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亞馬遜屬性點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亞馬遜屬性點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亞馬遜屬性點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亞馬遜屬性點法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來趣新北金發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北市首創各縣市之先推出 #新北市群眾募資輔導計畫 ,收穫許多創意產品和夢想家故事。本次直播將邀請到「魔律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社團法人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輕鬆文化工作室」,三組不同屬性的團隊來跟大家親自分享集資過程的心路歷程與蛻變,分享如何藉由群眾力量將夢想具現化,一起來聽聽看吧💪 📢 直播...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輕易豐盛學苑 Jamie 賺錢小宇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輕易豐盛 #招財妙招 #漏財壞習慣 四大妙招 讓漏財變招財 擺脫漏財壞習慣 教你如何把破財的壞習慣就此戒掉🤩 你的錢是不是隨便...

亞馬遜屬性點法 在 Mitty電影區/心得區/教學區/感性專區/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0:53

- 然而要說到爭議比較多的角色,關於這兩個角色在個自獨立電影裡的成長我們暫時不談,只談關於查克的正義聯盟中的呈現資訊.神力女超人,他在BVS的戲分其實相當薄弱,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多餘跟牽強,然而在正義聯盟中明顯有比較多的戲分,但仍然讓人感覺相當"不立體",有點片面的感覺,只有跟鋼骨說:我正在努力試著...

  • 亞馬遜屬性點法 在 來趣新北金發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10:05:08
    有 84 人按讚

    新北市首創各縣市之先推出 #新北市群眾募資輔導計畫 ,收穫許多創意產品和夢想家故事。本次直播將邀請到「魔律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社團法人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輕鬆文化工作室」,三組不同屬性的團隊來跟大家親自分享集資過程的心路歷程與蛻變,分享如何藉由群眾力量將夢想具現化,一起來聽聽看吧💪

    📢 直播資訊:
    ▍時間:2021 / 9 / 28 (二)上午 10 點
    ▍官方粉絲專頁:「來趣新北金發局」
    ▍歡迎QA唷~:https://app.sli.do/event/hbnehrwi

    📌歡迎關注 #新北市群眾募資輔導計畫👉https://ntpc-back-you.tw/

    #集結群眾力量
    @新北創力坊
    @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
    @貝殼放大 Backer-Founder
    @NEXUM 無線音樂的愛好者
    @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
    @輕鬆電台 FM 96.9 Chillax Radio

  • 亞馬遜屬性點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10 17:15:40
    有 3,294 人按讚

    大陸反壟斷監管

    1
    阿里被大陸的市場監管總局罰款。
    原因是它用壟斷地位,以”二選一”的方式逼迫商家選擇,違反了反壟斷法。
    阿里被處以2019年大陸營業额4557.12億人民幣4%的罚款,也就是182.28億元。
    阿里表示會配合守法。

    2
    之前阿里旗下螞蟻金服暫停上市,現在因為違反壟斷法被罰款。
    可以看到,網路上的叢林生態,已經被注意到了。
    而因為網路和科技的屬性,執政者要監管科技公司,其實要有極大的資源、技術、人力和決心。

    3
    但是,不能不做。
    而且要更加大力度,打破消費市場上,各種各樣的壟斷。
    因為商業上的壟斷,是罪惡的淵藪。
    因為壟斷,所以壟斷者可以賺取一切利益。
    消費者、競爭者和上下游合作者,都會被剝削。
    而壟斷本身,更會消滅競爭,造成更壟斷。
    這個市場的資本、資源、技術和人才,都會被壟斷者包攬。
    看看韓國社會,如何被大財閥控制,就可以想像。

    4
    當市場上有許多競爭者,企業就會兢兢業業,提升品質,努力降低成本,發明創新。
    社會就會得利。
    而且,不至於有太大的勢力,可以影響政府施政。
    也不會讓壟斷者可以影響立法,掌握話語權。
    這一點,從台灣的經驗,可以看到。

    5
    ”二選一”的競爭方式,在實體店或是其他行業,其實是由來已久的不公平競爭手段。
    比如説,美國某家咖啡店領導品牌,在美國商場常會要求,如果入駐,就不准競爭品牌入駐。
    但是傳統產業的壟斷手法,比較容易被破解。
    因為商場到處都是,這家不開開那家。
    於是,新的競爭者,總可以找到一個角落,進入市場。
    總有新的創業者,可以帶來新的活力。

