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事資料表 手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人事資料表 手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人事資料表 手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人事資料表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19的網紅Workforce勞動力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嗨嗨大家,今天的貼文是跟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合作的最後一篇貼文了,嗚嗚嗚時間過得好快,不曉得先前的合作貼文有無帶給大家一些幫助呢?最後一篇貼文,想要來分享有關於勞動檢查的議題,對於許多雇主而言,維持公司營運與人事管理需要耗費相當心力,若此時又遇到勞動檢查,無疑是雪上加霜,今天Workf...

人事資料表 在 Workforce 勞動力量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8:58:49

#Workforce勞動力量特別企劃 嗨嗨大家,今天的貼文是與 @legispedia_tw 法律百科合作的最後一篇貼文了,嗚嗚嗚時間過得好快,不曉得先前的合作貼文有無帶給大家一些幫助呢?最後一篇貼文,想要來分享有關於勞動檢查的議題,對於許多雇主而言,維持公司營運與人事管理需要耗費相當心力,若此時又...

人事資料表 在 借問一下 | 台灣人的 FAQ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24:15

「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半澤直樹,如此嫉惡如仇是什麼星座? 先想想他對於正義當仁不讓 不懼權威、以一擋百的勇氣 面對欺瞞和威脅完全不妥協 却又能和善的對待親友夥伴 眾說紛紜後眼尖半澤迷發現第八集有人事資料表 ▶圖2 寫不可思議居然寫著半澤的生日是12月8日 #射手座 ♐ 不僅太陽星座,還看到各路...

  • 人事資料表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1 11:46:02
    有 125 人按讚

    嗨嗨大家,今天的貼文是跟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合作的最後一篇貼文了,嗚嗚嗚時間過得好快,不曉得先前的合作貼文有無帶給大家一些幫助呢?最後一篇貼文,想要來分享有關於勞動檢查的議題,對於許多雇主而言,維持公司營運與人事管理需要耗費相當心力,若此時又遇到勞動檢查,無疑是雪上加霜,今天Workforce勞動力量為大家整理了,若遇到勞檢應該要準備的資料。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就跟著一起往下看看吧

    ❶勞工名卡(勞基法第7條)
    無論是取名為人事資料表、員工檔案或甚至履歷表,只要有記載員工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本籍、教育程度、住址、身分證統一號碼、到職年月日、工資、勞工保險投保日期、獎懲、傷病及其他必要事項,都可作為法定的勞工名卡。另外也應注意,勞工名卡要保存到員工離職後五年,違者處2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❷員工名冊
    老闆們除了要幫個別員工準備勞工名卡外,也應準備好員工名冊,讓主管機關可以快速地知道你的公司總共有多少員工,雖然法令是規定其內容應包括勞工「到職、離職、出勤工作紀錄、工資、每月提繳紀錄及相關資料」,不過實務上也有許多公司是將員工名冊與勞工名卡合而為一,以系統來管理與調閱這些資訊,而就算是沒有出勤管理系統的公司,至少也能以excel表單來記錄,也才不會在有需要時又得花時間東翻西找。(勞保條例第10條規定,受檢時拒不出示名冊者可處6千元以上1萬8千元以下罰鍰;勞工退休金條例第21條規定,未置備名冊可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❸勞動契約(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條)
    雖然法令並未強制規定勞動契約應以書面方式簽署,這也意味著勞資雙方以「口頭」方式約定也會成立(精確一點的說法是勞動契約屬於諾成契約,不以書面為必要),但如果沒有白紙黑字寫下約定的細節的話,未來雙方就很有可能會因為沒有明確約定勞動條件而產生爭議,所以最好還是能在員工到職時以白紙黑字講清楚權利義務,必要時也才有依據可循。

    ❹出勤紀錄(勞基法第30條第5項、第6項)
    不管是用傳統打卡、簽到、電子刷卡、指紋或虹膜辨識,出勤紀錄最重要的是記錄下員工上下班的時間,發生爭議時就可用該紀錄作為認定工時的依據。如果沒有依法置備出勤紀錄並至少保存5年以上,就可能會面臨到9萬元以上45萬元以下罰鍰,請雇主們要特別留意。

    ❺工資清冊(勞基法第23條)
    除了工作時間要有出勤紀錄作為依據外,雇主發給員工的薪資中有哪些項目,減掉了哪些法令規定可扣除的項目,實際上又發給了多少的薪資,這些細節都應在工資清冊中呈現,並應能詳細說明各項金額是如何計算而得,例如加班費、全勤獎金或勞保費自付額,如果都能讓員工清楚地知道這些項目的計算過程,對公司的信賴程度也會隨之提升。

    ❻工作規則(勞基法第70條)
    雖然依照法規是聘僱滿30人以上的事業單位才需要製作,並將其送交給勞政機關核備,不過工作規則是整個單位將人事管理制度書面化的最佳實現方式,並能將法令中並未明確規範的考勤規則、請假程序、獎懲制度及升遷方式明定出來,成為屬於自己公司的一部「法律」(當然,還是不能與國家的法令抵觸),當今天有勞資爭議發生時,備好相關證據便能依規定辦理,即使要走到調解或訴訟也都不必擔心站不住腳。

