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京都藝術大學碩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京都藝術大學碩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京都藝術大學碩士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how note | https://humansoffshore.com/shownotes/ep141/ 👺 策劃準備一個藝術季也可以產生人與人的連結?!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日本藝術祭帶路人:鄒秋樺。小薰擁有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藝術碩士的學位,在台灣時也有許多旅行規劃和帶路的專業經驗,現在則在...
京都藝術大學碩士 在 離島人|Humans Offshore Podcast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27:34
★收聽 | https://youtu.be/Ow2uHwLlGAk⠀ ★Show note | https://humansoffshore.com/shownotes/ep141/⠀ 👺 策劃準備一個藝術季也可以產生人與人的連結?!⠀ ⠀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日本藝術祭帶路人:鄒秋樺。小薰擁有京都...
京都藝術大學碩士 在 離島人|Humans Offshore Podcast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27:34
👺 策劃準備一個藝術季也可以產生人與人的連結?!⠀ Ep141 - 日本藝術祭策展帶路人⠀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artfield/⠀ #日本 #藝術祭 #策展 #アートフロントギャラリー⠀ ⠀ Education⠀ - 日本_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藝術碩士⠀ -...
-
京都藝術大學碩士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08 08:00:31★Show note | https://humansoffshore.com/shownotes/ep141/
👺 策劃準備一個藝術季也可以產生人與人的連結?!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日本藝術祭帶路人:鄒秋樺。小薰擁有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藝術碩士的學位,在台灣時也有許多旅行規劃和帶路的專業經驗,現在則在日本Artfront Gallery,參與、執行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瀬戸内國際藝術祭、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奧能登國際藝術祭等策展製作。
歡迎大家來聽聽小薰分享超高人氣的日本藝術祭的策劃及背後的故事。
-----
Ep141 - 日本藝術祭策展帶路人:鄒秋樺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artfield/
#日本 #藝術祭 #策展 #アートフロントギャラリー
0:00 Intro
3:12 日本藝術季的疫情應對措施
6:18 離開台灣到日本的契機
8:35 擇加入策展相關行業的原因
15:16 在日本工作的幻想和現實差異
16:53 日本為何熱衷於舉辦藝術祭
21:44 專案從開始到結束的流程
29:47 策展途中遇過最心力憔悴的事件
34:44 參與過最有成就感的藝術祭
38:44 藝術祭中、人與人的連結😆
55:50 十月底我們長野 見!
1:00:00 回台灣發展計畫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Show note | http://bit.ly/hop_shownotes
★支持離島人 | http://bit.ly/hop_support
京都藝術大學碩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京都藝術大學碩士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8/27(二)蘋果日報刊登我第36篇專欄文章「師大美術館建築美學教育的反思」(如下連結,由於蘋果目前閲讀全文需註冊登記,為方便大家閲讀,我也將全文轉貼如下,副標為編輯所下)。我另外附上一張本人於現場所拍攝的照片供參考,這照片只有在網路刊登並沒有在報紙上刊登。
本文撰寫的源起是看到好友郭肇立教授的臉書,對於「師大美術館」的建築評論《建築靈魂受到重傷》及照片,深有同感。後來也和好友呂欽文連繫,我希望藉此案例能讓社會重視「公共建築」的社會責任,並能引發社會對建築美學的討論,進而提升都市品味!
透過欽文兄的影響力,聯合晚報前幾天刊登了肇立兄及欽文兄的看法,同時師大也作出回應《我們有不同的靈魂》。如此一來,似乎淪為師大美術館這個公共建築的建築美學仍是各說各話,缺乏進一步的專業討論,甚為可惜!
因此本文藉此專欄進一步提出個人看法,主要希望引發更多建築美學教育的探討。師大美術館是很好的個案,尤其師大美術系又是國內重要美學藝術的重鎮,建築界也責無旁貸,應藉此個案論辯建築美學的基本元素。希望透過這些對話討論,能夠提升國人對建築美學的素養與品味!
