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交通違規記點消除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交通違規記點消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交通違規記點消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交通違規記點消除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330新加坡聯合早報 *【維權組織:緬甸反政變示威死亡人數破500】 緬甸維權組織說,被緬甸安全部隊殺害的平民人數已上升到510人。路透社報導,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說,週一(29日)又有14個平民被殺,其中八人是在仰光郊區南達貢(South Dagon)遇害。緬甸國營電視臺則表示,安全...

  • 交通違規記點消除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30 10:30:00
    有 1,230 人按讚

    0330新加坡聯合早報

    *【維權組織:緬甸反政變示威死亡人數破500】
    緬甸維權組織說,被緬甸安全部隊殺害的平民人數已上升到510人。路透社報導,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說,週一(29日)又有14個平民被殺,其中八人是在仰光郊區南達貢(South Dagon)遇害。緬甸國營電視臺則表示,安全部隊是以“鎮暴武器”驅散“暴力恐怖分子”,指他們破壞一條人行道並導致一名男子受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202

    *【美國暫停緬甸貿易協定直到其回歸民主】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佈暫停執行美國與緬甸的一項貿易協定,直到緬甸民主選舉的政府回歸為止。法新社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發表聲明說:“美國強烈譴責緬甸安全部隊對平民的野蠻暴力行為。”戴琪說,美國將暫停2013年與緬甸簽署的《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TIFA),這項措施將立即生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93

    *【長賜號終脫淺 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
    經過連日努力,在蘇伊士運河擱淺的巨型集裝箱貨船長賜號週一終於完全脫淺,中斷了一周的運河航道隨即恢復通航。長賜號在當地時間下午3時左右脫淺。原本橫堵在航道上的長賜號船體移正後,緩慢地順著航道移動,在場牽拉長賜號的拖船紛紛鳴笛,慶祝解救成功。參與工作的一名官員興奮地說:“它自由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08

    *【蘇伊士運河復航 船運成本將減低】
    本地船運諮詢服務公司ShipsFocus創辦人蔡財寶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表示,長賜號傳出脫淺消息,對受航道堵塞影響的船運業者,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對船運公司的運輸成本影響將進一步減低。在蘇伊士運河擱淺近一周的大型集裝箱船長賜號已經脫困,運河下來恢復通航。隨著運河堵塞情況緩解,石油價格隨之下跌,跌幅一度多達2.5%。本地船運業公司昨早受訪時表示,儘管運河恢復通航未定,交貨延誤可能長達兩三周,但之前大堵塞局面有轉機,對運輸成本影響預料可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這消除船運公司面對的不確定因素。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09

    *【美日峰會在即 日本面臨加入制裁中國行動的壓力】
    在準備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次面對面會晤之際,日本首相菅義偉正面臨加入其他主要民主國家行列對中國實施制裁的壓力。菅義偉勢將成為拜登上臺以來首次訪問白宮的外國領導人,媒體報導稱會晤最快或於4月9日舉行。中國議題有可能在雙方討論的議程之上,也可能是G-7會談的話題之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51

    *【23國支持制定新國際條約應對未來大流行病】
    23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創建一項新的國際條約,以協助全球應對未來的公共衛生緊急情況。路透社報導,這個構想是由歐洲理事會主席蜜雪兒在去年11月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提出,旨為確保全球公平共用應對大流行病所需的疫苗、醫藥和診斷方法。蜜雪兒的倡議週二(30日)正式獲得了23國領導人的支持,其中就包括斐濟、葡萄牙、英國、盧旺達、肯亞、法國、德國、韓國、智利、挪威、印尼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208

    *【據報世衛報告稱實驗室外泄病毒“非常不可能”】
    一份檔摘要顯示,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與中國就冠病病毒溯源的聯合研究表明,病毒可能從蝙蝠經由另一種動物而傳染給人類。而實驗室外泄病毒是“非常不可能”的一項因素。根據路透社報導,WHO對上述檔內容並未立即回復尋求置評的要求,但表示在會員國聽取報告後,將於今天下午公佈獨立專家的完整報告。這份報告並不需要會員國的批准。這項調查結果與先前WHO專家1至2月訪問武漢後所說的結論相符。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0-1135210

