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Remember! You Disturb Me Creating, Your...]
近日先後收到幾位讀者PM,咁啱都係問我:甚麼是創意?
Well,這是一個好多人答過的問題。但好多人答過,不代表易答,或答對。
霎時間實在答不來(也不想亂咁答),但可以先講出兩個重點。
1.「創科局」不是有...
[Do Remember! You Disturb Me Creating, Your...]
近日先後收到幾位讀者PM,咁啱都係問我:甚麼是創意?
Well,這是一個好多人答過的問題。但好多人答過,不代表易答,或答對。
霎時間實在答不來(也不想亂咁答),但可以先講出兩個重點。
1.「創科局」不是有創意的局,管「創科局」的人不是有創意的人。
2.千萬不要俾錢報讀那些話明可以培訓創意的課程。創意,不是做保安,冇得培訓——你可能會話:讀完有張Cert喎。我只能答你:好多高官議員坐擁大量學歷,但學歷不等同學識。
要了解創意,不妨先觀察個「創」字。
中文字,絕對不是古人亂咁創造出來的。像「贏」,我一直唔明Why會有人寫 / 打錯做「嬴」或「羸」——由古到今,「贏」都關乎錢銀,作為部首的「貝」,不就是古代通行貨幣?只要明白,自然不會寫 / 打錯(But Well,我明嘅,今時今日學生只需要學一些深到無謂的字詞,而不會為了解文字形音義而去學查字典)。
回看「創」字,「刀」字部。刀用來做乜?斬嘢,斬開一啲嘢,斬爛一啲嘢——沿著這動作,延伸思考,「創」原來是個帶有破壞意味的字,而「創意」,就是一個「破壞事物的意念」:一個破壞舊有事物的意念。因為舊有事物被破壞了,才可以創新——但要注意,展示創意,絕對不是強制要求所有舊有事物(或觀念)都需要被徹底破壞,所以切勿把文革看成一次大規模集體創意行為,至於好鍾意翻新舊商場(同時要求小商戶一齊翻新)的領展,也絕對不是甚麼創意團體。
OK,明白了「創」字和「創意」所隱含之意,咁,甚麼才是創意?
萬子就是創意——嚴格來說是,在《流氓大亨》真實地怒打吳啟華嗰場戲,萬子示範了一個涉及創意的選擇:在過去,演員演打人戲,無論幾咁迫真落力,都只是一種對真實的模仿和演繹,因為大家心知肚明,做戲啫;嚴謹的萬子,為了如實呈現方謹昌的憤怒,採用了真打的方式,一種在過去應該冇香港演員敢用的方式,真實地一拳打落吳啟華臉上(而吳啟華本人並不知情)。
創意其實是一種方法上的認真思考,思考選擇用甚麼方法去做一件事:你固然可以打穩陣波,採用前人用慣的方法;亦可丟棄所有舊方法,創新地使用一種冇人敢用的不穩陣方法。當然,Work唔Work,涉及個人的事先判斷,也涉及外界的接受能力(當然,有智慧的人總能較為摸清外界的接受能力)——但不要晨早就因為顧忌外界而不去試,Trial and Error,唔試過點知錯乜呀。
問題是,有些明明用上千幾二千年去試、證明了阻住地球轉 & 文明發展的古老觀念,偏偏有人還是要試。塵世間有甚麼觀念是阻住地球轉?例如,帝制。
對於各類Disturb地球轉的人,只能由衷送上萬子在《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的醒世恆言。
(原文刊於am730)
#月巴事
#萬子
亨部首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週末,B編去看了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要不是因爲這個展,B編不會知道在百年前,台灣美術史的阿公阿嬤揮灑出only一次的青春,留下讓人感動的好作品與好故事;而在這週六,一樣精彩卻不相同的故事,就要由台語電影史的阿公阿嬤們繼續說下去——屢獲大獎肯定的作者蘇致亨將在 #臺中市立圖書館烏日分館 分享著作《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書中該有多少精彩故事?B編爬文找了之前的訪問,發現:
📣📣「60年代台語電影導演林摶秋的理想,是大眾化,要給聽不懂國語的阿公阿嬤聽,甚至他的宣傳詞是『請觀賞台灣電影吧,台灣電影還很青澀,但沒有比這個更便宜的電影了,付個三元五十錢就能對導演從頭批評到腳,對演員的演技批評到體無完膚,沒有比這個更便宜的電影了,所以盡情觀賞吧,還可以增加你的自尊心或尊嚴。』林導演抱著大無畏的態度邀請觀眾來看電影」這樣的氣度,古今中外都很難見啊!
