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亞紀畫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亞紀畫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亞紀畫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亞紀畫廊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典藏 ARTouch.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觀看最新一集V-Touch影音:V-Touch人物|林亦軒>> https://reurl.cc/yeZDdq 🎥 #V_Touch人物 #林亦軒 「沒有鞋子的人,就更不會怕腳會痛。」 藝術家林亦軒甫結束Each Modern 亞紀畫廊的個展「#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藝術家 #林亦軒 甫結束 #亞紀畫廊 的個展「 #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異地流浪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

亞紀畫廊 在 BIOS monthl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30 19:12:22

「我很喜歡看連環殺人魔的片子,像小說改編的《香水》,主角有著敏銳的嗅覺天份,從原本的香水師變成著迷少女體香的殺手。」 愛與生存不是努力就可得,吳美琪知道,但仍保有幻想。她為自己的作品《野餐》寫了一則童話。「我做的東西,有點保有這種感覺,雖然明知那個世界不可能,但童話的夢想還是可以存在在裡面。」 ...

亞紀畫廊 在 BIOS monthl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30 19:12:22

吳美琪房裡各種變裝自拍,張貼起來宛如 Snapchat 動態牆:9×16 的規格貼上花草貼紙、把自己的臉拼進無尾熊身體⋯⋯,不留空隙的牆面,不留餘地的佔領。 作品沿空間軸線探索平面攝影裡空間的深度,她愛著光的軌跡,「我可以在地上看垃圾看很久。」拿出從巴黎街頭撿回來的餅乾塑膠盒:「它就躺在地上,被路...

亞紀畫廊 在 Zhou Yongyou 周永祐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05 14:24:26

今年會參與的計畫「全國人事藝動 @formoszart 」歡迎期待,大家可以先到粉專按讚、追蹤起來(設定搶先看)。 https://www.facebook.com/formoszart 我會在課程中以藝術家、設計師的身分,分享個人創作經驗心得與相關的方法論。 Courtesy of 拾 柒圓...

  • 亞紀畫廊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1 09:54:13
    有 25 人按讚

    觀看最新一集V-Touch影音:V-Touch人物|林亦軒>> https://reurl.cc/yeZDdq

    🎥 #V_Touch人物 #林亦軒
    「沒有鞋子的人,就更不會怕腳會痛。」
    藝術家林亦軒甫結束Each Modern 亞紀畫廊的個展「#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異地 #流浪 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作中的線條、顏色、空間感等外,更與藝術家回頭檢視過去十年移居 #拉丁美洲 的經驗,如何形塑其創作的整體精神,並持續深化與問題化。
    從 #旅遊文學 如 #垮掉的一代,鼓舞他對 #移動 的嚮往,嘗試去目的的從混亂中尋找更深刻的表達與能量;來到拉丁美洲後,穿梭於各種階級之間,愈發偏離學院訓練下的職涯常軌,發展出自身的「#忽略」方法;再至近年逐漸轉型為居住者後,逐漸收起過去的符號,將流浪的自由辯證推展至既內又外的旁觀視角,並放慢腳步回到繪畫中,對此媒材與外部世界的觀看關係行再提問。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還在搖擺,重要是要堅持很久。那個堅持會形成一個是忽略。我覺得那個忽略,會變成一個很好的養分,因為你已經習慣,習慣是可能不會追著一些主流或是一些現在熱門的東西,所以你有自己的節奏可以走。」林亦軒說道。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趙士雄 Joey Chao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白郡婷 Pai Chun-Ting
    製片 Producer|白郡婷 Pai Chun-Ting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林亦軒 Lin Yi-Hsuan 亞紀畫廊 Each Modern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一起看V-Touch 獨家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 亞紀畫廊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4:00:26
    有 90 人按讚

    🎥 #V_Touch人物 #林亦軒
    「沒有鞋子的人,就更不會怕腳會痛。」
     
    藝術家林亦軒甫結束Each Modern 亞紀畫廊的個展「#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異地 #流浪 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作中的線條、顏色、空間感等外,更與藝術家回頭檢視過去十年移居 #拉丁美洲 的經驗,如何形塑其創作的整體精神,並持續深化與問題化。
     