    *【英國放寬防疫措施 法德疫情仍嚴峻】
    歐洲大陸多國遭受第三波疫情侵襲之際,英格蘭週一開始放寬防疫措施,但英國首相強森警告人民仍須保持警惕,以免其他歐洲國家面臨的疫情席捲英國。從週一(29日)開始,英國將局部放寬封鎖限制,准許六人一組在公園或私人花園等戶外場所見面,同時允許民眾進行業餘團隊運動。英國官方資料顯示,截至3月28日,英國已有超過3000萬成人接種第一劑疫苗,達到重要的里程碑;政府計畫從4月12日開始,允許酒吧和非必要零售商店如理髮店重開。而英國的鄰國法國,冠病累計確診病例目前已超過454萬起,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確診病例第四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巴西和印度。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10

    *【布林肯:防範未來疫情是重點 拜登政府不會因疫情懲罰中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拜登政府不會因為中國處理冠病疫情的方式而對其採取懲罰行動,而會以防範與應對未來疫情為重點。布林肯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星期天播出的節目中說:“我認為我們面對的問題是要竭盡所能防止另一場大流行,即便我們還在抗擊當前這場疫情。或者,我們至少要確保未來再發生疫情時,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來減輕損害。”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11

    *【專家推測:櫻花季節後 日本第四波疫情將來襲】
    日本上週一剛剛解除東京首都圈的緊急事態宣言,這一周來就見到各地冠病疫情出現反彈。日本專家推測,在櫻花季節過後,日本會再度進入疫情高峰。有鑒於疫情反彈的速度快,專家們認為新一波疫情會來勢洶洶。日本冠病疫情按季暴發,去年春天是第一波,之後在夏天和秋天也出現高峰,共歷經了三個大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12

    *【莫里森改組內閣 撤涉性醜聞部長增女部長 凱什成首位女性總檢察長】
    澳洲總理莫里森宣佈內閣改組,把兩名捲入性侵醜聞的部長降職,並增加和讓女部長擔任重要職務,希望借此平息近期連串性醜聞對內閣造成的破壞。莫里森週一宣佈讓女部長擔任總檢察長及掌管內政部。經過改組後,新內閣有七位女部長。莫里森指這是澳洲內閣最強的女性陣容。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13

    *【印尼天主教堂炸彈手是新婚夫婦 警方逮捕13疑似回教激進分子】
    印尼警方說,襲擊望加錫天主教堂的炸彈手是一對新婚夫婦,兩人都是極端組織神權遊擊隊的成員。警方在爆炸案發生後對包括這對夫婦住處在內的多個地點展開突擊搜查,起獲了威力強大的爆炸物與炸彈製作原料,並逮捕了10多名疑似回教激進分子。印尼南蘇拉威西省首府Makassar一座天主教堂外星期天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兩名男女炸彈手騎著電單車試圖闖入教堂,被保安阻止時引爆了身上的炸彈。此次襲擊造成19人受傷,兩名襲擊者也當場被炸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330-1135090

    *【已接種疫苗者入境免隔離 普吉島重開料吸引200萬次旅客】
    泰國當局估計,一旦普吉島於今年7月重新開放,讓已接種冠病疫苗的遊客免隔離登島,將吸引多達200萬次的旅客,而中國和歐洲的旅客將占大多數。泰國旅遊協會副會長黃漢忠預估,這些遊客將在今年下半年為泰國創造1050億泰銖的旅遊收入。
    https://beltandroad.zaobao.com/beltandroad/cultural-travel/story20210330-1135095

    *【美國:輝瑞莫德納疫苗效力達90% 無症狀也能防】
    根據美國發佈的真實世界研究資料,接種第一劑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或莫德納冠病疫苗兩周或更長時間,其對降低感染冠病的風險高達80%。路透社報導,該報告對近4000名美國醫護人員和先遣急救人員進行的研究發現,接種第二劑輝瑞-BioNTech疫苗或莫德納疫苗的兩周之後,感染冠病的風險降低了90%。這項結果驗證了先前的多項研究,即這兩款採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冠病疫苗在接種第一劑之後就開始發揮作用,而且證實它們可以預防無症狀感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78

    *【拜登加速接種進程但強調“還沒打贏這場仗”】
    美國總統拜登說,他的團隊正在加速推進接種冠病疫苗的進程,但他同時警告,美國疫情已再次上升,他敦促各州暫停重新開放,並呼籲州長和市長維持或恢復戴口罩令。拜登29日宣佈,全美90%的成年人將可在4月19日之前獲得接種冠病疫苗的資格,並可在離家不遠的疫苗接種中心接種。但拜登同時提醒說:“人們已放鬆了警戒心,這是非常糟糕的事。”他說,人們輕忽防疫措施的“魯莽行為”已導致疫情再次迅速傳播,威脅了美國在抗擊冠病大流行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我們正在放棄辛辛苦苦取得的成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77

