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交大奈米課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交大奈米課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交大奈米課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交大奈米課程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347的網紅Johntool-工具王阿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工程師之路】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和電機系,其實很多課程重疊,也難怪大家容易搞不清楚,就讓我來說給大家聽吧🗣!  #電子工程學系☑️ 電子系主要在處理的東西都偏小,從操作晶片上的電子,到產出可以運作的晶片,都是電子系學生的...

交大奈米課程 在 工具王 阿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21:34:22

【#工程師之路】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和電機系,其實很多課程重疊,也難怪大家容易搞不清楚,就讓我來說給大家聽吧🗣!  #電子工程學系☑️ 電子系主要在處理的東西都偏小,從操作晶片上的電子,到產出可以運作的晶片,都是電子系學...

  • 交大奈米課程 在 Johntool-工具王阿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11 18:00:47
    有 39 人按讚

    【#工程師之路】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和電機系,其實很多課程重疊,也難怪大家容易搞不清楚,就讓我來說給大家聽吧🗣!
    
    #電子工程學系☑️
    電子系主要在處理的東西都偏小,從操作晶片上的電子,到產出可以運作的晶片,都是電子系學生的領域👨🏻‍💻。
    
    他們會學習電子在晶片上運作的理論,所以需要學習近代物理、量子力學等,當然,除了電子如何在晶片上運作,還要做出可以被運作的晶片,所以需要學習化學、半導體等科目。
    
    #電機工程學系☑️
    電機系和電子系非~常~像,電機之所以稱為「電機」,是因為除了電子之外,還有相當程度的機械、動力,電機系通常會加入馬達、控制、電力的課程,而且比較著重「電磁學」⚡️⚡️⚡️⚡️。
    
    因為晶片與系統做出來之後,只是得到一個訊號,而如果想要做出機器人或電子機械,就要靠電機系學生分析、組合,而這些技術就是電子系所沒有的。
    
    #兩者的差異性☑️
    電子系是最上游的製程設計,主要是發展最小最專業的初階晶片元件,發展一套系統電路供其他人使用。電機系則是整合上游電子以及下游資工,統整並發展出一個機械或是儀器。
    
    以必修課課程來說,電機、電子兩者間的差異性不大,電子系會專精於IC和通訊方面📱,像是常見的半導體、晶圓都是屬於IC領域。
    
    電機系則規定各領域都是必修課程,光電、奈米電子、計算機科學、通訊、自動控制組等等都會接觸到,電機系的領域相對更廣☺️。
    
    不論是電子、電機,這些都是目前產業界熱門且重要之領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就看你喜歡怎樣的領域囉😉!
    
    想知道更多?
    【歡迎追蹤Johntool-工具王阿璋 @johntooltw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hntool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ohntooltw/
    收到更多 #工程師之路 #不務正業工程師 系列!
    
    #工程師 #軟體工程師 #Coding #韌體 #硬體 #網路 #電子 #電子系 #電機 #電機系 #理工科系 #選系 #大學選系 #台灣 #台大 #清大 #交大 #晶片 #半導體 #化學
    #分享 #share #Johntool #工具王阿璋

  • 交大奈米課程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0-06 19:50:13
    有 157 人按讚


    交大光電系王興宗教授新書出版
    「#共舞雷射」--開創台灣雷射研究的先鋒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致力於雷射物理研究而有所突破的三位科學家;實際上,雷射(LASER)發明於1960年代,超過半個多世紀以來,以雷射相關的研究已多次榮獲諾貝爾獎的肯定,這說明了雷射技術的演進不僅加快了全球科技發展的速度,更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便利發明。台灣在雷射科技的發展中並沒有缺席,而且交大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共舞雷射」一書由交大光電系王興宗教授撰述其一生參與雷射技術發展之盛世並於其中創造其盛的故事,王教授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一字一句堆積出與雷射共舞的驚奇之旅。

    王興宗教授致力於雷射技術超過五十年,從最早的台灣第一支自製雷射、世界上第一套白光雷射、研製美國第一顆砷化鎵面射型雷射,到近期於交大研製全球第一顆藍光氮化鎵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Blue GaN VCSEL)為其最著名的代表,王教授的研究領域廣泛,其中包括氣態、固態以及半導體雷射等具有開創性的成果,對學術界與產業界均有極大的貢獻。

    交大光電系主任盧廷昌教授指出:王教授於1965年在交通大學的博愛校區建立台灣第一間雷射實驗室以及製作出台灣第一套紅光氦氖雷射,並發展雷射與光電相關課程,先期培育出許多雷射光電的人才,奠定台灣在雷射光電科技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雷射」一詞的中文名稱是由王教授最早提出的。此外,王教授於1971年在美國使用中空金屬陰極放射管發明並製作出世界上首套氦鎘白光雷射,可以同時產生紅藍綠三色同調光,在全球榮獲二十件專利,世界公認為「白光雷射之父」。王教授於1995年從美國返鄉在交通大學光電所建立半導體雷射實驗室,擔任教育部卓越計畫與國科會國家型奈米計畫的總主持人,致力於氮化鎵奈米光電元件的研究,首先成功的製作出全世界第一顆藍光氮化鎵面射型雷射,並率先使用雷射剝離與奈米柱等技術大幅提升藍白光發光二極體的操作效率,已大量應用於顯示、面板與固態照明等節能光源中。

    王興宗教授一生鑽研雷射技術,發表論文超過兩百多篇,在許多專門的領域上仍維持技術的領先,在學術界受到高度的肯定;此外,在台灣所培育的無論是早期的雷射光電人才或是後期的發光二極體(LED)、半導體雷射光電元件等領域,超過一百位博碩士畢業生,對於台灣的學術與產業的發展,貢獻良多!

