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交大資管課程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交大資管課程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erhfen (高小兔)看板SENIORHIGH標題[心得] 交大資財的課程規劃與畢業專題時間T...
嗨!我又來了XD
我是念交大資財的小兔,
由於目前交大資財系的官方網頁要這幾天才會恢復,
所以我趕緊來寫一下資財系的課程規劃與畢業專題的部分,
畢竟這幾天蠻多人想詢問資財系的課程規劃,
網誌圖文好讀版:
http://erhfen.blogspot.com/2013/05/nctu-imf-course.html
另外說一下交大資財系101年的全國排名,
交大資財系乙組(財金組)
http://freshman.tw/guess/101/1-4
→ 101年全國排名第五 (一類採計國英數乙三科)
交大資財系甲組(資管組)
http://freshman.tw/guess/101/2-3
→ 101年全國排名第一 (二類採計國英數甲三科)
切入正題,
到底交大資財系跟其他學校的財金系有甚麼不同呢?
請看下列這個交大課程地圖的網頁方可一覽全貌,
http://ppt.cc/71b6
(下列內容摘錄自交大課程地圖網頁,
課程依當年度為主,以下為99學年度課程規劃)
資財系課內不分組之共同必修課程:
(不包含服務學習、通識、英文、體育等共同課程)
(交大連微積分都比別人多一學分喔......>.^)
1. 大一上
[ 全都是管院共同必修,除了微積分是幾乎全校共同必修外... ]
微積分B(一)(4)+經濟學(一)(3)+會計學(一)(3)
+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3)
2. 大一下
[ 全都是管院共同必修,除了微積分是幾乎全校共同必修外... ]
微積分B(二)(4)+經濟學(二)(3)+會計學(二)(3)
+線性代數(3)+物件導向程式設計(3)
3. 大二上
[ 大二的課很可怕喔...! ]
財務管理(3)+資料結構(3)+個體經濟分析(3)+
[ 管院共同必修:統計學(一)(3)+作業研究(一)(3) ]
4. 大二下
[ 大二下的課少了個經多了管理學稍稍輕鬆一些些...! ]
投資學(3)+資料庫管理(3)+
[ 管院共同必修:管理學(3)+統計學(二)(3)+作業研究(二)(3) ]
5. 大三上
[ 財金組的光數統+期權+財報分析三大主科就很可怕了... ]
管理資訊系統(3)+各組必修(參考網頁內容)
6. 大三下
[ 財金組的光財工+總經+計量經濟三大主科就很可怕了還要做專題...... ]
資訊與財金專題(一)(2)+各組必修(參考網頁內容)
7. 大四上 [ 專題形影不離喔! ]
資訊與財金專題(二)(2)+自行選修
8. 大四下
[ 大四上修完的專題其實還沒結束喔因為大四下才要報告... Orz ]
自行選修想修的課
看完以上課程就可以看出為什麼這個系叫做「資財系」了,
不管你是社會組還是自然組進來資財系,
你都得接受管院AACSB共同必修的洗禮,
以及不管走到哪都用得到的微積分、線性代數、統計,
(財金組的一定用得到)
數學這神奇的東西才陪伴你走過四年喔>.^
接下來講一下資財系的重點─【資訊與財金畢業專題】,
由於是大三下和大四上的必修,所以很多人大三上就開始尋尋覓覓指導教授了,
(就是和研究生一樣,要尋找自己的老闆啊!搶教授大作戰! Orz)
我不知道其他學校的財金系要不要做專題,
但我知道的是,資財系的學生一定要做完專題才能畢業!
雖然表面上是兩個學期可以結束,
但因為大家大三上就在找老師,大四下才要成果展,
因此等於是四個學期喔!
做專題讓我學了很多,以下歸納三大學到的東西:
(本身是財金組的,因此以個人經驗做以下分享)
1. 提早念 PAPER & 研究所的專業科目書籍......Orz
在茫茫教授海中尋找到命中注定的專題指導教授後,
接下來等著的是專門帶博班與碩班學生的老師,
由於還是大學生,所以老師通常會要求我們看研究所的書籍,
與學長姐正在看的一些論文(也就是 paper ),
大概要看個半個學期吧!
我們之前是兩週至三週一次 meeting
(快要成果展的話一週一次 meeting ),
每次都要做投影片,在台上跟老師你的感想與學習,
並從中尋找可以做為專題的題目。
(我當初跟的是做財工的老師,所以讀的書都很財工....
光是要上台跟老師報告 paper 裡面的財工數學公式就快耗去半條命哩...
可別忘了那時候才大三下還有很重的主科在等著.....是一段煎熬的歲月.....
但和老師一對一 meeting 真的可以學到很多!)
2. 抓資料 & 學會統計軟體 & coding 能力......Orz
如同上述,因為我跟的是做財工的老師,所以一定要會 coding ,
(基本上資財系很多老師做財工,但也有做其他方面的,可以自行參考老師的背景)
通常大學部做專題,老師都會叫我們模仿別人(研究生)做過的題目,
而財金系做研究一定會用到大量的數據做根據才能分析與討論,
因此必須學會從特定網站抓財經數據(ex: 台灣期交所等),
抓完資料後就是要跑程式做分析囉!這時候一定用得上統計or數學軟體,
像我這一組就用過 Excel、SPSS、SAS、MATLAB等軟體,
(還好老師沒說要用 C++ 要不然我會當場淚奔~)
最後好不容易決定好題目,只用 Excel 跟 SAS做專題。
(基本上要用甚麼軟體指導教授都會先說明,並「稍微」指導怎麼用,
師父領進門,接著就是修行在個人了,當老師說完的同時,
我也已經預約好五本以上的學軟體書籍等著回去慢慢啃哩......)
3. 團隊合作 & 在教授與同儕面前 present 的能力......Orz
忘了先說,做專題是一整組一起做,也就是你可以找好你的好麻吉來一起,
通常是三到五個人一組,組隊好才去找指導教授,
由於 meeting 有特定時間與特定工作,
所以除了要排時間外,還要處理工作分配的問題!
這時候就開始學習「出社會」後必學的「Team Work」囉!
(Team Work 的工夫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明白,所以我就不說太多哩:P)
另外每次 meeting 都會有人要輪流上台報告,
(不要以為是一整組就不用上台被老師砲轟,除非老師人真的太好!)
因此也可學習到,如何把專業的財經知識,轉換成一般人聽得懂的分析報告。
其實最早做專題是從我們這一屆第三屆開始的,
(在我們之後每一屆都要做畢業專題,看當年度規定做)
想當初我們怨聲載道,因為大四何其忙碌,
有人要出國交換,有人要考研究所,有人要準備工作面試,有人要準備考高考,
誰有閒情逸致做專題呢?而且專題時間又是在大四下最後一個月才發表成果!
簡直就是為大學生涯畫下燦爛的句點(為了專題爆了多少肝啊~~~~)。
但現在回頭看來「做專題」真的對我很有幫助,
不只可以提早體驗研究生的生活,更可以為未來工作做能力訓練,可說是一兼數得!
最後,我想說的是,
歡迎來交大資財尋找並實踐你的夢想 : )
別在戰學校問題了,能念大學的我們已經很幸福,
我們應該想想如何運用一己之力去幫助那些沒辦法念大學的人才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