    *【新疆棉風波擴大 華為小米疑下架Nike及愛迪達手機應用】
    新疆棉風波蔓延不止,中國社會各層面的針對海外服裝品牌的抵制行動持續加碼,手機平臺也加入戰團。中國手機品牌華為和小米的手機的應用商店,將已下架Nike、愛迪達的官方應用下架。不過國行版iPhone則仍能下載兩個程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0-1135194

    *【聯合國促中國允許人權高專不受限訪疆 中國外交部稱已發出邀請】
    受訪學者認為,讓聯合國人員到新疆進行實地考察,有助於駁斥西方對新疆人權問題的指控,但中國不太可能允許“不受限”的訪問。新疆人權問題爭議再升級,聯合國正與中國展開“嚴肅協商”,爭取讓聯合國官員不受限進入新疆。中國外交部稱,早已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出訪疆邀請。受訪學者認為,讓聯合國人員到新疆進行實地考察,有助於駁斥西方對新疆人權問題的指控,但中國不太可能允許“不受限”的訪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330-1135098

    *【蒙古國強沙塵暴致近40萬頭牲畜死亡或走失】
    蒙古國中戈壁省政府官員29日說,該省3月中旬以來遭遇的強沙塵暴天氣造成重大損失,截至29日該省有約16萬頭(只)牲畜死亡,另有約23萬頭(只)牲畜仍無下落。據新華社報導,中戈壁省政府辦公廳主任道爾吉巴特通過蒙古國國家公眾電視臺通報說,該省3月14日遭遇強沙塵暴天氣,一些地區的最大風速達到每秒40米。當時大部分地區能見度低,給緊急情況部門開展尋找失蹤人員等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0-1135180

    *【金與正譴責文在寅涉及朝鮮射彈發言】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以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鼓動部副部長的名義,通過朝中社發表談話譴責韓國總統文在寅26日涉及朝方射彈的發言,稱這與美國的“強盜邏輯”如出一轍。韓聯社報導,金與正列舉了文在寅去年7月23日視察國防科學研究所和本月26日在第6屆“西海守護日”紀念儀式上的發言稱,朝韓的國防科學研究所同樣進行了彈道導彈試驗,但韓方卻主張其試驗目的是為了實現半島和平和重啟韓朝對話,朝方試驗則給營造對話氛圍帶來不利影響,其厚顏無恥的程度令人驚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96

    *【白宮:拜登無意與金正恩會面】
    美國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無意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路透社報導,白宮新聞秘書薩琪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拜登的對朝外交政策是否包括類似前總統川普的做法,與金正恩“坐下來談”,薩琪說:“我想他(拜登)的做法將會非常不同,他沒有這個打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81

    *【日本印尼“2+2”會談30日舉行】
    日本外務相茂木敏充、防衛相岸信夫以及印尼外交部長瑪律蘇迪、國防部長蘇比安托,3月30日將在東京舉行“2+2”會談。這將是兩國自2015年12月以來第二次舉辦此類會談,引發外界關注。據《日經亞洲》報導,日方官員介紹稱,30日會議的焦點將是兩國能否就一項授權日本向印尼出售國產防衛裝備的協定達成一致。日媒指出,會談重點將是敲定《防衛裝備及技術轉讓協定》,為日本國產武器出口掃清道路。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62

    *【埃及開羅公寓倒塌已致25人死亡】
    埃及一名官員28日表示,埃及首都開羅一棟九層公寓27日發生倒塌,目前已造成25人死亡、26人受傷。28日,現場搜尋倖存者的工作仍在進行,一名僅六個月大的男嬰被搜救人員從倒塌的建築物廢墟中救出,情況穩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埃及官員稱,獲救嬰兒的母親、父親和姐姐已經死亡,工作人員仍在繼續尋找其失蹤的哥哥。開羅省省長艾爾27日表示,已成立工程委員會,以檢查鄰近建築物的結構完整性。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建築物倒塌。但報導稱,建築倒塌在埃及幷不罕見。在埃及的棚戶區、貧困社區和農村地區,非法建築普遍存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61