    從 #旅遊文學 如 #垮掉的一代,鼓舞他對 #移動 的嚮往,嘗試去目的的從混亂中尋找更深刻的表達與能量;來到拉丁美洲後,穿梭於各種階級之間,愈發偏離學院訓練下的職涯常軌,發展出自身的「#忽略」方法;再至近年逐漸轉型為居住者後,逐漸收起過去的符號,將流浪的自由辯證推展至既內又外的旁觀視角,並放慢腳步回到繪畫中,對此媒材與外部世界的觀看關係行再提問。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還在搖擺,重要是要堅持很久。那個堅持會形成一個是忽略。我覺得那個忽略,會變成一個很好的養分,因為你已經習慣,習慣是可能不會追著一些主流或是一些現在熱門的東西,所以你有自己的節奏可以走。」林亦軒說道。
     
    🚲 相關閱讀|
    👉 林亦軒個人網站>>> https://bit.ly/3nidWYm
    👉 林亦軒@亞紀畫廊>>> https://bit.ly/3z0gJHO
    👉 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 https://bit.ly/2X3LvlZ
    👉 我們不該預設前路有太多漂亮的風景─林亦軒,穿梭在夢與階級的人>>>https://reurl.cc/Mkv6eW
     
    ---
     
    📹V-Touch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人物」系列將帶領讀者走進藝術家工作室,欲觸摸以揭開的過程面紗,除了是創作的實驗與勞動,更含括生活、養成及職涯的多維向度,藉此更為立體地理解藝術家及其創作脈絡。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0C4un3>>>👉

  • 亞紀畫廊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2:32:17
    有 20 人按讚

    🎥 #V_Touch人物 #林亦軒
    藝術家林亦軒甫結束Each Modern 亞紀畫廊的個展「#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 #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 異地 #流浪 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作中的線條、顏色、空間感等外,更與藝術家回頭檢視過去十年移居拉丁美洲的經驗,如何形塑其創作的整體精神,並持續深化與問題化。
     
    從 #旅遊文學 如垮掉的一代,鼓舞他對 #移動 的嚮往,嘗試去目的的從混亂中尋找更深刻的表達與能量;來到拉丁美洲後,穿梭於各種階級之間,促使其偏離學院訓練下的職涯常軌,發展出自身的「#忽略」方法;再至近年逐漸轉型為居住者後,逐漸收起過去的符號,將流浪的自由辯證推展至既內又外的旁觀視角,並放慢腳步回到繪畫中,對此媒材與外部世界的觀看關係行再提問。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還在搖擺,重要是,要堅持很久。那個堅持會形成一個是忽略。我覺得那個忽略,會變成一個很好的養分,是因為你已經習慣,習慣是可能不會追著一些主流或是一些現在熱門的東西,所以你有自己的節奏可以走。」林亦軒說道。
     
    🚲 相關閱讀|
    👉 林亦軒個人網站>>> https://bit.ly/3nidWYm
    👉 林亦軒@亞紀畫廊>>> https://bit.ly/3z0gJHO
    👉 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 https://bit.ly/2X3LvlZ
     
    ---
     
    📹V-Touch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人物」系列將帶領讀者走進藝術家工作室,欲觸摸以揭開的過程面紗,除了是創作的實驗與勞動,更含括生活、養成及職涯的多維向度,藉此更為立體地理解藝術家及其創作脈絡。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0C4un3

  • 亞紀畫廊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7:56:21

    藝術家 #林亦軒 甫結束 #亞紀畫廊 的個展「 #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異地流浪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作中的線條、顏色、空間感等外,更與藝術家回頭檢視過去十年移居 #拉丁美洲 的經驗,如何形塑其創作的整體精神,並持續深化與問題化。

    從 #旅遊文學 如 #垮掉的一代,鼓舞他對 #移動 的嚮往,嘗試去目的的從混亂中尋找更深刻的表達與能量;來到拉丁美洲後,穿梭於各種階級之間,愈發偏離學院訓練下的職涯常軌,發展出自身的「#忽略」方法;再至近年逐漸轉型為居住者後,逐漸收起過去的符號,將流浪的自由辯證推展至既內又外的旁觀視角,並放慢腳步回到繪畫中,對此媒材與外部世界的觀看關係行再提問。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還在搖擺,重要是要堅持很久。那個堅持會形成一個是忽略。我覺得那個忽略,會變成一個很好的養分,因為你已經習慣,習慣是可能不會追著一些主流或是一些現在熱門的東西,所以你有自己的節奏可以走。」林亦軒說道。

    相關閱讀|
    林亦軒個人網站: https://bit.ly/3nidWYm
    林亦軒@亞紀畫廊:https://bit.ly/3z0gJHO
    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 https://bit.ly/2X3LvlZ