    「共舞雷射」一書由五南出版社編輯發行,全書由王教授以平實的口吻娓娓道來,似乎在不經意中的過程,卻屢屢成功完成許多雷射技術的世界第一的精采故事,相關章節還輔以雷射技術講座,簡介如雷射、白光雷射、半導體雷射、VCSEL等原理,提供有興趣的讀者在人文、歷史與科技等領域上獲得人生發展的啟發。新書發表會由交通大學光電系與田家炳光電中心共同舉辦,發表會場面熱鬧溫馨,許多王教授曾經教過的學生攜家帶眷的前來參加,前國科會主委暨交大榮譽退休教授魏哲和、前交大校長暨交大講座教授吳重雨及晶元光電總經理周銘俊等皆出席共同推薦,期許開創台灣在雷射光電技術上一片嶄新的天地。

    #為世界之光
    #白光雷射之父
    #共舞雷射

  • 交大奈米課程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6-09 16:49:18
    有 146 人按讚


    交大電子莊紹勳教授團隊傑出研究榮登全球各大學最佳論文-VLSI Technology Symposium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70609 16:09:00)為期五天的「2017IEEE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 Symposium」國際會議,於6月5日起在京都舉行。交通大學講座教授莊紹勳研究群發表一篇與台灣師大、聯電共同研究的14奈米鰭式電晶體(FinFET)嵌入型電阻記憶體,風糜全場,主要是現有晶圓代工廠的嵌入式記憶體技術多停留在28nm以上的節點(如40奈米邏輯製程),蓋因28奈米及以下技術,都改用high-k/Metal-gate技術,要將傳統浮閘記憶體或SONOS記憶體與28奈米以下先進邏輯技術整合不易,因此,本文率先提出將記憶體與先進14奈米FinFET邏輯技術整合在一起,本項發明尚屬世界首屈一指。

    會議分為二個部份,一為VLSI Technology Symposium,另一為VLSI Circuits Symposium。前者共發表72篇論文(含8篇邀請論文),後者發表115篇論文。參與人數超過千人,創有史以來新高。 此次VLSI Technology Symposium投稿160篇,被接受的論文,美國15篇,日本10篇,比利時、台灣與韓國各有8篇。台灣上榜的論文,交大及台積電各3篇,奈米國家實驗室一篇,清大一篇。最重要的是交通大學與東京大學為全球各大學發表論文數同列第一,然而由交大莊教授帶領的團隊論文,名列「全球學術界最佳論文」,與Samsung、IBM、Globalfoundries另三篇一同獲選highlight session論文。

    莊教授表示,台灣雖然擁有傲視全球的半導體產業,但整體論文發表數量仍不夠多。莊教授極力建議,台灣各大學院校應加強與產業界的合作,運用先進的業界製程設備講究創新,才有可能在研發質量上與世界知名大學及知名半導體公司力拼。

    另外一則重要新聞,莊教授引述大陸微信網的一篇報導,標題為「VLSI国际会议中国仅一篇论文入选,占比1/64」的新聞報導,其中大陸此次投稿18篇但只有一篇被接受,又說:「日本PCWatch网站报道了一些有关大会论文的数据,提交及入选的论文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这个公司及所在国在该行业的地位。.. 这次会议也暴露了我们在半导体制造技术依然没有什么存在感,虽然总计提交了18篇论文,但入选的只有1篇,仅占全部入选论文的1/64,远远低于美国、日本、欧洲、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該報導又說: 「虽然说被采纳的论文跟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半导体技术实力不能绝对挂钩,但被采纳的论文越多,总体上依然能证明这个国家/地区的实力的」。

    莊紹勳指出,VLSI技術國際會議緣起於1980年,由美國IEEE EDS及日本最大的應用物理學會(The Japan Society of Applied Physics)聯合發起,偶數年於美國夏威夷舉行,奇數年於日本舉行。該會議被視為半導體製程、元件技術發展的指標,是VLSI領域技術發表的期艦會議(flagship conference),上榜的論文有些比權威的IEDM會議還困難。長期以來,此一國際會議一直扮演半導體VLSI高科技電子IC相關產業火車頭的角色,因此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大半導體廠的菁英前來參與盛會。

    該研討會今年的重點,除了先進邏輯元件製程技術外,在先進的記憶體技術論文也不遑相讓。先進邏輯元件製程技術是CPU、GPU、繪圖晶片、通訊IC、消費性電子如手機、汽車用記憶體、訊號處理IC等的核心技術,目前已到7奈米技術將進入可以量產的階段,該會議還探討了5奈米的FinFET技術,但因微影術的現制,製程技術,仍趕不上微縮(scaling)的需求。另外,物聯網(IoT)及穿戴式裝置,如何提供低功耗的設計,也成為近期的重點。

    此次的會議,除了更小尺寸的先進邏輯製程技術,也強化仿生運算及相關記憶體、Quantum computing等,汽車自動駕駛未來在硬體發展的需求。

    關於交大電子 ( http://www.ee.nctu.edu.tw )
    交大電子系是交大創校及全國第一個電子科系,長久以來為交大第一志願科系、國內電子電機科系亦名列前茅,已經設立超過50年,開啟了台灣高科技的教育,也奠定了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的基石。五十年來交大電子在師資、課程及設備上,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並與世界最著名的科系並駕齊驅,深獲各界肯定。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5187.aspx…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