    6
    但科技產業,把“二選一”式壟斷,更發揮得淋漓盡致。
    主要是透過綁規格和控制渠道,來一統天下的。
    舉個例子。
    當年微軟windows的word文書軟體,未必有另一款"wordperfect"厲害。
    可是因為word整合了excel、powerpoint,成為office套件。
    而這一整套,又整合進了windows裏面。
    於是摧枯拉朽,所有競爭者根本無從競爭。
    你産品再優,都沒有用。
    每一台個人電腦的,都得裝windows。
    當你的老師、同學、客戶、辦公室用的都是office,你能不用嗎?
    競爭?
    在開始之前,早已結束。

    7
    都說網路帶給人類自由。
    都說網移動通信(比如手機)讓人方便。
    某方面來說,網路跟移動通信,確實解放了人類。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少像我們當年,要傳真文件,要打電報。
    更不用苦守固定電話。
    但是,一方面是解放,另一方面,卻是更徹底的捆綁。

    8
    現在手機,已經幾乎是人人的固定配件了。
    但是手機主要的作業系統,其實只有兩家:谷歌的android跟蘋果。
    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品牌的手機,用的就是2選1。
    Android完全壟斷了蘋果以外的作業系統。
    一個手機app,如果蘋果跟android這兩個手機商店進不去,大概也就只能説再見了。

    9
    網路上的各種平台,跟實體商店比,有更驚人的壟斷性。
    看疫情深重的2020年,美國的亞馬遜營業額,是3861億美元,比2019年的2805億,足足增長了1056億美元。
    當然因為疫情,所以實體店銷售,被網路銷售機會要消滅了。
    可是,所有的網路銷售,千萬個店面的營業額,卻幾乎集中在一兩個平台上。
    在美國,就是亞馬遜。
    而每個國家,幾乎都出現了類似的壟斷巨頭。

    10
    成為壟斷巨頭,就幾乎殲滅競爭者,挖掉可能產生競爭者的土壤。
    壟斷等於控制,徹底的壟斷,等於徹底的控制。
    壟斷者完全不需要更好,不需要追求消費者福祉,不需要讓利給協力廠商。
    它只要確保沒有競爭者,消費者就只能用它的產品,廠商只能服從它。
    因為天下之大,只有它。
    你無所逃於壟斷老大的控制。

    11
    這是為什麼,科技或網路公司,會受到資本市場特殊的吹捧,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資本市場通常願意讓一些公司圈一大筆錢,盡量燒錢。
    他們才不在乎天文數字虧損呢!
    唯一訴求,是要求企業用免費或廉價策略,在極短時間裡,消滅競爭者,壟斷市場。
    然後,就可以以壟斷者身份,定義行業、有訂價權與話語權。
    就徹底擁有市場,可以躺著吃。

    12
    網路公司更因為消費者跟使用者,而擁有海量數據。
    消費者的身份、習慣,每一個細微的足跡,都被徹底記錄、研究,交叉買賣,匯成大數據。
    一方面,徹底投消費者所好,但也更深刻的控制消費者,或是出賣消費者。

    13
    消費者完全沒有意識到,許多科技公司跟駭客,早就透過大數據和人臉辨識,掌握無數人的個人資訊。
    最新消息,臉書被駭了5億用戶的個資。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臉書把用戶資料賣給”劍橋分析公司”,讓這家幫川普助選的公司,可以操縱用戶的意識形態跟投票。
    英國脫歐的陣營,也買過用戶資料。
    我們的人生,竟然都成了別人的利益。

    14
    會發生在美國的事,當然,也會發生在各地。
    我們必須知道,壟斷是多麼可怕的事。
    我們必須定睛在壟斷。
    尤其是科技產業,跟網路公司的壟斷。
    因為那種壟斷,造成的後果,會是毀滅性、致命性,而且無法回復的。

    15
    如果網路平台可以毫無限制,不必遵守行業法令,肆意進入任何行業,那真的會是災難式的殲滅戰。
    因為網路公司常常敵視一切法令,認為法律是落後不文明的。
    但其實,嚴格的規範,比如金融行業的規範,才是文明而且正義。

    16
    網路平台帶給人們的便利是真的。
    讓許多人可以跨越物理距離經商,也是真的。
    對人們的幫助,也是真的。
    可是,光明面之外,也有極其陰暗恐怖的一面。
    除了實體店面的消頹外,這幾年來,網路結合金融借貸,也造成了社會問題。
    網路如黑洞,會不會吞噬了一切能量?
    當網路打垮了媒體。
    打垮了實體店面。
    甚至打垮了傳統菜市場。
    那麼,我們這個世界,還剩下什麼?