    *【韓國將要求所有公職人員進行財產登記】
    為打擊房地產投機行為,韓國總統文在寅29日宣佈,要求將財產登記範圍擴大至全體公職人員。近來,韓國規劃部門職員被曝涉嫌違規炒房,引發巨大爭議。韓國已成立特別聯合調查本部,對青瓦台職員和家屬,以及國土交通部、規劃部門等眾多公務員進行調查。韓國總統文在寅3月16日就此事向國民致歉。文在寅29日主持舉行反腐政策協議會會議時稱,將徹查非法炒地行為,沒收全部非法所得。他表示,嚴打房地產腐敗是反腐的重要任務,要求將財產登記範圍擴大至全體公職人員,定期檢查財產變更情況等;並要求制定防止公職人員利害衝突相關法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58

    *【近七成美國人指美國亞裔人口受到歧視】
    根據《經濟學人》週刊和輿觀調查公司(YouGov Poll)聯合進行的民調資料顯示,每十個美國居民中有將近七個人說,亞裔在美國受到歧視,其比例略高於非裔美國人。研究過程中,美國居民被要求評估該國對各種族群體的歧視程度。調查資料顯示,有33%受訪者指亞裔受到非常嚴重歧視,另有36%的人認為歧視程度為高,四分之一(24%)受訪者認為亞裔沒有受到嚴重歧視,其餘的人說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作為比較,認為非裔美國人受到非常嚴重或嚴重歧視的美國居民比例為68%。該調查於3月20日至23日進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57

  • 交通違規記點消除 在 Dabe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26 00:44:48
    有 16 人按讚


    [編按:柏林藝術大學教授韓炳哲(更正:已離任,謝謝讀者告知)於3 月23日《世界報》副刊全版發表專文,探討在這次肆虐全球的武漢肺炎中,為何亞洲國家表現的比西方優越。哲學家韓炳哲引領我們思考大數據、儒家思想、主權國家與防疫的關聯,更對人類生存的終極意義提出深刻反省。小編昨夜讀完長文,彷彿看到黑格爾與海德格再世,為我們思考這場瘟疫,因而夜不成眠,今日決定全文譯出,與讀者分享。]

    【我們的理性不能任憑病毒擺佈】

    冠狀病毒考驗我們的體制。亞洲的防疫遠比歐洲成功,香港、台灣、新加坡僅有非常少數的感染者,台灣通報病例108、香港193,德國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已有14481(!)人染病(3月19日)。南韓已度過最糟的狀況,就連病毒發源地中國也大致控制住傳染病。

    但台灣和南韓都沒有實施禁足令,商店與餐廳也都沒有關閉,而亞洲人此際大舉逃離歐洲,中國人或韓國人想返回家鄉,因為他們在歐洲覺得不安全。機票漲了四倍,前往中國或韓國一位難求。

    歐洲跌了一跤,感染人數呈指數成長,歐洲似乎無法控制住這場疫情,義大利每天有上百人死亡,年長者的呼吸器被摘除,好讓較年輕者可以得到救助。空洞的行動主義擺在眼前。關閉邊界是主權國家絕望的表現。我們感覺回到主權國家的時代,由主權者決定例外狀態,主權者關閉邊界。

    但這是空洞的主權國家秀,它起不了任何作用,歐盟國家間的密切合作還比較有幫助。歐盟禁止外國人入境,這是一個完全沒有意義的舉動,因為事實上根本沒有人想來歐洲;禁止歐洲人離開歐洲其實還比較有意義,因為可以保護世界免受歐洲危害。是的,歐洲當前已成疫情的重災區。

    相對歐洲,在對抗疫情上,亞洲到底有什麼體制上的優勢?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台灣或新加坡這些國家,基於儒教文化,帶有威權色彩,他們的人民比歐洲人更為服從,他們對於國家有更多信任,而且日常生活本質上受到更嚴格的組織,不只是中國,韓國和日本亦是如此。尤其是亞洲人在對抗病毒上大量運用數位監控。他們推測大數據擁有對抗傳染病的巨大潛力。

    我們可以說,在亞洲不只有病毒專家或傳染病學家在與病毒作戰,資訊人員與大數據專家也參與其中。這是一場在歐洲尚未發生的典範轉移。大數據可以拯救人命,數位監控的辯護者會如此宣告。

    在亞洲幾乎不存在對於數位監控的批判意識,幾乎沒有人在談論資料保護,就連日本和韓國等自由國家也是如此。沒有人起身反抗政府拼命搜集資料。中國已經引進一套歐洲人所無法想像的社會評分系統,它允許廣泛的評價人民。