透過各界對此個案的討論,不但能讓社會重視建築美學與專業,而且能夠提升建築師的社會地位,讓建築專業獲得社會的尊重!
———-
張金鶚專欄:師大美術館建築美學教育的反思
(張金鶚,政治大學退休教授、美國M.I.T.建築碩士)
最近在青田街巷弄的「師大美術舘」,龐大的建築量體與尖角不規則金屬塊體的特殊造型,引發建築專業者的批評。認為超大尺度失控、壓迫週遭環境、造型與寧靜社區毫不相容,陽光下金屬反光也讓人不舒服,如此建築靈魂受了重傷!
建築並非「純藝術」
然而台師大回應:我們有不同的靈魂,該館以其新穎具特色的造型,早已成為年輕人的熱門打卡景點,明年正式開幕營運後,將開展學校與城市和社區的互動關係。
如此正反意見,似乎讓師大美術館這個「公共建築」淪為各說各話,建築美學乃見仁見智,沒有標準。難道建築界對公共建築的功能、造型、美醜、社區環境、都市空間均沒有「專業倫理」(或上述所稱的「建築靈魂」)的基本規範與責任?如此一來,台灣的建築教育將如何面對學生與社會大眾?台灣的建築文化品味又能如何提升?
首先,「建築」並非「純藝術」,後者可以純粹只是藝術家的主觀創作展現,不像建築師除個人主觀的設計創作偏好外,必須同時考慮科學的營建技術以及客觀的考慮使用者與外在基地環境。因此建築的專業教育除美學的訓練外,更需科學技術與都市空間環境的學習,這些都不是可以像純藝術主觀各說各話的辯護。
其次,「公共建築」並非「私人建築」,後者只要業主個人喜好並符合建築及都市計畫相關法令即可;而前者業主不只是簽約的代表人(師大主政者),而是社會大眾(包括師大師生、社區居民及美術館的參觀使用者),除基本的建築與都計法規外,更應有較嚴謹的都市設計審議,以確保相關的公共性與都市環境景觀。這些都必須經過公開的專業審議過程,不應只是建築師與所謂業主少數人的主觀偏好,才能減少爭議。
提升台灣都市美學
第三,「美術館」特別具有藝術教育的社會功能,這不只是透過館內的作品展示,美術館建築本身也都具有藝術美學的社會教育功能,因此,建築本身的空間、造型、尺度、比例、材質、色彩與基地週圍環境景觀也都必須充滿建築美學。國內外美術館優質建築美學案例不少,其中貝聿銘建築師在日本京都附近的Miho美術館,應是美術館的典範。兩相對照檢視美術館的相關建築美學基本元素,應該可以釐清美術館的建築美學不應是完全沒有標準,美術館主政者與建築專業者應該藉此案例說明建築美學的相關元素,達到美術館的教育功能。
第四,師大有美術系,也是國內培育美術教育的重鎮,「師大美術館」被期待應該要更具有藝術美學的社會教育功能,不但要說服建築專業界,而且還要清楚展現並能提升社會大眾的建築藝術品味,如此才不枉師大美術館的聲譽。希望師大未來能夠藉由美術館營運加強社會藝術美學的教育功能,以提升國人藝術美學的文化品味。當然建築界也責無旁貸,透過師大美術館案例,多方探討建築美學,提升台灣社會對建築美學教育的重視。
最後師大美術館的各種爭議,尤其對社區鄰里與都市環境的壓迫,凸顯了我們「公共建築」的相關審議機制與品質仍有相當改進空間,相關建築專業評論也不足,希望藉此個案可以讓社會和建築專業者相互對話反思,重視建築美學的學習與體驗,彼此相互教育並提升台灣的建築與都市美學與品味吧!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827/38429288/
京都藝術大學碩士 在 V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將將將 ! 籌備多時的攝影史東亞論壇來啦 ! 請別錯過!也請大家幫忙分享~
● 攝影史敘事.亞洲論域系列論壇:#戰後東亞攝影史
此系列論壇由《攝影之聲》策畫並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關注台灣與亞洲的攝影史當前研究,聚焦探討攝影在亞洲的發展軌跡、攝影史的當代意義,以及攝影史論的創造性敘事,藉由對亞際地緣與歷史連帶的多元思索,作為理解台灣與亞洲攝影史的參照,同時建立跨國際的研究觀點、經驗及資源的交流。
本次論壇從戰後的東亞攝影發展節點出發,邀請日本、韓國與台灣的攝影史研究者參與,透過多面向的歷史架構與研究書寫策略,針對亞洲攝影在戰後的發展歷程與文化現象進行專題發表與對話討論,同時對「什麼是攝影史」以及攝影史方法論提出反身性思辨。
(本活動為自由入場,座位有限,歡迎參加!)