  • 亞紀畫廊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31 12:07:05

    🎥#V_Touch人物 #張碩尹 #塗鴉
    甫獲本屆 #臺北美術獎 首獎的張碩尹,在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依舊大顯身手,可謂年度最為活躍的藝術家之一。V-Touch跟隨他走訪其年初進駐,並舉辦個展「#台北機電人」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以半廢墟之牆面,顯目坐落於藝術村中的半樓廣場,除了是張碩尹新作的攝製地點,2006年他繪製的「#老照片系列」在此也仍保留了半個身影,成為其現少數僅存的塗鴉。

    本集的「V-Touch人物」中,張碩尹為我們娓娓道來,這般既被保留又半廢棄的狀態,如何作為他現在與塗鴉之間的關係,以及近年創作的精神性與存在表徵。2005至2009年間,張碩尹與政治大學同學組成「#上山打游擊」開始進行塗鴉,後逐漸走向以「#Bbrother」之名的個人行動,並持續至退伍赴英國留學前。在英國浸淫於白盒子空間內的當代藝術創作,並逐漸轉向 #科技藝術 近十年後,這一、兩年逐漸將重心遷回台灣的張碩尹,又如何在「做工精美的木作、高解析的投影機、導覽手冊的逼文字的永恆失訊」中(引自其臉書自述),重新召喚過去塗鴉出於技術與資金限制的「#匱乏」,以及自「#文化反堵」開展出的「#藝術介入社會」實踐,將其延續、傳承至今日對科技藝術創作的「匱乏」的思考?從中,除追索同輩有別於大資本實驗室,隨光華商場的成長經驗,更以 #土法煉鋼 中的毀壞性與不穩定性,回應個人生命經歷以及台北都市發展的軌跡。

    張碩尹今年下半年接續在 #立方計劃空間 與 #龍泉市場 舉辦了「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Bbrother時期的塗鴉紀錄,後則在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Re:Play 操/演現場」中的「檔案現場」中展出;除了臺北獎,他同時正參與 #板橋435藝文特區「合.眾: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聯展;另外,年初也曾隨 #亞紀畫廊 參與「#Taipei Dangdai」。

    「當然就是有好像過去感受的,2000年初破破爛爛、很嘈雜那個氛圍,突然消失的那種感慨。另一方面會覺得,其實這個地方就是隨著時代變遷,你必須要會回應當時當下的時代。我覺得我以前在塗鴉的時候,既想要跟社會發生關係,但是又很著重在於自己隱密性的那個塗鴉客形象的塑造。我覺得現在至少在我這個時代的氛圍,比較是一種合作性。尤其是在臺灣,那種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消失,因為這個產業已經太分工。我發現個體性雖然重要,但它只是創作的一部分,那比較是你和這個體系之間的共生關係。你要生存,就是要確保你所在的是一個健康良好的體系,至少我會把我自己想像成是一個群體網絡的其中一員。」張碩尹說道。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張碩尹 Chang Ting-Tong、在地實驗ET@T

    ---

    👀相關閱讀|
    👉 Bbrother個人網站:https://bbrother.tw/ ;張碩尹個人網站:http://tingtongchang.co.uk/
    👉 張碩尹@《典藏ARTouch》書寫:https://bit.ly/3rFFkiY
    👉 〈從物種共生回看歷史,張碩尹獲「2020臺北美術獎」首獎〉:https://bit.ly/37W1UvS
    👉 〈「宇宙」遺落在美術館中:張碩尹個展「Kosmos」〉:https://bit.ly/2MfgpSZ
    👉 〈向未來報時的製鐘者: 張碩尹個展「人與機器悖論的殊途同歸」〉:https://bit.ly/37WvIby
    👉 台新藝術基金會:〈青春的硬體架構:張碩尹《台北機電人》與九〇年代〉:https://bit.ly/3o0drQp ;〈光的交易:《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https://bit.ly/3hqJ8Qp

    ---

    2020臺北美術獎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3F
    展期|2020.12.12 - 2021.02.28

  • 亞紀畫廊 在 我都ok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03 18:06:39

    植田正治逝世二十週年展在華山藝文中心展出中,時間只到三月初,有興趣的朋友記得抓緊時間前往。

    #攝影師群像

    華山植田展資訊
    植田正治逝世 20 年紀念回顧展
    地點:華山文化創意園區 西五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 1 號
    日期:2020 年 1 月 18 日至 3 月 1 日 (除夕休館)
    時間:10:00 - 18:00
    購票:https://ticket.ibon.com.tw/Web/ActivityInfo/Details/36401
    主辦單位:Each Modern 亞紀畫廊
    協辦單位:植田正治事務所
    策展單位:Contact, Co.Ltd
    協力機構:三影堂藝術中心
    執行單位:均勻製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