    怎麼讓網路成為正面積極的力量,減少傷害,反壟斷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 亞馬遜屬性點法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01 13:33:25
    有 136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財務自由實踐版》x2本
    📚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很容易讓人誤會。如果你是被書名的「財務自由」四個字吸引,以為有某種方式可以速成,達到這個境界之後,從此不用再辛苦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耍廢生活,那你可能會大失所望。
    🦉這本書想傳達的是關於工作與財務的深層智慧和具體的實踐。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your-money-not-your-life/
     
    【這本書在說什麼?】
     
    《財務自由實踐版》的作者是擁有CFP認證的財務規劃顧問羅傑.馬(Roger Ma),時任Google廣告策略師,他對個人理財與財務規劃的建議,常見於各大知名財經媒體。在這本書中,他透過個人經驗的回顧,提出一種健全的「財務、工作和生活」規劃指南。

    作者給出的具體建議是:「你要早開始持續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累積一條你需要的財務跑道,並找到有意義的職業,實現財務目標,過著滿意的生活。」他會教你如何規劃財務目標,如何探索有意義的職業,如何過上自己滿意的生活。

    因此,你發現了嗎?「財務自由」並不是這本書的關鍵字,真正的關鍵字是「財務跑道/目標」、「工作/職業」和「生活」這三件事。真正有意義的追尋,並不是表面上的「結果」,讓人徹底感到自由的,其實是你是否享受這段「過程」。我想,這才是作者想說的。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第一個原因:偶然之間,我讀到知名財經部落客 綠角財經筆記 對這本書的推薦序,他說:「這本書是市面上很少見的,將人生兩個主要財富來源,工作與投資,合併一起進行整體討論的書籍。」讀完文章後讓我心裡浮現一句話:「投資,不該是差勁工作的避風港。」

    第二個原因:接著,我馬上到亞馬遜的書評網站 Goodreads 上面找了這本書的評論,驚喜地發現這本書的評價是4.35顆星,這在投資理財書籍裡是非常高的評分。裡頭國外讀者留言的評論,都稱讚這本書所涵蓋的廣度、深度,還有作者深為財務規劃師提出建議的完整度。

    第三個原因:快速研究一番作者的背景和經歷是否具備說服力。作者羅傑.馬原本在投資銀行上班,但發現這份職業與生活的型態,與自己的價值觀有著很大差異。但因景氣關係遭到裁員,出來考取CFP財務規劃顧問執照,發展出財務與職涯顧問的副業,也找到符合價值觀的Google現職。
     
    【這本書帶給我的三個啟發】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斷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人們對「財務自由」這四個字總有著莫名的憧憬?是否一定要達到某種境界,才能叫作「自由」?這是否代表,變相承認了現在的我們是「不自由」的活著?

    關於自由的定義,我最喜歡的是神學家尼布爾的寧靜禱文的說法:「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寧靜,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能夠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以上這兩者的不同。」因此,如果集中精力在「我能夠改變的事情」來思考財務自由這件事情,一切就清晰了起來。

    想像你自己在這條通往財富自由的「跑道」上面跑步。你可以控制的是:跑步的姿勢(你的職業)、呼吸的調節(工作和生活的比重)、步調的快慢(資產的股債配置比例)、意外受傷時的措施(保險和遺產)。

    在這條路上,不受你控制的是:天氣是否颳風下雨,道路是否崎嶇不平,遇到多少個上坡或下坡。把這段旅程當成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要用準備馬拉松的心態來跑,做好職業與財務的規劃,讓自己樂在其中、堅持到底。

    以下是這本書帶給我的三個啟發,讓我分別知道自己對於「工作」、「財務」和「生活」擁有哪些自主掌握的能力。重點在於把整件事情當成一段長跑旅程,採取成長和優化的心態,逐漸改變那些你能夠改變的事情。
     
    【1.改變你的工作內容】
     
    人的一生當中,工作占據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要達成「財務自由」的標準定義(不用工作就有足以支撐生活的被動收入),我們都仍然需要花很多時間在工作上賺取收入、累積資產。因此,如何讓自己樂在其中就很重要。

    作者提出了「財務跑道」的概念,用一套公式估算你的現有資產、每月花錢速率、信用評分。計算之後得到的金額,代表你擁有多少月份的生活費,可以自由嘗試不同的工作內容。然後依據以下五個問題和練習,對自己的工作做出改變:
     
    1.你是否正獲得價值?
    2.你是否在增加價值?
    3.你是否在增加個人的市場價值?
    4.你的職務是否符合個人價值觀?
    5.你覺得自己有價值嗎?
     