📣📣台語電影在戒嚴的年代,也有眾多影人挑戰不同的當代議題如性別、資本主義對愛情關係的影響,蘇致亨分享自己當年在課堂上看完電影《危險的青春》的驚豔,「看了床戲、青春的肉體,知道原來剛剛我看的就是民視的石英阿公本人,有種好像剛剛在意淫我阿公一樣。」(想看片+1,但是覺得不想意淫阿公+1)
B編覺得,台語電影的時代已然故去,但如果當代的我們重新發現了這些電影和影人的精彩,而從內心發出一聲真誠讚嘆,相信就算真的有「毋甘願的台語電影魂」,應該也會覺得甘願了(吧)(是神眉嗎!?)
本週六,搭上前往烏日的火車/高鐵,享受一場值回票價的時空穿越之旅,來吧!跟我們進入綺麗炫幻的台語電影時空隧道,和B編一起聽故事去~~
—————
🎬活動資訊🎬
是在「毋甘願」什麼啦?悲情也催情的台語電影史 by 蘇致亨 @2020Openbook好書獎導讀講座
■時間:1/16(六)14:30-16:30
■地點:臺中市立圖書館 烏日分館 5樓多功能活動室 (臺中市烏日區九德里興祥街121號)
■講師:蘇致亨(作家)
一九九〇年生。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國家電影中心研究員及文化部首長幕僚,現專事臺灣戰後文化史研究。著有《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獲頒二〇二〇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及 Openbook 好書獎。
■導讀好書:《毋甘願的電影史》
—————
🤝協力夥伴🤝
|春山出版|臺中市立圖書館|臺中市立圖書館烏日分館|
🌏全台巡迴・Openbook好書獎作家見面會🌏
全部場次:https://pse.is/38f832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亨部首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語電影史的華麗身影
#翻案與再發現
#最強說書人蘇致亨台中現身
「臺語片『毋甘願』的委屈,將在本書沉冤得雪,臺語影壇的光輝歲月,亦在其中完美留存。」400多頁《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潛藏著台灣影人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本週在臺中市立圖書館烏日分館,台中的朋友們烏日見~~
【決審書評】詹素娟(決選評審,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年輕的作者,內心好像潛藏了老靈魂,以流暢的文筆、洞曉人性的視角,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這段讓人緬懷心疼的歷史。而爬梳回顧了「毋甘願」的往事,能否迎來「甘願做」的未來,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活動資訊】
■講題: 是在「毋甘願」什麼啦?悲情也催情的台語電影史 by 蘇致亨 @2020Openbook好書獎導讀講座
■時間:1/16(六)14:30-16:30
■地點:臺中市立圖書館 烏日分館 5樓多功能活動室 (臺中市烏日區九德里興祥街121號)
■講師:蘇致亨(作家)
一九九〇年生。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國家電影中心研究員及文化部首長幕僚,現專事臺灣戰後文化史研究。著有《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獲頒二〇二〇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及 Openbook 好書獎。
■導讀好書:《毋甘願的電影史》
【協力夥伴】
|春山出版|臺中市立圖書館|臺中市立圖書館烏日分館|
【全台巡迴・Openbook好書獎作家見面會】
全部場次:https://pse.is/38f832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亨部首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總統大選前,有關拜登醜聞的「十月驚奇」連環爆出。10月29日該事件有了一個關鍵的進展,即美國司法部首次證實,聯邦調查局FBI正在對拜登之子亨特進行刑事調查。消息一出,川普競選團隊立即敦促新聞界向拜登..
#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