡很喜歡洗澡,有時候還會弄得像在拍沐浴乳廣告。當然,身為將軍,武功高強是必要的,偶爾還要SHOW出好萊塢動作片裡才會出現的技巧,再看看他這麼一揮,還可以直接把箭打成反方向射回去。除此之外,他坐牢時會有雞腿可以吃,必要時他也可以幫忙推銷農產品,真不愧是古代版的中國隊長。等一下,這個人是不是THOR裡面的LOKI啊?

    女主角的部分,由台灣演員林依晨演的天女雪舞可以說是整部戲裡的靈魂人物,所以首先,她必須要像美國少女喜歡的吸血鬼電影一樣,讓戲裡的男一、男二和男三同時喜歡上她,然後會互相爭吵、決鬥、流淚和合作。不過,蘭陵王裡的雪舞是非常特別的,她除了會逃獄、會做炸彈、會看中醫、會看星象、還會製造濾水器、製造播種器、製造無字天書、製造疑似化妝棉的東西外,這個真的就比較誇張了,她竟然可以幫馬醫腳、幫雞針灸,根本怪醫杜立德。

    林依晨演的雪舞也很有意思,她的台詞啊、反應等等,其實都和現代的,我們身邊的女生滿像的,大家看看這句話,連犀利人妻的經典台詞都出來了。

    接著是喜歡雪舞的兩個角色,首先這個飾演皇帝的陳曉東我比較熟悉,記得在台灣唱KTV的時候,男同學很喜歡唱他的歌,一邊比那個動作,然後另一個人在旁邊謆風,好像他MV裡這樣。而且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台灣最近的王金平事件,很多網友說是現代版的蘭陵王,然後我那天一看,是不是有點太巧了,那這個角色讓我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竟然可以像「Gladiator」裡面的Russell Crowe一樣單人打老虎,而且他竟然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一把像藍波刀的東西。

    另一個很喜歡雪舞的角色,就是這位史上「最強閨密」韓曉冬,我覺得這個角色好玩的地方是,大部分的觀眾應該都滿喜歡他的,因為我覺得他的角色有點像我們觀眾,站在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去看發生在雪舞身邊的這些事情,然後當雪舞被陷害、被欺負的時候,大家看得很氣對不對?這個時候他就會像我們心裡的聲音一樣,跳出來維護雪舞,教訓壞人。

    那當然,每個宮鬥劇裡面都要有一個由愛生恨的女人,她們除了在戲裡使壞以外,通常在現實社會裡也會入戲太深的觀眾們罵到臭頭,蘭陵王裡的鄭兒,同樣具備了一個壞女人該有的技能,包括沒朋友、偷聽別人講話、挑播離間、裝無辜、放狠話等等。我覺得鄭兒比較誇張的是,她除了喜歡一直偷抱男主角讓女主角吃醋以外,竟然還勸皇帝推廣恐怖的節育政策。

    那整齣戲除了愛情片的經典老梗,像是水中接吻、浪漫大旋轉、男人婚前婚後的改變。還有這個,所有人都會叫壞女人別再演了,但她在男主角心裡必須是天真的。

    蘭陵王裡其實還有一些比較獨特的特色,像是這個,他們的天空經常會飄落一些不明物質。然後劇裡的角色會不停的中毒,不停的跌落山谷,不停的中箭,可是曉冬這幾箭特效的成分就好像有點明顯了,不過沒關係,因為他很會演,你們看看,都出汗了,所以大家看起來還是覺得滿痛的。 中共 新唐人 ntdtv 中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