    每位公民的社會行為被持續評分,在中國監控時時刻刻無所不在。社會網絡中的每次點擊、每回購物、每項接觸、每個行動都受控制。闖紅燈、與批評政府者往來或在社群媒體上張貼批判言論,都會被扣分,人生可能因此變得危險。

    相反的,在網路上購買健康食品或是閱讀黨報,則會被加分。擁有足夠點數的人可以取得旅遊簽證或是低利貸款。但分數低到一個程度可能會失業。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監控之所以可能,是因為網路、電信與政府之間有無限制的資訊交換。實際上不存在任何資料保護。「私人領域」不在中國人的字典裡。

    在中國有2億隻監視器,一部分配有高效率臉孔辨識系統,甚至可以捕捉身上的痣。要逃脫監視器的掌握,絕無可能。這些配有人工智慧的攝影機可以觀察與評價在商店、街上、車站與機場的每個人。

    數位監控的基礎建設如今證明在防疫上有高度的成效。當某人離開北京車站,他會自動被相機捕捉、量測體溫。一旦體溫異常,所有同一車廂的乘客會自通收到手機簡訊。

    社群媒體上甚至有應用無人機監視隔離者的報導。如果有人私自離開隔離所,無人機會飛來要求他返回住所,說不定無人機還會列印罰單丟到違規者身上,誰知道。讓歐洲人心生恐懼的狀態,在中國顯然是無人反抗。

    集體主義主宰亞洲,沒有個人主義的表現。個人主義不同於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在亞洲當然也很猖獗。

    對抗病毒,大數據比歐洲人現行毫無意義的關閉邊界更有效率,但因為資料保護,在歐洲不可能運用堪比的數位科技來對抗病毒。中國的手機與網路供應商將他們客戶的敏感資料交給安全單位與衛生機關。

    國家知道我在哪裡,和誰見面,做什麼,尋找什麼,想什麼,吃的買的,要前往的地方。未來或許體溫、體重、血糖指數等等都會被控制。伴隨數位心理政策的數位生物政策主動操控人類。

    武漢有數千個數位調查團隊追蹤潛在感染者,光是藉由大數據分析,他們就可以找出潛在的感染者,誰必須被持續觀察、最終被隔離。未來被握在數位化手裡,流行病亦然。鑑於傳染病,我們或許該重新定義主權。主權者是握有資料的人。當歐洲還在公告例外狀態或關閉邊界,它仍依附在老舊的主權模式。

    不只是中國,其他亞洲國家也運用數位監控來防疫,台灣政府同時傳送手機簡訊給所有人民,以調查接觸人士、或是通知人民感染者曾去過哪些地方或建築物。台灣很早就結合各種不同的資料,借助旅遊史來調查潛在的感染者。

    韓國人在接近一棟感染者待過的建築物時,Corona-App會發出警訊。這個App記錄所有感染者待過的地點。在韓國,每一棟建築物、每一層樓、每一間辦公室或商店都裝有監視攝影機。要在公共場所移動而不被攝影機拍攝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

    結合手機資料與錄像可以重建完整的移動資料,感染者的行經路線會被公開,當然也可能包括偷情的地點。韓國的衛生單位有所謂的「追蹤者」,他們日夜觀看錄影,還原感染者的移動軌跡與追蹤接觸者。

    一項亞洲與歐洲之間的顯著差異是口罩,在韓國街上沒有人不戴可過濾病毒的口罩。這裡指的不是一般的外科口罩,而是特殊附有濾器、醫生也帶的口罩。過去幾週,提供人民口罩是韓國的首要議題。

    藥局前大排長龍,政治人物以如何有效提供人民口罩而被評價。製造口罩的機器被極速建造。目前似乎口罩夠用。已有App通知附近哪裡還有口罩可買。我認為,提供所有人口罩,在亞洲對於抑制疫情擴散有關鍵性貢獻。

    韓國人連在工作場所也戴口罩,政治人出席公開場合也戴口罩,韓國總統開記者會時也展示性地戴上口罩。在韓國,如果不戴口罩會被咒罵,在德國,我們聽到的卻完全相反,德國人說口罩沒有多大的幫助,這真是弱智.那為什麼醫生還需要戴口罩?