    根據以上的回答,確認自己理想職業道路的屬性,你目前職業和目標職業之間的差異。差異越少,財務跑道需要的金額越少。差異越大,財務跑道需要的金額越高。接著,你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方式,進一步縮短自己跟理想工作內容的距離。

    書中分別給出了詳盡的實踐指南:如果你很幸運,現在的工作已經接近你所愛,你僅需微調你的工作內容。如果差異甚多,你可以開始兼職副業,探索新機會。等待時機成熟,財務跑道也已經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就付諸行動換工作。

    如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書中有一段話:「夢幻工作通常不是找到的,而是被創造出來的。」利用財務跑道,替自己的創造留下更多空間。最後,你選擇的這份工作,是因為你「選擇」去從事這個職業,而不是單純盲從社會上認為你「應該」從事這個職業。
     
    【2.改變你的財務規劃】
     
    作者在書中提到這個概念:「你不需要財務自由就可以擁有財務彈性。」他認為你可以透過適當的財務規劃,讓自己不需要達到財務自由,就已經擁有足夠的彈性和自由,改善自己的職業和生活。

    首先,節省不必要的開支,釐清哪些是強制性目標、哪些是選擇性目標。削減開支的重要性,在其他談「財務自由」的書籍裡都出現過,例如《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和《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都針對簡約的生活方式做出很深入的討論。

    其次,採取穩健的投資。作者認為挑選個股,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策略,他的建議的是多元的資產配置,利用儲蓄、股票、債券、稅務策略建立帶動資產成長的火車頭。我曾經寫過〈真希望20歲就懂的投資理財常見問題〉這篇文章,裡面有更多關於投資的細節。

    最後,準備防禦性的財務規劃。作者分別細談這兩件事:保險、遺產和遺囑。善用保險幫你處理你無法處理的財務危機,例如重大傷殘和意外事件。善用遺產和遺囑規劃,保護自己的資產,也保障一旦意外發生,親人如何替你進行財務和醫療決策。
     
    【3.改變你的生活態度】
     
    上面談到多元的資產配置,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要分散風險,這個道理也可以套用在人生和工作上面。因此,作者提到「多元化身分」的概念,在你的職業上,盡量嘗試不同的角色,甚至適發展副業,這個策略可以避免你的生活侷限在單一方向。

    具體來說,當你擁有了多元的職業興趣,以及各種休閒興趣,你就可以將自尊和你關心的事物,投資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工作、商業、社交、人際、體育)。如果其中一個領域跌落至谷底,你也不致於完全陷入絕境,導致情緒崩潰。

    所以,我得到的啟發是,原來多元化的生活,就如同投資理財的分散風險概念,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如果你只埋首在眼前的工作,在這趟財務的旅程之中,可能會失去其它的彈性,也失去了讓情緒和感受更加平衡的機會。
     
    【後記:你早已自由,只是你還不知道】
     
    有許多教你探索職涯、追尋熱情、發現志業的書,大部分不會談到完整的財務規劃。有許多談投資理財和財富自由的書,大部分不會強調工作職業的探索方法和重要性。很特別的是,《財務自由實踐版》恰好將兩者融合得恰到好處,提供精彩的論述和實際建議。

    我想引述《跨能致勝》書中讓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你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而非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年輕人。」套用到邁向財務自由的旅程,或許可以改寫成這樣:「你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財務狀況和職業滿足度,而非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富二代和幸運兒。」

    你擁有財務規劃的自由,控制自己的花錢的速率、選擇穩健的投資的方法、配置適度的保險。你也擁有選擇職業的自由,替自己準備一條財務跑道和培養相關技能。自由的鑰匙一直以來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重點在於你是否懂得「把精力放在你可以掌控的事情上」。

    我覺得這本書適合幾乎所有年齡層的讀者,無論你在職場中屬於哪個階段,這本書都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試著對自己提出挑戰,重新思考一些潛意識中的信念,朝向自己想要的職業邁進,而不是社會替你安排好的道路。

    讓我們學會用自由的態度,跑在這條財務自由的跑道上。起初會有點辛苦,但當你暖開身體,就能,享受過程中的各種風景。這趟工作與金錢的奇幻旅程,你準備好了嗎?
     
    【抽獎辦法】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1、抽出「2本」《財務自由實踐版》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認為財務自由路上最難的是什麼?例如:「如何提高自己對工作的熱忱?」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03(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05(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