    ❼勞資會議紀錄
    依照勞基法第83條規定,事業單位應定期召開勞資會議,當面臨勞檢時,便可提出該會議紀錄作為有依法開會的證據。雖然目前未依法召開勞資會議並無罰則,但是有一些制度例如延長工作時間、變形工時、女性夜間工作、彈性調整加班時數上限等都需要經過勞資會議同意才可以施行(沒有組織企業工會的話),因此如果受檢時拿不出這些資料,很可能會被認定這些彈性措施是無效的而被處分。

    其實看完上面的敘述,應該不難發現這些都是依照相關法令規定,雇主應置備的文件,平常若有準備好,遇到勞動檢查其實也不必太心慌(人資也不必臨時加班加到想哭)。那如果你想知道準備假資料會有什麼風險的,請再去 @法律百科 那邊看看貼文,他們有做了詳細的說明唷:)

    最後想好好的感謝法律百科,從前置溝通到後來的貼文呈現,都花了許多的心思:)也要謝謝讀者的陪伴與支持,如果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議題,也都歡迎私訊Workforce勞動力量唷!祝大家一切安好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更多勞動法令小知識

  • 人事資料表 在 純靠北工程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1 08:23:34
    有 216 人按讚

    #純靠北工程師55g
    ----------
    小妹我最近在面試一些科技公司,想問一下你們面試了這麼多間公司,但是每間公司都要你填寫人事資料表,表格多到像在身家調查,你們會填嗎?

    對於一間會不會給你 offer 的公司平白無故貢獻個資給他們,妥?

    在公司方的考量可能是想知道你的個人家庭狀況之類的,但誰知公司是否刻意在蒐集台灣人個資賣給第三方?什麼是否同意提供個資並保證不會亂用什麼的都是浮雲,賣掉你的個資賺到錢才是真的,你安心嗎?反正面這麼多間你的個資是被誰賣掉的查得出來嗎?

    不是我不想提供,我只想提供有給我 offer 的公司,我認為還不會錄取我,為什麼要提供這麼多機敏資料給你呢?還有不填身份證字號就不給面試的,會不會太誇張?

    ----------
    💖 純靠北官方 Discord 歡迎在這找到你的同溫層!
    👉 https://discord.gg/tPhnrs2

    ----------
    💖 全平台留言、文章詳細內容
    👉 https://init.engineer/cards/show/6676

  • 人事資料表 在 依比鴨鴨兩三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31 21:52:37
    有 47 人按讚

    【小米嘛碎碎唸】最好的安排

    文/小米嘛

    終於,來到了12月的最後一天,一年就這麼結束了。

    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個充滿變動和未知的一年,一個神秘的病毒打亂了全世界的步調,那些所有原本的習以為常,似乎都變得不尋常了。

    2020年對我而言,也是個特別的一年。離開穩定的職場,有機會停下腳步帶著孩子東奔西跑,而後入學;經歷了那段驚天動地的適應期,媽媽又再度開啟求職的模式,然後在不斷的碰壁後,終於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在那段四處碰壁的求職期,難免會低落、會因為不斷被拒絕而失去信心,但這會兒回頭看看,老天總是會作出一個最好的安排。

    還記得全職媽媽求職難的那段生活嗎?許是因為時機點不對,畢業潮加上年底時節、又或是疫情攪局,總而言之全職媽媽的復職路一開始走得並不順遂,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絕時,難免會開始自我否定,懷疑自己的能力。然後就在一個正準備帶兩個孩兒去上跳舞課的混亂傍晚,突然接到了一通邀約面試的電話。

    來電顯示是未知的號碼,接起電話時一度以為又是推銷,心不在焉地接起電話,同時還不忘嚷著叫孩子動作快一點;也因為不是自己投的履歷,根本搞不太清楚狀況,留了公司名和約了面試後,就匆匆掛了電話趕著帶孩子們去上課。

    在面試前早有另一間備選公司,也早就約好了另一間日商公司的面試,所以對於這間公司完全就是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雖說如此,既然答應了就是要努力完成,所以面試前還是做足了準備,仔細填妥公司事先傳來人事資料表和問題集,也認真搜尋了該公司的資料。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於是同時間,我有了三個選擇的機會。

    A工作地點最遠,薪資中等,雖是第一個通知錄用的公司,可惜公司性質和工作內容都和專長不同。

    B工作是我熟悉的日商,公司性質、工作內容、福利條件、甚至是公司使用系統都和前公司相當,最後甚至開出了優渥的條件和獎金吸引,可惜為約聘性質,在無法保證轉任正職的前提下,還是選擇了放棄。

    C工作則是我最終選擇的工作。地點最近,公司性質和工作內容卻是未曾接觸過的產業,連公司地點都位於一個神祕的工業園區。雖然面試時談的起薪較低,意外的是通知錄用時竟比面試時談的薪水還高上一些;最有趣的是,公司竟然還供餐。

    真正上班後才發現一切都是新的開始,不熟悉的產業、不熟悉的工作內容,但因為準備好了、心態不同了,對我而言一切都成為有趣的挑戰。

    然後一眨眼就是一個月。還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還是有很多沒接觸到的事情,但截至目前為止我工作的挺開心。

    生活上依舊是成天急急忙忙,但總是在一團混亂中漸漸找出規律,這是和全職期間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態,幸虧我們總能在變化中找到平衡。

    總是會有最好的安排的,當你真真正正準備好時。

    或許我們無法掌握世界的變化、不知道病毒的變異、甚至不確定是不是哪一天又要進入全民警戒;但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調整好,身心靈都安定後,總會有最好的安排的,我相信。

    願2021年一切平安。新年快樂。

    #最好的安排
    #於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到牙醫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