    口罩必須要時常更換,如果潮濕了,就失去過濾效果。但韓國人已發展出附有奈米濾器、甚至可以洗的「Corona-Maske」,它可以保護人免於病毒感染長達一個月,只要還沒有疫苗或治療藥物,這其實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相反的,在德國醫生必須親自飛往俄羅斯獲取口罩。馬克宏扣押口罩,以分配給醫護人員,但他們拿到的卻是一般沒有濾器的口罩,說明寫著可用來防護冠狀病毒,這完全是個謊言。歐洲絆了一跤。如果人們還是得繼續在尖峰時間擠上地鐵或巴士,那叫商家和餐廳關門有什麼用?

    在大眾交通工具裡要人如何保持距離?在超市也幾乎是不可能。在這些地方,口罩真的可以拯救人命。兩個階級的社會或許因而誕生,自己有車的人,就少遭受危險。既使是一般的口罩也會很有幫助,感染者如果戴口罩,就不會把病毒噴濺到外面。

    在德國幾乎沒有人戴口罩,雖然或許有零星戴口罩的人,但這些都是亞洲人。這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影響。德國盛行個人主義,包括不遮住臉孔,只有罪犯才戴口罩。我因為太習慣看韓國人戴口罩的照片,以至於柏林人不戴口罩的面孔對我來說近乎猥褻。我也很想帶口罩,但我在這裡買不到。

    德國在過去把生產口罩的工廠遷到中國,所以歐洲不再生產口罩,只要人們繼續不戴口罩出門上班擠上公車或地鐵,那麼禁足令不會對疫情帶來多大改變。這次疫情所帶來的其中一項教訓是特定物品的生產,例如口罩、醫療與藥品必須再遷回歐洲。

    儘管新冠病毒有不可輕忽的危險,但對此的恐懼還是不成比例。既使是致死率高出甚多的西班牙流感也沒有對經濟帶來這麼嚴重的後果。為什麼世界對這個病毒的恐懼如此巨大?

    法國總統馬克宏甚至論及戰爭與我們必須擊敗的「看不見的敵人」。我們的敵人又回來了嗎?西班牙流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爆發,當時每個人都被敵人包圍,沒有人會將傳染病與戰爭或敵人連結在一起。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社會。

    我們生活在沒有敵人的世界很久了,冷戰已成遙遠的過去。伊斯蘭的恐怖主義在過去一段時間也退居遠方。正好在十年,我的論文《倦怠社會》的命題是:在我們的時代裡,奠基於「敵人的否定性」的免疫學模式已不再適用。

    冷戰時期的特色是邊界與圍牆,免疫學的模式組織了社會,這妨礙了物品與資金的加速流通,全球化清除了這些免疫門檻,資金有了流通的管道,還有今天影響生活各領域的混雜與滲透性也消除了他者或敵人的否定性。

    今日威脅我們的不再是敵人的否定性,而是過度的肯定性,這呈現在過度績效、過度生產與過度溝通。敵人的否定性不屬於我們無邊界滲透的社會,壓迫讓位給抑鬱,剝削他者讓位給自願的自我剝削與自我最適化。在績效社會中,人們主要是與自己戰爭。

    因為全球資本主義而被極度弱化的社會突然被這場疫情改變,門檻再度提高,邊界再度關閉,敵人又回來了。我們不再與自己爭戰,而是與外在看不見的敵人。過份的恐懼是面對這次病毒的社會、甚至是全球的免疫反應。這份恐懼如此激烈,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們生活在沒有敵人的社會中,在一個肯定性的社會中生活。如今病毒被感覺為恆常的恐怖。

    大規模恐慌還有一個理由,這與數位化有關。數位化去除了真實性。我們在帶來痛苦的抵抗中體會真實性。數位化與整個臉書的按讚文化消除了抵抗的否定性。在後真相時代,Fakenews和Deepfakes導致人們對真實性麻木。因此造成衝擊的,不是電腦病毒,而是真正的病毒。真實性和抵抗以敵性病毒的形式回歸。對病毒激烈、過度的恐懼反應,可歸因於這場真實性所造成的衝擊。

    對病毒的害怕尤其反映出我們的倖存社會(Gesellschaft des Überlebens)的本質,在這樣的社會中,所有生命的力氣都被用來延長生命。我們歇斯底里地要存活下去,而不是擔憂能不能過好生活。要存活下去的社會對於享樂充滿敵意。健康享有最高價值。禁菸的歇斯底里就是為了倖存下去的歇斯底里。

    我們的恐慌性反應暴露了我們社會的存在基礎。病毒讓死亡再度清晰可見,我們曾一度相信,已將死亡放逐至不可見之處。看見死亡的威脅,我們願意犧牲一切讓活著還有價值的事物。在新冠疫情面前,我們身處在為了能繼續活下去的艱苦戰爭中。