更多資訊 | http://www.vopmagazine.com/forum/
活動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06070573529702/
----------------------------
● Session 1
9/5 (四) 19:00-21:00
獨立攝影藝廊的時代:一九七〇年代日本攝影的另隅
講者 | #金子隆一
對話討論
與談人 | #陳傳興
● Session 2
9/7 (六) 13:30-16:30
初探一九六〇年代台灣攝影的日本影響
講者 | #陳佳琦
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在戰後韓國攝影中的碰撞
講者 | #朴平鍾
對話討論
與談人 | #陳學聖
● Session 3
9/7 (六) 18:00-21:00
日本「主觀主義攝影」的特徵與色彩
講者 | #戸田昌子
台灣攝影的「戰後」是什麼?一個問題史的試探與考察
講者 | #張世倫
對話討論
與談人 | #許綺玲
----------------------------
◼︎ 講者簡介
金子隆一(KANEKO Ryuichi),日本攝影史學者。1948年生於日本東京,1972年畢業於立正大學文學部。自1970年代中起開始收藏攝影書與影像資料,並於80年代投入攝影評論工作,文章散見於各報刊。90年代起擔任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專門調查員(客座策展人),曾策畫包括「藝術攝影的精華」(2012年)、「日本攝影的1968」(2013)等展覽,2014年3月自該館退休。著有《日本攝影史》(2003)、《日本攝影集史1956-1981》(2009)等書,另編有《定本木村伊兵衛》(2002)、《日本攝影史的至寶》(2005)等書籍與攝影史相關輯冊。曾獲日本寫真協會頒授「策展人獎」(2010)及「國際獎」(2019)。
陳佳琦(CHEN Chia-Chi),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任《今藝術》採訪編輯、國立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博物館「台灣攝影史綱」研究計畫小組成員、2016及2018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組初選評審。研究興趣為文學思潮、視覺文化,攝影史與紀錄片,評論文字散見《攝影之聲》、《藝術觀點ACT》等刊物,著有《臺灣攝影家——黃伯驥》(2017)。
朴平鍾(박평종/PARK Pyungjong),韓國中央大學教授。韓國中央大學攝影系畢業,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著有《攝影的仿真》(2006)、《遺跡的美學》(2006)、《韓國攝影的先行者》(2007)、《韓國攝影原生力》(2010)、《攝影家幽暗的全盛期》(2014)等書。
戸田昌子(TODA Masako),1975年生於日本東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形態資料學)博士,現任教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及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曾獲日本攝影藝術學會「獎勵賞」(2006)。其研究專長為日本現代主義攝影史及日本戰後攝影發展運動。她亦協同參與多項策展工作,包括「幻影現代派——堀野正雄的世界展」(東京都寫真美術館,2012)、「岡村昭彥的攝影——生與死的一切」(東京都寫真美術館,2014)等。共同著有《攝影經驗的社會史》(2012),並編有《快門之前 No.6》(2015)等書。
張世倫(CHANG Shih-Lun),藝評人,攝影研究者,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譯有《另一種影像敘事》(2007)、《這就是當代攝影》(2011)與《攝影的異義》(2016)等書。研究興趣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藝術現代性與冷戰史等諸多範疇,現正從事台灣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
本活動由《攝影之聲》策畫、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共同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協辦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www.vopmagaz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