    這場現在爆發的防疫戰爭是它的延續。倖存社會展露它非人性的面目。其他人首先是潛在的病毒帶原者,我們必須與之保持距離,因為他危及到我的生存。為了倖存下去的戰鬥與對好生活的憂慮相互對立,而且人們在疫情過後的生活,會比疫情之前更加在意能不能活下來。於是我們自己也成了病毒,這個殺不死的存在,只為了增生,只為了倖存,而沒有真正的活著。

    金融市場對於疫情的恐慌性反應,也是其早已內存的恐懼表現,全球經濟的極度斷裂讓金融市場非常容易受傷害。各國中央銀行冒險性的貨幣政策,其實在過去幾年股票指數的持續上漲中,已埋下遲早要爆發的恐懼因子。

    病毒或許只是讓駱駝垮下的最後一根稻草,金融市場的恐慌不是呈現對病毒的害怕,而是對於自身的恐懼。沒有病毒也可能帶來崩盤,或許這次的病毒是更大崩盤來臨之前的徵兆。

    哲學家齊澤克(Zizek)宣稱,病毒為資本主義帶來致命一擊,並召喚朦朧的共產主義。他認為病毒會造成中國政權傾倒。齊澤克誤解了。這些宣稱都不會成真。中國將販售他的數位監控國家作為對抗病毒的成功模式,中國會帶著更大的驕傲展示他體制的優越性。

    而疫情過後,資本主義會帶著更強的力量橫行,觀光客會繼續踐踏這個地球,病毒不能取代理性,此外,我們西方世界可能會得到一個中國模式的數位監控國家。

    這個衝擊是讓我們建立新的統治體制的有利時刻。因此危機之後是新自由主義的建立,過去在韓國和在希臘都是如此。在這次的病毒衝擊後,希望歐洲得到的不是中國模式的數位監控政體,否則哲學家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所害怕的例外狀態會成為常態,那麼這次的病毒就成就了伊斯蘭恐怖主義過去所達不到的事。

    病毒不會戰勝資本主義,沒有病毒有能力引起革命,這場病毒分化我們,它不會帶來強烈的共同感。每個人關心他自己的生存。彼此保持距離的團結不是團結,不是我們所夢想的另一個和平與正義的社會。我們不能將革命讓給病毒。我們希望在病毒之後,人性的革命會到來。具有理性的我們(人類),必須重新思考與徹底限制毀滅性的資本主義與其他帶來四處破壞的移動性,以拯救氣候與我們美麗的地球。

  • 交通違規記點消除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21 22:41:36
    有 8 人按讚

    200321把運動習慣養成後再說◎文/陳泰源

    【前言】

    我做房仲已近10年,在過去從業的第1~8年之中,除了偶爾的員工旅遊或者是年節長假之外,我幾乎沒休假,而且常常工作到晚上11點、甚至是過了午夜才下班。當時的想法是:30歲上下的我還很年輕,犧牲點健康「換取」金錢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也想早點還清負債,也認同「寧可辛苦一陣子也別讓自己窮一輩子」這句名言。

    只是,房仲工作壓力大,加上自己的飲食習慣總是狼吞虎嚥改不掉,又長期沒運動,直到身體開始出現警訊後,已經不舒服到無法再撐下去了,在2019年4月,是我人生首度體驗照胃鏡(千萬別好奇,全程處於要吐的生理反應,非常不舒服!),才發現自己竟罹患了「巴瑞特氏食道」,賁門鬆弛導致長期處於胃食道被胃酸灼傷的狀態。

    當下醫生對我說:「這是食道癌的前兆,你的情況已經是『不可逆的』,只能控制、阻止惡化,若再拖延下去『就不好了』……。」聽完這席話後,我瞬間覺得「黑白的人生」已可預見。

    我其實是個貪生怕死的人,一想到「有錢沒命花」就覺得很不甘心!二來從錢的角度思考,我的觀念認為只要身體健康,醫療花費都是沒必要的開銷,這也是在談投資理財之前,為什麼我會把「健康的價值觀」跟「運動項目的選擇」擺在最前頭開始講的原因,我發誓一定要把健康給討回來!

    【用省錢與效益極大化來思考】

    健康也是種投資,除了飲食、睡眠之外,運動也是必要的條件之一。既然要從理財的角度來思考,我們在挑選運動的項目中,也就必須掌握住幾個原則。

    《第一:不花錢的運動》

    說到這兒,我想所有開設健身房、游泳池的業者應該會公幹我才是,所以我必須強調,如果你希望在運動中更有品質,或者有其他的目標(例如練大肌肉或者是雕塑身材等),你當然可以選擇花錢運動。

    但如果你像過去的我一樣,處在負債狀態,或者是仍在努力打拼累積財富的過程中,那麼你就應該選擇「免費的運動」;換句話說,我不會從「想要」的層次告訴你去哪家健身房比較便宜?如何花費最划算?我會直接從「需要」的角度,讓你在眾多不花錢的運動項目中做選擇。

    《第二:好空氣的場所》

    既然是為了健康,運動的環境是否具備新鮮又乾淨的空氣自然很重要!

    近來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甚鉅,專家們總是呼籲密閉的空間盡量開窗,保持與戶外的空氣流通,原因就是擔心病毒傳播,縱使業者有開空調,依舊消除不了民眾的疑慮;至於戶外,跟我一樣生活在台北市區的多數人應該有同感,時常覺得呼吸不順暢,在外奔波、騎車被風吹回到家後,眼睛也容易紅腫發癢,在沒有空調的大街小巷裡,似乎也好不到哪裡去?

    現代人要覓得乾淨的好空氣似乎變成一種奢侈,尤其是當我每次從山頂俯瞰台北城市景觀時,10次裡有8次都是霧朦朧的一片,所以在都市裡運動,幾乎等於是在「慢性自殺」。

    因此,除非你有辦法瞬間移動到宜花東,不然,在都市裡最適合運動的場所,就是距離你最近的那一座山。

    《第三:順便曬太陽》

    自從我罹患「巴瑞特氏食道」之後,醫師特別叮囑我:開給你的藥物會加速鈣質流失,記得多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

    google查一下就知道曬太陽的好處實在太多了!但我想分享的重點是:曬太陽可以緩解憂鬱症!我自己親身的體驗是,曬太陽時的確心情會變好,心態也會變得比較正面,尤其是面對這一波疫情衝擊的不景氣,正能量更是必須的,所以一定要多曬太陽喔!

    綜合以上3個大原則來選擇運動,我想答案呼之欲出,就是爬山。

    【習慣養成秘訣:提示與獎賞】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習慣的書,書名叫做《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裡面提到2點:

    1.養成運動的習慣,會造成連鎖反應,其他各方面的習慣與生活狀態都會變好。

    2.為了讓新習慣維持下去,除了意志力,需要給大腦提示和獎賞。

    說說近年我養成運動習慣的心路歷程:

    一開始因為長期沒運動,導致身體出狀況(提示),照胃鏡後確診胃食道逆流(提示),醫生提醒吃藥會加速鈣質流失(提示)要我常曬太陽(提示)。

    為了運動與曬太陽,我努力維持爬山的頻率,剛開始1周頂多爬1次,但效果已經有逐漸出現(獎賞),只是之前不懂,天氣冷也在爬,不僅一度傷肺還導致感冒而暫緩一陣子,之後便有點懶散不想爬。

    爸爸因為知道我愛吃補品,前陣子心情大好,送給我1盒龜鹿滴雞精,我開始利用這補品,規定自己要在爬完山之後才准喝,為了這個「獎賞」,後來我只要看見出太陽(提示),我就好想爬山,不僅身體變好(獎賞1)還有龜鹿滴雞精可以喝(獎賞2),於是新的好習慣就輕鬆養成了,現在我幾乎1周至少爬2次山呢!

    【結論】

    看病跟交通違規繳罰單一樣,都是自找的且沒有必要的開銷,雖然健保很便宜,但只要不生病,就是變相省下醫藥費。「健康是1,財富是0」的道理你我都知道,健康或許可以換取金錢,但金錢卻買不回健康。

    如果提到健身房,那是你已經把運動提升到「想要」的層次,而我們在省錢的前提下,運動只需調整至「需要」的層次即可。

    運動不僅要事半功倍,還要有加成效果,選擇綠覆蓋率高的戶外,時段挑出太陽的白天,一邊運動,一邊大口呼吸,一邊曬太陽,肺活量增加了、體力增強了、思緒更清晰了、心情也美麗了,除此之外,運動過程中,靈感也特好,創意與好點子還會不斷從腦袋中湧現呢!

    運動是核心習慣,可以帶動全面的改變,哪怕只是一週1次,運動習慣會擴散與延伸,讓人更輕鬆地培養其他好習慣!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3/20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